第1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耀光和秦仙仙生了一兒一女,兩個小傢伙都很是能鬧騰。

  五年的時光,李家在京城也換了個宅子,這宅子是趙晏賜下來的。

  李耀明和李耀安一起住,那個宅子太大了,曾經是個伯爵府。

  以前李氏一族的族人來京城,都只能擠著住,如今可算是能住開了。

  李耀光被賜了個三進的宅子,避免了和李耀明、李耀安一起,不能當家做主的尷尬。

  今兒,正是除夕夜。

  李氏一族的人,都到了正廳。

  李耀光帶著家人來了之後,就更是熱鬧了。

  幾個小孩子在年齡最大的李雲宣的帶領下,坐一桌。

  年齡小的,由奶媽帶著吃一些能吃的東西。

  成年人這一桌,都在分享自己近幾年的經歷。

  「可惜,蓮華和子言出海了,不然就真的一家團聚了。」王氏笑著笑著,突然抹了一把眼淚。

  王子言入了禮部後,沒多久,就帶領人出海了。

  目的是帶一些能在大昭種植的優良作物回大昭,還有了解海外的情況。

  李蓮華覺得這是一個發財的機會,就帶了自家的一些貨物,跟著一起走了。

  兩人已經出去兩年了,按理應該快回來了。

  王氏已經有好幾年沒見過李蓮華了,聽說她跟著出了海,還急病了。

  要不是後來收到了李蓮華的來信還有禮物,王氏可能就病死在那個時候了。

  崔念念拿出自己的帕子,上前輕輕擦掉王氏的眼淚:「阿娘,蓮華他們也快要回來了。」

  「不是早就來信,說是已經起航了嗎?」

  「今天雲宣他們幾個都在,您把飯吃了,可得好好陪他們玩一會兒。」

  李耀安起身,去隔壁桌,直接把李雲曦抱起來,放在王氏的懷裡。

  李雲曦眨巴著大眼睛,望著王氏,可愛至極。

  王氏的心頓時化了,抱著李雲曦心肝寶貝的親。

  楊西寧見狀和李耀安相視一笑。

  趙晏當政五十年,於七十來歲駕崩,諡號天明帝。

  而李耀安因為生下來時先天不足,後來雖然保養得宜,也於天明四十八年去世,諡號文正,享年六十來歲。

  他在世時,一直清廉勤政。

  官至宰相,兼任太子太傅。

  死後,由太子帶領禮部扶棺回鄉,萬民夾道相送,可謂全國皆掛白。

  回鄉之後,葬入李氏族地深山。

  沒有活人牲畜陪葬,只有竹簡書籍和一些皇上賞賜之物。

  下葬當日,因護衛營阻攔,清江府百姓,和聞聲而來的百姓,皆跪於李家村外。

  人人皆身著麻衣,滿臉淚水。

  甚至有些高齡老人,不顧勸阻,大聲嚎啕。

  其妻,楊西寧在李家村為李耀安守孝三年之後,跟隨李蓮華出海為大昭尋寶。

  趙晏駕崩前夕,楊西寧帶著李蓮華為大昭尋來的地薯苗等優質作物進宮。

  趙晏駕崩之後,太子繼位。

  楊西寧於新皇登基三年後,故去。

  楊西寧生前,一直在京城參與女學,她帶出來一批優秀的人才。

  她們逐漸進入工部、刑部,漸漸每個部門都有了女性的身影。

  而楊西寧也於天明十一年,被授予了正三品都察院左都御史,准許進入朝堂。

  在楊西寧死後,與李耀安合葬。

  而他們的墓穴也被封死,除非有現代儀器,或者山塌了,否則這座墓穴無人能開。

  李耀安生前就吩咐過,等楊西寧死後,就將墓穴封死。

  為了保護大昭的書籍知識,記錄的人文歷史。

  一定要等到有了一定的科技發展,才允許這些東西面世。

  人漸漸老去,故事漸漸結尾。

  李梁和王氏走了,李耀安和楊西寧走了,趙晏和江婉吟走了,李耀明和崔念念走了,李耀光和秦仙仙也走了……

  人物漸漸退場,當初的年少已成過往。

  你和我的相遇,是緣分,是奇妙,是藏不住的思念。

  我們在生命中掙扎,企圖留下鮮活的證據。

  我們燃燒著熱血,為最初的理想而奮鬥。

  奔騰的黃河水,鮮美的黃河魚。

  路邊的野菜,還有高枝上的野果。

  乘坐著馬車,記錄著旅行。

  享受著田野,還有春雨的洗禮。

  安眠的時候,葬入起點的故鄉。

  帶著文化的傳承,等待著上千年後的開啟。

  第186章 李榮番外

  我是老李家的老四,爹娘給取了名字,叫李榮。

  我家大哥生了個神童,私塾的夫子說,耀祖以後定能考取功名。

  爹娘偏疼長房一些,我也就覺得,這是應該的。

  我二哥李梁有些命不好,雖然有耀明那個聰明的孩子,但是又生了個體弱的栓子。

  為此,阿娘阿爹曾多次想將栓子給丟了,或者弄死。

  我有些可憐栓子,但也覺得栓子還是死了好,這樣,也許耀明能從望春堂領些銀子回家。

  我們也好湊錢給耀祖去好一點的書院。

  我自個兒只有一個丫頭片子,取名槿華。

  因為只有她一個,我倒是挺喜歡她的。

  六弟李為娶了阿娘娘家侄女兒,小吳氏總愛和大嫂高氏爭個高低。

  院子裡,每天都吵吵鬧鬧的,我只管每日在田裡勞作。

  後來家裡分家了,趙氏想讓我搬出來,我不大願意。

  二哥走了,我就是家裡幹活最多的了,到時候阿爹阿娘定會正眼看我的。

  但是我錯了,我們一家就像家裡的下人,每個人都可以指使我們幹活。

  那天,阿娘竟然打算賣掉我唯一的孩子。

  雖然槿華是個丫頭片子,這也是我唯一的孩子,我怎能不心疼?

  但爹娘這樣做,也是為了家裡著想,想給耀祖多湊錢讀書。

  好在最後趙氏發瘋一樣掀了桌子,爹娘沒賣掉槿華。

  後來我們搬出來了,有了小兒子耀飛。

  二哥家的栓子也漸漸好了起來,甚至因為族裡有了族學去讀書了。

  我和趙氏看著好不容易得來的兒子,自是百般寵愛。

  族裡越來越好,兩個孩子也漸漸長大。

  趙氏開始壓著槿華,厭惡槿華。

  槿華看我們的眼神也越來越冷了,在家裡很少能看見她的笑容了。

  耀祖成親了,爹娘跟了去。

  爹娘他們都被除族了,我和二哥被老族長過繼到了他的名下。

  栓子也有了大名,耀安。

  二哥家的兩個兒子,讀書上都比耀祖要厲害多了。

  我有時候想,若是阿爹知道耀明他們兩個會這麼有出息,會不會對二房好一些?

  族裡的生意越來越好了,槿華也不怎麼在家了。

  後來直接跟著二哥他們去了京城,逢年過節,一封信都沒有給過我們。

  趙氏成日裡罵槿華不孝,就像以前在老李家的疼愛都是假的一樣。

  耀飛自從去了族學後,對我們兩個就開始漸漸有些疏離了。

  每日早上出去時對著我們行禮,回來後也行禮。<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