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頁
之所以這麼拼,也是因為朝野上下唯有這位戶部尚書最清楚,陛下北伐,不加賦稅,那數目驚人的軍費從哪來?——那是陛下把整個謝氏宗族的私庫都給添進去了。
人道天子無私財,可如此恤百姓,輕自身,忘生死的君主,古往今來又有幾個?
他沒別的長處,若不能為陛下盡心算好這筆帳,怎麼對得起披甲上陣的陛下,怎麼對得起她識才於微時的恩情和對他的信任?
一頭羽毛黑亮的海東青從宮殿上空高翔而過,郗符也下了凡,放棄清談雅事,忙於協調六部,校文修律。
郗歆活了二十年,第一次見他哥腰帶上沒掛香囊扇袋,臉上還有沒剃淨的胡茬,嘖嘖稱奇。
「大兄,你這樣下去,何時才有官宦千金相得中你?」
老父親在家裡為了老大不小的長子的親事,都快愁禿了頭。
郗符皺眉淡斥:「中原未克,何以家為。陛下在前線攻艱克難,你腦子裡整日都在想什麼廢料?」
郗二郎暗嘆一聲。
大兄嘴硬不肯認,只說對陛下的感情是尊奉崇敬。其實年少見過了太驚艷的人,恰如棋逢對手,其它女子再好,又如何入得了兄長的眼……
無獨有偶,和何尚書、郗祭酒一樣每日在值堂忙得不亦樂乎,恨不得睡在宮裡的還有高稼。
自從有幸出席女君的登基大典,見證了女君應天授命的風采,高稼便如受了激勵,精神抖擻,夙夜匪懈。
升任鳳閣左僕射後,她經手的重要文書日益增多,朱欄復道的殿庭間,經常可以看見一道簪士冠,系玉帶,朝服颯沓的靚麗身影往來穿梭。
年輕人風風火火,初生牛犢不怕虎,給內閣一幫平均年壽在四十以上的老官油們添綴了鮮活的朝氣。
年紀長些的閣老們目光慈愛,都愛逗她,辛少筠卻尋了個機會委婉地提醒高稼:「宜田,你這般兢兢業業,還是要適當休沐,注意身體……」
宜田,是高稼嫌自己的名字有歧義,自己給自己取的表字。
高宜田不解其意,辛少筠無奈,將她請到無人的角落,低語道:「一張一馳,文武之道。女皇親征以後,你這位左僕射不換值,不休沐,每日勤懇辦公從不休歇,別人三日才能審完的宗卷,你一日便看完了。這在那些樂見後輩上進的長者看來,固然可喜,然而對於同儕來說,未免覺得你用力過猛……我自然知你不是在表演作態,可你越出挑,越顯得他們平日都是庸碌怠工的,長此以往,難免受到排擠……」
高稼聽明白了,哭笑不得。
原來她過於「盡職」,礙了某些人的眼。
她一門心思處理公務,還真沒察覺到哪位同僚對她露出明顯的惡意,想是辛御史私底下聽到了一些風聲,才來提點她。
「多謝辛大夫教我為官之道。」
高稼朝高她一頭的蘭台御史揖了一禮,笑容真誠。
「不過,那麼多女將軍女兵士在前線流血犧牲,吾儕女官在安安穩穩的金陵城裡,每日點硃批紅,連鞠躬盡瘁都算不上。唯一能替陛下、替那些拿命去拼的人盡力的地方,便是務求京畿安定,各郡州府台的政事去冗存真。非如此,則有負陛下傾力開創女子科舉,提拔臣等的良苦用心。
「至於背地嚼舌的人,每個人處理事務的速度不同,只要他問心無愧,自然不會覺得我正常做事是搶了他的功績。高宜田寧可用力過猛,也不願因人情世故而有意懈怠。」
錦服女郎眼神明澈而堅定:「水流就下,心勁一松,便會一懈再懈。我們女子能走的路本就不多,我退了一步,便會一退再退。」
她好不容易才走到今天,誰也休想讓她後退半步。
無愧於心,管它褒貶毀譽!
辛少筠失神良久,正色對眼前少女一揖到地,面含慚色:「是辛某心鏡蒙塵,不求諸己反求諸人……辛某受教了。」
一叢亭亭錦簇的菊花圃外,因擔心而跟過來的顏景若見狀,微微含笑,無聲退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陛下只是在她們心中留下了一顆火種,她們便自發地綻放英華,各自有各自的光彩。
她想起了前年那名在火場捨己救人的蘇霖娘子,還有那些落榜後不言氣餒,互相約定好要參加下一屆恩科的女娘們,忽然對明年的科考充滿了期待。
·
新雪覆過小長干里,烏衣巷成了龍潛之所,前後坊門皆有兵甲戒嚴。
謝晏冬沒有讓王兄為她修建大長公主府,依舊與世子夫婦住在謝宅。
尊榮長了,人沒閒著,謝晏冬日常在士林館、太學與女學館之間出沒,為侄女重視的第二屆科考做準備。
家裡的狸奴又肥碩了一圈,大長公主幾乎抱不動,都是媵臣青崖抱著跟隨在後。
有時夜色闌珊,伏案的謝晏冬回頭,默默守著她的青崖永遠都在。
她問他:「阿崖,跟著我,會不會覺得無聊?」
相貌不顯的男人望著容顏依舊的女郎,用的仍是舊日稱呼:「看不見小姐的時候,總會無聊,但只要一想到馬上就可以陪伴小姐,便連等待都成了恩賞。」
胤郎君有本事,能跟著他的女君征戰四方,公私兩不誤。他沒那等志氣,在金陵安心地守著大長公主殿下,也是一樣。
只等驍勇兒郎榮歸,再討一壇凱旋酒喝。
·
吳郡錢塘,阮府改成王府,門前車馬熱絡不絕。
阮厚雄這些年在錢塘經營有方,五湖四海皆有朋友,面對那些登門的豪閥巨賈,這位炙手可熱的長安王一應安排妥帖。
尋他喝酒敘舊的,阮厚雄奉陪,上門拜望打秋風的,阮厚雄派詹事隨手打發了,至於找他通門路替後輩兒孫謀個一官半職的,對不住,女帝新修的律令,凡入仕者皆考功策舉,倚才錄用,犯律的人,王公也要與庶民同罪。陛下如今還在前線打仗,要不然,本王送閣下親自去駐營地和陛下說說?
國舅爺不愧是笑面虎,伸手不打笑臉人,又專橫霸氣。如此一個月後,門前便消停了大半。
後宅女眷提起飛龍在天的女皇陛下,個個與有榮焉。阮碧羅接到冊封聖旨,捧著那涼沁沁的太后碧璽寶印,卻久久回不過神來。
「她做了皇帝……」
「她怎會做了皇帝……」
尹老夫人見女兒怔怔痴痴,高興不似高興,悵然若失的模樣,終於忍不住問她:「阿篁,你究竟希望她過得好?還是過得不好?」
「你究竟是期盼她成才,前程似錦,還是希望她當成姑爺的影子,永遠活在你的掌控之下?」
阮碧羅呆愣半晌,仿佛有什麼刺痛的東西從她麻木的心房流淌出來。
一身素淨孀婦打扮的婦人忽然憶起,當初瀾安在謝府水榭對她那重重的一跪。
那孩子問她,可否有一刻覺得生的是女兒,也很好?
然後,那孩子的目光在她面前眼睜睜地黯淡下去。
阮碧羅心口啵啵跳動,如同一個裝睡了二十年的人終於願意睜開眼。她顫抖地呵出一口寒氣,對著那道明黃聖旨流下淚來。
是了,瀾安今日執天下牛耳,臨萬人之上,可她聽到這個消息,心裡並不以她為榮,也並不歡喜。<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人道天子無私財,可如此恤百姓,輕自身,忘生死的君主,古往今來又有幾個?
他沒別的長處,若不能為陛下盡心算好這筆帳,怎麼對得起披甲上陣的陛下,怎麼對得起她識才於微時的恩情和對他的信任?
一頭羽毛黑亮的海東青從宮殿上空高翔而過,郗符也下了凡,放棄清談雅事,忙於協調六部,校文修律。
郗歆活了二十年,第一次見他哥腰帶上沒掛香囊扇袋,臉上還有沒剃淨的胡茬,嘖嘖稱奇。
「大兄,你這樣下去,何時才有官宦千金相得中你?」
老父親在家裡為了老大不小的長子的親事,都快愁禿了頭。
郗符皺眉淡斥:「中原未克,何以家為。陛下在前線攻艱克難,你腦子裡整日都在想什麼廢料?」
郗二郎暗嘆一聲。
大兄嘴硬不肯認,只說對陛下的感情是尊奉崇敬。其實年少見過了太驚艷的人,恰如棋逢對手,其它女子再好,又如何入得了兄長的眼……
無獨有偶,和何尚書、郗祭酒一樣每日在值堂忙得不亦樂乎,恨不得睡在宮裡的還有高稼。
自從有幸出席女君的登基大典,見證了女君應天授命的風采,高稼便如受了激勵,精神抖擻,夙夜匪懈。
升任鳳閣左僕射後,她經手的重要文書日益增多,朱欄復道的殿庭間,經常可以看見一道簪士冠,系玉帶,朝服颯沓的靚麗身影往來穿梭。
年輕人風風火火,初生牛犢不怕虎,給內閣一幫平均年壽在四十以上的老官油們添綴了鮮活的朝氣。
年紀長些的閣老們目光慈愛,都愛逗她,辛少筠卻尋了個機會委婉地提醒高稼:「宜田,你這般兢兢業業,還是要適當休沐,注意身體……」
宜田,是高稼嫌自己的名字有歧義,自己給自己取的表字。
高宜田不解其意,辛少筠無奈,將她請到無人的角落,低語道:「一張一馳,文武之道。女皇親征以後,你這位左僕射不換值,不休沐,每日勤懇辦公從不休歇,別人三日才能審完的宗卷,你一日便看完了。這在那些樂見後輩上進的長者看來,固然可喜,然而對於同儕來說,未免覺得你用力過猛……我自然知你不是在表演作態,可你越出挑,越顯得他們平日都是庸碌怠工的,長此以往,難免受到排擠……」
高稼聽明白了,哭笑不得。
原來她過於「盡職」,礙了某些人的眼。
她一門心思處理公務,還真沒察覺到哪位同僚對她露出明顯的惡意,想是辛御史私底下聽到了一些風聲,才來提點她。
「多謝辛大夫教我為官之道。」
高稼朝高她一頭的蘭台御史揖了一禮,笑容真誠。
「不過,那麼多女將軍女兵士在前線流血犧牲,吾儕女官在安安穩穩的金陵城裡,每日點硃批紅,連鞠躬盡瘁都算不上。唯一能替陛下、替那些拿命去拼的人盡力的地方,便是務求京畿安定,各郡州府台的政事去冗存真。非如此,則有負陛下傾力開創女子科舉,提拔臣等的良苦用心。
「至於背地嚼舌的人,每個人處理事務的速度不同,只要他問心無愧,自然不會覺得我正常做事是搶了他的功績。高宜田寧可用力過猛,也不願因人情世故而有意懈怠。」
錦服女郎眼神明澈而堅定:「水流就下,心勁一松,便會一懈再懈。我們女子能走的路本就不多,我退了一步,便會一退再退。」
她好不容易才走到今天,誰也休想讓她後退半步。
無愧於心,管它褒貶毀譽!
辛少筠失神良久,正色對眼前少女一揖到地,面含慚色:「是辛某心鏡蒙塵,不求諸己反求諸人……辛某受教了。」
一叢亭亭錦簇的菊花圃外,因擔心而跟過來的顏景若見狀,微微含笑,無聲退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陛下只是在她們心中留下了一顆火種,她們便自發地綻放英華,各自有各自的光彩。
她想起了前年那名在火場捨己救人的蘇霖娘子,還有那些落榜後不言氣餒,互相約定好要參加下一屆恩科的女娘們,忽然對明年的科考充滿了期待。
·
新雪覆過小長干里,烏衣巷成了龍潛之所,前後坊門皆有兵甲戒嚴。
謝晏冬沒有讓王兄為她修建大長公主府,依舊與世子夫婦住在謝宅。
尊榮長了,人沒閒著,謝晏冬日常在士林館、太學與女學館之間出沒,為侄女重視的第二屆科考做準備。
家裡的狸奴又肥碩了一圈,大長公主幾乎抱不動,都是媵臣青崖抱著跟隨在後。
有時夜色闌珊,伏案的謝晏冬回頭,默默守著她的青崖永遠都在。
她問他:「阿崖,跟著我,會不會覺得無聊?」
相貌不顯的男人望著容顏依舊的女郎,用的仍是舊日稱呼:「看不見小姐的時候,總會無聊,但只要一想到馬上就可以陪伴小姐,便連等待都成了恩賞。」
胤郎君有本事,能跟著他的女君征戰四方,公私兩不誤。他沒那等志氣,在金陵安心地守著大長公主殿下,也是一樣。
只等驍勇兒郎榮歸,再討一壇凱旋酒喝。
·
吳郡錢塘,阮府改成王府,門前車馬熱絡不絕。
阮厚雄這些年在錢塘經營有方,五湖四海皆有朋友,面對那些登門的豪閥巨賈,這位炙手可熱的長安王一應安排妥帖。
尋他喝酒敘舊的,阮厚雄奉陪,上門拜望打秋風的,阮厚雄派詹事隨手打發了,至於找他通門路替後輩兒孫謀個一官半職的,對不住,女帝新修的律令,凡入仕者皆考功策舉,倚才錄用,犯律的人,王公也要與庶民同罪。陛下如今還在前線打仗,要不然,本王送閣下親自去駐營地和陛下說說?
國舅爺不愧是笑面虎,伸手不打笑臉人,又專橫霸氣。如此一個月後,門前便消停了大半。
後宅女眷提起飛龍在天的女皇陛下,個個與有榮焉。阮碧羅接到冊封聖旨,捧著那涼沁沁的太后碧璽寶印,卻久久回不過神來。
「她做了皇帝……」
「她怎會做了皇帝……」
尹老夫人見女兒怔怔痴痴,高興不似高興,悵然若失的模樣,終於忍不住問她:「阿篁,你究竟希望她過得好?還是過得不好?」
「你究竟是期盼她成才,前程似錦,還是希望她當成姑爺的影子,永遠活在你的掌控之下?」
阮碧羅呆愣半晌,仿佛有什麼刺痛的東西從她麻木的心房流淌出來。
一身素淨孀婦打扮的婦人忽然憶起,當初瀾安在謝府水榭對她那重重的一跪。
那孩子問她,可否有一刻覺得生的是女兒,也很好?
然後,那孩子的目光在她面前眼睜睜地黯淡下去。
阮碧羅心口啵啵跳動,如同一個裝睡了二十年的人終於願意睜開眼。她顫抖地呵出一口寒氣,對著那道明黃聖旨流下淚來。
是了,瀾安今日執天下牛耳,臨萬人之上,可她聽到這個消息,心裡並不以她為榮,也並不歡喜。<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