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後世的衣櫃多好啊, 如果專門要找人打一套木質衣櫥,造價絕不便宜。但直接用磚頭在牆體上砌,便能剩下不少木料錢,粉上膩子,只用裝衣櫃門和門框就行了。

  三間房外頭都要設防雨的地台與前廊,鋪磚加高房屋地面,鋪設雨渠,防潮防蟲。

  院子裡的西角再幫她免費挖個小小的水池,邊上壘上碎石塊,再鋪一條石板小路與前廊相連。順帶麼……東邊牆角那塊地,也幫她墾了,用木柵欄圍起來,日後她要種些瓜果蔬菜。菜園子邊上再順帶幫她砌個磚頭的雞窩、狗窩。

  沈渺本來還想讓楊老漢師徒再免費給她打個葡萄架或是幫她在院子裡打木樁立個晾衣杆,但迫於楊老漢越聽越青白的臉色,她還是作罷了。遺憾地嘆了口氣:罷了,別把這好好的老實匠人給氣死了,回頭她上哪兒再找一個這樣好脾氣、手藝又還不錯的木匠合作……

  經過小攤車和家中的門窗兩次合作,使用下來,灶房門和院門都造得很結實,又嚴絲合縫,沈渺對楊老漢的技藝便十分認同,也對楊老漢的為人有了一些底兒。找裝修公司,最怕那等偷奸耍滑的,到時候欺負你不懂行,以次充好,造出來的房子是個次品,那就遭了。

  因此裝修這事兒,首要便得考察人品和技術,最後才是價格。

  楊老漢不善言辭,報價也不高,先前給沈渺打門窗的用料都很紮實。

  這回,她才能放心找他。

  沈渺與楊老漢直說了一個來時辰,喝光了一整壺茶,最後楊老漢抹了抹頭上的冷汗:“那便如此定下了。回去我便畫了圖樣來,明兒順帶把你定的車給你推來。”

  說完,立刻便帶著徒弟逃了,生怕沈渺又冒出什麼“順帶”的事兒來。

  這沈娘子伶牙俐齒,不僅極會殺價,還會哄人,一口一個“您簡直是楊魯班啊!”、“滿汴京,我只屬意您的手藝”、“您便宜點兒,回頭我還要給您介紹活計呢!”、“便宜不了,那得送點什麼才行,我可是您的老主顧了,可不許這樣三瓜倆棗地打發我。”

  他被繞得稀里糊塗,最後介紹來的活計沒見著,白送倒貼的活計倒沒少!

  楊老漢想著渾身都抖了抖,被徒弟架著跑得愈發快了。

  隔日,圖樣和小餐車都讓沈渺很滿意,當即便拍了板,找了興國寺的僧人當中人,與楊老漢及其他匠人一同畫押按了手印,立定好了工期、錢款與房屋圖樣等等細則,沈渺便當著中人的面數出四十貫錢給了楊老漢,他要拿這錢去採買木材、石材、還要燒瓦、燒磚。

  沈家造房大業便轟轟烈烈地開始了。

  顧家是頭一個發覺這事兒的。

  顧嬸娘前兩日有些咳嗽,吃了兩貼藥,在屋子裡歇了一整日,沒出門。

  今兒早起便聽見對面轟隆隆地響,人聲嘈雜鼎沸,號子聲嘹亮。開門一看,沈家的後院門敞開著,用木板搭了個斜坡,兩個健壯的力工肩上扛著粗麻繩,正在拖拽柱礎石。

  之後,還有兩個力工挑著兩擔砂石,也進了門。往後還有運泥漿的、石塊的,絡繹不絕。

  顧嬸娘驚訝不已:沈家這是要蓋房子了?

  她駐足看了會子,發現其他鄰居也出來了,不一會兒都圍在沈家門口探頭探腦,後來被個臉皺得像老樹根的木匠驅趕了:“起開!別圍著了,這有啥好看的,等會要滾木頭了!要是傷著了,概不負責!”

  顧嬸娘認得,這是金梁橋對面的楊家木匠,她家的桌椅板凳也是楊家打的,便好奇地湊上前去:“楊老漢,沈家這是要起屋子呢?”

  “這不明擺著麼?”

  一旁的李嬸娘聽見了,倒吸了一口涼氣,湊上前來問顧嬸娘:“這沈大姐兒才回來半拉月,便掙夠了起房屋的錢了?你瞧瞧,裡頭堆了那麼多磚,還是蓋瓦房呢!她哪來的錢?”

  顧嬸娘下意識便幫沈渺說話:“嗐,她當初出嫁,老沈給了百貫嫁妝,在咱們巷子裡也是轟動一時的了。她雖說從夫家回來了,有些積蓄也是正常。”

  “我瞧著不像。”李嬸娘撇了撇嘴。若是嫁妝錢,只怕回來那幾日便預備造房子了,哪裡會等到現在?她心思活絡,想起那謝家管事一連來了好幾回,而且這幾日沈渺也常去謝家,那車夫來接她,她都遇上好幾回了!只怕這沈大姐兒的錢,是打謝家來的!

  她這是發了橫財了!

  顧嬸娘看她滿臉酸氣,也皺了眉頭:“即便不是,也是人家起早貪黑掙來的。大姐兒回來這段日子,起得比雞早,幹得比狗晚。掙下些銀錢,把家裡燒毀的屋子修一修,也不算什麼。總不能姐弟三人,一直住破屋子吧?人家老沈留下幾個寡女已是很可憐了,掙了些錢起屋子又有何好眼氣的?都是鄰里,都是瞧著這幾個孩子長大的,李挑子媳婦,你也莫要太掐尖了。”

  話是這樣說,但什麼買賣能掙這麼多啊?這不是好奇麼……李嬸娘沒吭氣,最後探頭瞧了眼,沈家院子裡已經熱火朝天地幹起來了,她又站了會兒,才轉身走了。

  顧嬸娘搖搖頭,也轉身回了自個家。

  顧屠蘇也起來了,站在天井裡,正拿一條毛巾胡亂抹臉。

  顧嬸娘上前問道:“沈家在造房子了,你日日往人家大姐兒跟前湊,可知曉?”

  “不知曉。”顧屠蘇黑了臉,轉身就走。

  “噯,你個臭小子。”顧嬸娘莫名其妙,“你這是鬧什麼脾氣呢?”

  家裡在忙,又亂又髒,人又雜,沈渺把錢罐子、湘姐兒、狗以及菜刀都隨身帶著,留下要讀書的濟哥兒在家裡看顧小雞和這個家。她出門前給匠人們燒了一大缸子濃濃的茶水、蒸了五屜醬肉粗面饅頭,便推著自個新出爐的小餐車出去趕早市了。

  她家徒四壁,除了三張床幾張板凳一張桌,現下為了供應幾十人的飯食,更是連餘糧都沒有多少,還真不怕有人偷。

  除了幾張便宜的床架、鋪蓋、板凳,再沒什麼東西,賊看了她家,估摸都得捐贈個幾文錢聊表心意。

  濟哥兒雖年紀不大,但看家足夠了。

  沈渺將她的錢都帶出來了,藏在了餐車下頭的籮筐里。

  今兒早市散了以後,她便預備將家裡這些積攢的銅錢都拿去汴京的大錢莊換成銀子。銅錢太重,又占地方,儲存起來不方便。銀價又一向比較穩定,一兩銀子便值一貫錢,體積小,藏起來也方便。

  原本她也考慮過汴京各大交子鋪,但聽說兌換交子時,每兌換一貫便要扣除三十文的“保管費”,雖說如今官家已發行了“官交子”,還下旨將偽造交子的罪名等同於偽造官方文書,一旦被逮住便送去菜市口砍腦袋,但沈渺還是有點兒不大信任這些最先由商人自由發行的“銀行”信譽。

  在這個時代,沒有比金銀更穩當的了。

  何況她不是那等需要攜帶巨款出門的巨賈,暫且還用不上。

  還是銀子好!

  不過銀子只是她方便存起來的“定期”,日常開銷仍舊還是得使用銅錢。<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