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頁
現任的家主是曹頫,曹寅過繼弟弟的兒子。
曹家的虧空,寶音是心知肚明,先帝南巡幾次都住在曹家,為迎接聖駕,曹家花費大量錢財造園子。
皇帝體諒,將江南的鹽政交給了曹家。
還挪用了鹽務上的銀子,導致鹽務出現巨大虧空。
到先帝萬年,曾幾次上奏說鹽政虧空的事,先帝也幾次下令讓曹寅補上鹽政虧空。
曹寅到死都未能補上,給曹家留下了巨大虧空。
老四上位後愛查貪腐,寶音和先帝去南洋也是想避開這些舊臣哭訴求情。
曹家被清洗也是意料之中。
雖然根源是在先帝頭上,可這事沒人敢說出來,這筆虧空最後不還是雍正帝接手了,曹家也算是安全著陸了。
寶音見了人,然後就聽見了一陣哭訴。
這就是她不願意見人的原因,總覺得她可以壓制皇帝一樣。
寶音聽了一會兒,詢問了曹家的困難。
還是生活困頓,曹家大部分錢財都拿去解救曹頫了,到了京城幾房是擠在一起,可錢財沒多少,快成破落戶了。
寶音嘆息一聲,「男孩女孩該上學還是上學,學費我這邊出了,官復原職別想了,回頭看看可有空缺補上。」
也算是全了先帝跟曹家的情誼。
她當年也住進過曹家修的園林,確實美輪美奐,放後世一四合院就得上億了,更別說那園林了,無法估量價值,用的全都是好料子,先帝也就住了幾回,結果背負那麼多債務。
寶音想著這園林倒是可以空出來收門票,只是不值得,還是看看能否賣掉,可先帝住過的園子,也沒人敢接手……
這就跟後世地方政府修奇觀一樣,中央叫停了,該支出的錢也收不來了。
要說曹家貪了沒,那肯定是貪了,只是花的也多,上一輩敞開了花,後輩得為先人買單。
寶音無法為曹家提供過去的榮華富貴,給的只有小康生活,曹家不接受也只能這樣了。
曹頫似是聽明白了,滿臉苦澀離去。
寶音吩咐人送了些錢財,曹雪芹應該出生了,後世總有人說曹雪芹不是曹寅的子孫,寶音是從來沒有問過。
誰知道這是不是筆名,到她這個歲數對這些已經不關注了,給曹家提供的幫助有限。
曹家的孩子願意上學的都送去了學校,不願意也沒辦法,說到底曹家還得自己立起來。
七月時雍正帝從江南回來了,一回來就連發幾道聖旨都是針對江南。
主要還是朝廷的大頭稅收還是在江南。
這幾年江南快速發展,高樓拔地而起,圍繞絲綢的輕工業廠也在擴張,回報的稅收自然也在暴增。
顯然雍正帝在江南有所得,才連下幾道聖旨。
寶音最近挺悠哉,在養孩子。
雍正帝倒是很大方,膝下的孩子不論男女都送到了她身邊,顯然是忙於政務沒有時間養孩子。
寶音倒是願意接手,說不定哪一位皇子就是下一任帝王。
她先摸了底,看看這些孩子的思想,是自豪滿族身份,還是贊同滿漢一家親。
滿漢融合是她推行的政策,這些年潛移默化,促進民族融合。
有支持的也就有反對的,這些年也不斷有反對融合的聲音,多是來自宗室。
對於底層的滿人來說,更加傾向於融合,畢竟他們限制多,日子過得還不一定比民人好。
但是上層的貴族,享受階級優越的這部分是不允許自己的地位被動搖。
之前是寶音強行推行,之後是老四接手,也在推進。
關鍵是下任皇帝,得挑選個能維持下去的,否則跟乾隆一樣推翻了雍正的種種政策,大清也只能落後外面國家。
別的國家都如上升的太陽,只大清走下坡路也挺有意思,更別說外面她還給大清安排了不少競爭對手。
只是老四的兒子不算多,挑來挑去也是矮個子拔尖。
第368章
教育這種事急不來。
寶音是贊同人性本惡, 因為年幼對世界好奇,自然也沒有什麼畏懼之心。
小孩的很多認知都是通過觀察大人得到的,哪些能做, 哪些不能做,都是從父母身上學到。
教育皇子和教育普通人是不一樣的,好在寶音經驗豐富, 更是有成功的代表作。
先摸摸底,顯然皇帝對於皇子們的教育全交給了宮裡的老師。
寶音摸完底後,頭疼的不行, 不少都是傾向於儒家, 對於新學並不感興趣。
這可不行,先將皇子公主塞進西花園的學堂, 再派人收集各地的教科書, 可不能被人給糊弄了。
時間過得很快, 兩年時間轉瞬即過, 宮裡開始操辦除服之祭, 皇帝對先帝的孝心很實在,表現就是完完整整守制三年。
轉眼就是雍正九年, 也不知是不是忙於政務, 雍正帝身體不復健康, 肉眼可見蒼老了不少。
寶音勸他多休息, 很顯然他沒有聽見去。
大概是意識到體質不如從前, 雍正帝開始將皇子們帶在身邊,挨個兒考校。
儲君人選寶音沒有管,只知道翻過年正大光明牌匾上有多了個遺詔。
暢春園的主子一個個離去,寶音的熟人越來越少了,圓明園的修建沒停過, 倒是跟暢春園連到了一塊。
這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有了大致輪廓。
園子擴大了,寶音開始換地方住,當前的目標是住遍每一處。
她留下了許多照片,這些照片都塑封好了,後面寫了拍攝的時間地點,往後這些都是要帶到地下的。
除了熱衷拍照留影,她還撿起了繪畫,喜歡找個景色好的地方,一坐就是一下午。
這天也是一樣,就聽見宮裡傳來不好消息,皇帝一病不起。
寶音一聽,吩咐人準備車,她要進宮看看。
汽車開進了園子裡,寶音上去後,車子開向京城,一路疾馳,二十分鐘後進了京。
車速慢下來,繞到了皇宮正門。
汽車是不能開進皇宮,有門檻攔著,下車後改坐轎子,被抬著進了養心殿。
養心殿內候著一群太醫,本來這裡就有安放了檢查的儀器,都是以前寶音留下的。
如今都用上了。
皇帝還昏迷著,檢查結果還沒出來,有太醫已經通過診脈判定了原因。
除太醫以外還有皇后和後宮嬪妃,一個個看起來都憂心忡忡模樣。
寶音也看到了久負盛名的貴妃年氏。
果然是美人兒,不屬於當年的衛氏,眉宇間帶著憂愁,是個清冷的美人。
寶音也喜歡這個類型,確切來說只要好看她都喜歡。
她是個顏控,當年對後宮寬厚也是這個原因,誰不喜歡美人?看久了心情也很好。
「皇帝情況怎麼樣?」寶音進來後略瞟一眼,目光對準了太醫。
太醫連忙回話,「皇上是過於勞累誘發舊疾……」
寶音眉頭一提,「舊疾?」
老四有什麼舊疾?她還是頭一次聽說。
皇后上千一步小聲說了,寶音眉頭舒展,「我早就勸他多休息,手裡的事忙不完,這些事怎麼可能一個人做完?」<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曹家的虧空,寶音是心知肚明,先帝南巡幾次都住在曹家,為迎接聖駕,曹家花費大量錢財造園子。
皇帝體諒,將江南的鹽政交給了曹家。
還挪用了鹽務上的銀子,導致鹽務出現巨大虧空。
到先帝萬年,曾幾次上奏說鹽政虧空的事,先帝也幾次下令讓曹寅補上鹽政虧空。
曹寅到死都未能補上,給曹家留下了巨大虧空。
老四上位後愛查貪腐,寶音和先帝去南洋也是想避開這些舊臣哭訴求情。
曹家被清洗也是意料之中。
雖然根源是在先帝頭上,可這事沒人敢說出來,這筆虧空最後不還是雍正帝接手了,曹家也算是安全著陸了。
寶音見了人,然後就聽見了一陣哭訴。
這就是她不願意見人的原因,總覺得她可以壓制皇帝一樣。
寶音聽了一會兒,詢問了曹家的困難。
還是生活困頓,曹家大部分錢財都拿去解救曹頫了,到了京城幾房是擠在一起,可錢財沒多少,快成破落戶了。
寶音嘆息一聲,「男孩女孩該上學還是上學,學費我這邊出了,官復原職別想了,回頭看看可有空缺補上。」
也算是全了先帝跟曹家的情誼。
她當年也住進過曹家修的園林,確實美輪美奐,放後世一四合院就得上億了,更別說那園林了,無法估量價值,用的全都是好料子,先帝也就住了幾回,結果背負那麼多債務。
寶音想著這園林倒是可以空出來收門票,只是不值得,還是看看能否賣掉,可先帝住過的園子,也沒人敢接手……
這就跟後世地方政府修奇觀一樣,中央叫停了,該支出的錢也收不來了。
要說曹家貪了沒,那肯定是貪了,只是花的也多,上一輩敞開了花,後輩得為先人買單。
寶音無法為曹家提供過去的榮華富貴,給的只有小康生活,曹家不接受也只能這樣了。
曹頫似是聽明白了,滿臉苦澀離去。
寶音吩咐人送了些錢財,曹雪芹應該出生了,後世總有人說曹雪芹不是曹寅的子孫,寶音是從來沒有問過。
誰知道這是不是筆名,到她這個歲數對這些已經不關注了,給曹家提供的幫助有限。
曹家的孩子願意上學的都送去了學校,不願意也沒辦法,說到底曹家還得自己立起來。
七月時雍正帝從江南回來了,一回來就連發幾道聖旨都是針對江南。
主要還是朝廷的大頭稅收還是在江南。
這幾年江南快速發展,高樓拔地而起,圍繞絲綢的輕工業廠也在擴張,回報的稅收自然也在暴增。
顯然雍正帝在江南有所得,才連下幾道聖旨。
寶音最近挺悠哉,在養孩子。
雍正帝倒是很大方,膝下的孩子不論男女都送到了她身邊,顯然是忙於政務沒有時間養孩子。
寶音倒是願意接手,說不定哪一位皇子就是下一任帝王。
她先摸了底,看看這些孩子的思想,是自豪滿族身份,還是贊同滿漢一家親。
滿漢融合是她推行的政策,這些年潛移默化,促進民族融合。
有支持的也就有反對的,這些年也不斷有反對融合的聲音,多是來自宗室。
對於底層的滿人來說,更加傾向於融合,畢竟他們限制多,日子過得還不一定比民人好。
但是上層的貴族,享受階級優越的這部分是不允許自己的地位被動搖。
之前是寶音強行推行,之後是老四接手,也在推進。
關鍵是下任皇帝,得挑選個能維持下去的,否則跟乾隆一樣推翻了雍正的種種政策,大清也只能落後外面國家。
別的國家都如上升的太陽,只大清走下坡路也挺有意思,更別說外面她還給大清安排了不少競爭對手。
只是老四的兒子不算多,挑來挑去也是矮個子拔尖。
第368章
教育這種事急不來。
寶音是贊同人性本惡, 因為年幼對世界好奇,自然也沒有什麼畏懼之心。
小孩的很多認知都是通過觀察大人得到的,哪些能做, 哪些不能做,都是從父母身上學到。
教育皇子和教育普通人是不一樣的,好在寶音經驗豐富, 更是有成功的代表作。
先摸摸底,顯然皇帝對於皇子們的教育全交給了宮裡的老師。
寶音摸完底後,頭疼的不行, 不少都是傾向於儒家, 對於新學並不感興趣。
這可不行,先將皇子公主塞進西花園的學堂, 再派人收集各地的教科書, 可不能被人給糊弄了。
時間過得很快, 兩年時間轉瞬即過, 宮裡開始操辦除服之祭, 皇帝對先帝的孝心很實在,表現就是完完整整守制三年。
轉眼就是雍正九年, 也不知是不是忙於政務, 雍正帝身體不復健康, 肉眼可見蒼老了不少。
寶音勸他多休息, 很顯然他沒有聽見去。
大概是意識到體質不如從前, 雍正帝開始將皇子們帶在身邊,挨個兒考校。
儲君人選寶音沒有管,只知道翻過年正大光明牌匾上有多了個遺詔。
暢春園的主子一個個離去,寶音的熟人越來越少了,圓明園的修建沒停過, 倒是跟暢春園連到了一塊。
這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有了大致輪廓。
園子擴大了,寶音開始換地方住,當前的目標是住遍每一處。
她留下了許多照片,這些照片都塑封好了,後面寫了拍攝的時間地點,往後這些都是要帶到地下的。
除了熱衷拍照留影,她還撿起了繪畫,喜歡找個景色好的地方,一坐就是一下午。
這天也是一樣,就聽見宮裡傳來不好消息,皇帝一病不起。
寶音一聽,吩咐人準備車,她要進宮看看。
汽車開進了園子裡,寶音上去後,車子開向京城,一路疾馳,二十分鐘後進了京。
車速慢下來,繞到了皇宮正門。
汽車是不能開進皇宮,有門檻攔著,下車後改坐轎子,被抬著進了養心殿。
養心殿內候著一群太醫,本來這裡就有安放了檢查的儀器,都是以前寶音留下的。
如今都用上了。
皇帝還昏迷著,檢查結果還沒出來,有太醫已經通過診脈判定了原因。
除太醫以外還有皇后和後宮嬪妃,一個個看起來都憂心忡忡模樣。
寶音也看到了久負盛名的貴妃年氏。
果然是美人兒,不屬於當年的衛氏,眉宇間帶著憂愁,是個清冷的美人。
寶音也喜歡這個類型,確切來說只要好看她都喜歡。
她是個顏控,當年對後宮寬厚也是這個原因,誰不喜歡美人?看久了心情也很好。
「皇帝情況怎麼樣?」寶音進來後略瞟一眼,目光對準了太醫。
太醫連忙回話,「皇上是過於勞累誘發舊疾……」
寶音眉頭一提,「舊疾?」
老四有什麼舊疾?她還是頭一次聽說。
皇后上千一步小聲說了,寶音眉頭舒展,「我早就勸他多休息,手裡的事忙不完,這些事怎麼可能一個人做完?」<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