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頁
她持酒敬了父母,然後便是對兩個弟弟說:「阿火阿燦格外應當記住,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阿父阿母疼愛我們,我們若是叫他們不省心,真是大罪過——普通人家,也就是鬩於牆而已;咱們這樣的皇室,禍害的就是天下。」
楊寄點點頭說:「阿盼到底有經驗了,這次北燕內亂,緣由就是父不父,子不子,兄不兄,弟不弟,打成一鍋粥,把那麼好的基業化作一片兵燹戰火,生生折耗了多少人力民生,帑銀軍餉!」
楊盼閃閃眼睛,又向父親舉杯:「阿父,北燕現在換了新主,雖說是經了大行皇帝封儲、禪位,但是到底年輕,從前又不是執政握權的人,所以在朝在野奧援不多,應對這樣的兵燹戰火之後,百廢待興的新政局,還需要阿父多多支持呢!」
楊寄喝了一口酒,對沈皇后笑道:「到底出嫁從夫,咱們囡囡滿心都是她夫君呢!」
大家一起笑,楊盼也跟著笑,但又深深地看了父親一眼。
楊盼剛剛先已經在廚房吃過一頓,此刻自然飽了,便從乳母手中抱過都蘭,親自餵她些軟爛的食物。
都蘭不怎麼認生,見有好吃的,當仁不讓,就著母親的手吃得「砸吧砸吧」的。沈皇后笑道:「簡直跟小時候的阿盼一個樣!饞鬼!有好吃的天塌下來都不管!」
楊盼撫摸著女兒的小腦袋,心裡都是溫暖。
皇帝在家宴之後,去前殿接見王靄。他點了太子楊烽和臨安王楊燦一道去,又瞧瞧楊盼,笑道:「阿盼,可也去見一面?」
楊盼抱著許久不見的女兒都蘭,有點糾結,最後說:「好,我先跟阿父去太極殿見王靄,回頭你們商議國家大事,我就陪都蘭玩去。」把女兒又塞給了乳母。
楊寄笑道:「你和都蘭,來日方長。不過也好,王靄此來還不知接下來怎麼辦,說不定有的話得私下裡說。」
王靄的父親王謐是陪著一起來的,在皇宮裡不宜哭哭啼啼,父子倆只是對望著,笑容里感慨萬千一般。
見皇帝的身影過來了,王靄愣怔了一下,突然心頭酸熱上涌,注目了皇帝一下,才隨著父親一起俯首行禮,哽咽道:「陛下!罪臣王靄……回來了!」
楊寄加快了步伐,邊走邊喊:「王靄啊!快起來說話!」
王靄沒肯動,反倒又磕了兩個響頭,吸溜鼻子的聲音清晰可聞。
皇帝已經疾步到這個跪著不肯起身的人面前,親自彎腰去扶:「王藹,這怎麼話說的!是朕叫你受苦了!」
跪著的人強行忍著哽咽聲,忍得肩頭聳動,最後啞著嗓子說:「臣王藹,去國千里,背棄婚約,私娶別國公主,置身柔然王庭久久未歸,實乃辜負了陛下的厚恩……」
不但不肯讓皇帝扶,反而連連頓首,皇帝拉都拉不住他。
皇帝只能嘆口氣,勸慰道:「沒有的話!你這次是為國受苦,為國立功,點點滴滴,朕心裡都記得,都有數,都感激你!不管怎麼樣,回來就好,回來就好!你看看,你父親頭髮都白了!……」
王藹更是哽咽難言,「嗚嗚」的哭泣聲從胸中悶悶地傳過來,知道他的人都心裡酸楚,忍不住也要落淚。
他好不容易起身了,皇帝立刻叫賜座,又一一引見了太子等人,笑道:「其實你也都認得,只是這些年不見,他們變化都大,再不是那些個小屁孩了。」
王靄一一拜叩,直到楊盼時,格外多注目了一下,露出潔白的牙齒粲然笑道:「廣陵公主——啊不,大燕可敦皇后,臣大概倒見得比陛下多呢!」
楊盼看著王藹那張臉,被柔然高原的陽光曬成了紫棠色,然而眼眸堅毅,令人對他的膚色也宛然不會在意了。
「烏由來了嗎?你們的孩子呢?」楊盼有些興奮地問。
王藹抿著嘴搖搖頭。
楊盼有些明白過來:他只是暫時回來,還是要走的。
皇帝楊寄泛泛問了一些柔然的事,找了個藉口把太子、臨安王和楊盼都打發走了。
裡頭是密商的氛圍,王謐終於搖搖頭說:「小畜生還說要回柔然去,真真不記得自己的祖宗了!昨兒臣已經備下了家法,陛下今天只管吩咐他,他有一句不聽,回去臣就家法伺候他!」
楊寄注目王藹,問:「你以後打算以柔然為家了?」
王藹巧妙地迂迴了一下:「臣的妻子烏由,現在實際掌握著柔然的權柄,臣若拋棄了妻兒,不僅不能為故國效力,可能反而會引來爭端呢。」
王謐斥道:「就是你重色輕國,還有,連『父母在,不遠遊』也是記不得的!」作勢像要打他,但顫巍巍沒下得了手。
楊寄急忙抬手制止,笑道:「王太傅,你也是越老越不明白了嘛,王藹雖然是朕心心念念的重臣,但是,他的話不錯啊,有他在柔然持政,朕這裡要少擔多少心啊!」
又轉頭囑咐王藹:「不過,烏由和祁翰雖是親姊弟,權力爭鬥之下再無情意,你也要勸她當放手時則放手,不要再同室中操戈,釀出喋血慘變來。」
王藹膺服地點點頭:「就是陛下這話呢!祁翰慢慢長大了,也開始叛逆起來了。畢竟他是國主,我也勸烏由要收斂脾氣。臣這次回來,其實有一個不情之請,要使得柔然和我大秦國誼長久,倒是聯姻最為妥當有效。祁翰十四周歲,即將到婚齡,第一個納娶的,按他們鮮卑風俗,就是地位最尊貴的可敦,所以大家眼睛都盯著呢。」
楊寄微微皺眉,最後搖頭道:「二公主阿睞才十歲,不僅太早了,而且柔然去國萬里,說實話,我是捨不得的。一個阿盼,已經叫我望眼欲穿了,若再遠嫁一個女兒走,後頭皇后要啃我的肉了。」
王藹道:「是,其實也不一定是公主,長得好些,性格柔中帶剛能叫夫君膺服愛戴,就能穩在柔然可敦的位置上了。」
皇帝想起國舅沈嶺家的幾個女兒——他以前不是吹牛麼,願意以女兒和親,現在機會來了,看他肯不肯兌現吧。
他笑道:「那這個等下再議。現在柔然有你在,北燕剛剛經歷了一場內戰,新君上位,地位猶自不牢固,大概總是偏弱的。」
王藹笑道:「臣也想說呢,這次回來,除了打算為汗王祁翰求偶,便是為這件事。」
他微微思忖了一下,說:「陛下曾說過,前朝南楚因為諸王叛亂而不得不南渡,白白把大片中原土地拱手送給胡人,一直深以為憾。只是以前叱羅杜文治國甚強,邊境無機可尋不說,還要隨時提防著他入侵,這招『以攻為守』的戰略實在叫我們應接不暇。北伐的事也不得不耽誤了下來。如今大好時機,可做南北夾攻之勢。加上公主歸寧,公主的小女兒也在我們這裡,可謂是一無可被要挾之事,反倒正好是我們拿住了叱羅宥連的軟肋——他是個重視感情到時常會發昏的人。陛下北伐偉業,指日可待。」
楊寄卻沒有興奮的模樣,欲言又止的,好一會兒才說:「這是大事,朕還當考量。」
王藹當然知道他擔心的是什麼,點點頭簡簡單單說:「是。也不一定要征伐,和談也可以。」
和談麼,他們手中不是有羅逾最大的軟肋麼?
楊寄從太極殿回玉燭殿,建鄴春日暖暖柔柔的好日光,正照在玉燭殿外的廣庭里,開得正好的花樹,飄落了一地的紅白花瓣,碧綠的春草間,傳來女人和孩子的笑聲。<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楊寄點點頭說:「阿盼到底有經驗了,這次北燕內亂,緣由就是父不父,子不子,兄不兄,弟不弟,打成一鍋粥,把那麼好的基業化作一片兵燹戰火,生生折耗了多少人力民生,帑銀軍餉!」
楊盼閃閃眼睛,又向父親舉杯:「阿父,北燕現在換了新主,雖說是經了大行皇帝封儲、禪位,但是到底年輕,從前又不是執政握權的人,所以在朝在野奧援不多,應對這樣的兵燹戰火之後,百廢待興的新政局,還需要阿父多多支持呢!」
楊寄喝了一口酒,對沈皇后笑道:「到底出嫁從夫,咱們囡囡滿心都是她夫君呢!」
大家一起笑,楊盼也跟著笑,但又深深地看了父親一眼。
楊盼剛剛先已經在廚房吃過一頓,此刻自然飽了,便從乳母手中抱過都蘭,親自餵她些軟爛的食物。
都蘭不怎麼認生,見有好吃的,當仁不讓,就著母親的手吃得「砸吧砸吧」的。沈皇后笑道:「簡直跟小時候的阿盼一個樣!饞鬼!有好吃的天塌下來都不管!」
楊盼撫摸著女兒的小腦袋,心裡都是溫暖。
皇帝在家宴之後,去前殿接見王靄。他點了太子楊烽和臨安王楊燦一道去,又瞧瞧楊盼,笑道:「阿盼,可也去見一面?」
楊盼抱著許久不見的女兒都蘭,有點糾結,最後說:「好,我先跟阿父去太極殿見王靄,回頭你們商議國家大事,我就陪都蘭玩去。」把女兒又塞給了乳母。
楊寄笑道:「你和都蘭,來日方長。不過也好,王靄此來還不知接下來怎麼辦,說不定有的話得私下裡說。」
王靄的父親王謐是陪著一起來的,在皇宮裡不宜哭哭啼啼,父子倆只是對望著,笑容里感慨萬千一般。
見皇帝的身影過來了,王靄愣怔了一下,突然心頭酸熱上涌,注目了皇帝一下,才隨著父親一起俯首行禮,哽咽道:「陛下!罪臣王靄……回來了!」
楊寄加快了步伐,邊走邊喊:「王靄啊!快起來說話!」
王靄沒肯動,反倒又磕了兩個響頭,吸溜鼻子的聲音清晰可聞。
皇帝已經疾步到這個跪著不肯起身的人面前,親自彎腰去扶:「王藹,這怎麼話說的!是朕叫你受苦了!」
跪著的人強行忍著哽咽聲,忍得肩頭聳動,最後啞著嗓子說:「臣王藹,去國千里,背棄婚約,私娶別國公主,置身柔然王庭久久未歸,實乃辜負了陛下的厚恩……」
不但不肯讓皇帝扶,反而連連頓首,皇帝拉都拉不住他。
皇帝只能嘆口氣,勸慰道:「沒有的話!你這次是為國受苦,為國立功,點點滴滴,朕心裡都記得,都有數,都感激你!不管怎麼樣,回來就好,回來就好!你看看,你父親頭髮都白了!……」
王藹更是哽咽難言,「嗚嗚」的哭泣聲從胸中悶悶地傳過來,知道他的人都心裡酸楚,忍不住也要落淚。
他好不容易起身了,皇帝立刻叫賜座,又一一引見了太子等人,笑道:「其實你也都認得,只是這些年不見,他們變化都大,再不是那些個小屁孩了。」
王靄一一拜叩,直到楊盼時,格外多注目了一下,露出潔白的牙齒粲然笑道:「廣陵公主——啊不,大燕可敦皇后,臣大概倒見得比陛下多呢!」
楊盼看著王藹那張臉,被柔然高原的陽光曬成了紫棠色,然而眼眸堅毅,令人對他的膚色也宛然不會在意了。
「烏由來了嗎?你們的孩子呢?」楊盼有些興奮地問。
王藹抿著嘴搖搖頭。
楊盼有些明白過來:他只是暫時回來,還是要走的。
皇帝楊寄泛泛問了一些柔然的事,找了個藉口把太子、臨安王和楊盼都打發走了。
裡頭是密商的氛圍,王謐終於搖搖頭說:「小畜生還說要回柔然去,真真不記得自己的祖宗了!昨兒臣已經備下了家法,陛下今天只管吩咐他,他有一句不聽,回去臣就家法伺候他!」
楊寄注目王藹,問:「你以後打算以柔然為家了?」
王藹巧妙地迂迴了一下:「臣的妻子烏由,現在實際掌握著柔然的權柄,臣若拋棄了妻兒,不僅不能為故國效力,可能反而會引來爭端呢。」
王謐斥道:「就是你重色輕國,還有,連『父母在,不遠遊』也是記不得的!」作勢像要打他,但顫巍巍沒下得了手。
楊寄急忙抬手制止,笑道:「王太傅,你也是越老越不明白了嘛,王藹雖然是朕心心念念的重臣,但是,他的話不錯啊,有他在柔然持政,朕這裡要少擔多少心啊!」
又轉頭囑咐王藹:「不過,烏由和祁翰雖是親姊弟,權力爭鬥之下再無情意,你也要勸她當放手時則放手,不要再同室中操戈,釀出喋血慘變來。」
王藹膺服地點點頭:「就是陛下這話呢!祁翰慢慢長大了,也開始叛逆起來了。畢竟他是國主,我也勸烏由要收斂脾氣。臣這次回來,其實有一個不情之請,要使得柔然和我大秦國誼長久,倒是聯姻最為妥當有效。祁翰十四周歲,即將到婚齡,第一個納娶的,按他們鮮卑風俗,就是地位最尊貴的可敦,所以大家眼睛都盯著呢。」
楊寄微微皺眉,最後搖頭道:「二公主阿睞才十歲,不僅太早了,而且柔然去國萬里,說實話,我是捨不得的。一個阿盼,已經叫我望眼欲穿了,若再遠嫁一個女兒走,後頭皇后要啃我的肉了。」
王藹道:「是,其實也不一定是公主,長得好些,性格柔中帶剛能叫夫君膺服愛戴,就能穩在柔然可敦的位置上了。」
皇帝想起國舅沈嶺家的幾個女兒——他以前不是吹牛麼,願意以女兒和親,現在機會來了,看他肯不肯兌現吧。
他笑道:「那這個等下再議。現在柔然有你在,北燕剛剛經歷了一場內戰,新君上位,地位猶自不牢固,大概總是偏弱的。」
王藹笑道:「臣也想說呢,這次回來,除了打算為汗王祁翰求偶,便是為這件事。」
他微微思忖了一下,說:「陛下曾說過,前朝南楚因為諸王叛亂而不得不南渡,白白把大片中原土地拱手送給胡人,一直深以為憾。只是以前叱羅杜文治國甚強,邊境無機可尋不說,還要隨時提防著他入侵,這招『以攻為守』的戰略實在叫我們應接不暇。北伐的事也不得不耽誤了下來。如今大好時機,可做南北夾攻之勢。加上公主歸寧,公主的小女兒也在我們這裡,可謂是一無可被要挾之事,反倒正好是我們拿住了叱羅宥連的軟肋——他是個重視感情到時常會發昏的人。陛下北伐偉業,指日可待。」
楊寄卻沒有興奮的模樣,欲言又止的,好一會兒才說:「這是大事,朕還當考量。」
王藹當然知道他擔心的是什麼,點點頭簡簡單單說:「是。也不一定要征伐,和談也可以。」
和談麼,他們手中不是有羅逾最大的軟肋麼?
楊寄從太極殿回玉燭殿,建鄴春日暖暖柔柔的好日光,正照在玉燭殿外的廣庭里,開得正好的花樹,飄落了一地的紅白花瓣,碧綠的春草間,傳來女人和孩子的笑聲。<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