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宋兄,你怎麼看呀?你覺得他們能贏嗎?」姜培生一日晚飯後在放風的院裡遛彎消食,看見宋主任一個人坐在牆邊看報紙,走到他身邊問。
宋主任沒吭聲,姜培生低頭看著報紙上的頭版頭條,心裡想:「黨國的將軍里不會打仗的多,不會為人處世的那幾乎是沒有。這種敏感的事,宋主任哪可能會隨意開口評論。」
姜培生暗自笑笑轉身要走,卻聽見宋主任清了清喉嚨說:「我本心講,自然是希望他們能打贏的。」
「嗯,」姜培生點頭說:「北京那位不是說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嗎?這一拳他們要真能打得開,往後中國倒也不會被人欺負了。」
「我沒想那麼多。」宋主任搖頭,說:「我就是想,他們要連美國人都打得贏,那我們輸了,也算不得太差勁兒。」
「也是,」姜培生靠在牆上,輕鬆地笑著說:「要是美國人自己也輸了,就說明美械裝備不頂事,以前純屬他們吹大牛。」
「哈哈,說的是這個道理,」宋主任跟著笑。有些事講白也就是那麼回事,往大了說是民族大義,往小的說就是個人面子。民族大義還稍顯飄渺,對他們這些困在高牆一無所有的人來說,個人面子那是鼎鼎重要的事。
從 50 年初和婉萍聯繫上到 1956 年,整整 6 年裡姜培生和婉萍的通信次數其實並不多,主要還是姜培生在蹲監獄,不可能管教領導成天給他寄信收信,不然那監獄不成了度假村療養院嗎?
姜培生能理解,兩三個月見到婉萍的一封信也足以慰藉了。
事情轉機在 1956 年,北京那邊來了文件說要把各地表現好的戰犯集中到北京功德林監獄去,加快改造,儘快讓這些人重新回到新社會裡去。姜培生和宋主任以及其他 18 個同僚是在年底到了北京,功德林的條件要比成重慶時更好,學習任務之餘還有各種興趣小組,縫紉、木匠、理髮等等。
在這裡姜培生又遇到不少熟人,除了王司令,還有他那位遠方表姐的丈夫——杜先生。從前,杜先生可是比他高好幾個級別,姜培生每次見到人家都怪緊張的,說是親戚其實疏遠得很,可眼下同在戰犯管理所,倆人反而是親近不少,漸漸培養出了親戚的情分。
姜培生養了好些年的病,雖然身上已經沒大病,但底子太差,一到冬天不是這兒疼就是那兒不舒服了,總之是病病殃殃的,於是被他的杜姐夫收攏進了縫紉小組。修修縫紉機、做點力所能及的縫補,既是學習之餘能放鬆也是一門謀生的手藝。
來北京後,最重要的是婉萍終於申請到了探監的機會。夫妻一見面,姜培生只覺得倆眼睛發酸,話沒出口,眼淚先落了下來。婉萍更是哭得不成樣,但也只是哭了一會兒,她看著丈夫面色紅潤又開心地笑出來,說小友學習很好,如懷結婚成家了,總之家裡一切都好。
「我好好表現,爭取早日出來。」姜培生跟婉萍鄭重地打了保證。
59 年功德林里的戰犯特赦了 10 個人,其中有姜培生的姐夫杜先生、老上司王司令和宋主任,還有其他幾位黃埔一期的老大哥。
有人開始特赦這是極好的事情,姜培生也明白第一批是肯定輪不到他的,但有了第一批就會有第二批、第三批。他想著自己過兩年應該就能出去,可是 61 年釋放的時候又沒他,說不失落是假的,尤其是從婉萍那裡得知陳彥達和夏青前後腳去世了。
陳彥達去世時將八十歲,人老了身子也格外脆弱,冬日裡的一場風寒就再沒好起來,病了幾個月撒手人寰。
真正讓人意外的是夏青,她本來身體挺好的,但是在陳彥達喪事上哭得脫力摔了一跤。也不知怎麼那麼寸就摔到了大腿骨,之後人就站不起來了,如懷、婉萍和表姐陳瑛輪流帶著她去醫院看過好多次,卻始終沒見到效果。再加上 1939 年打進腦袋裡的那顆彈片,夏青每天都在喊著疼,吃過鎮定劑或者安眠藥能消停會,但人又昏昏沉沉地不吃飯,身體很快就垮了,年關的時候人走了。
婉萍來跟姜培生說這些,人哭得都在發顫,姜培生只恨自己那時沒有陪在婉萍身邊,讓她一個人承擔這麼多。
姜培生左右愁得不行,後來還是監獄的政委來給他做思想工作,讓他別太過焦慮,開春後新一批的特赦戰犯名單就要出來了。
果然開春等來了好消息,62 年姜培生終於從監獄出來,國家給他安排了文史專員的工作。同單位的還有他的姐夫杜先生和兩位老上司王司令、宋主任,只是此時他早已不用官銜來稱呼他們,叫的都是老杜、老王和老宋。
雖說遠沒從前在民國時那般風光,但日子過得很安寧。姜培生出獄一年後接到了張請帖,那個閒不住的相貌俊朗的湖南人老宋給自己又找了個老婆。
娶妻那天,在北京的舊友都上門去道喜,新人比老宋小十來歲,是學校的老師,相貌很清秀漂亮,姜培生總覺得新人的眉眼有幾分像從前的那位宋太太。婉萍也跟著去道了喜,不過從宋家一出來就拉著臉,很是不痛快的樣子,睡覺前忍不住跟姜培生抱怨:「宋先生今日的喜宴也太開心了!他只瞧著新人笑,好似完全把四九年去世的夫人忘得一乾二淨了。」
「男人都是沒良心的!」婉萍憤憤地罵了一句,罵完不解氣又輕踢一腳姜培生。姜培生睡在床邊,看著婉萍的背影心想著「你生老宋的氣,沖我發什麼脾氣?」但想歸想,他到底也沒吱聲。
老宋結不久,很多人也催著老王是不是也要再找個對象成家,但那位樸實的山東人卻始終堅持著他這輩子只有一個老婆,那就是 17 歲嫁給他的福建姑娘。他記掛人家,只是現在不知道夫人與孩子去了哪裡,上面了解這個情況之後答應幫他去找老婆孩子。
64 年的時候還真把人找著了,不過那時候他老婆和兒子們都移居到南美,只有一個女兒云云還在香港。當年在監獄,老王經常跟人說這輩子就想再見見家裡人,他連著寫了多封信催著讓老婆回來,但一封又一封寄出去都是石沉大海。直到一年後才有了回音,他沒等到妻子孩子,只等來一張令人寒心的離婚申請,王太太要跟他離婚!
晴天霹靂啊!老王得知這消息後就生了重病,姜培生和幾個老同事都去醫院看望過,他整個人像被抽空精神一樣,眼神都木了,手腳也是抖個不停。這一病差點沒了命,在醫院住了好幾個月,勉強出院生活也變得很難自理,後來在安排下一個姓吳的老師願意跟老王結婚。說是結婚,其實照顧他生活更多一些,畢竟老王那時候已經被確診帕金森,也就是俗稱的老年痴呆。趁人還沒徹底糊塗,上面人又安排著他女兒從香港來看過老王一次,但也只有那一次。
婉萍記憶里那個高高的山東漢子,一下子就徹底萎了下去。
每次從老王家裡回來,姜培生都是沉著臉,有一次婉萍忍不住問他:「你是不是心裡埋怨王太太?」
姜培生嘴裡說著:「也能理解吧,畢竟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當頭各自飛能。像我表姐杜夫人那樣,千里迢迢願意回來陪丈夫還是少數吧。」
雖然話是這樣說,但他臉始終陰沉著。婉萍輕輕地晃了晃姜培生的肩膀說:「我知道你是怨恨她的。」<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宋主任沒吭聲,姜培生低頭看著報紙上的頭版頭條,心裡想:「黨國的將軍里不會打仗的多,不會為人處世的那幾乎是沒有。這種敏感的事,宋主任哪可能會隨意開口評論。」
姜培生暗自笑笑轉身要走,卻聽見宋主任清了清喉嚨說:「我本心講,自然是希望他們能打贏的。」
「嗯,」姜培生點頭說:「北京那位不是說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嗎?這一拳他們要真能打得開,往後中國倒也不會被人欺負了。」
「我沒想那麼多。」宋主任搖頭,說:「我就是想,他們要連美國人都打得贏,那我們輸了,也算不得太差勁兒。」
「也是,」姜培生靠在牆上,輕鬆地笑著說:「要是美國人自己也輸了,就說明美械裝備不頂事,以前純屬他們吹大牛。」
「哈哈,說的是這個道理,」宋主任跟著笑。有些事講白也就是那麼回事,往大了說是民族大義,往小的說就是個人面子。民族大義還稍顯飄渺,對他們這些困在高牆一無所有的人來說,個人面子那是鼎鼎重要的事。
從 50 年初和婉萍聯繫上到 1956 年,整整 6 年裡姜培生和婉萍的通信次數其實並不多,主要還是姜培生在蹲監獄,不可能管教領導成天給他寄信收信,不然那監獄不成了度假村療養院嗎?
姜培生能理解,兩三個月見到婉萍的一封信也足以慰藉了。
事情轉機在 1956 年,北京那邊來了文件說要把各地表現好的戰犯集中到北京功德林監獄去,加快改造,儘快讓這些人重新回到新社會裡去。姜培生和宋主任以及其他 18 個同僚是在年底到了北京,功德林的條件要比成重慶時更好,學習任務之餘還有各種興趣小組,縫紉、木匠、理髮等等。
在這裡姜培生又遇到不少熟人,除了王司令,還有他那位遠方表姐的丈夫——杜先生。從前,杜先生可是比他高好幾個級別,姜培生每次見到人家都怪緊張的,說是親戚其實疏遠得很,可眼下同在戰犯管理所,倆人反而是親近不少,漸漸培養出了親戚的情分。
姜培生養了好些年的病,雖然身上已經沒大病,但底子太差,一到冬天不是這兒疼就是那兒不舒服了,總之是病病殃殃的,於是被他的杜姐夫收攏進了縫紉小組。修修縫紉機、做點力所能及的縫補,既是學習之餘能放鬆也是一門謀生的手藝。
來北京後,最重要的是婉萍終於申請到了探監的機會。夫妻一見面,姜培生只覺得倆眼睛發酸,話沒出口,眼淚先落了下來。婉萍更是哭得不成樣,但也只是哭了一會兒,她看著丈夫面色紅潤又開心地笑出來,說小友學習很好,如懷結婚成家了,總之家裡一切都好。
「我好好表現,爭取早日出來。」姜培生跟婉萍鄭重地打了保證。
59 年功德林里的戰犯特赦了 10 個人,其中有姜培生的姐夫杜先生、老上司王司令和宋主任,還有其他幾位黃埔一期的老大哥。
有人開始特赦這是極好的事情,姜培生也明白第一批是肯定輪不到他的,但有了第一批就會有第二批、第三批。他想著自己過兩年應該就能出去,可是 61 年釋放的時候又沒他,說不失落是假的,尤其是從婉萍那裡得知陳彥達和夏青前後腳去世了。
陳彥達去世時將八十歲,人老了身子也格外脆弱,冬日裡的一場風寒就再沒好起來,病了幾個月撒手人寰。
真正讓人意外的是夏青,她本來身體挺好的,但是在陳彥達喪事上哭得脫力摔了一跤。也不知怎麼那麼寸就摔到了大腿骨,之後人就站不起來了,如懷、婉萍和表姐陳瑛輪流帶著她去醫院看過好多次,卻始終沒見到效果。再加上 1939 年打進腦袋裡的那顆彈片,夏青每天都在喊著疼,吃過鎮定劑或者安眠藥能消停會,但人又昏昏沉沉地不吃飯,身體很快就垮了,年關的時候人走了。
婉萍來跟姜培生說這些,人哭得都在發顫,姜培生只恨自己那時沒有陪在婉萍身邊,讓她一個人承擔這麼多。
姜培生左右愁得不行,後來還是監獄的政委來給他做思想工作,讓他別太過焦慮,開春後新一批的特赦戰犯名單就要出來了。
果然開春等來了好消息,62 年姜培生終於從監獄出來,國家給他安排了文史專員的工作。同單位的還有他的姐夫杜先生和兩位老上司王司令、宋主任,只是此時他早已不用官銜來稱呼他們,叫的都是老杜、老王和老宋。
雖說遠沒從前在民國時那般風光,但日子過得很安寧。姜培生出獄一年後接到了張請帖,那個閒不住的相貌俊朗的湖南人老宋給自己又找了個老婆。
娶妻那天,在北京的舊友都上門去道喜,新人比老宋小十來歲,是學校的老師,相貌很清秀漂亮,姜培生總覺得新人的眉眼有幾分像從前的那位宋太太。婉萍也跟著去道了喜,不過從宋家一出來就拉著臉,很是不痛快的樣子,睡覺前忍不住跟姜培生抱怨:「宋先生今日的喜宴也太開心了!他只瞧著新人笑,好似完全把四九年去世的夫人忘得一乾二淨了。」
「男人都是沒良心的!」婉萍憤憤地罵了一句,罵完不解氣又輕踢一腳姜培生。姜培生睡在床邊,看著婉萍的背影心想著「你生老宋的氣,沖我發什麼脾氣?」但想歸想,他到底也沒吱聲。
老宋結不久,很多人也催著老王是不是也要再找個對象成家,但那位樸實的山東人卻始終堅持著他這輩子只有一個老婆,那就是 17 歲嫁給他的福建姑娘。他記掛人家,只是現在不知道夫人與孩子去了哪裡,上面了解這個情況之後答應幫他去找老婆孩子。
64 年的時候還真把人找著了,不過那時候他老婆和兒子們都移居到南美,只有一個女兒云云還在香港。當年在監獄,老王經常跟人說這輩子就想再見見家裡人,他連著寫了多封信催著讓老婆回來,但一封又一封寄出去都是石沉大海。直到一年後才有了回音,他沒等到妻子孩子,只等來一張令人寒心的離婚申請,王太太要跟他離婚!
晴天霹靂啊!老王得知這消息後就生了重病,姜培生和幾個老同事都去醫院看望過,他整個人像被抽空精神一樣,眼神都木了,手腳也是抖個不停。這一病差點沒了命,在醫院住了好幾個月,勉強出院生活也變得很難自理,後來在安排下一個姓吳的老師願意跟老王結婚。說是結婚,其實照顧他生活更多一些,畢竟老王那時候已經被確診帕金森,也就是俗稱的老年痴呆。趁人還沒徹底糊塗,上面人又安排著他女兒從香港來看過老王一次,但也只有那一次。
婉萍記憶里那個高高的山東漢子,一下子就徹底萎了下去。
每次從老王家裡回來,姜培生都是沉著臉,有一次婉萍忍不住問他:「你是不是心裡埋怨王太太?」
姜培生嘴裡說著:「也能理解吧,畢竟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當頭各自飛能。像我表姐杜夫人那樣,千里迢迢願意回來陪丈夫還是少數吧。」
雖然話是這樣說,但他臉始終陰沉著。婉萍輕輕地晃了晃姜培生的肩膀說:「我知道你是怨恨她的。」<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