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頁
「青雲閣最後二尊,它們的名字一定要同時出現,因為她們是時代的兩端,是最完美的重合,是帝國雙姝,是最耀眼的兩顆明珠。」
咕不咕的調子起的很高,將所有人的期待拉滿了,他們都抬著頭看著天幕,想要看看究竟是誰能擔得起如此盛大的誇讚。
如果大莊人能看得見彈幕,那他們一定會看見滿屏都是兩個人名。
「楊可卿,石采文。」
她們真的是太耀眼了,貫穿整個新陽年間,從開始到落幕都有她們的身影,在追查柳暗花的身影里,在建立互市的忙碌中,甚至在佛地征戰的背景下,都有她們存在。
朝堂之上,楊可卿辨明正邪,掃清乾坤還政治清明。
朝堂之外,石采文舉千金萬金,鋪就繁華盛世的通天商路。
「楊可卿和石采文,我每次說到她們時,都會感覺自己是個言語匱乏的人,因為我尋變詞典,也找不到能訴說她們萬千風華的詞彙。」
「如果說司馬雲書是上天降下的甘露,她們就是人間綻放出來的,最美的花。」
「盛世的雙姝,有她們在的地方,就是整個大莊盛世!」
這句話讓無數人震驚不已。
他們無法想像,有兩個人能代表大莊的盛世。
即便是如今,官至國相的秦術,桃李滿天下的他,也不敢說他能代表一個時代。
楊可卿和石采文又是做了多少貢獻,才能算是時代的縮影,聚集在兩個人身上?
咕不咕沒有詳細說,她是在做盤點沒錯,但她沒有做功績盤點,再說每次提到功績,就會被兩邊的粉絲撕。
因為倆人雖然每每會被放在一起評價,但實際上,她們倆的關係很不好,是史書蓋棺定論的不好,只要見面必定吵架。
三角是最穩定的結構,於是朝堂上也被分為楊黨、石黨和保皇黨。
奇怪的是,朝廷一旦陷入黨爭,就會導致效率降低,內耗過大,嚴重時可能還會造成國家震盪不安。
可新陽年間的黨爭,完全違背了這個歷史規律,不光沒有出現以上種種負面影響,甚至還變得穩中向好,雖然楊石兩黨互相看不順眼,但完全不妨礙他們合作。
甚至楊可卿和石采文都有過合作!女醫大學就是她們倆聯手建立的!
每次看見那些歷史上兩人聯手做的大事,人們都會懷疑人生。
說好的兩人不和呢?完全看不出來啊!
最後只能歸結於,兩人的不和只是性格不和,但兩人非常敬業,再不和也能湊在一起工作。
不愧是能青史留名的老祖宗,就是和常人不一樣!
至於每次合作都要有明親王從中調和這件事,後人表示那不正說明老祖宗們相處和諧了嗎?畢竟團隊從來都是人越多越不好帶啊!
如果三個人也能叫團隊的話。
「前塵已過,後人從時光長河中打撈起的碎片,無論如何照看,也不過是歷史的一角。我們敬畏歷史,崇尚歷史,同時,我們也在創造歷史。」
「或許千百年後,我們也會成為後人口中津津樂道的話題,我們能留給後人的是好是壞,需要我們自行努力,認真探索,請諸位一同努力吧!」
咕不咕最後留下一句話,然後說了再見,天幕消失,可能之後天幕都不會再出現了。
留給大莊人的,則是無盡的思考。
還有各種天翻地覆的改變。
有皇帝撐腰,沈玉耀這次上位可能會更輕鬆一些,她還提前認識了那些小夥伴。
或許因為過早的相識,她們經歷的事情不同,人的性格也會發生一些轉變,但總體來說,她們還是她們。
會在見面後一見如故,會惺惺相惜,有共同的理想願望,願意為同一件事而努力。
一切都會變得更好,變得與過去完全不一樣。
第165章
太皇太后重病了。
自從沈玉耀登基之後,太皇太后的身體就一直不太好,她畢竟年紀大了,又先後送走了自己的丈夫和兒子,現在終於輪到她了。
說不清是什麼感覺,或許是解脫也說不定。
太皇太后出身鄭家,但她只是個旁系庶女,在家中並不顯眼,也不受寵,最後嫁到江氏,已經是她當時能選的最好的婚事了。
她沒什麼怨言,甚至在成親後,她還覺得挺好的,江家那個小子性子直爽開朗,讀過書但沒有把腦子讀傻,最重要的是,他心悅於她。
太皇太后躺在床上,想著過往,露出一絲笑意,她已經很久沒有如此輕鬆的笑過了。
她的父親是一個花心的人,他的愛是那麼的多,今天喜歡這個,明天喜歡那個,每一個都是他喜歡的。
她的親生母親,本以為她會是他的摯愛,最後卻慘遭拋棄,於是成天渾噩度日,生下她不久便瘋瘋癲癲的投湖自殺了。
她印象最深的女子,是她的嫡母,那是一個冷靜的如同神像一般的女人,她不會因為丈夫的花心而生氣,也不會因為小妾的挑釁而憤怒,她只會安安靜靜的教導女兒們,讓女兒們明白,真情難尋,真心難覓。
不是所有人都如她們的父親一般。
太皇太后想,她在成親後方明白,這句話是對的,她遇到了對的人。
可是,這世間的事情,總是充斥著陰差陽錯,讓人無可奈何。
鄭家需要一個女兒和當時的後起之秀聯姻,又沒有適齡的女兒,挑來挑去,挑到了她頭上。
因為她是最漂亮的。
其餘人婚後遇見的男子,大多心不在她們身上,婚姻里充斥著相看兩厭的爭吵,自然憔悴,只有她和丈夫琴瑟和鳴,恩愛有加,日子過得順心,越來越漂亮。
現在想來,可真是諷刺。
她的丈夫因此而死,她剛出生的孩子,為了保全他的性命,她不得不將其送走,送到天涯海角,此生不得相見。
「太皇太后,太后與陛下來了。」
青珍也老了,她想著,睜開了眼界,朦朧中看見了兩道身影。
她看向更高一些的那個人,笑了笑,「你來了。」
沈玉耀走到床邊,蹲下身湊近,她知道太皇太后的眼睛已經不好了,離得太遠的話,太皇太后看不清。
但她不知道,即使這麼近,太皇太后眼中依舊沒有她的倒影。
「皇祖母,孫女來遲了,皇祖母哪裡不舒服?孫女這就讓太醫為您診治。」
她說著,讓後面侯著的夏春月上前問診。
夏春月簡單查了一下,搖了搖頭。
油盡燈枯,再無回天之力。
「祖母老了,不能再陪你了。玉陽,祖母要謝謝你。」
太皇太后說著,伸手摸了摸沈玉耀的頭髮,就像沈玉耀小時候那樣,輕柔中帶著溫和。
她對其他孩子都不太好,唯獨對這個孫女親近,因為她們太像了。
不過這孩子比她勇敢,她無法抗爭的,這孩子都做到了。
「皇祖母……」沈玉耀意識到了死亡的臨近,她又要失去一個親人了。
眼中含著的淚,還未落下,聽到這聲道謝,她心頭更難受了。
「我知道,你沒有殺了他,放他去了更遠的地方。他做了很多壞事,你能留他一命,是為了我。」<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咕不咕的調子起的很高,將所有人的期待拉滿了,他們都抬著頭看著天幕,想要看看究竟是誰能擔得起如此盛大的誇讚。
如果大莊人能看得見彈幕,那他們一定會看見滿屏都是兩個人名。
「楊可卿,石采文。」
她們真的是太耀眼了,貫穿整個新陽年間,從開始到落幕都有她們的身影,在追查柳暗花的身影里,在建立互市的忙碌中,甚至在佛地征戰的背景下,都有她們存在。
朝堂之上,楊可卿辨明正邪,掃清乾坤還政治清明。
朝堂之外,石采文舉千金萬金,鋪就繁華盛世的通天商路。
「楊可卿和石采文,我每次說到她們時,都會感覺自己是個言語匱乏的人,因為我尋變詞典,也找不到能訴說她們萬千風華的詞彙。」
「如果說司馬雲書是上天降下的甘露,她們就是人間綻放出來的,最美的花。」
「盛世的雙姝,有她們在的地方,就是整個大莊盛世!」
這句話讓無數人震驚不已。
他們無法想像,有兩個人能代表大莊的盛世。
即便是如今,官至國相的秦術,桃李滿天下的他,也不敢說他能代表一個時代。
楊可卿和石采文又是做了多少貢獻,才能算是時代的縮影,聚集在兩個人身上?
咕不咕沒有詳細說,她是在做盤點沒錯,但她沒有做功績盤點,再說每次提到功績,就會被兩邊的粉絲撕。
因為倆人雖然每每會被放在一起評價,但實際上,她們倆的關係很不好,是史書蓋棺定論的不好,只要見面必定吵架。
三角是最穩定的結構,於是朝堂上也被分為楊黨、石黨和保皇黨。
奇怪的是,朝廷一旦陷入黨爭,就會導致效率降低,內耗過大,嚴重時可能還會造成國家震盪不安。
可新陽年間的黨爭,完全違背了這個歷史規律,不光沒有出現以上種種負面影響,甚至還變得穩中向好,雖然楊石兩黨互相看不順眼,但完全不妨礙他們合作。
甚至楊可卿和石采文都有過合作!女醫大學就是她們倆聯手建立的!
每次看見那些歷史上兩人聯手做的大事,人們都會懷疑人生。
說好的兩人不和呢?完全看不出來啊!
最後只能歸結於,兩人的不和只是性格不和,但兩人非常敬業,再不和也能湊在一起工作。
不愧是能青史留名的老祖宗,就是和常人不一樣!
至於每次合作都要有明親王從中調和這件事,後人表示那不正說明老祖宗們相處和諧了嗎?畢竟團隊從來都是人越多越不好帶啊!
如果三個人也能叫團隊的話。
「前塵已過,後人從時光長河中打撈起的碎片,無論如何照看,也不過是歷史的一角。我們敬畏歷史,崇尚歷史,同時,我們也在創造歷史。」
「或許千百年後,我們也會成為後人口中津津樂道的話題,我們能留給後人的是好是壞,需要我們自行努力,認真探索,請諸位一同努力吧!」
咕不咕最後留下一句話,然後說了再見,天幕消失,可能之後天幕都不會再出現了。
留給大莊人的,則是無盡的思考。
還有各種天翻地覆的改變。
有皇帝撐腰,沈玉耀這次上位可能會更輕鬆一些,她還提前認識了那些小夥伴。
或許因為過早的相識,她們經歷的事情不同,人的性格也會發生一些轉變,但總體來說,她們還是她們。
會在見面後一見如故,會惺惺相惜,有共同的理想願望,願意為同一件事而努力。
一切都會變得更好,變得與過去完全不一樣。
第165章
太皇太后重病了。
自從沈玉耀登基之後,太皇太后的身體就一直不太好,她畢竟年紀大了,又先後送走了自己的丈夫和兒子,現在終於輪到她了。
說不清是什麼感覺,或許是解脫也說不定。
太皇太后出身鄭家,但她只是個旁系庶女,在家中並不顯眼,也不受寵,最後嫁到江氏,已經是她當時能選的最好的婚事了。
她沒什麼怨言,甚至在成親後,她還覺得挺好的,江家那個小子性子直爽開朗,讀過書但沒有把腦子讀傻,最重要的是,他心悅於她。
太皇太后躺在床上,想著過往,露出一絲笑意,她已經很久沒有如此輕鬆的笑過了。
她的父親是一個花心的人,他的愛是那麼的多,今天喜歡這個,明天喜歡那個,每一個都是他喜歡的。
她的親生母親,本以為她會是他的摯愛,最後卻慘遭拋棄,於是成天渾噩度日,生下她不久便瘋瘋癲癲的投湖自殺了。
她印象最深的女子,是她的嫡母,那是一個冷靜的如同神像一般的女人,她不會因為丈夫的花心而生氣,也不會因為小妾的挑釁而憤怒,她只會安安靜靜的教導女兒們,讓女兒們明白,真情難尋,真心難覓。
不是所有人都如她們的父親一般。
太皇太后想,她在成親後方明白,這句話是對的,她遇到了對的人。
可是,這世間的事情,總是充斥著陰差陽錯,讓人無可奈何。
鄭家需要一個女兒和當時的後起之秀聯姻,又沒有適齡的女兒,挑來挑去,挑到了她頭上。
因為她是最漂亮的。
其餘人婚後遇見的男子,大多心不在她們身上,婚姻里充斥著相看兩厭的爭吵,自然憔悴,只有她和丈夫琴瑟和鳴,恩愛有加,日子過得順心,越來越漂亮。
現在想來,可真是諷刺。
她的丈夫因此而死,她剛出生的孩子,為了保全他的性命,她不得不將其送走,送到天涯海角,此生不得相見。
「太皇太后,太后與陛下來了。」
青珍也老了,她想著,睜開了眼界,朦朧中看見了兩道身影。
她看向更高一些的那個人,笑了笑,「你來了。」
沈玉耀走到床邊,蹲下身湊近,她知道太皇太后的眼睛已經不好了,離得太遠的話,太皇太后看不清。
但她不知道,即使這麼近,太皇太后眼中依舊沒有她的倒影。
「皇祖母,孫女來遲了,皇祖母哪裡不舒服?孫女這就讓太醫為您診治。」
她說著,讓後面侯著的夏春月上前問診。
夏春月簡單查了一下,搖了搖頭。
油盡燈枯,再無回天之力。
「祖母老了,不能再陪你了。玉陽,祖母要謝謝你。」
太皇太后說著,伸手摸了摸沈玉耀的頭髮,就像沈玉耀小時候那樣,輕柔中帶著溫和。
她對其他孩子都不太好,唯獨對這個孫女親近,因為她們太像了。
不過這孩子比她勇敢,她無法抗爭的,這孩子都做到了。
「皇祖母……」沈玉耀意識到了死亡的臨近,她又要失去一個親人了。
眼中含著的淚,還未落下,聽到這聲道謝,她心頭更難受了。
「我知道,你沒有殺了他,放他去了更遠的地方。他做了很多壞事,你能留他一命,是為了我。」<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