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頁
至於說為什麼搞封建迷信活動要帶上倆孩子,實在是乍然進了宮,牛鬼蛇神又全都冒出來了。李淵夫妻也都各自有事兒,獨孤氏還沒來得及來長安,謹歡就乾脆把倆孩子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看看誰還敢作妖。
而剩下那個李四胡,是的,在李小寶和李二鳳持之以恆地努力之下,李淵之前的“三胡”完全被忽視了,李元吉愉快地接受了兩個哥哥給他取的“四胡”的小名兒。李四胡小同志現在連話都還說不利索呢,誰要是在他身上動腦筋,那可真是失了智了。
“出宮幹嗎啊?”李二鳳對皇宮的新鮮勁兒還沒過呢,實在是皇宮對一個小孩子來說太大了,他每天出門都跟探險一樣的,特別樂在其中。
“出去搞事啊!”謹歡特別愉快說道。
封建迷信哪家強?
嘿嘿。
第320章 大唐盛世
要說天雲老和尚這些年也夠辛苦的了, 為了不再弄出個周武帝來,那是絕對的勤勤懇懇, 任勞任怨啊。但是甭管老和尚平時的名聲再怎麼大,涉及到朝政大事, 他的影響力也是相當微弱的。
畢竟官員們,對於佛道之流那都是有用朝前,無用扔後,捂起耳朵來,誰管你是不是佛法精深的大師,來人啊,把這個老騙子給老爺我打出去!
不過謹歡布局在天雲還有袁天罡等人的身上本意也不是為了哄騙朝臣, 甭開玩笑了, 要是大臣們這麼容易就被騙了,那也活該要亡國。謹歡想哄騙的,不過是百姓罷了。反正這種事情她也不是頭一回幹了,一點心理壓力都沒有的, 不僅沒壓力, 她還主動幫著提供了各種道具,好讓局面瞧起來更完美無缺。
這年頭要想當皇帝吧,多多少少都喜歡說自己是天命所歸,劉邦那什麼赤帝子斬白蛇這樣的就不說了,便是陳勝吳廣之流還曉得弄個“大楚興,陳勝王”呢。謹歡這些年光在皇室裡頭打滾了,這裡頭的門道, 這世上敢說比她更清楚的只怕也沒有幾個。
佛門本就是外來的宗教,雖說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吧,可是短短時間內能迅速站穩腳跟,並且還大肆傳播教義的和尚們自然也是有兩把刷子的。天雲作為名譽長安的大師,自然也捏著些不傳之秘,當然了,這些不傳之秘在謹歡看來嘛,無非也就是些粗淺的化學知識罷了。
呵呵,不要小瞧了任何一個被高考折磨過的人!尤其還是一個將科學技術視為第一生產力,光是科技學院就搞了三回,差點沒折騰死道家一群人的某人!
原本按照天雲的設想吧,就是謹歡大張旗鼓到寺里來,打著給楊廣做法事的名號,體現新帝的寬仁慈愛嘛。然後趁著上香的時候呢,就可以來點佛光啥的,這樣就有了天定之子的名義了不是。這年頭大家的信仰都可虔誠了,就算是不信佛的,見到了佛光也沒有說是不信的,可好糊弄了。
這方案一提出來就得到了眾人的全票通過,沒啥原因,簡單方便易操作,而且效果還好,成本又低,為啥不做呢。
哪知道謹歡覺得這方案不高級,拒絕了。
是的,沒錯了,謹歡覺得這個方案不高級。
天雲頓時就蒙了。
不僅天雲懵,包括王珪房玄齡裴寂等人也都覺得謹歡此舉奇怪。這麼簡單易操作的事情竟然說不高級?明公啊,您怕不是想要造個梯子登天哦!
對此謹歡只能招招手表示,來人啊,給這群土包子們來點新鮮的。
李家在隴西人才培養計劃還是非常成功的,不僅給謹歡培養出了足夠多的文秘專業和武將專業的人才,捎帶手的農學院和科技學院以及經濟學院也都大獲成功。既然如今她正了位,這些人也就沒有再隱藏的必要了,若不是現在時局未穩,謹歡早就把長安學宮給開起來了,至於現在嘛,也只能憋屈憋屈他們,先做事,莫想著名號了。
見識了諸如“鳳舞九天”,“龍鳳和鳴”這一類的壯觀景象之後,大家對天雲的佛光計劃也變得嫌棄起來。
哎,果然這些外來的和尚就是小家子氣了一點,哪像我們明公啊,不出手則罷,但凡出手,那必然是風雲變色的大手筆啊!
說著這些話的大人們渾然已經忘記了三天前他們是如何誇讚天雲大師真不愧佛法精深的大師,而對此,天雲老和尚也只能表示呵呵噠了。
只是呵呵噠歸呵呵噠,對于謹歡手下這群能人搞出來的“大場面”,老和尚心裡也是佩服的。大家都是為明公服務的嘛,互通有無什麼的,也是必要的不是,他們的業務精進了,也更有助於幫明公安撫百姓嘛。
謹歡可不知道老和尚正打著她手下的主意呢,不過就算知道了謹歡估計也不會在意。從來只有她挖別人牆角的份兒,別人若是想挖她的牆角,那就別怪牆角太硬反把人給砸傷咯。
既然要搞大場面,那之前說是給楊廣做法事的名義就不頂用了。人都死了,還老是拉出來刷名聲作甚呢,鞭屍麼?正好趕著李建成帶兵在外,於是乎藉口就又變成了給將士們祈福。
其實吧,原本最好的理由該是祭天又或者是祭祖這一類的活動來著。凡是這帝王登基嘛,都給搞點活動不是,沒奈何現在天下一團亂糟糟,各地沒個安生的時候祭天,諷刺意味有點強啊。祭祖說起來也不妥當,他們李家這會兒人都沒齊全呢,尤其是身為鐵板釘釘繼承人的李建成都不在,趕著這世間祭祖,鬼知道會不會被某些有心人又給意會了呢。
幾相比較之下,自然只有祈福這一件事好做了。
好在祈福這詞兒意義比較廣泛,既可以給出征的大軍祈福,也可以給天下蒼生祈福嘛,反正都是祈福咯。
原先文帝在的時候就搞過這樣的活動,地方都是現成的,直接讓人再修砌整修一番就行了。
袁天罡被謹歡扔去了欽天監,袁道長表示當了這麼多年假道士終於幹上了正經活兒還有點不大習慣來著咧。原本袁道長說這話也就是假客氣倆句,哪知道欽天監真有想跟他搶班□□的二愣子,畢竟在其他人眼裡,袁天罡那是絕對的楊廣身邊的近臣啊,咱們陛下就算是現在任用他,也肯定是表面親近吧。
咱們袁道長這個小暴脾氣哪裡能忍。
呔!爺爺我替明公臥底了這麼多年,小藍丸這樣的黑鍋都替明公背了,你是哪兒冒出來的東西,竟然敢跟我爭寵?
於是乎,宮裡的宮斗還沒開始呢,倒是先來了一出欽天監風雲。至於說笑到最後的嘛,自然是咱們袁道長了,不白在楊廣身邊混這麼多年不是。
袁道長盡忠職守地算出了一個諸事皆宜的好日子,果然,一早起來便是萬里無雲,晴空朗朗。待到謹歡帶著大隊人馬到了地方,三柱清香剛剛燃起,眾人便見到空中金光大盛,瑞氣千條,仙樂重重,之後更是形成了龍鳳祥飛之影,眾人被那金光刺得眼淚直流,眯縫著只見到那龍鳳在空中盤旋飛舞之後竟是齊齊撲向了誠心拜祭的謹歡。
一時之間,萬籟俱寂,待到謹歡直起身來,眾人齊齊下跪,以從未有過的誠心實意叩首跪拜,山呼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而剩下那個李四胡,是的,在李小寶和李二鳳持之以恆地努力之下,李淵之前的“三胡”完全被忽視了,李元吉愉快地接受了兩個哥哥給他取的“四胡”的小名兒。李四胡小同志現在連話都還說不利索呢,誰要是在他身上動腦筋,那可真是失了智了。
“出宮幹嗎啊?”李二鳳對皇宮的新鮮勁兒還沒過呢,實在是皇宮對一個小孩子來說太大了,他每天出門都跟探險一樣的,特別樂在其中。
“出去搞事啊!”謹歡特別愉快說道。
封建迷信哪家強?
嘿嘿。
第320章 大唐盛世
要說天雲老和尚這些年也夠辛苦的了, 為了不再弄出個周武帝來,那是絕對的勤勤懇懇, 任勞任怨啊。但是甭管老和尚平時的名聲再怎麼大,涉及到朝政大事, 他的影響力也是相當微弱的。
畢竟官員們,對於佛道之流那都是有用朝前,無用扔後,捂起耳朵來,誰管你是不是佛法精深的大師,來人啊,把這個老騙子給老爺我打出去!
不過謹歡布局在天雲還有袁天罡等人的身上本意也不是為了哄騙朝臣, 甭開玩笑了, 要是大臣們這麼容易就被騙了,那也活該要亡國。謹歡想哄騙的,不過是百姓罷了。反正這種事情她也不是頭一回幹了,一點心理壓力都沒有的, 不僅沒壓力, 她還主動幫著提供了各種道具,好讓局面瞧起來更完美無缺。
這年頭要想當皇帝吧,多多少少都喜歡說自己是天命所歸,劉邦那什麼赤帝子斬白蛇這樣的就不說了,便是陳勝吳廣之流還曉得弄個“大楚興,陳勝王”呢。謹歡這些年光在皇室裡頭打滾了,這裡頭的門道, 這世上敢說比她更清楚的只怕也沒有幾個。
佛門本就是外來的宗教,雖說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吧,可是短短時間內能迅速站穩腳跟,並且還大肆傳播教義的和尚們自然也是有兩把刷子的。天雲作為名譽長安的大師,自然也捏著些不傳之秘,當然了,這些不傳之秘在謹歡看來嘛,無非也就是些粗淺的化學知識罷了。
呵呵,不要小瞧了任何一個被高考折磨過的人!尤其還是一個將科學技術視為第一生產力,光是科技學院就搞了三回,差點沒折騰死道家一群人的某人!
原本按照天雲的設想吧,就是謹歡大張旗鼓到寺里來,打著給楊廣做法事的名號,體現新帝的寬仁慈愛嘛。然後趁著上香的時候呢,就可以來點佛光啥的,這樣就有了天定之子的名義了不是。這年頭大家的信仰都可虔誠了,就算是不信佛的,見到了佛光也沒有說是不信的,可好糊弄了。
這方案一提出來就得到了眾人的全票通過,沒啥原因,簡單方便易操作,而且效果還好,成本又低,為啥不做呢。
哪知道謹歡覺得這方案不高級,拒絕了。
是的,沒錯了,謹歡覺得這個方案不高級。
天雲頓時就蒙了。
不僅天雲懵,包括王珪房玄齡裴寂等人也都覺得謹歡此舉奇怪。這麼簡單易操作的事情竟然說不高級?明公啊,您怕不是想要造個梯子登天哦!
對此謹歡只能招招手表示,來人啊,給這群土包子們來點新鮮的。
李家在隴西人才培養計劃還是非常成功的,不僅給謹歡培養出了足夠多的文秘專業和武將專業的人才,捎帶手的農學院和科技學院以及經濟學院也都大獲成功。既然如今她正了位,這些人也就沒有再隱藏的必要了,若不是現在時局未穩,謹歡早就把長安學宮給開起來了,至於現在嘛,也只能憋屈憋屈他們,先做事,莫想著名號了。
見識了諸如“鳳舞九天”,“龍鳳和鳴”這一類的壯觀景象之後,大家對天雲的佛光計劃也變得嫌棄起來。
哎,果然這些外來的和尚就是小家子氣了一點,哪像我們明公啊,不出手則罷,但凡出手,那必然是風雲變色的大手筆啊!
說著這些話的大人們渾然已經忘記了三天前他們是如何誇讚天雲大師真不愧佛法精深的大師,而對此,天雲老和尚也只能表示呵呵噠了。
只是呵呵噠歸呵呵噠,對于謹歡手下這群能人搞出來的“大場面”,老和尚心裡也是佩服的。大家都是為明公服務的嘛,互通有無什麼的,也是必要的不是,他們的業務精進了,也更有助於幫明公安撫百姓嘛。
謹歡可不知道老和尚正打著她手下的主意呢,不過就算知道了謹歡估計也不會在意。從來只有她挖別人牆角的份兒,別人若是想挖她的牆角,那就別怪牆角太硬反把人給砸傷咯。
既然要搞大場面,那之前說是給楊廣做法事的名義就不頂用了。人都死了,還老是拉出來刷名聲作甚呢,鞭屍麼?正好趕著李建成帶兵在外,於是乎藉口就又變成了給將士們祈福。
其實吧,原本最好的理由該是祭天又或者是祭祖這一類的活動來著。凡是這帝王登基嘛,都給搞點活動不是,沒奈何現在天下一團亂糟糟,各地沒個安生的時候祭天,諷刺意味有點強啊。祭祖說起來也不妥當,他們李家這會兒人都沒齊全呢,尤其是身為鐵板釘釘繼承人的李建成都不在,趕著這世間祭祖,鬼知道會不會被某些有心人又給意會了呢。
幾相比較之下,自然只有祈福這一件事好做了。
好在祈福這詞兒意義比較廣泛,既可以給出征的大軍祈福,也可以給天下蒼生祈福嘛,反正都是祈福咯。
原先文帝在的時候就搞過這樣的活動,地方都是現成的,直接讓人再修砌整修一番就行了。
袁天罡被謹歡扔去了欽天監,袁道長表示當了這麼多年假道士終於幹上了正經活兒還有點不大習慣來著咧。原本袁道長說這話也就是假客氣倆句,哪知道欽天監真有想跟他搶班□□的二愣子,畢竟在其他人眼裡,袁天罡那是絕對的楊廣身邊的近臣啊,咱們陛下就算是現在任用他,也肯定是表面親近吧。
咱們袁道長這個小暴脾氣哪裡能忍。
呔!爺爺我替明公臥底了這麼多年,小藍丸這樣的黑鍋都替明公背了,你是哪兒冒出來的東西,竟然敢跟我爭寵?
於是乎,宮裡的宮斗還沒開始呢,倒是先來了一出欽天監風雲。至於說笑到最後的嘛,自然是咱們袁道長了,不白在楊廣身邊混這麼多年不是。
袁道長盡忠職守地算出了一個諸事皆宜的好日子,果然,一早起來便是萬里無雲,晴空朗朗。待到謹歡帶著大隊人馬到了地方,三柱清香剛剛燃起,眾人便見到空中金光大盛,瑞氣千條,仙樂重重,之後更是形成了龍鳳祥飛之影,眾人被那金光刺得眼淚直流,眯縫著只見到那龍鳳在空中盤旋飛舞之後竟是齊齊撲向了誠心拜祭的謹歡。
一時之間,萬籟俱寂,待到謹歡直起身來,眾人齊齊下跪,以從未有過的誠心實意叩首跪拜,山呼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