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支支吾吾解釋了半晌,許紓和是聽懂了,這東西嘛…能讓男子陽剛之氣更盛些。

  一時忍不住扶額。

  真是她的好娘親啊,這心操的也太細、太碎了些。

  可萬萬不能再給陳知接著吃了。

  只是許紓和沒想到,有時候倒也無需這些外力因素,惦記吃肉許久的狼,本就是生猛的。

  餵不飽,根本餵不飽。

  但也算累並快樂著吧。

  除開這兩人之間的進展,於各自的事業上,也是很順利。

  雲裳閣分號在京中算是站穩腳跟了,如今因為獨特的風格和設計,算是獨樹一幟,無人能效仿,隱隱有成為京中高門貴女之間引領潮流之店的勢頭。

  陳知正式上任工部司匠一職後,因為五皇子提攜,很快也掌握到了些實權,如今就等著有好的立功機會,抓住了,便是升遷。

  當然了,五皇子面前,因為引薦煉丹道士一事,他的分量也重了不少,雖說官職低些,但很能說的上話。

  不過這裡頭也有許紓和的功勞在。

  畢竟他們兩口子算是,陳知在朝堂中效力,許紓和於民間替五皇子填滿錢袋子。

  雙雙出力。

  而自打六皇子沒了,太子身體還沒全養好,皇帝又開始沉迷煉丹之道,朝堂之中,五皇子便開始漸漸冒出頭來,掌握住了許些實權。

  不過即便如此,他在太子和蔣家一黨面前,依舊是俯首稱臣,一切為了太子的模樣,不僅沒有引起對方的懷疑,更是叫太子對他倚重起來。

  畢竟有時候蔣家身為臣子,有許多話,許多事,不便在皇帝面前行動,但五皇子不一樣了,行事會更方便些,能替太子張嘴。

  如今瞧著,朝中似乎是一片和諧。

  沒了奪嫡之爭,六皇子的黨羽悉數被拔除,可真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上下和睦。

  就連後宮中,皇后主動開口,給五皇子的養母溫嬪晉了妃位,又向皇帝進言,說五皇子大了,也該封個爵位了。

  如此,五皇子得封敦郡王,取敦厚之意,溫嬪便也成了溫妃。

  外人瞧著,這母子兩個似乎都如自己的封號一般,麵團似的好拿捏。

  短短几個月裡,朝堂巨變,看起來是太子獨大,皆成定局,可不知怎麼的,這平靜之下總叫人覺得還藏著驚濤駭浪。

  但不管怎麼樣,搬到京城裡來的第一個春節,還是如期而至了。

  原本周家擔心陳知家中人少冷清,想叫他們一道去吃團年飯,但陳知卻說這第一個年,還是在家裡過的好,叫家裡添些人氣,不如周家眾人一道來他們這裡團年。

  周老太太本就疼愛陳知這個外孫,多年不曾好好親近,如今願意親近了,自是高興,便拍板應下了此事,今年過年啊,由許紓和這個外孫媳婦操辦,他們只管吃喝玩樂了。

  故而這元寶巷的宅院裡頭,真是前所未有的熱鬧。

  兩位表哥膝下幾個孩子年歲都小,嘻嘻哈哈的在庭院裡追逐打鬧,男孩兒調皮些,拿了竹竿挑起鞭炮,邊跑邊放,姑娘們捂著耳朵笑著在旁圍看,也有那膽子大的,吵嚷著要兄長帶她們一塊兒放。

  女眷們閒來無事,由鄭氏提議,拿來紅紙剪起了窗花。

  鄭氏來了興致,還捲起袖子要親自下廚做兩道小菜,林蕙見狀也跟著一道去了。

  眾人只笑著道有口福了。

  男子這邊也沒閒著,本是喝茶對弈呢,忽聽陳知念了幾句應景的詩,兩個表哥就起鬨,讓陳知寫春聯。

  只說這新宅該由他這位男主人親自提筆才是。

  拗不過他們,陳知只好寫下了幾副。

  瞧著家丁們貼起來時,又覺牆上太空,心下微動,便將許紓和叫來,同他一起寫了十來張副字。

  眾人只調侃,他們夫妻同心,一道執筆,這福字定然氣運滿滿,來年愈發順遂昌盛。

  「主君,夫人,大門上的福字還沒貼呢,不如您二位親自去貼?」梅香笑著開口。

  陳知眉眼帶笑,「也好。」

  語罷,牽了許紓和的手,便往宅院門口去了。

  兩人一起將大門上的福字貼好,旋即便是相視一笑。

  辭舊迎新,只盼著來年真如這福字一般,紅紅火火,福氣盈門。

  將來的路還很長,還得慢慢的,一步步踏實的走下去呢。

  全文完<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