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聽同組的老師八卦,說入學以來張悅的學費倒是一分不少的按時交,學校要求買的一些教輔書籍也總能按時買齊,猜測孩子家里應該是有親朋資助的,畢竟憑他自己家的收入水平,這些錢其實挺難辦的。
姜米一開始也以為是有親友資助,又或是孩子的母親省吃儉用賺錢供孩子念書,誰知代課中的一次臨時家長會上,看著對孩子的情況一問三不知的張母,姜米心中升起了疑問,張悅念書的錢不是家長給的,也不是親友資助,那是從哪裡來的?
還沒等姜米去問張悅,學校里卻開始傳起了閒言碎語,有人說看到張悅出入高檔會所,偶爾還有價值不菲的豪車來校門口接他放學等等。
而張悅對此既沒有反駁也沒有否認,他只是依然故我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老師們對這些流言雖然好奇,但也不打算追究,畢竟只要學習好,其他的都不算大事。
姜米卻不能無動於衷,她打聽到了張悅出入的高檔會所名稱……
沒錯,就是這家名為「黑馬」的私人會所,而張悅在會所里以一首歌80元的價格,駐唱賺錢。
姜米難得的動用了一下蔣丞斌的名頭,此時的蔣先生在音樂事業上還不顯山不露水的,但是蔣二少的富二代名聲在外,他的夫人自然很容易就得到了「黑馬」會所的會員卡。
令姜米意外的是十七歲的男孩抱著把舊吉他,坐在會所的表演台階上唱著情歌,眼裡的淡漠與溫柔的歌聲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吸引了眾多富家名媛們炙熱的目光。
那天晚上,姜米見識到了揮金如土的名媛,也見識到了這個少年憑著青澀的臉蛋和涼薄的神情收穫了一次又一次點歌,一晚上唱六首歌,收入四百八十元,這在2000年左右的時代,已經是實打實的高薪。
姜米向會所經理打聽張悅的信息,對方大約是以為這位蔣少夫人想養小男生玩兒,居然一臉正色的表示,這孩子家庭困難,自己是看他可憐才讓他在這裡駐唱的,甚至會所里為了幫孩子勤工儉學,連一般駐唱歌手的分成都沒要,希望蔣少夫人不要影響人家孩子。
被「教育」了一番的蔣少夫人心情複雜的離開會所,之後也沒有跟學校里的人說,畢竟她只是張悅的臨時代班班主任,一周之後,原班主任康復回來,姜米也就不再管他們這班的事了。
姜米原本以為,憑張悅的歌喉,未來想吃音樂這口飯應該是很簡單的,卻沒想到,從此以後再也沒有聽到過這個男生的消息,直到二十多年後,學校在市周邊的新興小區造分校區,姜米在工地上遇到了一個搬水泥的工人……
年近四十的男人被烈日與時光曬得滿面溝壑,姜米能認出他完全是因為,這人一邊推著裝滿水泥的手推車,嘴裡一邊哼唱著歌,那獨特的歌聲聽在姜米的耳中立刻就想起了那個在台上抱著舊吉他的少年……
姜米在附近的施工責任名單上,看到了張悅的名字,他沒有成為一名歌手,而是和他父親一樣,成為了一名城建工人。
*
姜米後來跟蔣丞斌聊起這個學生,蔣二少卻表示並不意外。
他說:「很簡單,他的家庭情況是無法培養他成為一名歌手的,而他在高考在即的情況下還要去會所唱歌賺錢,這其實就是在提前揮霍自己的未來,他的高考成績必然不會很好,不要說一本,二本都不一定有,而他的家庭甚至可能連二本的學費也負擔不起,他更可能是花更多的時間去會所唱歌,但也僅止於此了,沒有專業訓練,唱歌就是一口青春飯,闊太太和名媛頂多喜歡他三五年,過了二十五歲,就沒什麼市場了,到那個時候他再轉行,能幹什麼?」
姜米當時有些驚訝於蔣丞斌的通透,那是她第一次知道,丈夫原來不是個只會玩音樂的二世祖,他其實遠比自己更了解人和人性。
而這一世,姜米想起張悅,還是有些可惜,或許自己可以養成一個歌星?
*
按眼下的時間來看,張悅應該還在高二,根據上輩子了解的情況,張悅是在高二下半學期開始在黑馬會所駐唱的,姜米於是決定去「蹲守」。
姜米的運氣不錯,在「黑馬」蹲守了一周不到,她就見到了張悅,大概是這孩子第一次上台,他甚至連穿著從高年級學長那裡買的二手校服,抱著那把舊吉他就上了台。
不得不說,他的這個扮相實在太與眾不同,台下聚會閒聊的男女們都不由自主的被他吸引了目光。
男孩在台上拘謹地鞠了一躬,然後坐在圓凳上彈唱了起來,他甚至不知道去調整話筒的高度,還是大堂經理跑過去替他調整的……
這樣生澀的表現引來台下的一陣竊笑,雖然並不多,但少年顯然是看到了,臉上窘迫的神情更甚,但手中撥動琴弦的動作沒有停。
前奏結束,男孩開口,他唱的是這時期流傳度非常廣的一首校園情歌,他獨特的歌喉再次將人們的注意力收束起來……
姜米在台下認真聽著,同時拿著小本本記錄著男孩唱功上的問題,以及後續的訓練計劃,突然感覺到身旁有人坐下,她側頭,看到了蔣丞斌。<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姜米一開始也以為是有親友資助,又或是孩子的母親省吃儉用賺錢供孩子念書,誰知代課中的一次臨時家長會上,看著對孩子的情況一問三不知的張母,姜米心中升起了疑問,張悅念書的錢不是家長給的,也不是親友資助,那是從哪裡來的?
還沒等姜米去問張悅,學校里卻開始傳起了閒言碎語,有人說看到張悅出入高檔會所,偶爾還有價值不菲的豪車來校門口接他放學等等。
而張悅對此既沒有反駁也沒有否認,他只是依然故我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老師們對這些流言雖然好奇,但也不打算追究,畢竟只要學習好,其他的都不算大事。
姜米卻不能無動於衷,她打聽到了張悅出入的高檔會所名稱……
沒錯,就是這家名為「黑馬」的私人會所,而張悅在會所里以一首歌80元的價格,駐唱賺錢。
姜米難得的動用了一下蔣丞斌的名頭,此時的蔣先生在音樂事業上還不顯山不露水的,但是蔣二少的富二代名聲在外,他的夫人自然很容易就得到了「黑馬」會所的會員卡。
令姜米意外的是十七歲的男孩抱著把舊吉他,坐在會所的表演台階上唱著情歌,眼裡的淡漠與溫柔的歌聲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吸引了眾多富家名媛們炙熱的目光。
那天晚上,姜米見識到了揮金如土的名媛,也見識到了這個少年憑著青澀的臉蛋和涼薄的神情收穫了一次又一次點歌,一晚上唱六首歌,收入四百八十元,這在2000年左右的時代,已經是實打實的高薪。
姜米向會所經理打聽張悅的信息,對方大約是以為這位蔣少夫人想養小男生玩兒,居然一臉正色的表示,這孩子家庭困難,自己是看他可憐才讓他在這裡駐唱的,甚至會所里為了幫孩子勤工儉學,連一般駐唱歌手的分成都沒要,希望蔣少夫人不要影響人家孩子。
被「教育」了一番的蔣少夫人心情複雜的離開會所,之後也沒有跟學校里的人說,畢竟她只是張悅的臨時代班班主任,一周之後,原班主任康復回來,姜米也就不再管他們這班的事了。
姜米原本以為,憑張悅的歌喉,未來想吃音樂這口飯應該是很簡單的,卻沒想到,從此以後再也沒有聽到過這個男生的消息,直到二十多年後,學校在市周邊的新興小區造分校區,姜米在工地上遇到了一個搬水泥的工人……
年近四十的男人被烈日與時光曬得滿面溝壑,姜米能認出他完全是因為,這人一邊推著裝滿水泥的手推車,嘴裡一邊哼唱著歌,那獨特的歌聲聽在姜米的耳中立刻就想起了那個在台上抱著舊吉他的少年……
姜米在附近的施工責任名單上,看到了張悅的名字,他沒有成為一名歌手,而是和他父親一樣,成為了一名城建工人。
*
姜米後來跟蔣丞斌聊起這個學生,蔣二少卻表示並不意外。
他說:「很簡單,他的家庭情況是無法培養他成為一名歌手的,而他在高考在即的情況下還要去會所唱歌賺錢,這其實就是在提前揮霍自己的未來,他的高考成績必然不會很好,不要說一本,二本都不一定有,而他的家庭甚至可能連二本的學費也負擔不起,他更可能是花更多的時間去會所唱歌,但也僅止於此了,沒有專業訓練,唱歌就是一口青春飯,闊太太和名媛頂多喜歡他三五年,過了二十五歲,就沒什麼市場了,到那個時候他再轉行,能幹什麼?」
姜米當時有些驚訝於蔣丞斌的通透,那是她第一次知道,丈夫原來不是個只會玩音樂的二世祖,他其實遠比自己更了解人和人性。
而這一世,姜米想起張悅,還是有些可惜,或許自己可以養成一個歌星?
*
按眼下的時間來看,張悅應該還在高二,根據上輩子了解的情況,張悅是在高二下半學期開始在黑馬會所駐唱的,姜米於是決定去「蹲守」。
姜米的運氣不錯,在「黑馬」蹲守了一周不到,她就見到了張悅,大概是這孩子第一次上台,他甚至連穿著從高年級學長那裡買的二手校服,抱著那把舊吉他就上了台。
不得不說,他的這個扮相實在太與眾不同,台下聚會閒聊的男女們都不由自主的被他吸引了目光。
男孩在台上拘謹地鞠了一躬,然後坐在圓凳上彈唱了起來,他甚至不知道去調整話筒的高度,還是大堂經理跑過去替他調整的……
這樣生澀的表現引來台下的一陣竊笑,雖然並不多,但少年顯然是看到了,臉上窘迫的神情更甚,但手中撥動琴弦的動作沒有停。
前奏結束,男孩開口,他唱的是這時期流傳度非常廣的一首校園情歌,他獨特的歌喉再次將人們的注意力收束起來……
姜米在台下認真聽著,同時拿著小本本記錄著男孩唱功上的問題,以及後續的訓練計劃,突然感覺到身旁有人坐下,她側頭,看到了蔣丞斌。<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