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頁
只是京中本就有一處施宅,如今又多了一處,施元夕如今的官職還與施致遠一樣,朝中兩位施侍郎。
這麼一來,日後怕是極為容易混淆。
這事本就是件小事,施元夕是扶持周瑛上位的最大功臣,收回個沒用的爵位,還不至於生出些風言風語來。
只是所有人都沒想到,周瑛收回施元夕的縣主之位,是另有打算。
十二月末,施元夕帶著大批文書,收繳的髒銀,還有江家之人留下的口供入京,於早朝覲見時,將所有東西上繳朝堂。
謝家和魏家不同,其資金來源幾乎都來自於江西,謝郁維在江西境內所持有的,還不只有一處礦脈,而是三處。
只是三處當中,鐵礦脈最大也最是值錢。
周瑛只粗略地掃了眼她呈上的摺子,便闔上了摺子。
她抬眸,看向底下的人,輕笑道:「傳皇帝旨令,施元夕剷除奸佞,平定江西內亂,匡扶社稷,立下諸多功勞,是我大梁能臣。」
「即日起,授其侯爵,封號晏安。」周瑛微頓道:「普日晴朗,安定河山。」
滿朝譁然。
原以為周瑛只是為清理魏氏留下的聲名,誰曾想到,她竟是親自為施元夕封侯。
施元夕年紀輕輕,已是位居四品,短期內官職上已經是升無可升,此次立下大功,朝中都知曉周瑛會有所封賞。
但女子封侯,也是大梁建朝以來的頭一回。
偏施元夕能耐了得,某種程度上來說,她平定的不只是大梁朝堂的內亂,更是保障了日後大梁邊疆,無人膽敢侵擾。
在這等功勞面前,朝中官員縱是艷羨、嫉妒,也無法說出反駁的話來。
昔日出身低微,連侯府門楣都夠不上的女子,如今自己便成為了侯門。
施元夕立在朝前,神色從容鎮定,輕聲道:「微臣,謝陛下賞賜。」
早朝結束後,這位新鮮出爐的晏安侯,站在新宅邸面前。
樂書不知從哪找來個橘子,剝開後分成兩半,和施元夕一人拿著一半,站在宅子的大門口,看著宮中工匠掛那新牌匾。
樂書滿眼興奮地道:「之前還覺得會與施府混淆,沒想到就一個上午的功夫,咱們便從施宅變成了晏安侯府。」
「那我以後是不是要改口叫您侯爺啊?侯爺好像不太對,您又不是男子,我想想,既然男子是爺那么女子就是……」
施元夕懶洋洋地依靠在石墩旁邊,似笑非笑地道:「侯奶?」
「你聽聽這像話嗎?」
她與樂書笑作一團,忽然聽到身後傳來些動靜,回身去看。
這一眼,就瞧見一輛熟悉的馬車停在不遠處。
……準確地說,是停在了她這新宅子的旁邊。
施元夕微挑眉,盯著從那車上走下來的人,滿臉的稀罕,她挑眉道:「師兄這是?」
她目光在徐京何和旁邊的那處宅院上來回打轉。
這條巷子被這兩處宅院占據,兩家大門對開,是彼此唯一的鄰居。
合著她這不僅是換了處宅院和爵位,還多了位鄰居?
徐京何好整以暇地看著她,輕聲道:「回家。」
晏安侯府對面這座宅邸,原是從前徐民安在時置辦的,兄長亡故後,徐京何也是第一次來這邊。
他抬眸與施元夕對視。
從今往後,這裡便是他 的家了。
第134章 不曾停歇
原本說好的設宴相邀,最後變成了遊園,游的還是對面的徐宅。
月色如鉤,施元夕抬眸,看著遠處的一汪池水,雖同處一條巷子,這處宅院卻與晏安侯府的花團錦簇截然不同。
亭台樓閣,小橋流水,內里是精巧的蘇式建築,秀美又不失氣派。
光從這宅院的構造,便能探查到那徐民安究竟是何等鍾靈毓秀的人物。
他們一路緩行,至竹林深處有一處石屋,徐京何緩步往石屋方向走去,施元夕與他一併進入屋內。
寒冬臘月里,宅院的池水都已經結上了厚厚的冰塊,石屋內卻溫暖非常。
這石屋外邊看著簡單,內里別有洞天,底下設有地龍,裝潢卻大量採用了竹枝,與天然形成的奇石相映,雅致又獨特。
雅室內掛著的畫作,皆出自於徐民安之手。
施元夕只看了一眼,就明白徐京何此前為什麼沒住在這邊了。
這處宅院落成後不久,徐民安便已身亡,留在這裡的,只有從前的一些舊物。住在這邊,便不可避免地會想起徐民安之事。
她抬眼看向面前的人,問:「怎麼突然搬過來了?」
徐京何微頓,抬手給她倒了杯清茶,茶香悠遠綿長,他輕聲道:「這處宅院建成後,兄長待得最多的,就是這間石室。」
「從前不來,是想要將此處保留完整,待日後家中之人來京,也好有個念想。」
至於如今,自然是因為她在這裡。
石屋內留著人照料著院裡的瓜果蔬菜,徐民安一個才學出眾的讀書人,會在自己居住的後院內種那麼多的瓜果蔬菜,便是為著民生著想。
他在此處鋪設地龍,也是為了讓那些脆弱的蔬果扛過深冬。
「……大公子聰敏,通過這等法子,確實留住了不少一入冬便凋零了的瓜果。」住在石屋的徐家管事,給他們送來了一碟子瓜果。
施元夕從裡邊挑了顆胡瓜,也就是後世里的黃瓜,嘗了一口。<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這麼一來,日後怕是極為容易混淆。
這事本就是件小事,施元夕是扶持周瑛上位的最大功臣,收回個沒用的爵位,還不至於生出些風言風語來。
只是所有人都沒想到,周瑛收回施元夕的縣主之位,是另有打算。
十二月末,施元夕帶著大批文書,收繳的髒銀,還有江家之人留下的口供入京,於早朝覲見時,將所有東西上繳朝堂。
謝家和魏家不同,其資金來源幾乎都來自於江西,謝郁維在江西境內所持有的,還不只有一處礦脈,而是三處。
只是三處當中,鐵礦脈最大也最是值錢。
周瑛只粗略地掃了眼她呈上的摺子,便闔上了摺子。
她抬眸,看向底下的人,輕笑道:「傳皇帝旨令,施元夕剷除奸佞,平定江西內亂,匡扶社稷,立下諸多功勞,是我大梁能臣。」
「即日起,授其侯爵,封號晏安。」周瑛微頓道:「普日晴朗,安定河山。」
滿朝譁然。
原以為周瑛只是為清理魏氏留下的聲名,誰曾想到,她竟是親自為施元夕封侯。
施元夕年紀輕輕,已是位居四品,短期內官職上已經是升無可升,此次立下大功,朝中都知曉周瑛會有所封賞。
但女子封侯,也是大梁建朝以來的頭一回。
偏施元夕能耐了得,某種程度上來說,她平定的不只是大梁朝堂的內亂,更是保障了日後大梁邊疆,無人膽敢侵擾。
在這等功勞面前,朝中官員縱是艷羨、嫉妒,也無法說出反駁的話來。
昔日出身低微,連侯府門楣都夠不上的女子,如今自己便成為了侯門。
施元夕立在朝前,神色從容鎮定,輕聲道:「微臣,謝陛下賞賜。」
早朝結束後,這位新鮮出爐的晏安侯,站在新宅邸面前。
樂書不知從哪找來個橘子,剝開後分成兩半,和施元夕一人拿著一半,站在宅子的大門口,看著宮中工匠掛那新牌匾。
樂書滿眼興奮地道:「之前還覺得會與施府混淆,沒想到就一個上午的功夫,咱們便從施宅變成了晏安侯府。」
「那我以後是不是要改口叫您侯爺啊?侯爺好像不太對,您又不是男子,我想想,既然男子是爺那么女子就是……」
施元夕懶洋洋地依靠在石墩旁邊,似笑非笑地道:「侯奶?」
「你聽聽這像話嗎?」
她與樂書笑作一團,忽然聽到身後傳來些動靜,回身去看。
這一眼,就瞧見一輛熟悉的馬車停在不遠處。
……準確地說,是停在了她這新宅子的旁邊。
施元夕微挑眉,盯著從那車上走下來的人,滿臉的稀罕,她挑眉道:「師兄這是?」
她目光在徐京何和旁邊的那處宅院上來回打轉。
這條巷子被這兩處宅院占據,兩家大門對開,是彼此唯一的鄰居。
合著她這不僅是換了處宅院和爵位,還多了位鄰居?
徐京何好整以暇地看著她,輕聲道:「回家。」
晏安侯府對面這座宅邸,原是從前徐民安在時置辦的,兄長亡故後,徐京何也是第一次來這邊。
他抬眸與施元夕對視。
從今往後,這裡便是他 的家了。
第134章 不曾停歇
原本說好的設宴相邀,最後變成了遊園,游的還是對面的徐宅。
月色如鉤,施元夕抬眸,看著遠處的一汪池水,雖同處一條巷子,這處宅院卻與晏安侯府的花團錦簇截然不同。
亭台樓閣,小橋流水,內里是精巧的蘇式建築,秀美又不失氣派。
光從這宅院的構造,便能探查到那徐民安究竟是何等鍾靈毓秀的人物。
他們一路緩行,至竹林深處有一處石屋,徐京何緩步往石屋方向走去,施元夕與他一併進入屋內。
寒冬臘月里,宅院的池水都已經結上了厚厚的冰塊,石屋內卻溫暖非常。
這石屋外邊看著簡單,內里別有洞天,底下設有地龍,裝潢卻大量採用了竹枝,與天然形成的奇石相映,雅致又獨特。
雅室內掛著的畫作,皆出自於徐民安之手。
施元夕只看了一眼,就明白徐京何此前為什麼沒住在這邊了。
這處宅院落成後不久,徐民安便已身亡,留在這裡的,只有從前的一些舊物。住在這邊,便不可避免地會想起徐民安之事。
她抬眼看向面前的人,問:「怎麼突然搬過來了?」
徐京何微頓,抬手給她倒了杯清茶,茶香悠遠綿長,他輕聲道:「這處宅院建成後,兄長待得最多的,就是這間石室。」
「從前不來,是想要將此處保留完整,待日後家中之人來京,也好有個念想。」
至於如今,自然是因為她在這裡。
石屋內留著人照料著院裡的瓜果蔬菜,徐民安一個才學出眾的讀書人,會在自己居住的後院內種那麼多的瓜果蔬菜,便是為著民生著想。
他在此處鋪設地龍,也是為了讓那些脆弱的蔬果扛過深冬。
「……大公子聰敏,通過這等法子,確實留住了不少一入冬便凋零了的瓜果。」住在石屋的徐家管事,給他們送來了一碟子瓜果。
施元夕從裡邊挑了顆胡瓜,也就是後世里的黃瓜,嘗了一口。<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