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頁
誰知,這王恆之竟是如此雞賊,那江西距離江南路程甚遠,他居然繞了這麼遠的路回京!
桌案後的謝郁維,整個人陷在了昏暗之中,顧安仲看不清他的神色,只能聽到他那壓抑的嗓音。
謝郁維忽而問身側的暗衛:「今天白日裡,京城來往的渡口及碼頭,可有何家的商船經過?」
暗衛聞言忙道:「何家商船眾多,幾乎是每日裡都有商船來往京城,前些時日大人下令嚴查後,我等曾與何家有過口角之爭。」
謝家動用中書省之人,往各處下達命令,以查詢走私之名搜查各處船隻和主道上來往京城的人。
因此前放跑了那何昱華一次,這次謝家暗衛將何家的船盯得很緊,幾乎是每艘船都要嚴查。
何昱華手底下的人脾性太沖,與他們多次發生衝突。
只是每次都沒鬧大,點到為止,商船仍是讓他們檢查後方才放行。
暗衛面色發白,驚聲道:「難道那王恆之已經從江南脫身,抵達京中?」
他知曉此事關係重大,顧不得其他,當即掀袍跪下:「屬下願以性命擔保,絕沒有放過任何一個何家商船中的可疑之人。」
謝郁維面色發緊,問:「除何家之外,今日可還有其他人出現在渡口或是碼頭?」
暗衛心頭驚慌,額上冷汗直冒,努力回想片刻後道:「進入五月,踏青遊船之人眾多,京中有不少官宦子弟乘坐畫舫出遊……」
他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一張面孔,忽而抬頭,道:「今日與何家對峙時,確有一艘畫舫經過,是、是李尚書之子,李謂。」
李、謂!
邊上的顧安仲先是一怔,隨後腦中快速地划過些東西。
他還沒來得及細想,就見得面前的謝郁維倏地起身。
他臉色已是難看至極,抬眸看向另外一名暗衛,問道:「我再問你一次,當初王恆之離京時,與他同去的人都是誰?」
那暗衛神色驟變,忙道:「王府的眼線說,他是去兗州探病,一切從簡,身邊只帶了兩名小廝。」
「砰!」這聲巨響,驚得屋內所有的人心頭髮抖。
顧安仲看著滿地狼藉,謝郁維佇立著,面色陰晴難辨。
他終於是反應過來,猛地抬頭看向謝郁維,道:「莫非施元夕秘密派遣出京的,是兩個人!?」
這個想法出現的一瞬間,顧安仲只覺得遍體生寒:「可前些時日裡,還曾聽聞那李謂與國子監之人徹夜飲酒,宿在了盛江樓里。」
「怎麼……」
怎麼可能跟著王恆之去了江西?
謝郁維冷笑道:「你們可曾親眼看到他喝酒作樂?」
屋內一片死寂。
此事都不需要他們作答,謝郁維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施元夕棋高一著,知曉王恆之這一趟必定是兇險萬分,所以從一開始便隱藏了重要信息,讓那李謂扮成王恆之的小廝隨行。
有朝中事務牽絆著,王恆之也不是朝中官員,此前並未受到重點關注,出入京城時,即便會引來旁人注意,那些人也只會將重點放在他身上。
而忽略他身邊跟著的小廝!
不說如今已經過了差不多一個月時間,就算是他們更早之時察覺,謝家安插的眼線怕也根本想不起王恆之身邊的小廝是什麼模樣!
以至於他們從頭到尾都忽略了這件事。
王恆之的畫像散布得到處都是,卻壓根無人知曉,他身邊一直還隱藏著另外一人!
李謂就這麼堂而皇之地坐著畫舫,在一眾謝家暗衛的眼皮子底下入京。
想清楚這其中關鍵後,顧安仲心頭一涼,渾身上下的力氣仿佛被人抽空,腳下發軟,癱坐在了身後的椅子上,神情恍惚。
若真是那李謂,對方是今日白天入的京城,那麼到得此刻,他們所查得的證據,早就已經呈遞到周瑛面前。
他神色恍惚,怔怔地看著謝郁維。
江西那邊的官員還在調查,王恆之抵達江西已久,此前未曾設防,他究竟做了些什麼,手裡握著何等證據,他們皆不得而知。
……最壞的一種情況,便是一切都無所遁形。
他們多年來圍繞廣郡王構建的所有,都將化作泡影。
顧安仲只覺得頭腦發昏,眼前陣陣發黑,他在這天旋地轉中,閉上了眼睛。
這長久的靜默中,他聽得身側的謝郁維開口,聲音嘶啞地道:「連同江太妃那邊的人手在內,京中能夠調動的兵馬共計多少?」
顧安仲驀地睜開眼,看向謝郁維的方向。
所能看到的,只有他的背影。
「所有的暗衛及能調遣的兵馬總和……僅有一萬餘人。」
謝氏一派的兵馬,主要集中在江西,京中留用的人手不多,如今還派遣出去大半。
一萬餘人。
京中光是駐京軍,便有足足七萬餘人,更別說路星奕手裡邊,還能召集兩萬邊疆精銳。
撇開施元夕手裡的武器不談,以這點兵馬對上駐京軍,不過是螳臂當車。
江西離京路遠,他們若能一邊召集兵馬一邊後退,入江西境內,或許還能求得一條生路。
可如今局面,謝郁維真帶著廣郡王和江太妃興兵,周瑛便能用謀逆造反之名,將他們圍困致死。
「黑市那邊一共造了多少把改制火銃?」謝郁維問。
顧安仲回過神來,聲音艱澀地道:「前後加起來,共計兩千餘把。」<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桌案後的謝郁維,整個人陷在了昏暗之中,顧安仲看不清他的神色,只能聽到他那壓抑的嗓音。
謝郁維忽而問身側的暗衛:「今天白日裡,京城來往的渡口及碼頭,可有何家的商船經過?」
暗衛聞言忙道:「何家商船眾多,幾乎是每日裡都有商船來往京城,前些時日大人下令嚴查後,我等曾與何家有過口角之爭。」
謝家動用中書省之人,往各處下達命令,以查詢走私之名搜查各處船隻和主道上來往京城的人。
因此前放跑了那何昱華一次,這次謝家暗衛將何家的船盯得很緊,幾乎是每艘船都要嚴查。
何昱華手底下的人脾性太沖,與他們多次發生衝突。
只是每次都沒鬧大,點到為止,商船仍是讓他們檢查後方才放行。
暗衛面色發白,驚聲道:「難道那王恆之已經從江南脫身,抵達京中?」
他知曉此事關係重大,顧不得其他,當即掀袍跪下:「屬下願以性命擔保,絕沒有放過任何一個何家商船中的可疑之人。」
謝郁維面色發緊,問:「除何家之外,今日可還有其他人出現在渡口或是碼頭?」
暗衛心頭驚慌,額上冷汗直冒,努力回想片刻後道:「進入五月,踏青遊船之人眾多,京中有不少官宦子弟乘坐畫舫出遊……」
他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一張面孔,忽而抬頭,道:「今日與何家對峙時,確有一艘畫舫經過,是、是李尚書之子,李謂。」
李、謂!
邊上的顧安仲先是一怔,隨後腦中快速地划過些東西。
他還沒來得及細想,就見得面前的謝郁維倏地起身。
他臉色已是難看至極,抬眸看向另外一名暗衛,問道:「我再問你一次,當初王恆之離京時,與他同去的人都是誰?」
那暗衛神色驟變,忙道:「王府的眼線說,他是去兗州探病,一切從簡,身邊只帶了兩名小廝。」
「砰!」這聲巨響,驚得屋內所有的人心頭髮抖。
顧安仲看著滿地狼藉,謝郁維佇立著,面色陰晴難辨。
他終於是反應過來,猛地抬頭看向謝郁維,道:「莫非施元夕秘密派遣出京的,是兩個人!?」
這個想法出現的一瞬間,顧安仲只覺得遍體生寒:「可前些時日裡,還曾聽聞那李謂與國子監之人徹夜飲酒,宿在了盛江樓里。」
「怎麼……」
怎麼可能跟著王恆之去了江西?
謝郁維冷笑道:「你們可曾親眼看到他喝酒作樂?」
屋內一片死寂。
此事都不需要他們作答,謝郁維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施元夕棋高一著,知曉王恆之這一趟必定是兇險萬分,所以從一開始便隱藏了重要信息,讓那李謂扮成王恆之的小廝隨行。
有朝中事務牽絆著,王恆之也不是朝中官員,此前並未受到重點關注,出入京城時,即便會引來旁人注意,那些人也只會將重點放在他身上。
而忽略他身邊跟著的小廝!
不說如今已經過了差不多一個月時間,就算是他們更早之時察覺,謝家安插的眼線怕也根本想不起王恆之身邊的小廝是什麼模樣!
以至於他們從頭到尾都忽略了這件事。
王恆之的畫像散布得到處都是,卻壓根無人知曉,他身邊一直還隱藏著另外一人!
李謂就這麼堂而皇之地坐著畫舫,在一眾謝家暗衛的眼皮子底下入京。
想清楚這其中關鍵後,顧安仲心頭一涼,渾身上下的力氣仿佛被人抽空,腳下發軟,癱坐在了身後的椅子上,神情恍惚。
若真是那李謂,對方是今日白天入的京城,那麼到得此刻,他們所查得的證據,早就已經呈遞到周瑛面前。
他神色恍惚,怔怔地看著謝郁維。
江西那邊的官員還在調查,王恆之抵達江西已久,此前未曾設防,他究竟做了些什麼,手裡握著何等證據,他們皆不得而知。
……最壞的一種情況,便是一切都無所遁形。
他們多年來圍繞廣郡王構建的所有,都將化作泡影。
顧安仲只覺得頭腦發昏,眼前陣陣發黑,他在這天旋地轉中,閉上了眼睛。
這長久的靜默中,他聽得身側的謝郁維開口,聲音嘶啞地道:「連同江太妃那邊的人手在內,京中能夠調動的兵馬共計多少?」
顧安仲驀地睜開眼,看向謝郁維的方向。
所能看到的,只有他的背影。
「所有的暗衛及能調遣的兵馬總和……僅有一萬餘人。」
謝氏一派的兵馬,主要集中在江西,京中留用的人手不多,如今還派遣出去大半。
一萬餘人。
京中光是駐京軍,便有足足七萬餘人,更別說路星奕手裡邊,還能召集兩萬邊疆精銳。
撇開施元夕手裡的武器不談,以這點兵馬對上駐京軍,不過是螳臂當車。
江西離京路遠,他們若能一邊召集兵馬一邊後退,入江西境內,或許還能求得一條生路。
可如今局面,謝郁維真帶著廣郡王和江太妃興兵,周瑛便能用謀逆造反之名,將他們圍困致死。
「黑市那邊一共造了多少把改制火銃?」謝郁維問。
顧安仲回過神來,聲音艱澀地道:「前後加起來,共計兩千餘把。」<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