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卓曼將這個消息傳遞給呂雲,請她年後著手調查,對內對外武裝完畢,卓曼對海盛已勢在必得,徐廣華自己作死,她便要放長線,讓他把這個簍子捅的再大點,大到無法彌補,大到罪不可恕。

  「徐廣華倒是沒什麼,主要還是徐明理。」珠海的酒店裡,黎越洋坐在椅子上仰著頭,卓曼站在她的面前,捧著她的臉給她化妝。

  「知道,徐明理急不來,也不能正面硬剛做的太難看。」卓曼認認真真地畫完一邊的眉毛,「你的眉毛都不需要怎麼畫。」

  黎越洋對誇獎外貌毫無波瀾,一心只在工作:「徐明理識時務,只要大勢在你這邊,他也會在你這邊。」

  黎越洋的判斷與卓曼想的一致,這讓她的心安定下來,只嘴上不饒人:「要你教我?」不等人回話,又趁著還沒塗口紅,俯下身親了親黎越洋的唇:「有呂雲在,我會成功的,你就別操心了。」

  黎越洋眼角的細紋因笑容而明顯了一些:「好呢。」

  她說這話時很柔軟,卓曼心動,俯下身又親了親,黎越洋閉著眼笑,雙腿將人夾住,又摟著她的腰,將人往懷裡帶,臨到又要躺回床上,兩人才分開。

  卓化妝師輕咳兩聲,撿起丟在床上的眉筆,繼續工作。

  屋內安靜了一會兒,直到另一隻眉毛畫好,黎越洋才睜開眼,笑著接過卓曼的工作:「好了,剩下的我自己來,再晚點要趕不上了。」

  黎越洋卡包里保存完好的那張八十年代渣打銀行發行的一元港幣終於花了出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張五角的紙質人民幣,這是卓曼後來特意換來的紙幣,就是為了代替那一元港幣繼續放在黎越洋的卡包里陪伴她。

  農曆大年二十八中午十一點,珠海雲天國際碼頭改造工程正式啟動。

  李桐代表雲天碼頭的新老闆出席了啟動儀式,雲天碼頭計劃改造成智能化試點港口,將首次採用無人小型卡車實現智能化裝卸與存儲,而承接此次智能化方案的供應商來自位於北京望京的一家小型科技公司。

  碼頭遠處的高樓餐廳里,這家科技公司的半個老闆卓曼及雲天碼頭的真正老闆黎越洋正坐在一起,等待一會兒的爆破拆除。

  碼頭嘈雜,高樓里安靜,黎越洋突然好奇:「我有一個問題,孫有儀投了那麼多公司,你為什麼選這家望京小公司?」

  這家科技公司是由卓曼幾年前說服孫有儀投資的無人商用車創業公司,當時她們規劃這個項目可以應用在港口碼頭的貨運以及未來國內陸運的配送上,比起真正的大航海運輸與傳統的陸運,卓曼真正想要做的小事業在這裡。

  孫有儀為表誠意,在兩人上次正式補上合作協議時,便將這家公司的一般股權直接交給了她,短期內由孫有儀代持,剩下的一半則是她們完成海盛的合作後再完全歸屬。

  卓曼撐著下巴,看向遠處的碼頭:「大概我只能做一個小老闆吧。」

  卓小老闆擁有了一個新的計算器,是呂雲送她的生日禮物,她自嘲道:「我喜歡和一群有夢想有情懷的人賺錢,這家公司給了我這樣的感覺。」

  「而且,它在北京。」

  卓曼的表情放鬆,黎越洋便也歡喜:「好,以後我們一起回北京。」

  「砰!」

  碼頭上第一個建築開始爆破拆除,遠遠望過去,小樓坍塌,一片灰塵揚起,緊接著,第二個,第三個……

  其實智能化改造升級完全不需要如此鋪張浪費地推倒重建,可黎越洋是個連自己的家具都要定期更換的人,雲天碼頭不僅僅儲存了她的部分過去,也搭載了卓曼的部分將來,這些黎越洋爛熟於心的建築一個個消失,之後要重新搭建的是卓曼小老闆夢想的第一步。

  卓曼看著遠處上升的煙塵,又在這片灰色的模糊里抽離視線看向身旁的人,黎越洋的嘴角掛著笑,眼底有些水光,也轉過頭看向她:「希望我們卓總早日成為北京的卓小老闆。」

  卓曼有點想哭,只好伸長手去牽黎越洋的手:「早一點,晚一點,都可以,但就像我陪你在這裡見證雲天碼頭的改造,你也要陪著我去望京的辦公室里坐一坐。」

  「黎越洋,最重要的是,我們一直同行,這樣無論什麼時候,無論在哪裡,無論發生什麼,我們轉過頭,就可以看到彼此。」

  黎越洋眼裡的水光仿佛要溢出來,她點了點頭,回握緊卓曼的手,又緩了會兒:「曼曼,過年我們回北京吃羊肉火鍋。」

  爆破的煙塵上升,很快就會被海風吹散,剩下的是一望無際的碧海藍天,銅鍋里的熱氣上升,氳在暖和的包廂內,纏繞其間是卓曼與黎越洋的對視的眉眼、分享的話語、同行的靈魂。

  作者有話說:

  *註:前述所有章節的篇頭引用均來自卡爾·薩根《宇宙》

  -

  最後想說的話:

  .

  如果說《曠野》是一個相遇的故事,那麼《夜海》更像是一個離別的故事,《曠野》中的主角們遇到了許多配角,她們都能鮮明地找到自己人生的曠野,《夜海》中的主角們則會告別許多故人往事,配角們也都在模糊的夜海里浮沉。

  .

  這個故事有很多挑戰,我也確實數次感到遭遇瓶頸。故事性上,小作者想表達的太形而上,又因人生閱歷仍然淺薄,沒能將其樸實完整地表達,同時因為角色離大家的生活遙遠,造成了一定的懸浮感;從寫作上,在較短的篇幅里想要闡述清楚相對複雜的背景,小作者沒能將故事性與情感性平衡好,事件、人物的詳細延展與簡要略過沒能保持規律的穩定,更不要談幾乎沒什麼進步的用詞造句。總體來說,夜海最終呈現的效果和構思時的憧憬有很大差距,但也得坦白承認,這大概是小作者目前的能力上限,我需要進步與學習的空間非常廣闊,感謝讀者朋友們的包容與信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