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頁
夏侯召嘴角綻開幾分笑意,又夾雜幾許譏諷,命人將高稔帶來的玉璽與虎符呈上來。
和氏璧已經失傳許久,當初以和氏璧打造雕刻的玉璽也不知流傳何方,南齊的玉璽是仿造著古書上對和氏玉璽的描寫,用了羊脂暖玉研磨雕刻的。
潤澤剔透,羊脂一樣流動光華,栩栩如生的騰龍盤踞上方,張牙舞爪的好像點睛便能騰空而起,觸手溫潤。
夏侯召握在手裡漫不經心的掂了掂,眾人的心也跟著那在空中上下拋動的玉璽而上下忐忑,生怕一個脫手便碎了。
玉這東西實在金貴,稍有不慎就湮沒成碎,這樣大的一塊完整羊脂玉,成色極佳,普天之下都難尋幾塊兒,加之它所代表的意義,更是讓人眼熱。
“既然南齊如此有誠意,我便將其收下了。”
夏侯召將玉璽與虎符交由人存放起來,臨走時候摸了摸虎符下墜著的半舊不新的金黃穗子
“把這個交給夫人,讓她打個好看的絡子繫上。”
半年前剛攻下北越,正是百廢待興之時,光靠著這十三城的糧食接濟,恐怕難以為繼。南齊素有千里糧倉的美譽,遍地米粟。南北一通融,相輔相成,倒是不錯。
南齊的大臣一個個為了那把龍椅打的頭破血流不可開交,卻不知南齊這片國土早已易主。不多幾日,夏侯召派心腹前去接手南齊,大刀闊斧的將原本尸位素餐的官員擼了個乾淨,一時間朝中上下一片清爽。
高稔不是個傻子,看得出夏侯召不怎麼得意他,他對當年之事也有些心虛,所以規規矩矩的躲避著,不敢多出現在夏侯召面前。
“夫人,周家呈上了拜帖。”下人將一張燙金鵝黃底的拜帖雙手舉高遞給木宛童。
木宛童接過來,驚蟄扒著她的胳膊顫顫巍巍的站著,抻頭好奇的看,嘴裡啊啊哦哦的說著誰都聽不懂的話。
“哪個周家?”她一時想不起有來往的人家哪個是周姓的。
“是沈家大公子的岳家,周家,從未與咱們有過來往,現在見局勢穩了,這才巴巴的貼上來。”下人嗤笑,周家吃相難看,但凡是聽說過的無不嗤之以鼻。
木宛童若有所思。
沈家大公子說得自然是大表哥沈晰和,大表嫂多年前就已經故去,大哥至今未曾續娶,可見情深義重。
表嫂是個好人,開朗樂觀,活潑善良,但這周家……著實有些一言難盡。
表嫂是周家旁支的庶出女,自小不受重視,加之周家家風不正,不免飽受欺凌,表嫂嫁到沈家後就與周家斷了聯繫,不再相認,他們家安分守己的龜縮多年,怎麼忽然又冒出來了
“閒來無事便見見吧。”木宛童只草草掃了一眼拜帖,便扔在一旁。
隔日一早,周夫人便攜著幾十個僕役侍從前來了,陣仗浩大,比木宛童還要鋪奢。前簇後擁,車馬嘶鳴,笙旗飄動。
馬車的轅上以金玉為飾,就連車檐四角墜著的鈴鐺都是純金打造的,一路上百姓無不側目,看著周家的車馬浩浩蕩蕩的占滿了一條街。
周夫人一雙玉手纖纖,柔嫩雪白,染著嫣紅的丹蔻,絲毫瞧不出已經五十餘歲。她搭著丫鬟的手,踩在馬夫背上下車,僕婦簇擁上前替她理了理衣裙佩飾。
她瞧著相較於周家有些簡素的將軍府,目中微不可見帶了幾分輕蔑與嫌棄,不動聲色的撇了撇嘴角,高傲的揚起下巴,輕輕掃了一眼身旁乖巧的少女。
少女面容嬌艷,膚色白皙,卻帶著與容貌不符的怯懦與單純,一身鵝黃色抹胸襦裙,繡著大片雪白的杏花,發綰成雙環髻,簪著一對同色的玉珠花,細小的杏花耳墜隨著輕微動作搖晃出小小的弧度,更顯得嫻靜柔美。
周氏隱匿起心底的輕視和傲慢,略顯親熱的牽起姑娘的手,聲音婉轉“盼音……”
只叫了個名字,姑娘就忍不住一個瑟縮,急忙回應“是,夫人,盼音知道了……”
真是小家子氣,周夫人如是想著,卻還是牽著人進了府。
周家如今明面上瞧著風光,實際上內里已經掏空,勉強靠著以往的家底維持體面,周家這輩沒有出彩的後輩,也沒有嫁得好的姑娘。
唯一嫁得好的就是周顧文,嫁給了沈家的大公子,結果那丫頭是個忘恩負義胳膊肘往外拐的,半點都不知道幫扶娘家,還斷絕了關係。
但沈家既然能瞧得上周家的一個姑娘,就能瞧得上第二個,沈家那幾個公子可都未曾成婚,沈家又與夏侯召府上關係親密,若是搭上了,能得不少好處。
周盼音不是周顧文,最是聽家裡的話,必定會乖乖幫扶周家的。
若不是沈家不肯見周家任何一個人,她又何至於捨近求遠,迂迴著來見夏侯召的夫人?
臨走時候,周老爺特意囑咐了,若是嫁入沈家不成,留在將軍府給夏侯召做個妾也使得。就算外界傳聞夏侯召對他的夫人如何的情有獨鍾,眼裡容不下旁的人,但男人嘛,都是貪新鮮的,難免不會偷吃,吃著碗裡的想著鍋里的。
夏侯召現今不納一妾,多半也是顧忌著沈家,如今夏侯召手下大半文官都出自沈家,他總要依仗著沈家。
周家陣勢浩大,未進府呢,木宛童便通過下人口口相傳得知了。她手裡正打著香篆,動作不慌不忙。
和氏璧已經失傳許久,當初以和氏璧打造雕刻的玉璽也不知流傳何方,南齊的玉璽是仿造著古書上對和氏玉璽的描寫,用了羊脂暖玉研磨雕刻的。
潤澤剔透,羊脂一樣流動光華,栩栩如生的騰龍盤踞上方,張牙舞爪的好像點睛便能騰空而起,觸手溫潤。
夏侯召握在手裡漫不經心的掂了掂,眾人的心也跟著那在空中上下拋動的玉璽而上下忐忑,生怕一個脫手便碎了。
玉這東西實在金貴,稍有不慎就湮沒成碎,這樣大的一塊完整羊脂玉,成色極佳,普天之下都難尋幾塊兒,加之它所代表的意義,更是讓人眼熱。
“既然南齊如此有誠意,我便將其收下了。”
夏侯召將玉璽與虎符交由人存放起來,臨走時候摸了摸虎符下墜著的半舊不新的金黃穗子
“把這個交給夫人,讓她打個好看的絡子繫上。”
半年前剛攻下北越,正是百廢待興之時,光靠著這十三城的糧食接濟,恐怕難以為繼。南齊素有千里糧倉的美譽,遍地米粟。南北一通融,相輔相成,倒是不錯。
南齊的大臣一個個為了那把龍椅打的頭破血流不可開交,卻不知南齊這片國土早已易主。不多幾日,夏侯召派心腹前去接手南齊,大刀闊斧的將原本尸位素餐的官員擼了個乾淨,一時間朝中上下一片清爽。
高稔不是個傻子,看得出夏侯召不怎麼得意他,他對當年之事也有些心虛,所以規規矩矩的躲避著,不敢多出現在夏侯召面前。
“夫人,周家呈上了拜帖。”下人將一張燙金鵝黃底的拜帖雙手舉高遞給木宛童。
木宛童接過來,驚蟄扒著她的胳膊顫顫巍巍的站著,抻頭好奇的看,嘴裡啊啊哦哦的說著誰都聽不懂的話。
“哪個周家?”她一時想不起有來往的人家哪個是周姓的。
“是沈家大公子的岳家,周家,從未與咱們有過來往,現在見局勢穩了,這才巴巴的貼上來。”下人嗤笑,周家吃相難看,但凡是聽說過的無不嗤之以鼻。
木宛童若有所思。
沈家大公子說得自然是大表哥沈晰和,大表嫂多年前就已經故去,大哥至今未曾續娶,可見情深義重。
表嫂是個好人,開朗樂觀,活潑善良,但這周家……著實有些一言難盡。
表嫂是周家旁支的庶出女,自小不受重視,加之周家家風不正,不免飽受欺凌,表嫂嫁到沈家後就與周家斷了聯繫,不再相認,他們家安分守己的龜縮多年,怎麼忽然又冒出來了
“閒來無事便見見吧。”木宛童只草草掃了一眼拜帖,便扔在一旁。
隔日一早,周夫人便攜著幾十個僕役侍從前來了,陣仗浩大,比木宛童還要鋪奢。前簇後擁,車馬嘶鳴,笙旗飄動。
馬車的轅上以金玉為飾,就連車檐四角墜著的鈴鐺都是純金打造的,一路上百姓無不側目,看著周家的車馬浩浩蕩蕩的占滿了一條街。
周夫人一雙玉手纖纖,柔嫩雪白,染著嫣紅的丹蔻,絲毫瞧不出已經五十餘歲。她搭著丫鬟的手,踩在馬夫背上下車,僕婦簇擁上前替她理了理衣裙佩飾。
她瞧著相較於周家有些簡素的將軍府,目中微不可見帶了幾分輕蔑與嫌棄,不動聲色的撇了撇嘴角,高傲的揚起下巴,輕輕掃了一眼身旁乖巧的少女。
少女面容嬌艷,膚色白皙,卻帶著與容貌不符的怯懦與單純,一身鵝黃色抹胸襦裙,繡著大片雪白的杏花,發綰成雙環髻,簪著一對同色的玉珠花,細小的杏花耳墜隨著輕微動作搖晃出小小的弧度,更顯得嫻靜柔美。
周氏隱匿起心底的輕視和傲慢,略顯親熱的牽起姑娘的手,聲音婉轉“盼音……”
只叫了個名字,姑娘就忍不住一個瑟縮,急忙回應“是,夫人,盼音知道了……”
真是小家子氣,周夫人如是想著,卻還是牽著人進了府。
周家如今明面上瞧著風光,實際上內里已經掏空,勉強靠著以往的家底維持體面,周家這輩沒有出彩的後輩,也沒有嫁得好的姑娘。
唯一嫁得好的就是周顧文,嫁給了沈家的大公子,結果那丫頭是個忘恩負義胳膊肘往外拐的,半點都不知道幫扶娘家,還斷絕了關係。
但沈家既然能瞧得上周家的一個姑娘,就能瞧得上第二個,沈家那幾個公子可都未曾成婚,沈家又與夏侯召府上關係親密,若是搭上了,能得不少好處。
周盼音不是周顧文,最是聽家裡的話,必定會乖乖幫扶周家的。
若不是沈家不肯見周家任何一個人,她又何至於捨近求遠,迂迴著來見夏侯召的夫人?
臨走時候,周老爺特意囑咐了,若是嫁入沈家不成,留在將軍府給夏侯召做個妾也使得。就算外界傳聞夏侯召對他的夫人如何的情有獨鍾,眼裡容不下旁的人,但男人嘛,都是貪新鮮的,難免不會偷吃,吃著碗裡的想著鍋里的。
夏侯召現今不納一妾,多半也是顧忌著沈家,如今夏侯召手下大半文官都出自沈家,他總要依仗著沈家。
周家陣勢浩大,未進府呢,木宛童便通過下人口口相傳得知了。她手裡正打著香篆,動作不慌不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