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頁
青鸞聞言一窒,心臟怦怦加速:「還有嗎?」
小廝撓頭尋思片刻:「……沒了。」
「就只記得這些?」青鸞急著追問。
「不瞞女郎。」小廝怯聲道:「那郎君披的大氅看著十分貴重,腿腳又不大利落,小的怕冒犯了貴人,當時只顧著小心攙扶,注意腳下,根本沒想著抬頭多看……」
「……」
青鸞心中一時五味雜陳,良久,她垂落眼睫從袖子裡取出銀兩給那小廝:「罷了……倘若你再見到那人,就到大將軍府傳話給我,屆時還有重賞。」。
不知底細前來霍府拜訪的年輕官員仍舊不少。畢竟,新帝心腹又是霍家嫡女,這樣的金枝落到誰家都是天降的福氣。
因此青鸞盼了多日,沒等來那茶樓的小廝,倒是被這些人擾得不勝其煩。
不過這種情況在陸衡從京郊大營忙完回京後,便很快得以扭轉。
某日,一個倒霉的文官又來霍府,剛好被陸衡撞上。
於是,那文官還未叩響府門,就感受到了來自驍騎將軍的「熱情關照」,被揪著衣領丟進了雪堆。
這事很快在京中傳開,霍府門前才終於清淨下來。
「日前我聽褚將軍說,陸二兄已向陛下請命,赴北郡任職。」青鸞將筆撂在硯台上,端詳著自己在傘面上的畫作,對陸衡道。
陸霍兩家婚約雖解,但陸衡待青鸞一切如舊。回京後,仍是一得閒空,就往霍府里鑽。
他明白青鸞的心在何處,便將自己的心思都壓在了心底,相見時與她說說笑笑,反倒更似摯友。
他順手接過侍婢端上來的茶點,應道:「父親與大哥已回了金陵老家,他處理好了族中事務,便一日都不願在京中多留了。」
陸彥與陸眺勾結淮南王府雖然論罪當誅,但李昭念其二人終究是自己的至親,又考慮到陸婉,遂只罷黜官職,免了死罪。
如今局勢已定,陸羨本就不喜朝堂爭鬥,父兄回了金陵,他便一刻也等不及,去北郡尋霍長翎躲清淨了。
青鸞嘆道:「以陸二兄之才不能留於朝中,當真可惜。」
「他素來志不在此,去了北郡或許還能更快活些。」陸衡道:「其實今日下朝後,我也去見了陛下。待年關過後,我打算率軍啟程,去往雲都了。」
青鸞面露驚訝:「這麼快?」
「北魏雖承諾三年之期,但我卻不想再等三年。」陸衡道:「三月入春,淮水河道就要開化。今冬雪多,開春後糧草必然豐足,我要先帶大軍熟悉氣候地形,以便再度北伐之日,行軍順暢。」
聽著陸衡的話,青鸞盯著眼前半乾的傘面,稍稍有些出神。
寧晏禮給李昭留下書信,留下了穩固前朝的策略;給陸衡留下兵符,留下了大梁重新一統的希望。
他當真是算好了一切,縱使不在,所有事的發展也都仍在他設計好的路徑上行進。
這樣的一個人。
一個不允許讓任何事脫離掌控的人,當真會就這樣撒手離開了嗎?
艷陽晴好,一支支紙傘掛了滿院,在陽光下隨風齊動,如水面般波光粼粼。
傘面上青紅白粉,花式各異,但大多還是梨花和海棠。
青鸞踮起腳,將新畫好的那把系在廊檐下,她高高伸著胳膊,看得縉雲和府中侍婢們膽戰心驚。
陸衡從她手中拿過傘柄,輕鬆將傘面吊在廊檐上:「你一連幾日畫了這麼多傘面,莫不是也要拿到東市去賣?」
青鸞眸光一動,抬頭望向他:「你也知道東市那個賣傘的攤子?」
陸衡微微頓了頓:「前些日子路過瞧見的。」
青鸞似是沒有察覺他的異樣:「我是想試試畫這東西是否真那麼容易。」
陸衡看著傘面上秀麗的花瓣,含糊道:「你這不是畫得很好麼?」
「我的畫功徒有其表。」青鸞順勢道:「只占了七分形似,神韻卻不及他的三成。」
「他」是指誰,陸衡不問也知。
「我怎麼看著倒覺你畫的更勝一籌?」他順口道。
青鸞眼睫微顫,卻仍若無其事道:「你看過他的畫?」
陸衡一愣,俊臉上迅速劃閃過一抹不自然:「我只是……覺得你畫的已經很好了。」
「是嗎?」青鸞撥過一隻刷好桐油的傘面,看著上面的梨花,思忖片刻:「我是臨著他的傘面畫的,只是遠不及東市那位賣傘的郎君。這些日子,我一直惦記著去那攤子拜訪,只是日前表兄同我說,京中可能仍有謝辭手下的殘黨,叮囑我近日減少外出,遂才作罷。」
「京中藏有逆黨?」陸衡當即嚴肅起來:「我怎未聽聞此事?可曾向陛下秉明?」
「表兄得了些線索,但因尚未坐實,便沒驚動昭陽殿。」青鸞道:「何況再過幾日就是年關,冒然將這消息宣揚出去,怕是連年都過不消停了。」
「你此言也不無道理。」陸衡頷首:「可還是要再當心些,待此事尚無定論前,除了進宮,你便在府中好好待著,以免遇到危險。」
青鸞妥帖地應了。
陸衡走後,她身邊的侍婢忍不住湊近,低聲問道:「女郎可是記差了?那日司將軍前來,不是說過茶樓的事並非逆黨所為……為何女郎還與陸將軍說……」
青鸞望著陸衡縱馬遠去的背影,淡道:「我有些猜測還需親自證實,此事莫要聲張,待會兒你幫我給表兄傳個信,拿上阿母那支白玉簪。」<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小廝撓頭尋思片刻:「……沒了。」
「就只記得這些?」青鸞急著追問。
「不瞞女郎。」小廝怯聲道:「那郎君披的大氅看著十分貴重,腿腳又不大利落,小的怕冒犯了貴人,當時只顧著小心攙扶,注意腳下,根本沒想著抬頭多看……」
「……」
青鸞心中一時五味雜陳,良久,她垂落眼睫從袖子裡取出銀兩給那小廝:「罷了……倘若你再見到那人,就到大將軍府傳話給我,屆時還有重賞。」。
不知底細前來霍府拜訪的年輕官員仍舊不少。畢竟,新帝心腹又是霍家嫡女,這樣的金枝落到誰家都是天降的福氣。
因此青鸞盼了多日,沒等來那茶樓的小廝,倒是被這些人擾得不勝其煩。
不過這種情況在陸衡從京郊大營忙完回京後,便很快得以扭轉。
某日,一個倒霉的文官又來霍府,剛好被陸衡撞上。
於是,那文官還未叩響府門,就感受到了來自驍騎將軍的「熱情關照」,被揪著衣領丟進了雪堆。
這事很快在京中傳開,霍府門前才終於清淨下來。
「日前我聽褚將軍說,陸二兄已向陛下請命,赴北郡任職。」青鸞將筆撂在硯台上,端詳著自己在傘面上的畫作,對陸衡道。
陸霍兩家婚約雖解,但陸衡待青鸞一切如舊。回京後,仍是一得閒空,就往霍府里鑽。
他明白青鸞的心在何處,便將自己的心思都壓在了心底,相見時與她說說笑笑,反倒更似摯友。
他順手接過侍婢端上來的茶點,應道:「父親與大哥已回了金陵老家,他處理好了族中事務,便一日都不願在京中多留了。」
陸彥與陸眺勾結淮南王府雖然論罪當誅,但李昭念其二人終究是自己的至親,又考慮到陸婉,遂只罷黜官職,免了死罪。
如今局勢已定,陸羨本就不喜朝堂爭鬥,父兄回了金陵,他便一刻也等不及,去北郡尋霍長翎躲清淨了。
青鸞嘆道:「以陸二兄之才不能留於朝中,當真可惜。」
「他素來志不在此,去了北郡或許還能更快活些。」陸衡道:「其實今日下朝後,我也去見了陛下。待年關過後,我打算率軍啟程,去往雲都了。」
青鸞面露驚訝:「這麼快?」
「北魏雖承諾三年之期,但我卻不想再等三年。」陸衡道:「三月入春,淮水河道就要開化。今冬雪多,開春後糧草必然豐足,我要先帶大軍熟悉氣候地形,以便再度北伐之日,行軍順暢。」
聽著陸衡的話,青鸞盯著眼前半乾的傘面,稍稍有些出神。
寧晏禮給李昭留下書信,留下了穩固前朝的策略;給陸衡留下兵符,留下了大梁重新一統的希望。
他當真是算好了一切,縱使不在,所有事的發展也都仍在他設計好的路徑上行進。
這樣的一個人。
一個不允許讓任何事脫離掌控的人,當真會就這樣撒手離開了嗎?
艷陽晴好,一支支紙傘掛了滿院,在陽光下隨風齊動,如水面般波光粼粼。
傘面上青紅白粉,花式各異,但大多還是梨花和海棠。
青鸞踮起腳,將新畫好的那把系在廊檐下,她高高伸著胳膊,看得縉雲和府中侍婢們膽戰心驚。
陸衡從她手中拿過傘柄,輕鬆將傘面吊在廊檐上:「你一連幾日畫了這麼多傘面,莫不是也要拿到東市去賣?」
青鸞眸光一動,抬頭望向他:「你也知道東市那個賣傘的攤子?」
陸衡微微頓了頓:「前些日子路過瞧見的。」
青鸞似是沒有察覺他的異樣:「我是想試試畫這東西是否真那麼容易。」
陸衡看著傘面上秀麗的花瓣,含糊道:「你這不是畫得很好麼?」
「我的畫功徒有其表。」青鸞順勢道:「只占了七分形似,神韻卻不及他的三成。」
「他」是指誰,陸衡不問也知。
「我怎麼看著倒覺你畫的更勝一籌?」他順口道。
青鸞眼睫微顫,卻仍若無其事道:「你看過他的畫?」
陸衡一愣,俊臉上迅速劃閃過一抹不自然:「我只是……覺得你畫的已經很好了。」
「是嗎?」青鸞撥過一隻刷好桐油的傘面,看著上面的梨花,思忖片刻:「我是臨著他的傘面畫的,只是遠不及東市那位賣傘的郎君。這些日子,我一直惦記著去那攤子拜訪,只是日前表兄同我說,京中可能仍有謝辭手下的殘黨,叮囑我近日減少外出,遂才作罷。」
「京中藏有逆黨?」陸衡當即嚴肅起來:「我怎未聽聞此事?可曾向陛下秉明?」
「表兄得了些線索,但因尚未坐實,便沒驚動昭陽殿。」青鸞道:「何況再過幾日就是年關,冒然將這消息宣揚出去,怕是連年都過不消停了。」
「你此言也不無道理。」陸衡頷首:「可還是要再當心些,待此事尚無定論前,除了進宮,你便在府中好好待著,以免遇到危險。」
青鸞妥帖地應了。
陸衡走後,她身邊的侍婢忍不住湊近,低聲問道:「女郎可是記差了?那日司將軍前來,不是說過茶樓的事並非逆黨所為……為何女郎還與陸將軍說……」
青鸞望著陸衡縱馬遠去的背影,淡道:「我有些猜測還需親自證實,此事莫要聲張,待會兒你幫我給表兄傳個信,拿上阿母那支白玉簪。」<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