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頁
「嘖。」維亞發出了誇張的聲音,「有點兒心動了啊。」
「那,預約一下手術?」
「……Wait!你讓我再想想!」
時鳶輕笑。
她其實很清楚維亞到底害怕的是什麼。那些隱藏在表象之後的,更深層次的東西,其實未必要說出來,但也並不難猜。
如果真的退役了,那並肩開啟新時代的承諾,還能再延續下去嗎?
但或許,換一個方式也可以。
下一個時代,下下一個時代,都不會缺少他們兩人共同的印記。
維亞的手術被安排在了6月初。
就在各路媒體說,這是俞楓晚衛冕法網的最佳時機時,俞楓晚突然宣布退出今年的法網比賽。
輿論一片譁然。
但誰都知道他要去哪裡、去做什麼。
「我不可能放他一個人做手術,而我卻在羅蘭·加洛斯打比賽。」俞楓晚的態度相當得理所當然,「可能有些人覺得衛冕更重要,但我絕對不這麼認為。」
維亞職業生涯的好運氣被延續了下來。手術在醫學上被判定成功,他開始下地進行適應性訓練。
到了6月末,維亞飛往溫布爾登——雖然他今年並不參加溫網,但卻一直和俞楓晚在草地上進行訓練,就和過往的每一年那樣。
俞楓晚終於在溫網記者會上回應了維亞的傷情,而他已經陸陸續續被問了半年了。
「從現在看,今年美網回歸應該沒問題。」他給所有球迷吃了一顆定心丸,然後接著道,「但美網之前,我們還有一件事情要宣布。」
8月下旬,獅子座的尾聲。
維亞於自己的28歲生日當天宣布,他和Victor Yu即將共同成立一所網球學校,全稱是Victman School,一共兩個校區,一個在莫斯科,另一個在S市。即日起,他們面向全球招聘有經驗的職業網球教練。
維亞回應了一下名字:「雖然我覺得Norman-Victor School也挺好的——順便一提這個名字是小風箏起的——但因為粉絲們給我們的組合取名叫Victman,我覺得延續這個稱呼更好一些。」
俞楓晚則回應了一下地點:「辦一所網校是我太太的主意,我們在S市有個小家,每年都會回去住,所以中國校區放在S市。」
9月初。維亞復出第一站即斬獲美網,這是他職業生涯的第三個美網冠軍。
次年12月末。經歷了一年零4個月的籌備,維克曼網球學校於俞楓晚生日當天宣布正式開啟辦學。
他們兩個人的大滿貫和大師賽獎盃都放在了網校里,每半年輪流在兩地展出——除了俞楓晚的第一個挑戰者杯、第一個諾曼·布魯克斯杯、第一個美網冠軍杯以及唯一一個火槍手杯——這些都是他19時就承諾要送給妻子的禮物,當然還包括一塊奧運會金牌和一個從女單第一那兒換回來的玫瑰露水盤。
而在維克曼網校的展廳里,所有金光閃閃的獎盃共同簇擁著正中央那一對溫布爾登的男雙冠軍獎盃。
獎盃上方的牆面上,掛著一行字。
「For Our Best Time」
——致我們最好的時代。
①Outse in,即球員在界外擊球、將球打回場內的制勝分,通常角度小、落點深。
4、The Last Word
在又一個漫長夏日的尾聲,Victor Yu受《TENNIS》雜誌之邀,於美國網球公開賽結束後進行了一場個人專訪。
這是他時隔十年再一次接受個人專訪。
Q:Victor,Congratulations!今年的美網冠軍對你來說意義非凡——它不僅是你的第二個年度大滿貫,更代表你的大滿貫數量超過了歷史上所有的男單選手,問鼎GOAT。
A:Thanks.
Q:現在是什麼感覺?
A:其實沒有特別興奮。在拿下今年的法網時,我就覺得這可能是第二次年度單圈的機會,所以自然會更加用心地全力以赴。然後到了現在,有一種水到渠成的感覺。
Q:你今年才32歲,這個記錄還可以繼續刷新。
A:我會努力。
Q:其實我今天並不想跟你聊賽場上的事情,因為我們都覺得,關於你的賽事報導,沒有人會寫得比你太太更好(笑)。你喜歡她為你寫下的那些文字嗎?
A:當然。而且寫下那些東西對她來說很容易。她並不是一位體育記者,而是特稿記者和專欄作家。只是她常年陪我參加比賽,所以我的賽事報導她就順手給寫了(笑)——但其實那些東西遠沒有觸及到她的最高水平。我想等若干年後,我退役了,我的大滿貫記錄停留在了某個數字,不再刷新,而她還是能不斷刷新自己的上限,寫出更好的東西,拿到更多的重要獎項。
Q:大家說得很對,一提到你太太你就會變得話多起來。
A:Well,我想也是這樣(笑)。
Q:讓我們聊聊Victman網校吧。今年是你們的第四年招生,而你們的第一批學生里,已經出現了一位青少年組男單第一的中國選手。這符合你的預期嗎?
A:其實超出預期了。當初維亞要面臨一場勝率五五開的重要手術,然後我太太建議他和我一起辦一所網球學校,這樣就算最糟糕的事情發生,我們也可以通過另一種形式為這項運動做一些事情。但後來一切的進展超出了我的預料。比如說,我年少的時候,確實沒想過我個人會帶動這項運動在中國的發展——有很多家長會因為我的緣故,選擇送孩子來S市學網球。後來,在我太太的建議下,我們成立了一項全額獎學金,從全國範圍內選拔具有網球天賦的孩子來這裡進行訓練。這是一項正循環的事情,網校的良好運轉會為這件事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而我們也讓很多有天賦、但家庭無力負擔的學生得以在這條道路上走下去。現在這件事得到了遠超我預期的反饋。<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那,預約一下手術?」
「……Wait!你讓我再想想!」
時鳶輕笑。
她其實很清楚維亞到底害怕的是什麼。那些隱藏在表象之後的,更深層次的東西,其實未必要說出來,但也並不難猜。
如果真的退役了,那並肩開啟新時代的承諾,還能再延續下去嗎?
但或許,換一個方式也可以。
下一個時代,下下一個時代,都不會缺少他們兩人共同的印記。
維亞的手術被安排在了6月初。
就在各路媒體說,這是俞楓晚衛冕法網的最佳時機時,俞楓晚突然宣布退出今年的法網比賽。
輿論一片譁然。
但誰都知道他要去哪裡、去做什麼。
「我不可能放他一個人做手術,而我卻在羅蘭·加洛斯打比賽。」俞楓晚的態度相當得理所當然,「可能有些人覺得衛冕更重要,但我絕對不這麼認為。」
維亞職業生涯的好運氣被延續了下來。手術在醫學上被判定成功,他開始下地進行適應性訓練。
到了6月末,維亞飛往溫布爾登——雖然他今年並不參加溫網,但卻一直和俞楓晚在草地上進行訓練,就和過往的每一年那樣。
俞楓晚終於在溫網記者會上回應了維亞的傷情,而他已經陸陸續續被問了半年了。
「從現在看,今年美網回歸應該沒問題。」他給所有球迷吃了一顆定心丸,然後接著道,「但美網之前,我們還有一件事情要宣布。」
8月下旬,獅子座的尾聲。
維亞於自己的28歲生日當天宣布,他和Victor Yu即將共同成立一所網球學校,全稱是Victman School,一共兩個校區,一個在莫斯科,另一個在S市。即日起,他們面向全球招聘有經驗的職業網球教練。
維亞回應了一下名字:「雖然我覺得Norman-Victor School也挺好的——順便一提這個名字是小風箏起的——但因為粉絲們給我們的組合取名叫Victman,我覺得延續這個稱呼更好一些。」
俞楓晚則回應了一下地點:「辦一所網校是我太太的主意,我們在S市有個小家,每年都會回去住,所以中國校區放在S市。」
9月初。維亞復出第一站即斬獲美網,這是他職業生涯的第三個美網冠軍。
次年12月末。經歷了一年零4個月的籌備,維克曼網球學校於俞楓晚生日當天宣布正式開啟辦學。
他們兩個人的大滿貫和大師賽獎盃都放在了網校里,每半年輪流在兩地展出——除了俞楓晚的第一個挑戰者杯、第一個諾曼·布魯克斯杯、第一個美網冠軍杯以及唯一一個火槍手杯——這些都是他19時就承諾要送給妻子的禮物,當然還包括一塊奧運會金牌和一個從女單第一那兒換回來的玫瑰露水盤。
而在維克曼網校的展廳里,所有金光閃閃的獎盃共同簇擁著正中央那一對溫布爾登的男雙冠軍獎盃。
獎盃上方的牆面上,掛著一行字。
「For Our Best Time」
——致我們最好的時代。
①Outse in,即球員在界外擊球、將球打回場內的制勝分,通常角度小、落點深。
4、The Last Word
在又一個漫長夏日的尾聲,Victor Yu受《TENNIS》雜誌之邀,於美國網球公開賽結束後進行了一場個人專訪。
這是他時隔十年再一次接受個人專訪。
Q:Victor,Congratulations!今年的美網冠軍對你來說意義非凡——它不僅是你的第二個年度大滿貫,更代表你的大滿貫數量超過了歷史上所有的男單選手,問鼎GOAT。
A:Thanks.
Q:現在是什麼感覺?
A:其實沒有特別興奮。在拿下今年的法網時,我就覺得這可能是第二次年度單圈的機會,所以自然會更加用心地全力以赴。然後到了現在,有一種水到渠成的感覺。
Q:你今年才32歲,這個記錄還可以繼續刷新。
A:我會努力。
Q:其實我今天並不想跟你聊賽場上的事情,因為我們都覺得,關於你的賽事報導,沒有人會寫得比你太太更好(笑)。你喜歡她為你寫下的那些文字嗎?
A:當然。而且寫下那些東西對她來說很容易。她並不是一位體育記者,而是特稿記者和專欄作家。只是她常年陪我參加比賽,所以我的賽事報導她就順手給寫了(笑)——但其實那些東西遠沒有觸及到她的最高水平。我想等若干年後,我退役了,我的大滿貫記錄停留在了某個數字,不再刷新,而她還是能不斷刷新自己的上限,寫出更好的東西,拿到更多的重要獎項。
Q:大家說得很對,一提到你太太你就會變得話多起來。
A:Well,我想也是這樣(笑)。
Q:讓我們聊聊Victman網校吧。今年是你們的第四年招生,而你們的第一批學生里,已經出現了一位青少年組男單第一的中國選手。這符合你的預期嗎?
A:其實超出預期了。當初維亞要面臨一場勝率五五開的重要手術,然後我太太建議他和我一起辦一所網球學校,這樣就算最糟糕的事情發生,我們也可以通過另一種形式為這項運動做一些事情。但後來一切的進展超出了我的預料。比如說,我年少的時候,確實沒想過我個人會帶動這項運動在中國的發展——有很多家長會因為我的緣故,選擇送孩子來S市學網球。後來,在我太太的建議下,我們成立了一項全額獎學金,從全國範圍內選拔具有網球天賦的孩子來這裡進行訓練。這是一項正循環的事情,網校的良好運轉會為這件事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而我們也讓很多有天賦、但家庭無力負擔的學生得以在這條道路上走下去。現在這件事得到了遠超我預期的反饋。<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