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
美網結束後,俞楓晚把今年奪得的四個獎盃全部排了一下,拍照發INS:「總算湊齊了。雖然遲到了很多年,但也算有個交代。」
萌新:「嗚嗚嗚嗚天降好寵粉啊!」
老球迷:「別傻了,他是說給嫂子有個交代了。你以為是給我們呢?」
萌新:「……Soga。」
維亞也把自己的單圈大滿貫排了一下,但配文很鬱悶:「我想要那個金色的!(大哭)」
——男雙冠軍是一對銀色獎盃,俞楓晚把自己那個也給他了,所以維亞那兒有一對;但是男單的挑戰者杯是金色的……
底下一群媽媽粉安慰道:「沒事的寶貝!你一定會有挑戰者杯的!」
這對沒頭腦x不高興的組合,公開照片一路可以追溯至兩個人10歲和9歲的時候,時光荏苒,他們之間有種莫名的羈絆仿佛從未變過。就在大家以為他們要這樣一個高冷一個笑鬧地繼續衝擊第二個單圈大滿貫時,噩耗突然傳來。
到了新一年的澳洲賽季,也就是俞楓晚28歲零1個月、維亞27歲零5個月的時候,維亞在澳網第二輪因腳腕受傷,被迫中途退賽。
而後,他的官方帳號發出了一條不太樂觀的消息——這次受傷相當嚴重,醫生甚至無法預估他回歸賽場的時間。
各大體育媒體的報導都在說,維奇亞科夫斯基幾乎是順風順水了27年,遠不像他的髮小那樣路途坎坷,可這一次,他是真的攤上事兒了。
醫生給了兩種治療方案。
一種是保守治療,初步預計他半年後可以返回賽場,但以維亞這種高強度的打法,未來再度受傷的可能性極大。就算運氣絕佳,沒有致命傷,那在長期的勞損下,他的職業生涯可能也只能撐到三十歲。
在上一個時代,頂尖選手已經把職業生涯拓寬到了35歲以上,納達爾在35~36歲的年紀依舊連續奪得澳網和法網,而費德勒則在37歲依舊拿下了澳網冠軍。
對於俞楓晚和維亞這種在單一球場統治力級別的選手來說,30歲退役簡直太年輕了,這是完全沒有辦法接受的事情。
而醫生提供的另一種方案更加要命:手術治療,50%的概率成功,徹底解決腳腕的問題;而剩下50%的概率是,維亞的職業生涯就此停留在27歲零5個月,以8個大滿貫的數量告別賽場。
——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
這回再樂天派的性格也不好使了。
維亞下一次露面是從莫斯科抵達蒙特卡洛的機場——他像很多Top級的職業選手那樣選擇在蒙特卡洛定居——然後被人拍到拄著拐杖走到到達大廳,沒有團隊成員,全程陪在他身邊的只有俞楓晚。
這時距離澳網結束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球迷們難以想像他的腳傷為什麼至今未能痊癒。維亞只好讓團隊對傷勢做出了一個簡單的回應,包括他所被迫面臨的兩難選擇。
然而,輿論並不友好。
有粉就會有黑。有人刻意說他誇大傷勢,博取同情,甚至有人說他是騙子,是網壇的恥辱。
維亞坐在病床上,直接看懵了。
確實第一次被罵成這樣,而且是這麼個罵法,再好脾氣也不能忍。
俞楓晚沒收了維亞的手機:「別看這些了。」
維亞悶聲道:「Victor,我總算體會到你當年的心情了。」
俞楓晚不置可否。
「你說我該怎麼選?」
「我不知道。」俞楓晚嘆了口氣,「我沒有辦法替你做出這個選擇。」
「醫生說,如果我下次再在同樣的位置受同樣的傷,那我連選擇手術的餘地都沒有了。」
「……你想手術嗎?」
「我沒有辦法去想這件事。」維亞抿了抿唇。
要麼鈍刀子割肉,天天接受倒計時的心理折磨,要麼50%的概率直接退役。
俞楓晚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安慰這個人。上一次是他躺在病房裡,維亞衝上來給了他一巴掌,又抱住他哽咽。可那會兒是他自己的心理問題比較多,對於治療方案反而沒有選擇的空間,而此時此刻維亞面臨的和他當年完全不是一個情況。
是抓住有限的時間多打兩年,還是賭一把手術成功?
俞楓晚只知道,不管維亞選什麼方案,都有可能悔不當初。
維亞的官方帳號和私人INS都停止更新超過兩個月了。他一向愛和球迷分享生活,愛翻牌互動,甚至偶爾會拍拍vlog,這還是他頭一回停更這麼久。
他的粉絲都極為揪心他的動向,甚至一股腦兒涌到俞楓晚的INS底下去詢問。偏生俞楓晚也是一個一年更新不了幾次的,想得知維亞的近況只能趁俞楓晚打比賽的時候順便問一下,而俞楓晚也始終不回應。
倒是記者和路人越來越頻繁地拍到俞楓晚飛往蒙特卡洛的照片。大家由此確定,維亞還在蒙特卡洛養傷。
直到一張新的照片,悄然出現在了社交媒體上。
「我在蒙特卡洛機場遇到了時鳶。」有一位球迷道。
是俞楓晚叫時鳶過來的。
維亞的狀況已經很糟糕了,心理量表的評估顯示中度焦慮。就算腳傷通過保守治療得以恢復,這個心理狀態也很難上賽場。
心理醫生直言:「他現在面臨一個極為重要的抉擇,在一切塵埃落定之前,任何的心理治療都不會有顯著的效果。」
就在俞楓晚束手無策的時候,他忽然就想,時鳶或許會有辦法。<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萌新:「嗚嗚嗚嗚天降好寵粉啊!」
老球迷:「別傻了,他是說給嫂子有個交代了。你以為是給我們呢?」
萌新:「……Soga。」
維亞也把自己的單圈大滿貫排了一下,但配文很鬱悶:「我想要那個金色的!(大哭)」
——男雙冠軍是一對銀色獎盃,俞楓晚把自己那個也給他了,所以維亞那兒有一對;但是男單的挑戰者杯是金色的……
底下一群媽媽粉安慰道:「沒事的寶貝!你一定會有挑戰者杯的!」
這對沒頭腦x不高興的組合,公開照片一路可以追溯至兩個人10歲和9歲的時候,時光荏苒,他們之間有種莫名的羈絆仿佛從未變過。就在大家以為他們要這樣一個高冷一個笑鬧地繼續衝擊第二個單圈大滿貫時,噩耗突然傳來。
到了新一年的澳洲賽季,也就是俞楓晚28歲零1個月、維亞27歲零5個月的時候,維亞在澳網第二輪因腳腕受傷,被迫中途退賽。
而後,他的官方帳號發出了一條不太樂觀的消息——這次受傷相當嚴重,醫生甚至無法預估他回歸賽場的時間。
各大體育媒體的報導都在說,維奇亞科夫斯基幾乎是順風順水了27年,遠不像他的髮小那樣路途坎坷,可這一次,他是真的攤上事兒了。
醫生給了兩種治療方案。
一種是保守治療,初步預計他半年後可以返回賽場,但以維亞這種高強度的打法,未來再度受傷的可能性極大。就算運氣絕佳,沒有致命傷,那在長期的勞損下,他的職業生涯可能也只能撐到三十歲。
在上一個時代,頂尖選手已經把職業生涯拓寬到了35歲以上,納達爾在35~36歲的年紀依舊連續奪得澳網和法網,而費德勒則在37歲依舊拿下了澳網冠軍。
對於俞楓晚和維亞這種在單一球場統治力級別的選手來說,30歲退役簡直太年輕了,這是完全沒有辦法接受的事情。
而醫生提供的另一種方案更加要命:手術治療,50%的概率成功,徹底解決腳腕的問題;而剩下50%的概率是,維亞的職業生涯就此停留在27歲零5個月,以8個大滿貫的數量告別賽場。
——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
這回再樂天派的性格也不好使了。
維亞下一次露面是從莫斯科抵達蒙特卡洛的機場——他像很多Top級的職業選手那樣選擇在蒙特卡洛定居——然後被人拍到拄著拐杖走到到達大廳,沒有團隊成員,全程陪在他身邊的只有俞楓晚。
這時距離澳網結束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球迷們難以想像他的腳傷為什麼至今未能痊癒。維亞只好讓團隊對傷勢做出了一個簡單的回應,包括他所被迫面臨的兩難選擇。
然而,輿論並不友好。
有粉就會有黑。有人刻意說他誇大傷勢,博取同情,甚至有人說他是騙子,是網壇的恥辱。
維亞坐在病床上,直接看懵了。
確實第一次被罵成這樣,而且是這麼個罵法,再好脾氣也不能忍。
俞楓晚沒收了維亞的手機:「別看這些了。」
維亞悶聲道:「Victor,我總算體會到你當年的心情了。」
俞楓晚不置可否。
「你說我該怎麼選?」
「我不知道。」俞楓晚嘆了口氣,「我沒有辦法替你做出這個選擇。」
「醫生說,如果我下次再在同樣的位置受同樣的傷,那我連選擇手術的餘地都沒有了。」
「……你想手術嗎?」
「我沒有辦法去想這件事。」維亞抿了抿唇。
要麼鈍刀子割肉,天天接受倒計時的心理折磨,要麼50%的概率直接退役。
俞楓晚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安慰這個人。上一次是他躺在病房裡,維亞衝上來給了他一巴掌,又抱住他哽咽。可那會兒是他自己的心理問題比較多,對於治療方案反而沒有選擇的空間,而此時此刻維亞面臨的和他當年完全不是一個情況。
是抓住有限的時間多打兩年,還是賭一把手術成功?
俞楓晚只知道,不管維亞選什麼方案,都有可能悔不當初。
維亞的官方帳號和私人INS都停止更新超過兩個月了。他一向愛和球迷分享生活,愛翻牌互動,甚至偶爾會拍拍vlog,這還是他頭一回停更這麼久。
他的粉絲都極為揪心他的動向,甚至一股腦兒涌到俞楓晚的INS底下去詢問。偏生俞楓晚也是一個一年更新不了幾次的,想得知維亞的近況只能趁俞楓晚打比賽的時候順便問一下,而俞楓晚也始終不回應。
倒是記者和路人越來越頻繁地拍到俞楓晚飛往蒙特卡洛的照片。大家由此確定,維亞還在蒙特卡洛養傷。
直到一張新的照片,悄然出現在了社交媒體上。
「我在蒙特卡洛機場遇到了時鳶。」有一位球迷道。
是俞楓晚叫時鳶過來的。
維亞的狀況已經很糟糕了,心理量表的評估顯示中度焦慮。就算腳傷通過保守治療得以恢復,這個心理狀態也很難上賽場。
心理醫生直言:「他現在面臨一個極為重要的抉擇,在一切塵埃落定之前,任何的心理治療都不會有顯著的效果。」
就在俞楓晚束手無策的時候,他忽然就想,時鳶或許會有辦法。<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