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頁
許娘子和崔大山雖心有不舍,可是家裡眼看就住不開了,六丫又大了,跟姐夫兄長總得避一避。
再說日後也有分家的一日,搬出去了也在附近,走路沒幾步,平時做活又怎麼在一塊兒,能照顧得到,搬出去就搬出去吧。
搬家也算分家,許娘子和崔大山商量著,把老鋪子給二丫。
芸芸去城西那間,老鋪子缺人,六丫也不小了,能過去幫忙。
崔大山在這上頭一向聽許娘子的,而且老鋪子是前兩年買下來的,城西的還是租的,正好買的直接給二丫,不然還在鋪子裡幹活,錢給崔家?
那算什麼。
一碗水是端不平的,可二丫畢竟是招贅,家裡的財產指定有她一份。
而且這兩年家裡攢的錢的確不少,給崔如英置辦嫁妝就花了五百多兩,這是嫁出去的,還有這麼多呢,許娘子就算再偏心,也不能給二丫的比給崔如英的少。
這兩年家裡又開了間分店,許娘子和趙掌柜過去的,還給了趙掌柜分成。
都好幾年了,眼看著劉嬸兒和李豐收都成了親戚,趙掌柜那兒不好總拿工錢。
這幾年街上賣包子的也多,城西的包子鋪就芸芸和劉嬸兒管,那邊的大概以後就給崔大郎了。
許娘子和崔大山是腳踏實地的老實人,家裡錢夠花夠用就行,也不盼著多富裕。
崔如英見二人樂得自在,就沒再管過。
一個人有一個人的活法,像崔如英,跟著陸雲蓁做生意,這兩年又投了不少錢進去,有時候賺錢有癮,見一間鋪子一間鋪子開起來,雖然有賺又賠卻也滿足。
不過對許娘子來說,日子安穩最重要,想想這鋪子也開了都八九年了,如果是按二丫在鋪子裡乾的日子算,城東那間鋪子一個月有五六十兩的進項,一年七百多兩,那鋪子分給她也是理所應當的。
不過別的東西是不著急分,再讓崔大山給打些家具,二人自己過日子去吧。
日後家裡還賺錢,給別的孩子的以後再分。至於家裡這幾年買的田地啥的,等四郎五郎也成家了再分清楚。
都是孩子,許娘子儘量一碗水端平了。
給崔如英的也不少了,本來許娘子是想陪個鋪子,可家裡孩子多,芸芸是當嫂子的,就算性子好,可許娘子多偏心補貼心裡也會不痛快。
尤其崔如英不缺這個,就多給準備些首飾,再留一百兩的現銀花。
不過許娘子自己做繡活存了些錢,這也不是鋪子賺的,是女兒給花花樣,繡好了往外賣,賺的幾十兩也都給了如英了。
今兒二丫搬家,包子鋪忙不開,總不能為了搬東西關門一天,而且人多了還手忙腳亂的,就讓六丫帶著倆孩子去鋪子幫忙了,二丫李豐收自己收拾。
這不像崔家以前,就那麼大個舊宅子,那麼點東西,讓李掌柜他們搬兩回就成了,別看二丫李豐收就住一間屋,可也有不少東西呢。崔如英也是看東西多,才讓言世清過來幫忙。
床柜子衣裳首飾,亂七八糟雜七雜八的東西,尤其有了孩子之後東西更多,收拾下來院子都快堆滿了。
東西整理好放到推車上,李豐收先推過去,就是現在天熱,沒幹一會兒就又出一頭汗。
言世清倒不累,就是太熱了,而二丫和李豐收更多是高興。家裡給了間鋪子,李豐收自己也能賺錢,以後吃喝不愁。
現在家裡算是小的有十二口,平日兩個弟弟都在書院,崔大郎考中了舉人,不過會試落榜,家裡給買了個小官,在外地不常回來,如英也馬上嫁人了……可二丫還是覺得一個小家在外面住更自在。
至於孩子,以前多是六丫給看,有時帶去鋪子,要是搬出去肯定不能扔給妹妹了,二丫想買個丫鬟來看著,她是看妹妹有丫鬟很方便。
日子會越來越好的。
二丫看了眼言世清,這個未來妹夫性子不錯,若非今兒他來幫忙,還得請人來弄。
就還有一個多月就成親,此刻正是言世清上心的時候,別說搬家了,就算都搬了他也能搬得動,喝了水,言世清笑著等崔如英擦汗,這又開始幹活了。
一上午東西搬得差不多,中午四人就在外面吃的。
二丫如今也有了鋪子,加上李豐收賺得也不少,她平日自己還買首飾呢,不是捨不得花錢的性子,未來妹夫幫忙,總得吃些好的。
不過也沒去同順德那樣的大酒樓, 而是找了間差不多的,點了一桌菜。
二丫是不怕吃不完,言世清和李豐收都吃得多,一桌菜也剩不下的。
吃過飯還有些東西要搬,但用不著言世清了,夫妻倆收拾半日還剩一些零碎的小物,明兒李豐收再收拾收拾,等到後日把鍋搬過去開個火,一家三口就住新家了。
崔如英倒沒什麼不舍,因為她自己也要嫁人了,以後住不到一塊兒,管姐姐去哪兒住呢。
新宅子她也看過,寬敞大,住著多自在。
人多熱鬧不假,可也不方便,就算性子都好也難免有摩擦口角,倒不如出去住自在。
不過六丫卻很是不舍,她幼時是二丫帶大的,現如今投桃報李,白日總管看著外甥。<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再說日後也有分家的一日,搬出去了也在附近,走路沒幾步,平時做活又怎麼在一塊兒,能照顧得到,搬出去就搬出去吧。
搬家也算分家,許娘子和崔大山商量著,把老鋪子給二丫。
芸芸去城西那間,老鋪子缺人,六丫也不小了,能過去幫忙。
崔大山在這上頭一向聽許娘子的,而且老鋪子是前兩年買下來的,城西的還是租的,正好買的直接給二丫,不然還在鋪子裡幹活,錢給崔家?
那算什麼。
一碗水是端不平的,可二丫畢竟是招贅,家裡的財產指定有她一份。
而且這兩年家裡攢的錢的確不少,給崔如英置辦嫁妝就花了五百多兩,這是嫁出去的,還有這麼多呢,許娘子就算再偏心,也不能給二丫的比給崔如英的少。
這兩年家裡又開了間分店,許娘子和趙掌柜過去的,還給了趙掌柜分成。
都好幾年了,眼看著劉嬸兒和李豐收都成了親戚,趙掌柜那兒不好總拿工錢。
這幾年街上賣包子的也多,城西的包子鋪就芸芸和劉嬸兒管,那邊的大概以後就給崔大郎了。
許娘子和崔大山是腳踏實地的老實人,家裡錢夠花夠用就行,也不盼著多富裕。
崔如英見二人樂得自在,就沒再管過。
一個人有一個人的活法,像崔如英,跟著陸雲蓁做生意,這兩年又投了不少錢進去,有時候賺錢有癮,見一間鋪子一間鋪子開起來,雖然有賺又賠卻也滿足。
不過對許娘子來說,日子安穩最重要,想想這鋪子也開了都八九年了,如果是按二丫在鋪子裡乾的日子算,城東那間鋪子一個月有五六十兩的進項,一年七百多兩,那鋪子分給她也是理所應當的。
不過別的東西是不著急分,再讓崔大山給打些家具,二人自己過日子去吧。
日後家裡還賺錢,給別的孩子的以後再分。至於家裡這幾年買的田地啥的,等四郎五郎也成家了再分清楚。
都是孩子,許娘子儘量一碗水端平了。
給崔如英的也不少了,本來許娘子是想陪個鋪子,可家裡孩子多,芸芸是當嫂子的,就算性子好,可許娘子多偏心補貼心裡也會不痛快。
尤其崔如英不缺這個,就多給準備些首飾,再留一百兩的現銀花。
不過許娘子自己做繡活存了些錢,這也不是鋪子賺的,是女兒給花花樣,繡好了往外賣,賺的幾十兩也都給了如英了。
今兒二丫搬家,包子鋪忙不開,總不能為了搬東西關門一天,而且人多了還手忙腳亂的,就讓六丫帶著倆孩子去鋪子幫忙了,二丫李豐收自己收拾。
這不像崔家以前,就那麼大個舊宅子,那麼點東西,讓李掌柜他們搬兩回就成了,別看二丫李豐收就住一間屋,可也有不少東西呢。崔如英也是看東西多,才讓言世清過來幫忙。
床柜子衣裳首飾,亂七八糟雜七雜八的東西,尤其有了孩子之後東西更多,收拾下來院子都快堆滿了。
東西整理好放到推車上,李豐收先推過去,就是現在天熱,沒幹一會兒就又出一頭汗。
言世清倒不累,就是太熱了,而二丫和李豐收更多是高興。家裡給了間鋪子,李豐收自己也能賺錢,以後吃喝不愁。
現在家裡算是小的有十二口,平日兩個弟弟都在書院,崔大郎考中了舉人,不過會試落榜,家裡給買了個小官,在外地不常回來,如英也馬上嫁人了……可二丫還是覺得一個小家在外面住更自在。
至於孩子,以前多是六丫給看,有時帶去鋪子,要是搬出去肯定不能扔給妹妹了,二丫想買個丫鬟來看著,她是看妹妹有丫鬟很方便。
日子會越來越好的。
二丫看了眼言世清,這個未來妹夫性子不錯,若非今兒他來幫忙,還得請人來弄。
就還有一個多月就成親,此刻正是言世清上心的時候,別說搬家了,就算都搬了他也能搬得動,喝了水,言世清笑著等崔如英擦汗,這又開始幹活了。
一上午東西搬得差不多,中午四人就在外面吃的。
二丫如今也有了鋪子,加上李豐收賺得也不少,她平日自己還買首飾呢,不是捨不得花錢的性子,未來妹夫幫忙,總得吃些好的。
不過也沒去同順德那樣的大酒樓, 而是找了間差不多的,點了一桌菜。
二丫是不怕吃不完,言世清和李豐收都吃得多,一桌菜也剩不下的。
吃過飯還有些東西要搬,但用不著言世清了,夫妻倆收拾半日還剩一些零碎的小物,明兒李豐收再收拾收拾,等到後日把鍋搬過去開個火,一家三口就住新家了。
崔如英倒沒什麼不舍,因為她自己也要嫁人了,以後住不到一塊兒,管姐姐去哪兒住呢。
新宅子她也看過,寬敞大,住著多自在。
人多熱鬧不假,可也不方便,就算性子都好也難免有摩擦口角,倒不如出去住自在。
不過六丫卻很是不舍,她幼時是二丫帶大的,現如今投桃報李,白日總管看著外甥。<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