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頁
身為權貴, 就算在京城和雁回關之間來回跑的火車,主要是為了運送貨物, 不是為了拉人,權貴也有特權。
騰出一節車廂來, 從拉貨的車廂,裝修成舒適的載人車廂, 並不是多困難的事情。
於是李凝香踏上了火車。
李凝香是看著火車鋪設到雁回關的,從地基到枕木到鐵軌,每一個步驟,她都看在眼裡,車廂放上去,第一下鳴笛聲,她都聽過。
她也曾到火車上看過,也曾看見過火車拉著大量貨物,在鐵道上奔馳,送來以往不知道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才能安然送到雁回關的物資。
火車不光快,損耗還少,運輸個幾趟後,基本上就能省下大半物資,那錢夠再裝一條京城到雁回關的鐵路了。
以運糧為例,如果是人力運糧,中間沒有大船從海上河道等地走,只單憑人推小推車送糧,一千斤糧食,送到雁回關還能有五百斤,那都不知道要活活累死多少民夫,一般情況下,能到兩三百斤就不錯了。
有了火車,一千斤糧食,到了雁回關,還能有個九百斤。
這只是個比喻,真正能到的數量,更多。
李凝香不止一次想,如果當年她母親能有此等神器,或許大莊的軍隊,早就將各地的亂黨平息了,還有蠻族,當年給鎮西軍的糧食,絕對不會那麼摳摳搜搜。
只是想想罷了,李凝香很清楚,真要是重來一次,有火車,也沒法控制大莊那爛到根子裡的朝廷。
火車省下來的糧食,不可能落到軍隊士兵手裡,更大可能,是被半路能碰到火車的各個地方官員,給瓜分了。
到時候一樣沒糧。
所以說,江易周得了天下,是應該的。
李凝香坐到窗邊,往外看,窗里窗外的景色一模一樣。
透明玻璃,帶著一點點綠,同樣是以前沒見過的東西。
聽說造價不是特別高,現在京城那邊兒好多人家都換上這種玻璃窗戶了。
江易周造出玻璃,會推廣到民間,如果是沈氏的皇帝造出了這玻璃,李凝香想,估計皇宮和各個貴族府邸都會換上這窗戶,名字是「琉璃窗」。
到時候價格嘛,肯定跟琉璃差不多,普通人最多看兩眼,碰都不可能碰到,更別說裝上自家使用了。
「縣主,還請用茶。」
火車內的乘務員給李凝香倒了兩杯茶,恭敬送來。
乘務員類似於火車上的侍女,但她們可不是真正的侍女,而是經過培訓,了解火車上的所有事情的工作人員。
乘務員,乘坐火車處理事務的人員,職業的名字是由江易周親自定下,所以沒人敢惹她們,她們也在鐵路司掛了名號,身上有官名。
李凝香有禮接過茶,沖那位乘務員點點頭,乘務員輕聲說,有什麼問題可以找她來解答,隨後人就下去了。
李凝香身邊的侍女們,則湊在一起往外看,此刻火車才剛剛開動,窗外的景色,是她們看了兩年的雁回關。
平日裡看膩了的景象,坐在火車裡看,好似變得格外不同了。
李凝香喝了一口熱茶,暖了暖身子。
雁回關冬日寒冷,夏季炎熱,李凝香在這兒呆了兩年,身體狀態就變得不太好,這次回了京城後,肯定少不了求醫問藥。
侍女們跟在李凝香身邊時間很久,她們大多是昔日大長公主親自定下的人,所以她們在李凝香跟前,行事比較放鬆,沒有那麼多規矩。
這不代表她們對李凝香不好,相反,她們都對李凝香特別好。
見李凝香神情落寞,窗外稀奇的景色也吸引不了她們了,馬上有人過來與李凝香聊天,插科打諢解悶,氣氛好了不少。
「郡主,您現在是寧安縣主,不管怎麼說,除了那位長親王外,您是唯一一個擁有皇室爵位的人,京城不會有人為難您的,您莫要擔心。」
侍女知曉李凝香此次回京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是謝葉瑤不放心她,怕她在打仗的時候,轉頭成了蠻國的人。
這是一種排斥,李凝香現在無國無家,好似浮萍,她自然心中會生出落寞之感。
侍女的勸說,深層意思是,既然當初皇帝將李凝香封為縣主,那便說明,皇帝不會計較當年事。
況且,皇帝既然封了李凝香,那李凝香就屬於皇室中人,看在縣主的名頭上,有人找她麻煩,皇帝一定會幫她。
皇帝本人,也不可能自打臉,前腳封人當縣主,後腳針對縣主,那未免太小家子氣了點兒。
李凝香沒說其他,只笑著談起了火車上的新鮮玩意,好像對回京的事情,沒有那麼多想法。
火車是真的快,只是睡了一覺,第二日中午,李凝香就看見了京城。
以前在路上吃土,日夜趕路的精力,像是夢一樣。
聽說京城到長州也有一條鐵路,如果京城放不下她,她也許能回長州。
李凝香下火車的時候,滿腦子都是曾經在長州的日子。
她不得不承認,在長州生活的那些時光,是她一生中最為自在的時候,雖然那個時候,她滿腦子都是喪母的悲痛,但她的身體是自由的,再也不會有人強迫她去做她不想要做的事情了。
江易雅成功在火車站接到了人,坐上馬車,兩人一路往京城裡去了。
李凝香甚至沒有回府休整一下,催著江易雅帶她去末帝府上,她要親自看看,她那位大侄子的葬禮。<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騰出一節車廂來, 從拉貨的車廂,裝修成舒適的載人車廂, 並不是多困難的事情。
於是李凝香踏上了火車。
李凝香是看著火車鋪設到雁回關的,從地基到枕木到鐵軌,每一個步驟,她都看在眼裡,車廂放上去,第一下鳴笛聲,她都聽過。
她也曾到火車上看過,也曾看見過火車拉著大量貨物,在鐵道上奔馳,送來以往不知道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才能安然送到雁回關的物資。
火車不光快,損耗還少,運輸個幾趟後,基本上就能省下大半物資,那錢夠再裝一條京城到雁回關的鐵路了。
以運糧為例,如果是人力運糧,中間沒有大船從海上河道等地走,只單憑人推小推車送糧,一千斤糧食,送到雁回關還能有五百斤,那都不知道要活活累死多少民夫,一般情況下,能到兩三百斤就不錯了。
有了火車,一千斤糧食,到了雁回關,還能有個九百斤。
這只是個比喻,真正能到的數量,更多。
李凝香不止一次想,如果當年她母親能有此等神器,或許大莊的軍隊,早就將各地的亂黨平息了,還有蠻族,當年給鎮西軍的糧食,絕對不會那麼摳摳搜搜。
只是想想罷了,李凝香很清楚,真要是重來一次,有火車,也沒法控制大莊那爛到根子裡的朝廷。
火車省下來的糧食,不可能落到軍隊士兵手裡,更大可能,是被半路能碰到火車的各個地方官員,給瓜分了。
到時候一樣沒糧。
所以說,江易周得了天下,是應該的。
李凝香坐到窗邊,往外看,窗里窗外的景色一模一樣。
透明玻璃,帶著一點點綠,同樣是以前沒見過的東西。
聽說造價不是特別高,現在京城那邊兒好多人家都換上這種玻璃窗戶了。
江易周造出玻璃,會推廣到民間,如果是沈氏的皇帝造出了這玻璃,李凝香想,估計皇宮和各個貴族府邸都會換上這窗戶,名字是「琉璃窗」。
到時候價格嘛,肯定跟琉璃差不多,普通人最多看兩眼,碰都不可能碰到,更別說裝上自家使用了。
「縣主,還請用茶。」
火車內的乘務員給李凝香倒了兩杯茶,恭敬送來。
乘務員類似於火車上的侍女,但她們可不是真正的侍女,而是經過培訓,了解火車上的所有事情的工作人員。
乘務員,乘坐火車處理事務的人員,職業的名字是由江易周親自定下,所以沒人敢惹她們,她們也在鐵路司掛了名號,身上有官名。
李凝香有禮接過茶,沖那位乘務員點點頭,乘務員輕聲說,有什麼問題可以找她來解答,隨後人就下去了。
李凝香身邊的侍女們,則湊在一起往外看,此刻火車才剛剛開動,窗外的景色,是她們看了兩年的雁回關。
平日裡看膩了的景象,坐在火車裡看,好似變得格外不同了。
李凝香喝了一口熱茶,暖了暖身子。
雁回關冬日寒冷,夏季炎熱,李凝香在這兒呆了兩年,身體狀態就變得不太好,這次回了京城後,肯定少不了求醫問藥。
侍女們跟在李凝香身邊時間很久,她們大多是昔日大長公主親自定下的人,所以她們在李凝香跟前,行事比較放鬆,沒有那麼多規矩。
這不代表她們對李凝香不好,相反,她們都對李凝香特別好。
見李凝香神情落寞,窗外稀奇的景色也吸引不了她們了,馬上有人過來與李凝香聊天,插科打諢解悶,氣氛好了不少。
「郡主,您現在是寧安縣主,不管怎麼說,除了那位長親王外,您是唯一一個擁有皇室爵位的人,京城不會有人為難您的,您莫要擔心。」
侍女知曉李凝香此次回京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是謝葉瑤不放心她,怕她在打仗的時候,轉頭成了蠻國的人。
這是一種排斥,李凝香現在無國無家,好似浮萍,她自然心中會生出落寞之感。
侍女的勸說,深層意思是,既然當初皇帝將李凝香封為縣主,那便說明,皇帝不會計較當年事。
況且,皇帝既然封了李凝香,那李凝香就屬於皇室中人,看在縣主的名頭上,有人找她麻煩,皇帝一定會幫她。
皇帝本人,也不可能自打臉,前腳封人當縣主,後腳針對縣主,那未免太小家子氣了點兒。
李凝香沒說其他,只笑著談起了火車上的新鮮玩意,好像對回京的事情,沒有那麼多想法。
火車是真的快,只是睡了一覺,第二日中午,李凝香就看見了京城。
以前在路上吃土,日夜趕路的精力,像是夢一樣。
聽說京城到長州也有一條鐵路,如果京城放不下她,她也許能回長州。
李凝香下火車的時候,滿腦子都是曾經在長州的日子。
她不得不承認,在長州生活的那些時光,是她一生中最為自在的時候,雖然那個時候,她滿腦子都是喪母的悲痛,但她的身體是自由的,再也不會有人強迫她去做她不想要做的事情了。
江易雅成功在火車站接到了人,坐上馬車,兩人一路往京城裡去了。
李凝香甚至沒有回府休整一下,催著江易雅帶她去末帝府上,她要親自看看,她那位大侄子的葬禮。<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