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頁
也就是在這段時間內,董家豬圈裡的豬也變得古怪,豬圈裡的母豬似乎格外暴躁,董伯年猜測,可能是豬懷了孩子,所以脾氣也變得古怪。
好在修建房子時,多修了幾個豬圈,那隻暴躁的母豬便被單獨隔離開,防止豬和豬打架時把豬圈給撞開。
公豬可不比母豬,懷孕母豬的殺傷力可比公豬大得多。
果然,在將那頭暴躁的母豬和其他的豬隔離開之後,豬圈也就安靜下來,等到了十一月,那頭母豬生下一窩小豬仔。
在得知這個消息的當日,許慧還專門給豬圈裡加了些乾草,為了防止母豬傷人,許慧只將乾草放在豬圈的角落,生怕脾氣不穩定的母豬暴起。
等到加了乾草之後,董伯年提著一大桶加肉和草藥熬煮好的豬食給那頭母豬補身體。
剛剛生產完的母豬身子虛,得多補補才能有足夠的奶水餵小豬。
等餵好了豬,董伯年提著桶回屋,岑嫣好奇地詢問:「那幾頭小豬長得可好?」
「我也不大能看清,就看到一隻,看著白白胖胖的,就窩在母豬後頭。」
「真好,咱們家又添了小豬。」
屋後傳來一陣陣木碓咯吱咯吱的聲音,大概是聽到了董伯年的聲音,董仲清喊了一聲。
「大哥,你來看看我們舂的這樹皮怎麼樣?」
「哎,就來。」
岑嫣原本也想跟著去瞧,董伯年直接將她攔下:「外面地滑,你在屋子裡就成。」
「......」
自懷了孩子,她能出門的機會就少了,幾個月之前還能走的遠些,這段日子的肚子愈發大了,再加上外面路滑,她只能在家裡待著。
長時間不出門,她都快憋壞了。
她百無聊賴地扶著腰回屋,坐到前些日子縫製的兔毛軟椅上,拿起旁邊的小衣裳就開始縫製。這些日子她給孩子縫了不少衣裳,日後孩子若出世,應當足夠穿了。
想到此,她又從針線簍下翻出了一件小小的衣裳,自懷了孩子之後,她那處就愈發地大了起來,有時候都兜不住,身子極其難受,她便想著縫製特定的小衣,也能方便舒服些。
前幾日她也試穿過,那衣裳穿起來極好。
她抬手加上了幾針,縫製的過程還不斷地往外看,生怕被人看到。
好在外面的人都在忙著舂造紙用的紙漿,倒是沒時間到屋內來烤火。
等她將小衣縫製好了之後,外頭碓的咯吱聲還在響,她閉上眼睛休息了一會兒,站起身走動。
這時,外面的聲音也停歇下來,與此同時,董伯年的聲音也傳了進來:「好了,這個木漿已經很碎了,咱們待會兒就能進行下一步了。」
「哇!」
接下來就是一陣孩童的讚嘆聲。
「原來紙是這般做的,這麼複雜,掛不得我爹去山下買的紙張那般貴。」說話的人是董伯年的一個學生。
另一人也跟著道:「多虧了夫子,咱們明年也能用紙張來讀書了。」
董伯年聽著底下學生七嘴八舌地說話,立馬就笑呵呵地道:「紙張的做法是你們師母想出來的,若不是她去年說要試做紙張,咱們今年也不能來做這些紙張。」
屋內的岑嫣聽到這話,莞爾一笑,之後才輕聲嘀咕:「哪裡是我?不過是運氣好,恰好試做出來罷了。」
屋外的人可聽不見她說話的聲音,將收拾出來的紙漿放入一個巨大的木質容器里,加入木姜子,將紙漿和木姜子汁重逢融合,才用特定的模具將紙張撈起。
每每撈起一次,眾人就發出一陣陣的驚嘆聲,岑嫣在屋內瞧了一陣熱鬧。
等到了次日,董伯年帶著人將紙張烤乾,最終得到了結實的紙張。
都說百聞不如一見,當初董家說能將紙張造出來,山寨里的人雖然信,但遠不及親眼見到紙張一步步地做出來震撼。
山寨里的漢子們雖是大老粗,但有時候也會用上一些紙張和毛筆。
楊勝也跟著驚喜道:「我去山下的書鋪看過,這紙張賣的可不便宜,若是咱們能將紙做出來,拿到山下賣,咱們說不定還能掙一大筆錢。」
他前些日子通過將山內收的山貨拿去賣,再將山外的東西帶到山里,可是掙了一大筆錢。如今的眼光自然不同於以往,立馬就能看出董家做出的東西不一般。
「你要做這個生意?」董伯年探究地看了他一眼。
「是啊,師父。這東西是你和師母研究出來的,我便想著問問你,你們到底願不願意試試。」
董伯年沉吟了一會兒道:「這事啊,我們得想想才行。」
等到董伯年將這事告訴家裡人。
岑嫣最先出聲:「楊勝倒是活絡。」
「孩兒他爹,你看這事?」許慧對這事有些心動。
「爹,大哥,我聽說,楊勝要專門組織一個隊伍,大約每個月進出山,到時候咱們山寨里的人也不用時常去山寨外買東西,只需要找他換些東西就好。」
一聽到這事,許慧就誇讚:「這個辦法不錯啊!也免得你們爺兒幾個上山下山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好在修建房子時,多修了幾個豬圈,那隻暴躁的母豬便被單獨隔離開,防止豬和豬打架時把豬圈給撞開。
公豬可不比母豬,懷孕母豬的殺傷力可比公豬大得多。
果然,在將那頭暴躁的母豬和其他的豬隔離開之後,豬圈也就安靜下來,等到了十一月,那頭母豬生下一窩小豬仔。
在得知這個消息的當日,許慧還專門給豬圈裡加了些乾草,為了防止母豬傷人,許慧只將乾草放在豬圈的角落,生怕脾氣不穩定的母豬暴起。
等到加了乾草之後,董伯年提著一大桶加肉和草藥熬煮好的豬食給那頭母豬補身體。
剛剛生產完的母豬身子虛,得多補補才能有足夠的奶水餵小豬。
等餵好了豬,董伯年提著桶回屋,岑嫣好奇地詢問:「那幾頭小豬長得可好?」
「我也不大能看清,就看到一隻,看著白白胖胖的,就窩在母豬後頭。」
「真好,咱們家又添了小豬。」
屋後傳來一陣陣木碓咯吱咯吱的聲音,大概是聽到了董伯年的聲音,董仲清喊了一聲。
「大哥,你來看看我們舂的這樹皮怎麼樣?」
「哎,就來。」
岑嫣原本也想跟著去瞧,董伯年直接將她攔下:「外面地滑,你在屋子裡就成。」
「......」
自懷了孩子,她能出門的機會就少了,幾個月之前還能走的遠些,這段日子的肚子愈發大了,再加上外面路滑,她只能在家裡待著。
長時間不出門,她都快憋壞了。
她百無聊賴地扶著腰回屋,坐到前些日子縫製的兔毛軟椅上,拿起旁邊的小衣裳就開始縫製。這些日子她給孩子縫了不少衣裳,日後孩子若出世,應當足夠穿了。
想到此,她又從針線簍下翻出了一件小小的衣裳,自懷了孩子之後,她那處就愈發地大了起來,有時候都兜不住,身子極其難受,她便想著縫製特定的小衣,也能方便舒服些。
前幾日她也試穿過,那衣裳穿起來極好。
她抬手加上了幾針,縫製的過程還不斷地往外看,生怕被人看到。
好在外面的人都在忙著舂造紙用的紙漿,倒是沒時間到屋內來烤火。
等她將小衣縫製好了之後,外頭碓的咯吱聲還在響,她閉上眼睛休息了一會兒,站起身走動。
這時,外面的聲音也停歇下來,與此同時,董伯年的聲音也傳了進來:「好了,這個木漿已經很碎了,咱們待會兒就能進行下一步了。」
「哇!」
接下來就是一陣孩童的讚嘆聲。
「原來紙是這般做的,這麼複雜,掛不得我爹去山下買的紙張那般貴。」說話的人是董伯年的一個學生。
另一人也跟著道:「多虧了夫子,咱們明年也能用紙張來讀書了。」
董伯年聽著底下學生七嘴八舌地說話,立馬就笑呵呵地道:「紙張的做法是你們師母想出來的,若不是她去年說要試做紙張,咱們今年也不能來做這些紙張。」
屋內的岑嫣聽到這話,莞爾一笑,之後才輕聲嘀咕:「哪裡是我?不過是運氣好,恰好試做出來罷了。」
屋外的人可聽不見她說話的聲音,將收拾出來的紙漿放入一個巨大的木質容器里,加入木姜子,將紙漿和木姜子汁重逢融合,才用特定的模具將紙張撈起。
每每撈起一次,眾人就發出一陣陣的驚嘆聲,岑嫣在屋內瞧了一陣熱鬧。
等到了次日,董伯年帶著人將紙張烤乾,最終得到了結實的紙張。
都說百聞不如一見,當初董家說能將紙張造出來,山寨里的人雖然信,但遠不及親眼見到紙張一步步地做出來震撼。
山寨里的漢子們雖是大老粗,但有時候也會用上一些紙張和毛筆。
楊勝也跟著驚喜道:「我去山下的書鋪看過,這紙張賣的可不便宜,若是咱們能將紙做出來,拿到山下賣,咱們說不定還能掙一大筆錢。」
他前些日子通過將山內收的山貨拿去賣,再將山外的東西帶到山里,可是掙了一大筆錢。如今的眼光自然不同於以往,立馬就能看出董家做出的東西不一般。
「你要做這個生意?」董伯年探究地看了他一眼。
「是啊,師父。這東西是你和師母研究出來的,我便想著問問你,你們到底願不願意試試。」
董伯年沉吟了一會兒道:「這事啊,我們得想想才行。」
等到董伯年將這事告訴家裡人。
岑嫣最先出聲:「楊勝倒是活絡。」
「孩兒他爹,你看這事?」許慧對這事有些心動。
「爹,大哥,我聽說,楊勝要專門組織一個隊伍,大約每個月進出山,到時候咱們山寨里的人也不用時常去山寨外買東西,只需要找他換些東西就好。」
一聽到這事,許慧就誇讚:「這個辦法不錯啊!也免得你們爺兒幾個上山下山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