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這年頭打跨國電話相當麻煩,好在她都是負責接,麻煩都在撥打人那邊。
拿起話筒,聲音很快就跟著傳來,「是希希嗎?」
「是我。」林希回應道,「話費太貴,咱們撿緊要的話說,一些問候的話,咱們寫信慢慢說。」
難得能聽到她的聲音,祁博衍其實很想跟她多說幾句,但他也知道這電話不知道有多少人監聽,太過私密的話,並不方便說出口,只能應了林希的要求,「好,你說。」
「今天國家宣布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政策了。對外改革跟你關係暫時不大,對外開放跟你關係可能不小。所以,我第一時間把這消息告訴你。」王全想回國投資的事,祁博衍跟她說過。
想到這王全本身是搞電腦的,要是能在這個節點上把人召回來,那國家在電腦上的發展,起碼能早上二十年時間。
她沒忘記,祁博衍出去,除了學技術外,還想拉合適的人回來投資。
這位王全先生,無非是眼下最好的人選。
祁博衍顯然也是這樣想的,「好,我知道了。不過,這政策剛提出來,具體有哪些優惠政策,還要你後續及時告訴我,我這邊才好安排。」
要是能由他牽頭將王全吸引回國投資,最好是將他那電腦公司建到國內,那無論於國家,還是於王全先生都是絕對的好事。
而作為牽頭人的他,先不說其他回報,就這電腦公司在國內發展起來,就是*他後續發展的硬體設施。
先有電腦的發展,才有後頭自家妻子說的各項發展。
總之,這件事對他來說,絕對只有好沒有壞。
「這點不用你說,我也會做。」
「在王先生的幫助下,我已經掌握了可視電話的技術。但是單有技術沒用,還得有硬體設施做配備。另外,我開始學習阿帕計算機網,這也是王先生幫助的。」阿婆計算機網是現代網際網路的前身,要不是認識王全,哪怕他在國外待上三五年都不一定,能接觸到這項技術。
從這方面來說,他真的很感激王全。
不看其他,看在這事的份上,他也會好好幫王全牽頭回國的事。
「用不上只是暫時的,相信等你回國,國內在這些方面都會有一定的基礎。」說起這個,林希不由說起,她隔斷時間就往報紙上投放的稿件,「你寄回來的那些科普資料,已經慢慢起作用,我在學校偶爾能聽到有關的談論。」
「技術的事,只要有人關注了,自然有感興趣的人去研究。」
「研究的人多了,也就慢慢成為行業。」
「王先生知道我一直在國內發技術科普的文章,覺得這是件很有意義的事,他叫自己的秘書整理了一整個系列的科普給我,我已經寄給你,估計不久就能收到。」
「你問問王先生,同不同意把那些內容在國內出版,同意的話,我就讓爺爺想辦法,出一本系列科普書。」
祁博衍覺得對方願意拿出來,肯定不介意他們拿來出版。
不過,想到王全已經在國外生活幾十年,很是講究尊重。
這事確實問過對方會更好,「好。」
「我們在國內一切安好,你好嗎?」林希最後問道。
祁博衍知道這是要掛電話了,心裡很是不舍,「挺好的,就是一直很想你。」
「我也想你。」這是真的,「每次想你,我就告訴自己,分別是為了更好的重逢,那樣就不至於太難受。」
「我也一樣。」祁博衍希望儘快促成王全回國的事,那樣他肯定爭取跟著回一趟國。不過,這還是沒影的事,他沒開口,免得害林希空歡喜一場,「替我像爺爺還有爸媽他們問好,告訴他們我一切都很好,就是想他們。」
「我會的,照顧好自己。」雖然很捨不得,但林希還是最後說道,「那我們就掛了,其他的事咱們信里細說。」
「好,信里聊,我掛了。」說完,就掛了電話。
聽著電話里,嘟嘟嘟的聲音,林希久久沒放下手裡的話筒。
祁博衍離開十個多月了,這是距離他剛到美國那通報平安電話後,第一次聽到他的聲音。
大概是話筒質量不是很好的原因,她覺得對方的聲音有些失真,不是她記憶中的樣子。
這讓她有種失真的感覺。
給她做好炸醬麵的李姨,端著面進來,看到她這樣子,難免有些心疼,「你們年輕人的事,我也不懂。但我想啊,這人只要知道彼此都好好活著,哪怕沒在一起也沒關係。」
「距離博衍同志離開,已經十個多月,再兩個這個時間,他差不多就能回來。」
「到時候你們就再也不用分開。」
要她看來沒什麼比夫妻兩能在一起好的事,但她這是勸人,話自然不能這樣說。
而且她很清楚,自己不理解現在的年輕人。
既然不能理解,那就撿好聽,能說的說,免得惹人嫌。
聽到她的聲音,林希放下話筒,笑看向李姨,「對,還是不想他了,吃飯比較實在。」
這通電話後,兩夫妻之間又恢復了寫信的原始交流方式。哪怕過年,兩人也誰都沒開口通話的事。因為兩個人都發現,電話聯繫除了讓他們更想念彼此外,沒任何益處。
既如此,完全沒必要費那個精力特意打電話。
書信往來速度雖然慢,但看著信里字裡行間的意思,其實比電話聯繫更有味道,關鍵是只要想對方了,就可以拿出來看看。<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拿起話筒,聲音很快就跟著傳來,「是希希嗎?」
「是我。」林希回應道,「話費太貴,咱們撿緊要的話說,一些問候的話,咱們寫信慢慢說。」
難得能聽到她的聲音,祁博衍其實很想跟她多說幾句,但他也知道這電話不知道有多少人監聽,太過私密的話,並不方便說出口,只能應了林希的要求,「好,你說。」
「今天國家宣布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政策了。對外改革跟你關係暫時不大,對外開放跟你關係可能不小。所以,我第一時間把這消息告訴你。」王全想回國投資的事,祁博衍跟她說過。
想到這王全本身是搞電腦的,要是能在這個節點上把人召回來,那國家在電腦上的發展,起碼能早上二十年時間。
她沒忘記,祁博衍出去,除了學技術外,還想拉合適的人回來投資。
這位王全先生,無非是眼下最好的人選。
祁博衍顯然也是這樣想的,「好,我知道了。不過,這政策剛提出來,具體有哪些優惠政策,還要你後續及時告訴我,我這邊才好安排。」
要是能由他牽頭將王全吸引回國投資,最好是將他那電腦公司建到國內,那無論於國家,還是於王全先生都是絕對的好事。
而作為牽頭人的他,先不說其他回報,就這電腦公司在國內發展起來,就是*他後續發展的硬體設施。
先有電腦的發展,才有後頭自家妻子說的各項發展。
總之,這件事對他來說,絕對只有好沒有壞。
「這點不用你說,我也會做。」
「在王先生的幫助下,我已經掌握了可視電話的技術。但是單有技術沒用,還得有硬體設施做配備。另外,我開始學習阿帕計算機網,這也是王先生幫助的。」阿婆計算機網是現代網際網路的前身,要不是認識王全,哪怕他在國外待上三五年都不一定,能接觸到這項技術。
從這方面來說,他真的很感激王全。
不看其他,看在這事的份上,他也會好好幫王全牽頭回國的事。
「用不上只是暫時的,相信等你回國,國內在這些方面都會有一定的基礎。」說起這個,林希不由說起,她隔斷時間就往報紙上投放的稿件,「你寄回來的那些科普資料,已經慢慢起作用,我在學校偶爾能聽到有關的談論。」
「技術的事,只要有人關注了,自然有感興趣的人去研究。」
「研究的人多了,也就慢慢成為行業。」
「王先生知道我一直在國內發技術科普的文章,覺得這是件很有意義的事,他叫自己的秘書整理了一整個系列的科普給我,我已經寄給你,估計不久就能收到。」
「你問問王先生,同不同意把那些內容在國內出版,同意的話,我就讓爺爺想辦法,出一本系列科普書。」
祁博衍覺得對方願意拿出來,肯定不介意他們拿來出版。
不過,想到王全已經在國外生活幾十年,很是講究尊重。
這事確實問過對方會更好,「好。」
「我們在國內一切安好,你好嗎?」林希最後問道。
祁博衍知道這是要掛電話了,心裡很是不舍,「挺好的,就是一直很想你。」
「我也想你。」這是真的,「每次想你,我就告訴自己,分別是為了更好的重逢,那樣就不至於太難受。」
「我也一樣。」祁博衍希望儘快促成王全回國的事,那樣他肯定爭取跟著回一趟國。不過,這還是沒影的事,他沒開口,免得害林希空歡喜一場,「替我像爺爺還有爸媽他們問好,告訴他們我一切都很好,就是想他們。」
「我會的,照顧好自己。」雖然很捨不得,但林希還是最後說道,「那我們就掛了,其他的事咱們信里細說。」
「好,信里聊,我掛了。」說完,就掛了電話。
聽著電話里,嘟嘟嘟的聲音,林希久久沒放下手裡的話筒。
祁博衍離開十個多月了,這是距離他剛到美國那通報平安電話後,第一次聽到他的聲音。
大概是話筒質量不是很好的原因,她覺得對方的聲音有些失真,不是她記憶中的樣子。
這讓她有種失真的感覺。
給她做好炸醬麵的李姨,端著面進來,看到她這樣子,難免有些心疼,「你們年輕人的事,我也不懂。但我想啊,這人只要知道彼此都好好活著,哪怕沒在一起也沒關係。」
「距離博衍同志離開,已經十個多月,再兩個這個時間,他差不多就能回來。」
「到時候你們就再也不用分開。」
要她看來沒什麼比夫妻兩能在一起好的事,但她這是勸人,話自然不能這樣說。
而且她很清楚,自己不理解現在的年輕人。
既然不能理解,那就撿好聽,能說的說,免得惹人嫌。
聽到她的聲音,林希放下話筒,笑看向李姨,「對,還是不想他了,吃飯比較實在。」
這通電話後,兩夫妻之間又恢復了寫信的原始交流方式。哪怕過年,兩人也誰都沒開口通話的事。因為兩個人都發現,電話聯繫除了讓他們更想念彼此外,沒任何益處。
既如此,完全沒必要費那個精力特意打電話。
書信往來速度雖然慢,但看著信里字裡行間的意思,其實比電話聯繫更有味道,關鍵是只要想對方了,就可以拿出來看看。<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