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頁
有了聖旨, 前線的將士們更能安心與蠻人拼殺。林澤也鬆了口氣, 如果京都那邊再不支援, 大軍後勤不足, 僅靠保寧府一府之力支撐不起長時間的戰事。
「咱們總歸是勝了, 澤哥兒!」石頭握緊拳頭道。
秋葉蕭蕭,晨風清涼,人心澎湃難平。他們都想起了當年全族在蠻人的屠刀下艱難逃生的日子, 能再次回到柳頭縣是林澤他們魂牽夢繞之事,但真正踏上這片土地,又伴隨著難以平復的悲痛。他們的親人朋友,不知多少死在了那裡。
車隊緩慢經過城外農田裡,看見耕牛重新下地,農夫們小心翼翼地翻耕著荒蕪許久的土地。殘垣斷壁之間,新生的力量正在凝聚。
林沐情緒波動比較大,適才還能冷靜地說上幾句,現在已是淚眼朦朧地趴在馬車車窗,「哥,真的是柳頭縣…嗚嗚…」
石頭堅毅臉上亦是喜極而泣的模樣,「咱們林家村往前再走三里路,有棵歪脖子柳樹的岔口進去就是了!」
林澤早已經比他們激動過一輪了,眼下雖說情緒也不平靜,但總體還是能夠克制的。
「咱們今日先到縣城聆聽聖旨,回家的事日後有的是機會。」林澤讓如意幫著妹妹擦乾淨臉、把衣著整理好,免得接旨時失儀。
……
晨暉破霧,恰是秋分,金風輕柔地拂過柳頭縣的雉堞,仿若要撫平這城垣歷經戰火的滄桑。新砌磚石在初陽下泛著溫潤的光,幾縷炊煙裊裊升騰,慢慢融入澄澈的碧空,似在悄聲訴說著重歸安寧的喜悅。
一眾百姓、歸俘、商賈、尋親者與官吏齊聚,人人面上塵泥斑駁,卻難掩眼中熾熱。百姓們衣衫襤褸,相互攙扶,眼中淚光閃爍,口中喃喃有詞,似在感恩上蒼眷顧,讓一家老小免遭離散。孩童躲在父母身後,怯生生地看著周圍,小手緊緊攥著衣角。
被俘歸來的壯丁們,身形消瘦,發絲凌亂,身上枷鎖雖除,淤青仍在。可此刻他們脊背挺直,眼中滿是歸家的慰藉與重生的堅毅,望著城樓下熟悉又陌生的街巷,往昔安居樂業的景象如在眼前。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聞柳頭縣重歸版圖,喜難自抑。念及往昔,外虜入侵,縣民深陷水火,慘遭奴役之苦,田舍荒蕪,親眷離散,朕心日夜憂思,痛徹肺腑。
今幸有忠勇將士,捨生忘死,奮戰驅敵,光復故土。朕特頒此旨,以安眾心。
一應被擄百姓,清查造冊,無論男女老少,即刻護送回鄉。官府撥銀,安置住所,按戶給糧,確保溫飽無虞。
將士有功,犒賞有加,已另有封賞。此番留駐柳頭縣者,當約束軍紀,助民重建,不得有擾。軍民一心,共守家園。」
宣旨的內侍讀完聖旨後,城樓上下官吏、將士、百姓跪地山呼萬歲,呼聲直衝雲霄,驚起群鴉。
宣完這道旨意後,內侍官再次拿出一道聖旨,林澤和虞伯鈞相視一眼,再看周圍的官吏將士皆目露期待與興奮,大家都猜到該論功行賞了。
趁著前面內侍官們拜擺放整理接旨的禮器時,虞伯鈞嘴角噙著笑、擠眉弄眼小聲說道,「你這次會不會…三品…」
林澤小幅度搖頭,他現在正五品,把手頭所有的政績加起來上斤稱勉強沖四品。不是說紡織工坊、礦山、出力收復國土的功勞不夠大,只是目前工坊、礦山的開發時間還不夠久,項目成果轉化、影響力還不夠大。
雖然京都那邊流言一直沒有停過,但林澤跟陳輝鳴的通信是正常的,字里行間的態度一直都沒有轉變,林澤從這一點至少可以判斷:陳輝鳴是支持他進行這些嘗試的。
有了陳輝鳴的支持,林澤在
保寧府的權勢如日中天。戰爭期間,莫畏天一開始還跟梁萬山走個過場商量一下,後面是直接讓親信給林澤傳消息,或是雙方親自到中軍營帳中商談事宜。
梁萬山和沈鶴都保持默認態度,除非林澤有要求,否則他們都只管府衙的日常事務。隨著毛線、毛衣大受歡迎,紡織工坊也隨之進行了一次擴張。梁萬山、沈鶴守著這個下金蛋的母雞,自然是沒閒心管林澤忙活的事。
香案等物被人有序地擺放齊整,宣旨內侍再度從錦盒裡拿出一道聖旨,眾人見狀紛紛掀起衣袍跪在蒲團上。
「…..殫精竭慮,巧用妙計,克復失地,功震朝野。今特下旨嘉獎:」
林澤聽到這句心裡也忍不住泛起漣漪,期待陳輝鳴會有什麼獎賞。想想以前幾次給他辦事,陳輝鳴出手都很闊綽。升不了官給錢給房子也行啊,林澤覺得自己挺好打發的。
「大將軍莫畏天忠勇絕倫,晉正二品定國大將軍,以顯殊勛,食邑千戶,賜金百兩、錦緞千匹…長平侯虞伯鈞往來策應,奮勇殺敵,晉升從六品忠顯校尉,賜甲冑一副,彰顯武勇…保寧府府衙上下保障得力,使軍無後顧之憂,記大功一次,賞糧百斛,布帛三百匹。望諸卿再接再厲,保我山河永固!」
聖旨讀了有五六分鐘,將有功績的將士群臣都做了一一封賞和表彰,特意犒勞有功之人,賞賜眾將士好酒好肉。
大家跪謝接旨後,虞伯鈞剛聽到自己得了個從六品忠顯校尉後還沒高興多久,發現聖旨讀完都沒有提到林澤的賞賜,令他感到不解、不敢置信。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咱們總歸是勝了, 澤哥兒!」石頭握緊拳頭道。
秋葉蕭蕭,晨風清涼,人心澎湃難平。他們都想起了當年全族在蠻人的屠刀下艱難逃生的日子, 能再次回到柳頭縣是林澤他們魂牽夢繞之事,但真正踏上這片土地,又伴隨著難以平復的悲痛。他們的親人朋友,不知多少死在了那裡。
車隊緩慢經過城外農田裡,看見耕牛重新下地,農夫們小心翼翼地翻耕著荒蕪許久的土地。殘垣斷壁之間,新生的力量正在凝聚。
林沐情緒波動比較大,適才還能冷靜地說上幾句,現在已是淚眼朦朧地趴在馬車車窗,「哥,真的是柳頭縣…嗚嗚…」
石頭堅毅臉上亦是喜極而泣的模樣,「咱們林家村往前再走三里路,有棵歪脖子柳樹的岔口進去就是了!」
林澤早已經比他們激動過一輪了,眼下雖說情緒也不平靜,但總體還是能夠克制的。
「咱們今日先到縣城聆聽聖旨,回家的事日後有的是機會。」林澤讓如意幫著妹妹擦乾淨臉、把衣著整理好,免得接旨時失儀。
……
晨暉破霧,恰是秋分,金風輕柔地拂過柳頭縣的雉堞,仿若要撫平這城垣歷經戰火的滄桑。新砌磚石在初陽下泛著溫潤的光,幾縷炊煙裊裊升騰,慢慢融入澄澈的碧空,似在悄聲訴說著重歸安寧的喜悅。
一眾百姓、歸俘、商賈、尋親者與官吏齊聚,人人面上塵泥斑駁,卻難掩眼中熾熱。百姓們衣衫襤褸,相互攙扶,眼中淚光閃爍,口中喃喃有詞,似在感恩上蒼眷顧,讓一家老小免遭離散。孩童躲在父母身後,怯生生地看著周圍,小手緊緊攥著衣角。
被俘歸來的壯丁們,身形消瘦,發絲凌亂,身上枷鎖雖除,淤青仍在。可此刻他們脊背挺直,眼中滿是歸家的慰藉與重生的堅毅,望著城樓下熟悉又陌生的街巷,往昔安居樂業的景象如在眼前。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聞柳頭縣重歸版圖,喜難自抑。念及往昔,外虜入侵,縣民深陷水火,慘遭奴役之苦,田舍荒蕪,親眷離散,朕心日夜憂思,痛徹肺腑。
今幸有忠勇將士,捨生忘死,奮戰驅敵,光復故土。朕特頒此旨,以安眾心。
一應被擄百姓,清查造冊,無論男女老少,即刻護送回鄉。官府撥銀,安置住所,按戶給糧,確保溫飽無虞。
將士有功,犒賞有加,已另有封賞。此番留駐柳頭縣者,當約束軍紀,助民重建,不得有擾。軍民一心,共守家園。」
宣旨的內侍讀完聖旨後,城樓上下官吏、將士、百姓跪地山呼萬歲,呼聲直衝雲霄,驚起群鴉。
宣完這道旨意後,內侍官再次拿出一道聖旨,林澤和虞伯鈞相視一眼,再看周圍的官吏將士皆目露期待與興奮,大家都猜到該論功行賞了。
趁著前面內侍官們拜擺放整理接旨的禮器時,虞伯鈞嘴角噙著笑、擠眉弄眼小聲說道,「你這次會不會…三品…」
林澤小幅度搖頭,他現在正五品,把手頭所有的政績加起來上斤稱勉強沖四品。不是說紡織工坊、礦山、出力收復國土的功勞不夠大,只是目前工坊、礦山的開發時間還不夠久,項目成果轉化、影響力還不夠大。
雖然京都那邊流言一直沒有停過,但林澤跟陳輝鳴的通信是正常的,字里行間的態度一直都沒有轉變,林澤從這一點至少可以判斷:陳輝鳴是支持他進行這些嘗試的。
有了陳輝鳴的支持,林澤在
保寧府的權勢如日中天。戰爭期間,莫畏天一開始還跟梁萬山走個過場商量一下,後面是直接讓親信給林澤傳消息,或是雙方親自到中軍營帳中商談事宜。
梁萬山和沈鶴都保持默認態度,除非林澤有要求,否則他們都只管府衙的日常事務。隨著毛線、毛衣大受歡迎,紡織工坊也隨之進行了一次擴張。梁萬山、沈鶴守著這個下金蛋的母雞,自然是沒閒心管林澤忙活的事。
香案等物被人有序地擺放齊整,宣旨內侍再度從錦盒裡拿出一道聖旨,眾人見狀紛紛掀起衣袍跪在蒲團上。
「…..殫精竭慮,巧用妙計,克復失地,功震朝野。今特下旨嘉獎:」
林澤聽到這句心裡也忍不住泛起漣漪,期待陳輝鳴會有什麼獎賞。想想以前幾次給他辦事,陳輝鳴出手都很闊綽。升不了官給錢給房子也行啊,林澤覺得自己挺好打發的。
「大將軍莫畏天忠勇絕倫,晉正二品定國大將軍,以顯殊勛,食邑千戶,賜金百兩、錦緞千匹…長平侯虞伯鈞往來策應,奮勇殺敵,晉升從六品忠顯校尉,賜甲冑一副,彰顯武勇…保寧府府衙上下保障得力,使軍無後顧之憂,記大功一次,賞糧百斛,布帛三百匹。望諸卿再接再厲,保我山河永固!」
聖旨讀了有五六分鐘,將有功績的將士群臣都做了一一封賞和表彰,特意犒勞有功之人,賞賜眾將士好酒好肉。
大家跪謝接旨後,虞伯鈞剛聽到自己得了個從六品忠顯校尉後還沒高興多久,發現聖旨讀完都沒有提到林澤的賞賜,令他感到不解、不敢置信。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