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頁
林澤看他這樣子心裡應該有些想法,這個新式火銃幾乎所有的技術難題林澤都幫他解決完畢,要是再弄不出一把新式的火銃,林澤就該懷疑曾雲神匠傳人是否徒有其名了。
這樣的火銃才是林澤真正能別在褲腰帶上防身的,要還是舊式那種,打一槍得自己點個火,對林澤來說太雞肋了。
等曾雲把東西弄出來,試驗過射程後,林澤準備將自己空間的望遠鏡拆出來,改成瞄準鏡裝上去。這才是他真正要的自用版火銃,就算是陳輝鳴那份,林澤也只打算給沒有瞄準鏡的閹割版。
第六天,林澤率領隊伍返回山腳下的指揮部。提心弔膽、望斷脖子的周文祿一見到林澤趕緊上前問好,又悄悄打量他的精神狀態。
周文祿這幾天一直惦記著山上的林澤,他這才轉投明主,看中的也是新任通判大人年輕、前途遠大。進礦山的路那麼難走,萬一有個好歹,周文祿真是欲哭無淚了。
不過幸好幸好,菩薩庇佑,平平安安回來了,什麼都沒少。
「大人,您一路辛苦,先回屋裡歇息歇息,虞大人這兩日去縣城護送物資,晚些才能回。孫大人安好,諸位兄弟肚子都餓了吧?廚房那邊已經備好飯菜酒水,只等大伙回來了。」周文祿極為周到地照顧上每一個人。
「孫大人,文祿既有事先準備,那你帶著弟兄們好好吃一頓。」林澤道。
「多謝林大人。」孫霖拱手道。
林澤回到自己的屋子舒舒服服地洗了個澡才去吃飯,這五天確實累人,礦上條件有限。林澤四天沒洗澡,簡直是個移動的臭味劑。唯一欣慰的就是現在才三月中旬,這邊的氣溫不高,否則林澤都能被自己熏吐。
狗兒嶺這邊的飯菜還算可以,因為林澤親自坐鎮,山上山下的物資都是可以有保證的。
吃完飯召見中層管事開個例會,林澤聽取各小隊近半月的工作情況以及後半月的工作內容,把任務交代下去,就讓大家散去。
一回生兩回熟,現在不僅是衙門那邊的人知曉林澤的工作作風,就連礦上新來的一些管事也清楚了。大家除了一開始有些不適應,發現這樣更能各司其職、互不推諉職責後,大部分識字人都能很快接受,就算不識字的一時半會適應不了的都在用心學。
總之礦山的管事,無論大小都有個小本子、短毛筆揣懷裡。
「大人,驛站的差役求見!」
林澤倏地抬眼,「進。」
「小人黑山縣五里橋官驛驛吏王安拜見大人。」
林澤頷首,「何事求見?」
王安道,「大人,您的信函。」
林澤接過,看了眼上面的字跡。
王安:「大人若是沒有旁的吩咐,小的告退。」
林澤將信放在案上,「天黑路不好走,歇一宿再回去。」
王安目露感激,再次跪謝。
林澤起身走進里間書房。
「謝伯父來信,難不成謝家出什麼事了?」林澤不知所以,很快將信紙取出。
「清珩賢侄如晤:
近日京都朝野暗流涌動,有風聲傳入吾耳,聞者心驚,念及賢侄,憂從中來,遂疾書此信以告。
傳言沸沸揚揚,皆言賢侄在保寧府權勢日盛,獨掌一方大權,掌控礦山之利,又營紡織諸業,更有甚者,提及賢侄於保寧府廣收人心。賢侄啊,保寧府地處邊境要衝,為朝廷戍守國門,向為聖上所重,如此情形,難免惹人側目,惹人猜忌。
吾深知賢侄忠心耿耿,為朝廷兢兢業業,所行諸事或為一地之繁榮,為百姓之生計,然朝堂詭譎,人心難測,悠悠眾口,積毀銷骨。今聖上聽聞此事,雖未有所動,卻不可不防。
賢侄正值年少,意氣風發,前途無量,切不可因一時之境遇,心生怨懟。須得時刻揣摩聖意,多向聖上表露赤誠忠心,行事更要謹小慎微,光明磊落,以證清白。倘若聖上一時疑慮,對賢侄有所疏離,萬望隱忍,勿要衝動行事,以年輕氣盛而忤逆聖意。
要知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忠心不滅,往後自有東山再起之日。賢侄聰慧過人,定能明白吾此番苦心,審慎應對,保全身家,以待良機。
望諸事順遂,前程無憂。」
花了十分鐘將一頁信看完,林澤眉心微皺,謝鴻銘信中所寫並不是謝家出了什麼問題,而是京城那邊朝廷里近來流傳著對他頗為不利的說法,提醒林澤小心行事,要是被調職或貶職千萬不要有怨懟之心,以免惹聖上厭棄。
雖然此前已經收到一些這方面的風聲,但是收到謝鴻銘的親信讓林澤明白京都那邊流言蜚語的嚴重程度遠遠不是林澤想像中那麼簡單。
對於謝鴻銘所擔憂之事,林澤已經過了提心弔膽、忐忑
不安的時期。
面對此局,林澤想出的法子就是:有權但不戀權、不越權。
難民、農民、讀書人、官僚他都幹過,沒有哪一種社會身份是能永享太平的。既然命運將他推到這個位置,只管往前走就是。
想通之後,林澤也沒有什麼好懸心的,照例給大領導皇帝匯報工作進度、礦山、紡織工坊、水泥作坊的相關創新改進。<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這樣的火銃才是林澤真正能別在褲腰帶上防身的,要還是舊式那種,打一槍得自己點個火,對林澤來說太雞肋了。
等曾雲把東西弄出來,試驗過射程後,林澤準備將自己空間的望遠鏡拆出來,改成瞄準鏡裝上去。這才是他真正要的自用版火銃,就算是陳輝鳴那份,林澤也只打算給沒有瞄準鏡的閹割版。
第六天,林澤率領隊伍返回山腳下的指揮部。提心弔膽、望斷脖子的周文祿一見到林澤趕緊上前問好,又悄悄打量他的精神狀態。
周文祿這幾天一直惦記著山上的林澤,他這才轉投明主,看中的也是新任通判大人年輕、前途遠大。進礦山的路那麼難走,萬一有個好歹,周文祿真是欲哭無淚了。
不過幸好幸好,菩薩庇佑,平平安安回來了,什麼都沒少。
「大人,您一路辛苦,先回屋裡歇息歇息,虞大人這兩日去縣城護送物資,晚些才能回。孫大人安好,諸位兄弟肚子都餓了吧?廚房那邊已經備好飯菜酒水,只等大伙回來了。」周文祿極為周到地照顧上每一個人。
「孫大人,文祿既有事先準備,那你帶著弟兄們好好吃一頓。」林澤道。
「多謝林大人。」孫霖拱手道。
林澤回到自己的屋子舒舒服服地洗了個澡才去吃飯,這五天確實累人,礦上條件有限。林澤四天沒洗澡,簡直是個移動的臭味劑。唯一欣慰的就是現在才三月中旬,這邊的氣溫不高,否則林澤都能被自己熏吐。
狗兒嶺這邊的飯菜還算可以,因為林澤親自坐鎮,山上山下的物資都是可以有保證的。
吃完飯召見中層管事開個例會,林澤聽取各小隊近半月的工作情況以及後半月的工作內容,把任務交代下去,就讓大家散去。
一回生兩回熟,現在不僅是衙門那邊的人知曉林澤的工作作風,就連礦上新來的一些管事也清楚了。大家除了一開始有些不適應,發現這樣更能各司其職、互不推諉職責後,大部分識字人都能很快接受,就算不識字的一時半會適應不了的都在用心學。
總之礦山的管事,無論大小都有個小本子、短毛筆揣懷裡。
「大人,驛站的差役求見!」
林澤倏地抬眼,「進。」
「小人黑山縣五里橋官驛驛吏王安拜見大人。」
林澤頷首,「何事求見?」
王安道,「大人,您的信函。」
林澤接過,看了眼上面的字跡。
王安:「大人若是沒有旁的吩咐,小的告退。」
林澤將信放在案上,「天黑路不好走,歇一宿再回去。」
王安目露感激,再次跪謝。
林澤起身走進里間書房。
「謝伯父來信,難不成謝家出什麼事了?」林澤不知所以,很快將信紙取出。
「清珩賢侄如晤:
近日京都朝野暗流涌動,有風聲傳入吾耳,聞者心驚,念及賢侄,憂從中來,遂疾書此信以告。
傳言沸沸揚揚,皆言賢侄在保寧府權勢日盛,獨掌一方大權,掌控礦山之利,又營紡織諸業,更有甚者,提及賢侄於保寧府廣收人心。賢侄啊,保寧府地處邊境要衝,為朝廷戍守國門,向為聖上所重,如此情形,難免惹人側目,惹人猜忌。
吾深知賢侄忠心耿耿,為朝廷兢兢業業,所行諸事或為一地之繁榮,為百姓之生計,然朝堂詭譎,人心難測,悠悠眾口,積毀銷骨。今聖上聽聞此事,雖未有所動,卻不可不防。
賢侄正值年少,意氣風發,前途無量,切不可因一時之境遇,心生怨懟。須得時刻揣摩聖意,多向聖上表露赤誠忠心,行事更要謹小慎微,光明磊落,以證清白。倘若聖上一時疑慮,對賢侄有所疏離,萬望隱忍,勿要衝動行事,以年輕氣盛而忤逆聖意。
要知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忠心不滅,往後自有東山再起之日。賢侄聰慧過人,定能明白吾此番苦心,審慎應對,保全身家,以待良機。
望諸事順遂,前程無憂。」
花了十分鐘將一頁信看完,林澤眉心微皺,謝鴻銘信中所寫並不是謝家出了什麼問題,而是京城那邊朝廷里近來流傳著對他頗為不利的說法,提醒林澤小心行事,要是被調職或貶職千萬不要有怨懟之心,以免惹聖上厭棄。
雖然此前已經收到一些這方面的風聲,但是收到謝鴻銘的親信讓林澤明白京都那邊流言蜚語的嚴重程度遠遠不是林澤想像中那麼簡單。
對於謝鴻銘所擔憂之事,林澤已經過了提心弔膽、忐忑
不安的時期。
面對此局,林澤想出的法子就是:有權但不戀權、不越權。
難民、農民、讀書人、官僚他都幹過,沒有哪一種社會身份是能永享太平的。既然命運將他推到這個位置,只管往前走就是。
想通之後,林澤也沒有什麼好懸心的,照例給大領導皇帝匯報工作進度、礦山、紡織工坊、水泥作坊的相關創新改進。<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