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什麼事情讓汗阿瑪這麼高興。」胤礽走過去,坐在康熙身旁。
「我們胤礽已經是個大人了。」康熙收斂了幾分笑意,「你之前說不想身旁有宮女伺候,朕答應了,但是太子妃總不能不選。」
「朕知道你是個有想法的人,所以先來問問你,可曾想過未來福晉是何種樣子?」
胤礽方才想好的措辭,被康熙突如其來的問題,全都打亂。
原本在看到康熙笑意後,他已經想好了,一會兒不管汗阿瑪說什麼,他都順著汗阿瑪說,將汗阿瑪哄得更加開心,然後再拿出自己的奏摺,說出自己的真實意圖,這樣不管行不行,都不會讓汗阿瑪的心情變差。
但康熙的問題是胤礽之前沒有想到的,原本準備好的話語也徹底用不上了。
「保成沒想過?」看胤礽沉默,康熙又繼續說道,「你沒想過也沒關係,朕心中倒是提前有幾個人選,你不妨看看?」
胤礽還是沒能說話,他總不能在汗阿瑪說這些的時候,依舊一心拒絕,說自己沒有成婚的打算。
一國儲君,沒有成婚的打算,沒有選定的太子妃,往小了說確實是太子的私事家事,但往大了說也能夠扯到國家大事。
胤礽不想這麼麻煩,他深吸一口氣說道,「兒子自小便不曾接觸過女子,自然也對其一無所知。」
「只是兒子希望,太子妃的人選能夠是兒子自己選定的。」胤礽不卑不亢地看著康熙,說出了自己的打算。
康熙久久凝視著胤礽,父子兩人在無聲之中形成一種對抗的姿態。
「你可知迎娶太子妃意味著什麼?」康熙臉上的笑意已經消失,重新變得嚴肅起來。
「兒子知道,但兒子更知道太子妃是要同兒子攜手一生的人,她是兒子的妻子,是日後的幫手,因此兒子更希望對方能夠是一個和自己有話說的人。」
「汗阿瑪親自挑選出來的人定然不會差,是以兒子更想在汗阿瑪給出的範圍內,選一個更加合自己心意的人。」胤礽這句話說得很慢,但卻讓康熙的表情好轉了很多。
「放心,我兒子定然是要配這大清最好的女子。」康熙的聲音舒暢起來,不再緊盯著胤礽不放。
兩人開始下棋,乾清宮中一時間只有棋子落下的啪嗒聲。
「太子妃若是選的好,對你的好處只多不少。」棋局過半,康熙率先開口。
康熙足夠了解胤礽,胤礽自從懂事起,便因為有特殊的教導,一次次提出不一樣的看法和做法,而這些做法實行下去之後,確實讓大清變得越來越好。
康熙覺得這種改變不錯,只有大清越來越好,百姓們才會對大清擁有歸屬感,這是康熙一直以來努力的目標。
自從實行這些政策以來,百姓們的生活肉眼可見得到了改變,越來越的人開始感恩朝廷,大清的民心歸順,各地起義少了許多。
而這些改變也足夠讓康熙清楚,一旦胤礽正式掌權,一定會帶來更大更好的改變,為了胤礽口中的未來早日到來,胤礽不會停下自己改革的腳步。
但新派改革必然會觸動現有狀態下大臣的利益,若是胤礽做的過分,胤礽說不定會被群起而攻之。
而一個娘家強大的太子妃,是胤礽天然的盟友,這對於胤礽日後的改革絕對是一場助力。
因此胤礽的太子妃,絕對不能只遵循他自己的心意。
一個合心意的太子妃和一個十分能幹的家族,康熙願意引導胤礽選擇後者。
當然最好的結果當然是太子妃合心意的同時,她的家族也能夠給胤礽提供最大的助力。
兩人棋局結束,康熙沒有再留胤礽,而是讓胤礽儘快回到毓慶宮。
胤礽前腳到毓慶宮,後腳梁九功便帶著東西前來。
「陛下說,希望太子殿下您能慎重考慮。」梁九功將一份名單交給胤礽,不帶一片雲彩地離開。
胤礽看著梁九功送來的東西,心中知曉這些東西里肯定有未來太子妃人選的家族情況,太子妃本人的情況,還有太子妃本人的畫像。
胤礽摸摸自己懷中沒能送出去的奏摺,到底是打開了康熙送過來的名單。
名單上一共有四個名字。
其中第一個獨占一行,甚至還被汗阿瑪用硃筆圈了起來。
胤礽知道這是汗阿瑪在告訴自己,他最屬意這家的女兒。
胤礽看了一眼,將這名單放到一旁,不再拿起。
這是汗阿瑪在明晃晃告訴自己,未來的太子妃只能從這四家中選,若是真的一心聽從汗阿瑪的意見,就應該直接選第一家。
胤礽多年來受到的教育,在此時好像把他分成了兩個部分。
一部分在說你是太子,太子娶妻是天底下全都關注的事情,你不能輕舉妄動,況且這四家是汗阿瑪精挑細選出來,日後一定會助你良多。
另一部分則在感嘆,身為太子又怎麼樣,你到最後連自己的婚姻大事都不能自己說了算,你這樣的太子還不是只能聽從皇帝的命令。
胤礽混亂地搖了搖頭,將心中這些亂七八糟的念頭驅趕乾淨,汗阿瑪送來的這些東西也全都讓德柱收進了庫房,找機會處理掉。
他應該相信汗阿瑪,更應該相信自己。
汗阿瑪親自選出來的太子妃一定是方方面面都有優點的,而以後的日子是自己過出來的,不能僅憑自己一時間的判斷,而輕易下結論。<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我們胤礽已經是個大人了。」康熙收斂了幾分笑意,「你之前說不想身旁有宮女伺候,朕答應了,但是太子妃總不能不選。」
「朕知道你是個有想法的人,所以先來問問你,可曾想過未來福晉是何種樣子?」
胤礽方才想好的措辭,被康熙突如其來的問題,全都打亂。
原本在看到康熙笑意後,他已經想好了,一會兒不管汗阿瑪說什麼,他都順著汗阿瑪說,將汗阿瑪哄得更加開心,然後再拿出自己的奏摺,說出自己的真實意圖,這樣不管行不行,都不會讓汗阿瑪的心情變差。
但康熙的問題是胤礽之前沒有想到的,原本準備好的話語也徹底用不上了。
「保成沒想過?」看胤礽沉默,康熙又繼續說道,「你沒想過也沒關係,朕心中倒是提前有幾個人選,你不妨看看?」
胤礽還是沒能說話,他總不能在汗阿瑪說這些的時候,依舊一心拒絕,說自己沒有成婚的打算。
一國儲君,沒有成婚的打算,沒有選定的太子妃,往小了說確實是太子的私事家事,但往大了說也能夠扯到國家大事。
胤礽不想這麼麻煩,他深吸一口氣說道,「兒子自小便不曾接觸過女子,自然也對其一無所知。」
「只是兒子希望,太子妃的人選能夠是兒子自己選定的。」胤礽不卑不亢地看著康熙,說出了自己的打算。
康熙久久凝視著胤礽,父子兩人在無聲之中形成一種對抗的姿態。
「你可知迎娶太子妃意味著什麼?」康熙臉上的笑意已經消失,重新變得嚴肅起來。
「兒子知道,但兒子更知道太子妃是要同兒子攜手一生的人,她是兒子的妻子,是日後的幫手,因此兒子更希望對方能夠是一個和自己有話說的人。」
「汗阿瑪親自挑選出來的人定然不會差,是以兒子更想在汗阿瑪給出的範圍內,選一個更加合自己心意的人。」胤礽這句話說得很慢,但卻讓康熙的表情好轉了很多。
「放心,我兒子定然是要配這大清最好的女子。」康熙的聲音舒暢起來,不再緊盯著胤礽不放。
兩人開始下棋,乾清宮中一時間只有棋子落下的啪嗒聲。
「太子妃若是選的好,對你的好處只多不少。」棋局過半,康熙率先開口。
康熙足夠了解胤礽,胤礽自從懂事起,便因為有特殊的教導,一次次提出不一樣的看法和做法,而這些做法實行下去之後,確實讓大清變得越來越好。
康熙覺得這種改變不錯,只有大清越來越好,百姓們才會對大清擁有歸屬感,這是康熙一直以來努力的目標。
自從實行這些政策以來,百姓們的生活肉眼可見得到了改變,越來越的人開始感恩朝廷,大清的民心歸順,各地起義少了許多。
而這些改變也足夠讓康熙清楚,一旦胤礽正式掌權,一定會帶來更大更好的改變,為了胤礽口中的未來早日到來,胤礽不會停下自己改革的腳步。
但新派改革必然會觸動現有狀態下大臣的利益,若是胤礽做的過分,胤礽說不定會被群起而攻之。
而一個娘家強大的太子妃,是胤礽天然的盟友,這對於胤礽日後的改革絕對是一場助力。
因此胤礽的太子妃,絕對不能只遵循他自己的心意。
一個合心意的太子妃和一個十分能幹的家族,康熙願意引導胤礽選擇後者。
當然最好的結果當然是太子妃合心意的同時,她的家族也能夠給胤礽提供最大的助力。
兩人棋局結束,康熙沒有再留胤礽,而是讓胤礽儘快回到毓慶宮。
胤礽前腳到毓慶宮,後腳梁九功便帶著東西前來。
「陛下說,希望太子殿下您能慎重考慮。」梁九功將一份名單交給胤礽,不帶一片雲彩地離開。
胤礽看著梁九功送來的東西,心中知曉這些東西里肯定有未來太子妃人選的家族情況,太子妃本人的情況,還有太子妃本人的畫像。
胤礽摸摸自己懷中沒能送出去的奏摺,到底是打開了康熙送過來的名單。
名單上一共有四個名字。
其中第一個獨占一行,甚至還被汗阿瑪用硃筆圈了起來。
胤礽知道這是汗阿瑪在告訴自己,他最屬意這家的女兒。
胤礽看了一眼,將這名單放到一旁,不再拿起。
這是汗阿瑪在明晃晃告訴自己,未來的太子妃只能從這四家中選,若是真的一心聽從汗阿瑪的意見,就應該直接選第一家。
胤礽多年來受到的教育,在此時好像把他分成了兩個部分。
一部分在說你是太子,太子娶妻是天底下全都關注的事情,你不能輕舉妄動,況且這四家是汗阿瑪精挑細選出來,日後一定會助你良多。
另一部分則在感嘆,身為太子又怎麼樣,你到最後連自己的婚姻大事都不能自己說了算,你這樣的太子還不是只能聽從皇帝的命令。
胤礽混亂地搖了搖頭,將心中這些亂七八糟的念頭驅趕乾淨,汗阿瑪送來的這些東西也全都讓德柱收進了庫房,找機會處理掉。
他應該相信汗阿瑪,更應該相信自己。
汗阿瑪親自選出來的太子妃一定是方方面面都有優點的,而以後的日子是自己過出來的,不能僅憑自己一時間的判斷,而輕易下結論。<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