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只有在落款的上面,簡短寫著一行小字,「若想知道每天會想你幾次,不妨抬頭數數天上北歸的大雁。」
如果細心的話,便不難發現,幾乎每一封的末尾,都寫著這一行小字。
何秋月抿了抿唇角,拿起毛筆蘸了蘸墨,用娟秀小楷在信的末尾也慢慢寫道。
「四月十日:二十隻,四月十一:二十八隻,四月十二:三十四隻…… 」
我確實有認真在數,不過薛清安,我似乎發現,你好像,每一天都更想我一點。
大雁北回,郎君也可緩緩歸矣……
……
四月二十九是個吉日,諸事皆宜,百無禁忌,宜嫁娶。
這天一早,何家和洛家便熱鬧非凡,房前房後都圍滿了人,老老少少臉上都染著濃濃的喜氣。
「喜轎都檢查過了吧?」
「都檢查過了,沒問題。」
「禮樂都到位了嗎,得通知他們抓緊時間,到時辰前還得再演練兩遍,別到時候出什麼岔子!」
「早都到了,哎——明明剛才還在這的,哦,好像是去店裡參觀了,別著急我現在就去叫他們…… 」
「還有喜糖紅花,我看著數目好像不太夠,秋月,你幫我在這看著,我到屋裡再去找找。」
「哎,桃姨您慢點。」
陌桃因著有經驗,所以更發揮了指揮的作用,屋裡屋外地進行最後的檢查。
何秋月看著她忙碌的背影,面上逐漸湧出更加濃烈的笑,她覺得現在真的很幸福。
這種被人全身心關心的感覺,難免會讓人產生依賴,但即使是依賴,也是甜蜜的宛若一壇陳年佳釀,讓人深陷其中,無限回味。
「秋月,你來。」
身後的木門被輕輕推開,端坐在堂中的薛夫人今日一襲暗金錦襖,面前不知何時放著一個半開的木匣,朝何秋月招了招手。
何秋月趕忙走了進去,順手將木門掩好,初春雖然有所回暖,但一早一晚還是有些寒涼。
「我這次走的急,很多東西都沒來得及帶,但金銀玉器想來你也不看重,便自作主張給你們準備了這對玉璧。」
說罷,何秋月果然見到面前靜靜躺著兩枚透白的龍鳳玉璧,其上描龍繡鳳,栩栩如生。
無論是色澤形態還是工藝,都絕非尋常店鋪的見的凡品。
然而比起品相的精巧難得,更為重要的,想必則是其後隱含的深意。
「娘,這玉璧應當是家傳之寶吧,這太珍貴了……」
薛夫人笑著搖了搖頭,將玉璧輕輕放到她的手中,又拍了拍她的手背。
「就因為是家傳之物,所以你才更要收下,一家人之間,不需要那麼多講究,這就是我作為母親的一點心意。」
見實在拗不過,何秋月便小心地將玉璧收好,「那秋月就在此多謝娘了。」
「哎呦,千看萬看還是看漏了,那邊的窗欞上怎麼只貼了一半的窗花,趕緊,重新貼上一幅完整的!」
門外又響起了陌桃高昂的聲音,語氣間還洋溢著喜悅的焦急。
何秋月和薛夫人相視一笑,薛夫人起身搭住她的手,「成,那咱也出去幫幫忙,大喜的日子可把陌桃給忙活壞了。」
屋裡屋外,大事小事,一旦真正操辦起來就會發現那樣都不輕鬆。
就這樣又忙活了幾個時辰,直到日頭越來越烈,又逐漸變得不那麼刺眼,甚至越來越微弱,一切才終於落了定。
身穿喜服,胸帶紅綢的何家阿兄也走到了門口,在幾個夥計的陪同下,跨著高頭大馬,氣宇軒昂地走出了何家大門,往一街之隔的洛家迎親去了。
後面迎親的隊伍吹拉彈唱,喜□□著濃濃的歡樂氛圍,平日裡的街坊鄰居因著交好,都拖家帶口過來捧場,簡直比過年還要熱鬧幾分。
當然,人群中還有一些生面孔,其中不乏有北疆的夷族,也站在外圍笑著看他們迎親。
從前的風波過去,現在耀州實行交好的政策,兩地百姓不僅可以平等通商,北疆那邊還經常派使者來學習這邊先進的種田和制瓷經驗。
制瓷自不必說,種田這方面也有幾位老伯牽頭,雖說起初人們還會對這些北疆人懷有戒心,但隨著日益的交往,見他們虛心學習並無惡意,也都放下了心。
而這其中很多都是經常來這邊賣瓷的老主顧,何秋月在後面面含笑意,一邊道謝,一邊聽著他們的賀喜詞,往他們手上塞金箔和喜糖。
走了一路,便送了一路,剛開始何秋月還會刻意有針對性地說兩句,到後來已經有些意識模糊,機械式地重複既往的步驟。
何家阿兄人已經進了洛家大門,不消一會兒的功夫,便間到蒙著大紅蓋頭的新娘子被他抱了出來,在一片歡呼聲中,穩穩地坐在了喜轎里。
「何秋月,恭喜。」
眼見喜轎的帘子蓋下,身畔突然響起了男子低沉的聲音,何秋月條件反射地接了一句,隨即就熟練地往過遞金箔和喜糖。
「感謝捧場,同喜同喜……」
話和遞出的東西都停在半空,對面完顏誠沒有放開握住她手腕的手,笑著朝她眨了眨眼。
「怎麼樣,要是他再不回來,要不要考慮考慮我?」<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如果細心的話,便不難發現,幾乎每一封的末尾,都寫著這一行小字。
何秋月抿了抿唇角,拿起毛筆蘸了蘸墨,用娟秀小楷在信的末尾也慢慢寫道。
「四月十日:二十隻,四月十一:二十八隻,四月十二:三十四隻…… 」
我確實有認真在數,不過薛清安,我似乎發現,你好像,每一天都更想我一點。
大雁北回,郎君也可緩緩歸矣……
……
四月二十九是個吉日,諸事皆宜,百無禁忌,宜嫁娶。
這天一早,何家和洛家便熱鬧非凡,房前房後都圍滿了人,老老少少臉上都染著濃濃的喜氣。
「喜轎都檢查過了吧?」
「都檢查過了,沒問題。」
「禮樂都到位了嗎,得通知他們抓緊時間,到時辰前還得再演練兩遍,別到時候出什麼岔子!」
「早都到了,哎——明明剛才還在這的,哦,好像是去店裡參觀了,別著急我現在就去叫他們…… 」
「還有喜糖紅花,我看著數目好像不太夠,秋月,你幫我在這看著,我到屋裡再去找找。」
「哎,桃姨您慢點。」
陌桃因著有經驗,所以更發揮了指揮的作用,屋裡屋外地進行最後的檢查。
何秋月看著她忙碌的背影,面上逐漸湧出更加濃烈的笑,她覺得現在真的很幸福。
這種被人全身心關心的感覺,難免會讓人產生依賴,但即使是依賴,也是甜蜜的宛若一壇陳年佳釀,讓人深陷其中,無限回味。
「秋月,你來。」
身後的木門被輕輕推開,端坐在堂中的薛夫人今日一襲暗金錦襖,面前不知何時放著一個半開的木匣,朝何秋月招了招手。
何秋月趕忙走了進去,順手將木門掩好,初春雖然有所回暖,但一早一晚還是有些寒涼。
「我這次走的急,很多東西都沒來得及帶,但金銀玉器想來你也不看重,便自作主張給你們準備了這對玉璧。」
說罷,何秋月果然見到面前靜靜躺著兩枚透白的龍鳳玉璧,其上描龍繡鳳,栩栩如生。
無論是色澤形態還是工藝,都絕非尋常店鋪的見的凡品。
然而比起品相的精巧難得,更為重要的,想必則是其後隱含的深意。
「娘,這玉璧應當是家傳之寶吧,這太珍貴了……」
薛夫人笑著搖了搖頭,將玉璧輕輕放到她的手中,又拍了拍她的手背。
「就因為是家傳之物,所以你才更要收下,一家人之間,不需要那麼多講究,這就是我作為母親的一點心意。」
見實在拗不過,何秋月便小心地將玉璧收好,「那秋月就在此多謝娘了。」
「哎呦,千看萬看還是看漏了,那邊的窗欞上怎麼只貼了一半的窗花,趕緊,重新貼上一幅完整的!」
門外又響起了陌桃高昂的聲音,語氣間還洋溢著喜悅的焦急。
何秋月和薛夫人相視一笑,薛夫人起身搭住她的手,「成,那咱也出去幫幫忙,大喜的日子可把陌桃給忙活壞了。」
屋裡屋外,大事小事,一旦真正操辦起來就會發現那樣都不輕鬆。
就這樣又忙活了幾個時辰,直到日頭越來越烈,又逐漸變得不那麼刺眼,甚至越來越微弱,一切才終於落了定。
身穿喜服,胸帶紅綢的何家阿兄也走到了門口,在幾個夥計的陪同下,跨著高頭大馬,氣宇軒昂地走出了何家大門,往一街之隔的洛家迎親去了。
後面迎親的隊伍吹拉彈唱,喜□□著濃濃的歡樂氛圍,平日裡的街坊鄰居因著交好,都拖家帶口過來捧場,簡直比過年還要熱鬧幾分。
當然,人群中還有一些生面孔,其中不乏有北疆的夷族,也站在外圍笑著看他們迎親。
從前的風波過去,現在耀州實行交好的政策,兩地百姓不僅可以平等通商,北疆那邊還經常派使者來學習這邊先進的種田和制瓷經驗。
制瓷自不必說,種田這方面也有幾位老伯牽頭,雖說起初人們還會對這些北疆人懷有戒心,但隨著日益的交往,見他們虛心學習並無惡意,也都放下了心。
而這其中很多都是經常來這邊賣瓷的老主顧,何秋月在後面面含笑意,一邊道謝,一邊聽著他們的賀喜詞,往他們手上塞金箔和喜糖。
走了一路,便送了一路,剛開始何秋月還會刻意有針對性地說兩句,到後來已經有些意識模糊,機械式地重複既往的步驟。
何家阿兄人已經進了洛家大門,不消一會兒的功夫,便間到蒙著大紅蓋頭的新娘子被他抱了出來,在一片歡呼聲中,穩穩地坐在了喜轎里。
「何秋月,恭喜。」
眼見喜轎的帘子蓋下,身畔突然響起了男子低沉的聲音,何秋月條件反射地接了一句,隨即就熟練地往過遞金箔和喜糖。
「感謝捧場,同喜同喜……」
話和遞出的東西都停在半空,對面完顏誠沒有放開握住她手腕的手,笑著朝她眨了眨眼。
「怎麼樣,要是他再不回來,要不要考慮考慮我?」<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