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頁
「但是啟功先生為人謙遜大度,對待贗品的看法也與常人不同,」之後她就講了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據傳有一次啟功先生和朋友去一家書畫店,店裡明晃晃擺著幾幅贗品,店家見他去了羞得滿面通紅,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
「啟功先生卻笑呵呵的說,『寫的比我好』。」
啟功先生對待市場上模仿他寫字落款的態度,江離落隨便都能說出十多個段子。
這一點他很像古代文人,似唐伯虎、文徵明那般大度灑脫。
覺得寫贗品的人一定是有了難處,掛自己的款又怎麼樣,那說明人家看得起自己,這樣有難處的文人,就算到他面前借錢,啟功先生也會慷慨解囊,更何況是讓人家來掛名了。
遇到不錯的,他甚至還會在上面題字,讓贗品變成「真品」。
這一點真是讓人不服不行。
江離落有一搭沒一搭的聽著主持人講述啟功先生的過往經歷,主要精力還是看台上掛起的兩幅比例不太規整的作品。
說是書法條幅,實際上不如說是紙條。
當看到上面分別寫的字時,江離落表情就越發怪異起來。
心道:節目組也真是厲害,竟然能找到這兩幅字。
左邊書寫:大熊貓病了,謝絕參觀。
右邊書寫:啟功冬眠,謝絕參觀。推門敲戶,罰一元錢。
前者略有些傲氣,後者偏向風趣。
其中有四個字是重複出現的,那就是「謝絕參觀」。
從這四個字上看,幾乎是一模一樣,一眼看去就好像是一個人寫的,很難辨認真假。
有限時間內遠距離觀看,就連江離落也無法百分百確認真偽。
但是深知內情的她卻肩膀鬆了下來。
啟功先生一生留下的墨寶太多了,贗品比
起真跡只多不少。
有些作品模仿的形神兼備,就連啟功先生自己都懷疑他有沒有寫過這樣的內容。
這兩幅就是這樣,從紙張的年代痕跡看就沒什麼差別,再加上那一模一樣的四個字,就更難辨認了。
甚至有些選手和觀眾傳來的竊竊私語,明顯懷疑兩幅都是真跡。
「不對!」姜池第一個反應過來,「這裡面一定有一副是高仿的贗品哪有人像印刷一樣同樣的四個字兩次寫的都一個樣。」
「明顯是臨摹下來的。」
現場也不止是他一個明眼人,最初的質疑過去,很多人也發現了這個漏洞。
但是發現了不代表就能鑑定明白。
「啊!到底哪個是真的!」有的選手崩潰的撓頭。
主持人背後的大屏幕上,啟功先生的照片笑的格外燦爛,竟有種笑看後世人的調皮感。
江離落懷念的看著啟功先生的照片,鏡片後的眼笑成一條縫,嘴巴張開都能看到八顆牙齒,作為文化名人、國學大師,他這張照片真的是過於接地氣了,讓人看到就會下意識跟著露出笑容。
「這就是啟功先生啊……」江離落眼神帶著懷念,嘴唇動了動,默默無聲的說了六個字,「面微圓,皮欠厚。」
作為一個文化人,毋庸置疑他是成功的,但是就像他的和藹可親中透著些靦腆的笑容一樣,老先生一生謙遜,不愛社交。
成名之後很多人慕名登門,起初他都迎了進去,好茶招待,對方提出希望能求一墨寶,啟功先生也不會拒絕。
但是天長日久總這樣,e人都受不了,更何況他還是個名副其實的i人。
由此就出現了一個故事,並隨之衍生出台上的兩幅委婉拒客的紙條。
照理說字條往門口一貼,主客之間就應該產生某種默契,後者就見到之後應該會心一笑,轉身就走,不再打擾他老人家。
但事實卻是,那張紙條剛貼出去,就立刻被不知名的人給揭走了,從此以後來「參觀」的人更多了。
讓人哭笑不得。
也不難理解,畢竟啟功先生一幅字能賣到幾十萬,還被當做國禮,別說上門求來的墨寶,就算是隨手練習的廢紙都會被趨之若鶩。
按照當時在文化界的地位來看,說啟功先生是國寶一點也不為過,尤其是他臉圓圓,身材胖乎乎,笑容燦爛的樣子,很容易讓人想到熊貓。
尤其是節目組選的照片正好是啟功先生抱著竹笑眯眯的那一張,似乎都在暗示「正確答案」。
不少選手都開始覺得第一幅「大熊貓病了,謝絕參觀」似乎應該是真跡。
……
可能是覺得複賽第一組就上這麼大的挑戰有點為難人,場上對書畫最懂的張程開口給了場上選手一個委婉的提示。
「啟功先生六十六歲那年親自撰寫墓志銘,內容是:中學生,副教授。博不精,專不透。名雖揚,實不夠。高不成,低不就……面雖圓,皮欠厚、妻已亡,並無後……計平生,溢且陋。身與名,一齊臭。」
墓志銘一說完,很多選手和觀眾都忍不住露出古怪的表情,掩著嘴像是憋著什麼。
張程提點到位:「墓志銘字不多,卻盡顯個性,雖然從我個人來看,覺得有點過於自謙了,但是從啟功先生自己來看,這是對他一生的總結,具有一定的客觀性,不管是從性格還是——」<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啟功先生卻笑呵呵的說,『寫的比我好』。」
啟功先生對待市場上模仿他寫字落款的態度,江離落隨便都能說出十多個段子。
這一點他很像古代文人,似唐伯虎、文徵明那般大度灑脫。
覺得寫贗品的人一定是有了難處,掛自己的款又怎麼樣,那說明人家看得起自己,這樣有難處的文人,就算到他面前借錢,啟功先生也會慷慨解囊,更何況是讓人家來掛名了。
遇到不錯的,他甚至還會在上面題字,讓贗品變成「真品」。
這一點真是讓人不服不行。
江離落有一搭沒一搭的聽著主持人講述啟功先生的過往經歷,主要精力還是看台上掛起的兩幅比例不太規整的作品。
說是書法條幅,實際上不如說是紙條。
當看到上面分別寫的字時,江離落表情就越發怪異起來。
心道:節目組也真是厲害,竟然能找到這兩幅字。
左邊書寫:大熊貓病了,謝絕參觀。
右邊書寫:啟功冬眠,謝絕參觀。推門敲戶,罰一元錢。
前者略有些傲氣,後者偏向風趣。
其中有四個字是重複出現的,那就是「謝絕參觀」。
從這四個字上看,幾乎是一模一樣,一眼看去就好像是一個人寫的,很難辨認真假。
有限時間內遠距離觀看,就連江離落也無法百分百確認真偽。
但是深知內情的她卻肩膀鬆了下來。
啟功先生一生留下的墨寶太多了,贗品比
起真跡只多不少。
有些作品模仿的形神兼備,就連啟功先生自己都懷疑他有沒有寫過這樣的內容。
這兩幅就是這樣,從紙張的年代痕跡看就沒什麼差別,再加上那一模一樣的四個字,就更難辨認了。
甚至有些選手和觀眾傳來的竊竊私語,明顯懷疑兩幅都是真跡。
「不對!」姜池第一個反應過來,「這裡面一定有一副是高仿的贗品哪有人像印刷一樣同樣的四個字兩次寫的都一個樣。」
「明顯是臨摹下來的。」
現場也不止是他一個明眼人,最初的質疑過去,很多人也發現了這個漏洞。
但是發現了不代表就能鑑定明白。
「啊!到底哪個是真的!」有的選手崩潰的撓頭。
主持人背後的大屏幕上,啟功先生的照片笑的格外燦爛,竟有種笑看後世人的調皮感。
江離落懷念的看著啟功先生的照片,鏡片後的眼笑成一條縫,嘴巴張開都能看到八顆牙齒,作為文化名人、國學大師,他這張照片真的是過於接地氣了,讓人看到就會下意識跟著露出笑容。
「這就是啟功先生啊……」江離落眼神帶著懷念,嘴唇動了動,默默無聲的說了六個字,「面微圓,皮欠厚。」
作為一個文化人,毋庸置疑他是成功的,但是就像他的和藹可親中透著些靦腆的笑容一樣,老先生一生謙遜,不愛社交。
成名之後很多人慕名登門,起初他都迎了進去,好茶招待,對方提出希望能求一墨寶,啟功先生也不會拒絕。
但是天長日久總這樣,e人都受不了,更何況他還是個名副其實的i人。
由此就出現了一個故事,並隨之衍生出台上的兩幅委婉拒客的紙條。
照理說字條往門口一貼,主客之間就應該產生某種默契,後者就見到之後應該會心一笑,轉身就走,不再打擾他老人家。
但事實卻是,那張紙條剛貼出去,就立刻被不知名的人給揭走了,從此以後來「參觀」的人更多了。
讓人哭笑不得。
也不難理解,畢竟啟功先生一幅字能賣到幾十萬,還被當做國禮,別說上門求來的墨寶,就算是隨手練習的廢紙都會被趨之若鶩。
按照當時在文化界的地位來看,說啟功先生是國寶一點也不為過,尤其是他臉圓圓,身材胖乎乎,笑容燦爛的樣子,很容易讓人想到熊貓。
尤其是節目組選的照片正好是啟功先生抱著竹笑眯眯的那一張,似乎都在暗示「正確答案」。
不少選手都開始覺得第一幅「大熊貓病了,謝絕參觀」似乎應該是真跡。
……
可能是覺得複賽第一組就上這麼大的挑戰有點為難人,場上對書畫最懂的張程開口給了場上選手一個委婉的提示。
「啟功先生六十六歲那年親自撰寫墓志銘,內容是:中學生,副教授。博不精,專不透。名雖揚,實不夠。高不成,低不就……面雖圓,皮欠厚、妻已亡,並無後……計平生,溢且陋。身與名,一齊臭。」
墓志銘一說完,很多選手和觀眾都忍不住露出古怪的表情,掩著嘴像是憋著什麼。
張程提點到位:「墓志銘字不多,卻盡顯個性,雖然從我個人來看,覺得有點過於自謙了,但是從啟功先生自己來看,這是對他一生的總結,具有一定的客觀性,不管是從性格還是——」<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