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頁
江離落把東西遞給她,董瑤歌也湊過去看,和曾芸一起頭挨頭擠著看,絲毫沒有大小姐的矜持。
曾芸第一次見到這種形狀的東西:「這不是個胸針嗎,你怎麼說是帽花?帽花是什麼?」
也不怪曾芸不知道帽花這東西,畢竟二十世紀之後很少有人會將珍貴的寶石拿來妝點帽子。
江離落科普道:「帽花就是古代人裝飾帽子的東西,從明清時期開始,就很流行用各種名貴的材料妝點帽子,不論女士、老人、小孩、官員、還是特殊職業的人,只要家境殷實都喜歡為帽子妝點華麗繁雜的飾品。」
「其中最常用的材質如金銀銅玉、翡翠蜜蠟、玳瑁珊瑚……圖案也是種類繁多,包含了人禽走獸、花鳥魚蟲,」江離落指著曾芸手上雕刻了蝙蝠紋樣的鏤空玉片,
「那它為什麼做成了胸針呢?」曾芸追問。
胸針是二十世紀後流行開來的裝飾物,多是用不鏽鋼的別針固定在胸前,和帽花流行的時間正好是兩個年代。
「這就要提到飛躍紀後期的一種流行趨勢了,」江離落道:「那就是古物今用。」
「不僅是胸針,好看的帽花還會被鑲嵌在鏈子上,作為掛墜裝飾,重新賦予古董文物新的生命。」
曾芸摩挲著帽花製成的胸針,放在自己胸前比量著,「怎麼才能判斷這是一個帽花,而不是玉佩掛飾之類的裝飾品?」
江離落指著上面幾個對稱的小孔,「判斷帽花的辦法就是看這幾個點,帽花是用針線縫在帽子上的,所以不論何種形態,一定要有孔才行。」
幾人這才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東西在三人手上轉了一圈,重回江離落那裡。
看著上面的雕花,她忍不住讚嘆:「和昨天比賽上那個仿都沒仿明白的玉雕比起來,這個才是真正的清朝水準。」
國人對玉的喜愛推崇已經持續了幾千年,品味和要求也隨之一步步提升。
工匠為了滿足消費者需求,和對自身技藝的突破,終其一生都在挑戰極限。
這就成就了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朝代對玉雕的巔峰追求。
「這塊薄片的邊緣僅有1毫米厚度,最邊上的地方像刀片一樣薄,但是放在手中仔細辨認,卻能夠發現細微的薄厚差異,中間厚兩邊薄,這是典型的手工雕琢的特徵,是為了規避失敗率。」
用個不太恰當的比喻,江離落覺得這種下意識的做法,有點像趕餃子皮,手工的就是兩邊薄中間厚,機器做出來的死板,里外一樣厚。
玉雕也是這樣,人是靈活的,越是高要求,就越是需要工匠隨時隨地的靈活變通。
曲連聲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毫不掩飾崇拜的看著她,眼中滿是星星,恨不得把手環拿出來記錄下來。
江離落見到他的樣子,也忍不住悄悄勾起嘴角。
曾芸肩膀撞了撞董瑤歌,擠眉弄眼,「有沒有感覺咱倆有點多餘。」
董瑤歌點頭,「我也這麼覺得。」
她認識江離落更久,之前一直覺得她是個很低調的人,剛才那番話顯然不是對他們說的,是為了在心上人面前開屏。
兩人擠眉弄眼的一笑,默契的提出分頭行動。
「既然知道有更早年份的東西出現了,我們也得去學習學習,」董瑤歌的說法有理有據,「我懷疑下一場就會有大量清末的古董出現了,這幾天咱們都要好好臨陣磨槍一下。」
之前除了博物館,大多數人一生都沒見過幾個20世紀前的文物,對這方面的知識都有缺失,從曾芸這個從小長在古玩店裡的人,連帽花都不知道就能看出來了。
董瑤歌比她強點,見過一些移民時就帶過來的古董,只不過數量有限,還需要充實自己。
四人分成兩組,各自行動。
江離落和曲連聲相視一笑,兩隻手不知不覺的在身側搭在一起 ,把帽花小心放好,埋頭走進藍光港舊貨市場。
第70章 地獄難度
之後的兩天, 江離落三人都泡在藍光港舊貨市場。
這一行想提升眼界埋頭書本是次要的,就是要多看多上手。
趁著消息還沒傳開,三人恨不得全天24小時都在藍光港搶占先機。
直到第三那天,她們和選手席第二排另一位男性在藍光港偶遇, 默契的看了一眼對方手裡的東西, 就什麼都明白了。
紙里包不住火, 尤其是如今幾乎東洲這行里的青年才俊都集中在朝州。
文物關卡放鬆的消息,每一天得知消息的人都呈指數倍增。
終於到了第二關錄製的那天, 等候入場的時候,就靈通的人在那裡散播內部消息。
「你們聽說了嗎,最近有不少1850年後的文物流入市場,節目組準備藉此機會向大眾公布這個消息, 所以第二關可能會出現很多清末的文物。」
此話一出,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
江離落她們早有猜測,也忍不住側耳傾聽。
散播消息的人就是第一關錄製時提前向他們透露規則的那位,有了前車之鑑,大家都很信任她的話。
這個消息一出現,不少人臉色都綠了。
飛躍紀早起就是民國, 和清末不差幾年,但是因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覆滅,導致古董的風格產生了天差地別的變化。<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曾芸第一次見到這種形狀的東西:「這不是個胸針嗎,你怎麼說是帽花?帽花是什麼?」
也不怪曾芸不知道帽花這東西,畢竟二十世紀之後很少有人會將珍貴的寶石拿來妝點帽子。
江離落科普道:「帽花就是古代人裝飾帽子的東西,從明清時期開始,就很流行用各種名貴的材料妝點帽子,不論女士、老人、小孩、官員、還是特殊職業的人,只要家境殷實都喜歡為帽子妝點華麗繁雜的飾品。」
「其中最常用的材質如金銀銅玉、翡翠蜜蠟、玳瑁珊瑚……圖案也是種類繁多,包含了人禽走獸、花鳥魚蟲,」江離落指著曾芸手上雕刻了蝙蝠紋樣的鏤空玉片,
「那它為什麼做成了胸針呢?」曾芸追問。
胸針是二十世紀後流行開來的裝飾物,多是用不鏽鋼的別針固定在胸前,和帽花流行的時間正好是兩個年代。
「這就要提到飛躍紀後期的一種流行趨勢了,」江離落道:「那就是古物今用。」
「不僅是胸針,好看的帽花還會被鑲嵌在鏈子上,作為掛墜裝飾,重新賦予古董文物新的生命。」
曾芸摩挲著帽花製成的胸針,放在自己胸前比量著,「怎麼才能判斷這是一個帽花,而不是玉佩掛飾之類的裝飾品?」
江離落指著上面幾個對稱的小孔,「判斷帽花的辦法就是看這幾個點,帽花是用針線縫在帽子上的,所以不論何種形態,一定要有孔才行。」
幾人這才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東西在三人手上轉了一圈,重回江離落那裡。
看著上面的雕花,她忍不住讚嘆:「和昨天比賽上那個仿都沒仿明白的玉雕比起來,這個才是真正的清朝水準。」
國人對玉的喜愛推崇已經持續了幾千年,品味和要求也隨之一步步提升。
工匠為了滿足消費者需求,和對自身技藝的突破,終其一生都在挑戰極限。
這就成就了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朝代對玉雕的巔峰追求。
「這塊薄片的邊緣僅有1毫米厚度,最邊上的地方像刀片一樣薄,但是放在手中仔細辨認,卻能夠發現細微的薄厚差異,中間厚兩邊薄,這是典型的手工雕琢的特徵,是為了規避失敗率。」
用個不太恰當的比喻,江離落覺得這種下意識的做法,有點像趕餃子皮,手工的就是兩邊薄中間厚,機器做出來的死板,里外一樣厚。
玉雕也是這樣,人是靈活的,越是高要求,就越是需要工匠隨時隨地的靈活變通。
曲連聲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毫不掩飾崇拜的看著她,眼中滿是星星,恨不得把手環拿出來記錄下來。
江離落見到他的樣子,也忍不住悄悄勾起嘴角。
曾芸肩膀撞了撞董瑤歌,擠眉弄眼,「有沒有感覺咱倆有點多餘。」
董瑤歌點頭,「我也這麼覺得。」
她認識江離落更久,之前一直覺得她是個很低調的人,剛才那番話顯然不是對他們說的,是為了在心上人面前開屏。
兩人擠眉弄眼的一笑,默契的提出分頭行動。
「既然知道有更早年份的東西出現了,我們也得去學習學習,」董瑤歌的說法有理有據,「我懷疑下一場就會有大量清末的古董出現了,這幾天咱們都要好好臨陣磨槍一下。」
之前除了博物館,大多數人一生都沒見過幾個20世紀前的文物,對這方面的知識都有缺失,從曾芸這個從小長在古玩店裡的人,連帽花都不知道就能看出來了。
董瑤歌比她強點,見過一些移民時就帶過來的古董,只不過數量有限,還需要充實自己。
四人分成兩組,各自行動。
江離落和曲連聲相視一笑,兩隻手不知不覺的在身側搭在一起 ,把帽花小心放好,埋頭走進藍光港舊貨市場。
第70章 地獄難度
之後的兩天, 江離落三人都泡在藍光港舊貨市場。
這一行想提升眼界埋頭書本是次要的,就是要多看多上手。
趁著消息還沒傳開,三人恨不得全天24小時都在藍光港搶占先機。
直到第三那天,她們和選手席第二排另一位男性在藍光港偶遇, 默契的看了一眼對方手裡的東西, 就什麼都明白了。
紙里包不住火, 尤其是如今幾乎東洲這行里的青年才俊都集中在朝州。
文物關卡放鬆的消息,每一天得知消息的人都呈指數倍增。
終於到了第二關錄製的那天, 等候入場的時候,就靈通的人在那裡散播內部消息。
「你們聽說了嗎,最近有不少1850年後的文物流入市場,節目組準備藉此機會向大眾公布這個消息, 所以第二關可能會出現很多清末的文物。」
此話一出,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
江離落她們早有猜測,也忍不住側耳傾聽。
散播消息的人就是第一關錄製時提前向他們透露規則的那位,有了前車之鑑,大家都很信任她的話。
這個消息一出現,不少人臉色都綠了。
飛躍紀早起就是民國, 和清末不差幾年,但是因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覆滅,導致古董的風格產生了天差地別的變化。<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