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小叫花人們未必全認識,但聽說是蛙兒崗在辦親事,就無人不知了。
有人指著第一輛牛車上坐著的穿綢緞喜服的年輕人,說:
“那就是新郎倌,看看,綢緞做的喜服,轎子裡的新娘肯定會更講究啊!這新郎倌在蛙兒崗上蓋了磚房,裡面養著牛豬的,還有好幾十畝地。還賣花生油,咱小鎮上那張記油坊就是他家的。”
大家紛紛議論,坐在轎子裡的花兒,即使聽不到,也知道人們會議論什麼,這些年和大水哥風風雨雨,歷盡辛酸,終於修得了正果,是應該得到所有人的祝福的。
又有人夸鼓樂班,吹得多好!鼓樂班於是吹得更有精神頭了。
嗩吶嘹亮,鑼鼓陣陣,出了小鎮,到蛙兒崗的叉路上向西拐,過了小橋,新人終於被迎娶到了蛙兒崗。
進了吉祥院。鼓樂停住。院裡人全站滿了,客人們在西廂房隨完了賀禮,又是看豬圈裡的豬,又是看漂亮透亮的窗紗,又看屋裡嶄新的家俱,見新人轎子來了。更是熱鬧喧譁起來。
馮氏和小瑩把花兒攙出了轎子,大水也被扶過來,讓兩人牽了一條大紅的綢帶。
新郎新娘全是身著綢緞,尤其是花兒的喜服,上上下下,紅紅通通。儘管花兒蓋著大紅蓋頭看不見臉,但兩人站在一起,就已經是一對玉人。
搬出三把扶手椅,呂大海和小瑩娘坐一側。鐵栓娘坐另一側,算是男女雙方的高堂。
丁村正清了清嗓子,開始主持儀式: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兩人向呂大海小瑩娘和高大娘行了禮,然後夫妻對拜,兩人又被攙著彼此拜了一拜。
在“送入洞房”聲中,兩人被送進了如意屋的東屋。在高桌兩側的扶手椅上坐下來。
女人們湧進東屋,劉奶奶就要在這裡主持著了。姑娘媳婦都嚷著要大水掀蓋頭,劉奶奶笑呵呵地遞過喜秤,大水接了,站起來走到花兒的身前,用喜秤輕輕地挑開了花兒的蓋頭。
花兒嬌好俏麗的面容,在大紅婚衣的映襯下。嬌羞無限,光彩照人,吸引著全屋女人們艷羨的目光。
花兒嬌羞地望了一眼大水,大水卻是直直地看著自己嬌美的新娘子,今天的花兒。是最美麗的,這美麗而嬌羞的新娘,永遠刻在了大水的記憶里。
開席了,花兒在東屋,和小瑩娘等娘家的女人坐了一桌,胡牙儈媳婦等作陪,喝純正的女兒紅;鄭掌柜、呂大海等算是娘家的男客,丁村正等人作陪。其實也就是要一個名目,真喝起酒來全沒有那麼拘謹了。
娘家人開了席,鄉親們的酒桌也立刻開席。伙房馬上忙了起來。香辣兔肉、大魚、河蝦、燉豬肉、紅燒肥腸、各種肉炒蛋炒的炒菜全部上了桌。
婚宴的豐盛,自然又是引發了賓客們的不絕口地稱讚,把二混子和小四子都聽得面帶容光。
二十桌的流水席過去,金旺爹娘又用牛車拉了轎子隨鼓樂班回了清水鎮,小鎮上的人家也都散去,只有呂大海一家和劉奶奶一家留了下來。烙頭忙的和正祥和的夥計還在收拾著桌椅盆碗。
這裡沒有鬧洞房的風俗,因此,大水和花兒倒不必擔心這個。
喧囂了兩天的蛙兒崗,一下子安靜下來,然而這種安靜,在大水和花兒心裡,卻是一種永生不忘的溫馨。
黃昏時,在呂大海一家、鐵栓爹一家、二混子兩口子、高大娘和小翠、以及小四子的見證下,劉奶奶又主持了最後的儀式,大水和花兒喝交杯酒,然後也都離了蛙兒崗回了自己的住所。
小瑩臨走時,抓著花兒的手不放說道:“花兒,好好過日子,一定在蛙兒崗好好過日子!”
小瑩說著,終於淚如雨下,拉著花兒的手就是不肯放開。
小瑩娘雖是心碎,但知道今天是大水和花兒大喜的日子,就強拉了小瑩上車走了。
小四子出去餵雞了,小翠也跟了出去。二混子還想在這兒坐會兒,說是要跟大水敘敘舊,讓秀娥拽著脖領子給拉走了,大水知道,這小子就是成心想使壞。
花兒坐在炕前,滿臉地嬌羞,一句話不說。大水過去,拉起了她的小手,花兒卻又猛地撲到他的懷裡。
“大水哥,這回蛙兒崗,現在你是趕不走我了。”
“花兒,我就從來沒想過趕你走。”大水說。
花兒說:“大水哥,去年的時候,你不知道我有多害怕,怕你跟小瑩成了親,怕你不讓我留在這蛙兒崗。”
大水說:“我說了,我從來沒想過趕你走。相反,我怕你把我趕走,於是這兩年我為你幹活,我為你買牛,我為你打點著這蛙兒崗的一切,我為你把三十畝地取名無憂園,就是因為從買下蛙兒崗的那天起,我想在這蛙兒崗留下來。”
“大水哥,你為什麼要這麼說?這蛙兒崗、無憂園、清水街上的房產,全是你的啊,我想趕也趕不走啊。”
大水打開炕櫃,拿出了幾份契約,說,花兒,我專門找人識了些字,給你念念啊。
大水一張一張地念:
“立契約人趙花兒,購秀水鎮北荒崗一處……中人鄭祥和。”大水念第一份。
“立契約人趙花兒,購秀水鎮北荒田三十畝……中人鄭祥和、丁得財。”第二份。
“立契約人趙花兒,購清水鎮董有財磚房三間……中人陳有力。”第三份。
有人指著第一輛牛車上坐著的穿綢緞喜服的年輕人,說:
“那就是新郎倌,看看,綢緞做的喜服,轎子裡的新娘肯定會更講究啊!這新郎倌在蛙兒崗上蓋了磚房,裡面養著牛豬的,還有好幾十畝地。還賣花生油,咱小鎮上那張記油坊就是他家的。”
大家紛紛議論,坐在轎子裡的花兒,即使聽不到,也知道人們會議論什麼,這些年和大水哥風風雨雨,歷盡辛酸,終於修得了正果,是應該得到所有人的祝福的。
又有人夸鼓樂班,吹得多好!鼓樂班於是吹得更有精神頭了。
嗩吶嘹亮,鑼鼓陣陣,出了小鎮,到蛙兒崗的叉路上向西拐,過了小橋,新人終於被迎娶到了蛙兒崗。
進了吉祥院。鼓樂停住。院裡人全站滿了,客人們在西廂房隨完了賀禮,又是看豬圈裡的豬,又是看漂亮透亮的窗紗,又看屋裡嶄新的家俱,見新人轎子來了。更是熱鬧喧譁起來。
馮氏和小瑩把花兒攙出了轎子,大水也被扶過來,讓兩人牽了一條大紅的綢帶。
新郎新娘全是身著綢緞,尤其是花兒的喜服,上上下下,紅紅通通。儘管花兒蓋著大紅蓋頭看不見臉,但兩人站在一起,就已經是一對玉人。
搬出三把扶手椅,呂大海和小瑩娘坐一側。鐵栓娘坐另一側,算是男女雙方的高堂。
丁村正清了清嗓子,開始主持儀式: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兩人向呂大海小瑩娘和高大娘行了禮,然後夫妻對拜,兩人又被攙著彼此拜了一拜。
在“送入洞房”聲中,兩人被送進了如意屋的東屋。在高桌兩側的扶手椅上坐下來。
女人們湧進東屋,劉奶奶就要在這裡主持著了。姑娘媳婦都嚷著要大水掀蓋頭,劉奶奶笑呵呵地遞過喜秤,大水接了,站起來走到花兒的身前,用喜秤輕輕地挑開了花兒的蓋頭。
花兒嬌好俏麗的面容,在大紅婚衣的映襯下。嬌羞無限,光彩照人,吸引著全屋女人們艷羨的目光。
花兒嬌羞地望了一眼大水,大水卻是直直地看著自己嬌美的新娘子,今天的花兒。是最美麗的,這美麗而嬌羞的新娘,永遠刻在了大水的記憶里。
開席了,花兒在東屋,和小瑩娘等娘家的女人坐了一桌,胡牙儈媳婦等作陪,喝純正的女兒紅;鄭掌柜、呂大海等算是娘家的男客,丁村正等人作陪。其實也就是要一個名目,真喝起酒來全沒有那麼拘謹了。
娘家人開了席,鄉親們的酒桌也立刻開席。伙房馬上忙了起來。香辣兔肉、大魚、河蝦、燉豬肉、紅燒肥腸、各種肉炒蛋炒的炒菜全部上了桌。
婚宴的豐盛,自然又是引發了賓客們的不絕口地稱讚,把二混子和小四子都聽得面帶容光。
二十桌的流水席過去,金旺爹娘又用牛車拉了轎子隨鼓樂班回了清水鎮,小鎮上的人家也都散去,只有呂大海一家和劉奶奶一家留了下來。烙頭忙的和正祥和的夥計還在收拾著桌椅盆碗。
這裡沒有鬧洞房的風俗,因此,大水和花兒倒不必擔心這個。
喧囂了兩天的蛙兒崗,一下子安靜下來,然而這種安靜,在大水和花兒心裡,卻是一種永生不忘的溫馨。
黃昏時,在呂大海一家、鐵栓爹一家、二混子兩口子、高大娘和小翠、以及小四子的見證下,劉奶奶又主持了最後的儀式,大水和花兒喝交杯酒,然後也都離了蛙兒崗回了自己的住所。
小瑩臨走時,抓著花兒的手不放說道:“花兒,好好過日子,一定在蛙兒崗好好過日子!”
小瑩說著,終於淚如雨下,拉著花兒的手就是不肯放開。
小瑩娘雖是心碎,但知道今天是大水和花兒大喜的日子,就強拉了小瑩上車走了。
小四子出去餵雞了,小翠也跟了出去。二混子還想在這兒坐會兒,說是要跟大水敘敘舊,讓秀娥拽著脖領子給拉走了,大水知道,這小子就是成心想使壞。
花兒坐在炕前,滿臉地嬌羞,一句話不說。大水過去,拉起了她的小手,花兒卻又猛地撲到他的懷裡。
“大水哥,這回蛙兒崗,現在你是趕不走我了。”
“花兒,我就從來沒想過趕你走。”大水說。
花兒說:“大水哥,去年的時候,你不知道我有多害怕,怕你跟小瑩成了親,怕你不讓我留在這蛙兒崗。”
大水說:“我說了,我從來沒想過趕你走。相反,我怕你把我趕走,於是這兩年我為你幹活,我為你買牛,我為你打點著這蛙兒崗的一切,我為你把三十畝地取名無憂園,就是因為從買下蛙兒崗的那天起,我想在這蛙兒崗留下來。”
“大水哥,你為什麼要這麼說?這蛙兒崗、無憂園、清水街上的房產,全是你的啊,我想趕也趕不走啊。”
大水打開炕櫃,拿出了幾份契約,說,花兒,我專門找人識了些字,給你念念啊。
大水一張一張地念:
“立契約人趙花兒,購秀水鎮北荒崗一處……中人鄭祥和。”大水念第一份。
“立契約人趙花兒,購秀水鎮北荒田三十畝……中人鄭祥和、丁得財。”第二份。
“立契約人趙花兒,購清水鎮董有財磚房三間……中人陳有力。”第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