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頁
可恨的,還是自己的無力。
為何郭國舅還活著,皇祖母的話語,李承礽這一位承和帝一輩子都記得。
不外乎,還是念了他們兄弟的身上流著郭氏一族的血脈。
更怕一旦誅郭氏一族,讓天子兄弟聲譽蒙塵。
打斷骨頭連著筋,郭氏一族連著郭太后,郭太后又連著李承礽、李承祉兄弟。
有些事情就是這般的顧忌著。這是承和帝在皇祖母那兒求來的答案。
至於另一股敵人,那便是南楚。
想著南楚,再想著郭氏一族通敵賣國。承和帝更恨了。
這哪怕是什么舅舅家,什麼母族。這簡直就是十惡不赦的仇人。
問李承礽如今最恨誰?他便是恨了舅舅郭氏一族。
至於親娘母后皇太后?
李承礽不會承認了,他心頭也恨著,也惱著。
這一年的秋風很蕭瑟。
郭國舅倒台了,很突然的倒台了。同時,郭太后病了。承和帝親政。
一切就太突然,突然的很多人像是沒發現怎麼回事。
可事後,一些蛛絲馬跡,那還是有痕跡可有尋出來。
因為親衛營的存在,因為天子跟前的伴當營的存在。
那些禁宮裡的遺孤,那些跟著天子從小長大的伴當親軍。
那些太皇太后一直給承和帝精心挑選的伴當們。
他們就是替承和帝奪權的根基。或者說郭太后可能偏心了娘家。可太皇太后沒娘家,太皇太后只會偏心了親孫兒。
就是晚秋時。
壽康宮,這是郭太后如今的新寢宮。萬蓁蓁去見了兒媳婦。
按說,應該是皇后侍疾。兒媳侍候生病的婆婆。
可沒有婆婆侍疾了兒媳的道理。
偏生這一回,萬蓁蓁這一位太皇太后去見了親兒媳。
見著承和帝李承礽的媳婦,如今的中宮皇后時。
萬蓁蓁笑著,說道:「承礽媳婦,你去泰和宮,替哀家走一趟。天子上心政務,如今可是累乏著。你是他媳婦,你得多關心關心天子。」
「至於壽康宮,哀家這兒留下來。」萬蓁蓁吩咐了話。
有皇祖母的話,皇后沒拒絕。只是應了。在心頭,皇后當然是樂意多跟天子親近。
新婚夫妻,哪可能不膩歪。或者說,對於皇后而言,她最要緊的事情還是跟天子培養了感情。
壽康宮正殿裡。
萬蓁蓁一來,揮退了侍候的宮人們。哪怕是郭太后的心腹,也讓萬蓁蓁揮退了。
萬蓁蓁瞧著暈睡著的兒媳,她就靜靜的坐著。
一直等著郭太后醒來。
郭太后喚了一聲親信,卻不等來回應。目光一移,郭太后瞧見了婆母。
「母后。」郭太后喚一聲。
「是哀家。」萬蓁蓁應道。
「……」二人之間,一時沉默。
郭太后不想講話,萬蓁蓁卻有興致,她說道:「濟孝媳婦,你還得好好養了身子骨。郭氏一族,唉……」
萬蓁蓁一聲嘆息。
「郭氏一族如何了?」郭太后問道。她的神情很著急。
「郭氏一族謀刺聖駕。天子雖心善,可國法不容。郭氏成年男丁,已按律盡數斬首。未成丁與婦孺流放北疆苦寒之地。唉。」萬蓁蓁又是一聲的嘆息。
萬蓁蓁不會講的,便是郭氏一族已經沒了男丁。或者說沒了一個姓郭的男丁。甭管成丁的,還是未成丁的。
未成丁的,萬蓁蓁也替他們尋了新發處。那不滿三歲的,萬蓁蓁全盡他們改了姓氏,換了新的爹娘。
至於有了記憶的,記著被抄家流放的,萬蓁蓁已經心腹替天子分憂了。
只能說,在這等事情上,萬蓁蓁還記著郭氏一族黑帳。
誰讓當年,郭氏一族亦是謀害她小兒子濟孝的兇手之一。
有仇報仇,從來是萬蓁蓁的信條。當年不報,不過是顧及了大周皇朝連續駕崩了兩帝。
這真的不吉利。甭管她信不信,天下人信啊。
穩朝堂的時候,郭氏一族是承和帝的母族。為著天子,郭氏一族在那等時候就動不得。
當時動不得,可眼下嘛,郭氏一族自己給了把柄。那真是不做死,不會死。
真做死,當然就要送了仇人去死。還是死得乾乾淨淨。
「濟孝媳婦,你莫怪天子。天子也難,人言可畏啊。」萬蓁蓁還是講道。
至於郭氏一族沒了男丁,哪怕是未成年男丁一事。
這等郭氏斷根的消息,萬蓁蓁不會講。她還等著蠢一點的郭貴妃來給親姑母報信吧。
至於郭貴妃如今嘛,那當然湊不近郭太后的身邊。這是天子的意思。
皇后侍疾,那當然也聽了天子的吩咐。
可萬蓁蓁這不給皇后機會,不,應該說給郭貴妃機會嘛。
只要郭貴妃尋著機會湊了郭太后身邊,有些消息就能從郭貴妃的嘴裡講出來。
泰和宮。
皇后陪著天子用膳。
承和帝對於皇后很滿意。這畢竟是皇祖母給選的皇后。
特別是這一位皇后不止是皇祖母選的,也是天子瞧中了,點頭的。
後宮之中,除了皇后外,像是郭貴妃等嬪妃皆是郭太后塞給承和帝的。
先天之上,嬪妃們就不能得了聖心。不怪其它,只怪她們是郭太后點中這一條,那就讓承和帝心堵。<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為何郭國舅還活著,皇祖母的話語,李承礽這一位承和帝一輩子都記得。
不外乎,還是念了他們兄弟的身上流著郭氏一族的血脈。
更怕一旦誅郭氏一族,讓天子兄弟聲譽蒙塵。
打斷骨頭連著筋,郭氏一族連著郭太后,郭太后又連著李承礽、李承祉兄弟。
有些事情就是這般的顧忌著。這是承和帝在皇祖母那兒求來的答案。
至於另一股敵人,那便是南楚。
想著南楚,再想著郭氏一族通敵賣國。承和帝更恨了。
這哪怕是什么舅舅家,什麼母族。這簡直就是十惡不赦的仇人。
問李承礽如今最恨誰?他便是恨了舅舅郭氏一族。
至於親娘母后皇太后?
李承礽不會承認了,他心頭也恨著,也惱著。
這一年的秋風很蕭瑟。
郭國舅倒台了,很突然的倒台了。同時,郭太后病了。承和帝親政。
一切就太突然,突然的很多人像是沒發現怎麼回事。
可事後,一些蛛絲馬跡,那還是有痕跡可有尋出來。
因為親衛營的存在,因為天子跟前的伴當營的存在。
那些禁宮裡的遺孤,那些跟著天子從小長大的伴當親軍。
那些太皇太后一直給承和帝精心挑選的伴當們。
他們就是替承和帝奪權的根基。或者說郭太后可能偏心了娘家。可太皇太后沒娘家,太皇太后只會偏心了親孫兒。
就是晚秋時。
壽康宮,這是郭太后如今的新寢宮。萬蓁蓁去見了兒媳婦。
按說,應該是皇后侍疾。兒媳侍候生病的婆婆。
可沒有婆婆侍疾了兒媳的道理。
偏生這一回,萬蓁蓁這一位太皇太后去見了親兒媳。
見著承和帝李承礽的媳婦,如今的中宮皇后時。
萬蓁蓁笑著,說道:「承礽媳婦,你去泰和宮,替哀家走一趟。天子上心政務,如今可是累乏著。你是他媳婦,你得多關心關心天子。」
「至於壽康宮,哀家這兒留下來。」萬蓁蓁吩咐了話。
有皇祖母的話,皇后沒拒絕。只是應了。在心頭,皇后當然是樂意多跟天子親近。
新婚夫妻,哪可能不膩歪。或者說,對於皇后而言,她最要緊的事情還是跟天子培養了感情。
壽康宮正殿裡。
萬蓁蓁一來,揮退了侍候的宮人們。哪怕是郭太后的心腹,也讓萬蓁蓁揮退了。
萬蓁蓁瞧著暈睡著的兒媳,她就靜靜的坐著。
一直等著郭太后醒來。
郭太后喚了一聲親信,卻不等來回應。目光一移,郭太后瞧見了婆母。
「母后。」郭太后喚一聲。
「是哀家。」萬蓁蓁應道。
「……」二人之間,一時沉默。
郭太后不想講話,萬蓁蓁卻有興致,她說道:「濟孝媳婦,你還得好好養了身子骨。郭氏一族,唉……」
萬蓁蓁一聲嘆息。
「郭氏一族如何了?」郭太后問道。她的神情很著急。
「郭氏一族謀刺聖駕。天子雖心善,可國法不容。郭氏成年男丁,已按律盡數斬首。未成丁與婦孺流放北疆苦寒之地。唉。」萬蓁蓁又是一聲的嘆息。
萬蓁蓁不會講的,便是郭氏一族已經沒了男丁。或者說沒了一個姓郭的男丁。甭管成丁的,還是未成丁的。
未成丁的,萬蓁蓁也替他們尋了新發處。那不滿三歲的,萬蓁蓁全盡他們改了姓氏,換了新的爹娘。
至於有了記憶的,記著被抄家流放的,萬蓁蓁已經心腹替天子分憂了。
只能說,在這等事情上,萬蓁蓁還記著郭氏一族黑帳。
誰讓當年,郭氏一族亦是謀害她小兒子濟孝的兇手之一。
有仇報仇,從來是萬蓁蓁的信條。當年不報,不過是顧及了大周皇朝連續駕崩了兩帝。
這真的不吉利。甭管她信不信,天下人信啊。
穩朝堂的時候,郭氏一族是承和帝的母族。為著天子,郭氏一族在那等時候就動不得。
當時動不得,可眼下嘛,郭氏一族自己給了把柄。那真是不做死,不會死。
真做死,當然就要送了仇人去死。還是死得乾乾淨淨。
「濟孝媳婦,你莫怪天子。天子也難,人言可畏啊。」萬蓁蓁還是講道。
至於郭氏一族沒了男丁,哪怕是未成年男丁一事。
這等郭氏斷根的消息,萬蓁蓁不會講。她還等著蠢一點的郭貴妃來給親姑母報信吧。
至於郭貴妃如今嘛,那當然湊不近郭太后的身邊。這是天子的意思。
皇后侍疾,那當然也聽了天子的吩咐。
可萬蓁蓁這不給皇后機會,不,應該說給郭貴妃機會嘛。
只要郭貴妃尋著機會湊了郭太后身邊,有些消息就能從郭貴妃的嘴裡講出來。
泰和宮。
皇后陪著天子用膳。
承和帝對於皇后很滿意。這畢竟是皇祖母給選的皇后。
特別是這一位皇后不止是皇祖母選的,也是天子瞧中了,點頭的。
後宮之中,除了皇后外,像是郭貴妃等嬪妃皆是郭太后塞給承和帝的。
先天之上,嬪妃們就不能得了聖心。不怪其它,只怪她們是郭太后點中這一條,那就讓承和帝心堵。<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