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頁
「我好,我們的兒孫好,父皇母后,九泉之下會開心欣慰。濟孝的外祖們,那在九泉之下一樣會安慰的。」萬蓁蓁寬慰一番。
在萬蓁蓁這兒,李子徹說說話。又或者累乏了,他又歇下了。
待李濟孝來輪班時。
李子徹單獨給兒子交待話,不外乎,此生憾事,讓兒子一定要滅了南楚。
對此,李濟孝是一個孝順孩子,一口跟父皇應承。
關於這孩子的外祖父、外祖母舊事,李子徹也交待了。
「你當替父皇盡孝,也替你母后盡孝。莫讓你母后留了遺憾。」李子徹講道。
「父皇放心,兒子講著。」李濟孝回道。
宏治三十五年,夏,宏治帝駕崩。
宮廷內苑,燕京城內,許多人聽到了鐘聲長鳴。
活一輩子,能同行著,總寥寥無幾。總會得到與失去。
萬蓁蓁是皇后,她又一次送走了身邊人。先喪子,再喪夫。
對於萬蓁蓁而言,問她跟李子徹是什麼樣的感情?
萬蓁蓁覺得有一點複雜。複雜的問自己時,一時間都不知道從何講起。
可有些身份,萬蓁蓁承認的。李子徹是她的丈夫,兒子的親爹,孫兒孫女的祖父。
人嘛,身份的標籤。很多時候會帶來另一種的感覺。因為更近了,又或者更遠了。
宏治三十五年,舊皇駕崩,新皇登基。
世間或者缺了誰,還照樣轉。不會因著缺誰,而真的不轉了。
可對於萬蓁蓁而言,她的身份變了。不再是皇后,不再是替天子攬了皇權。
李濟孝登基新君,尊親娘為皇太后。冊太子妃為皇后。
一切準備按著章程,又似乎在繼續什麼。
至於就藩諸王是否奔了舊皇的喪?這沒得新君的允許,那當然是不成的。在藩地給先帝守喪即可。
倒有一人是另例,那便是晉王,宏治帝唯一的兄弟。
得新君的認可,這一位回燕京城奔喪了。這在宗藩之中,算是唯一的一份。
倒是這一位宗王,萬蓁蓁沒見。
萬蓁蓁對於晉王嘛,她的印象還停留在當年。似乎那一位要就藩的親王。
便是晉王的母妃長孫太妃,萬蓁蓁也還有印象。
至於現在的晉王,萬蓁蓁沒見。萬蓁蓁這一位皇太后嘛,她如今做事可以隨心所欲。
真沒人能強迫了她如何?
對於萬蓁蓁而言,居於萬萬人之上,哪怕是天子這一個親兒子,那也會孝順親娘。
在這等情況下,萬蓁蓁似乎成為了天下最尊貴的女子婦人。
可那又如何?萬蓁蓁知道的,也會有人議論了,她準備的說法應該是天下最尊貴的寡婦。
「母后。」兒媳郭氏總是恭敬的。事事可不敢落下這一位婆母自作主張。
可對於萬蓁蓁而言,瞧著太恭敬的兒媳婦。她道:「哀家最近乏了。兒媳,你多累一些。也不必請教了哀家。你拿主意即可。」
萬蓁蓁在宮廷里住了一輩子。到老,她想換一個地兒。
萬蓁蓁跟兒子兒媳商量了,她想去燕京城郊外的大莊子上。
在那兒,多瞧一瞧軍中遺孤們,或者她會覺得更輕省些。瞧一些孩子們,那心裡都會長出來無數的希望一般。
慈仁宮。
「母后,兒捨不得您。」李濟孝在親娘跟前,不做帝王姿態,而是做小兒姿態。
這不要臉皮,李濟孝是做得出來的。哪怕彩衣娛親,他也乾的出來。
「真想娘,娘去小住一些時日就回宮。」萬蓁蓁笑道。
「我老了,如今還能走動,便想四處走走。等不能走了,也便是窩居於宮廷內苑了。」萬蓁蓁講道。
不止她想去大莊子上,萬蓁蓁還跟皇家寺廟那一邊傳了話。蘭草,這一回也得了恩典,可以隨在皇太后左右。
一旦到了萬蓁蓁跟前,依著萬蓁蓁的稟性,當然是讓蘭草隨心所欲,想干點啥,就干點啥。
一輩子嘛,總要稱心一回。
至於宏治帝的嬪妃們,萬蓁蓁依了宮規,不過是請了這些人去皇家寺廟出家。
當然,應該給的用度,萬蓁蓁差人叮囑了兒媳郭氏,可不能讓人打了折扣。
至於諸嬪妃里,唯楊惠妃這一位太妃一人。那不必去了皇家寺廟。她能住了公主府。
大郡主,不,如今
應該是大公主。這是萬蓁蓁替這一個庶孫女留的一份體面。
也算是給楊惠妃的體面。畢竟,這一個孩子早早沒親爹。
那些年,在宮廷內苑的日子嘛,那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萬蓁蓁讓親兒子賜一個公主尊號,再賜一座公主府。這算是給楊惠妃留的體面。哪怕是做表面文章,至少萬蓁蓁還是要臉的。
楊惠妃這一位楊太妃嘛,如今識趣的很。出宮了,跟著孫女大公主榮養了。
至於大公主的駙馬,也是托給皇后安排。她這一位親祖母都不插手了。
這哪是給皇后安排,擺明了,就請新君做主了賜婚。至於是不是聯姻,對於皇家而言,這不是廢話嘛。
第124章
當皇太后的日子, 只要自己心裡能自在,那處處便是自在。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在萬蓁蓁這兒,李子徹說說話。又或者累乏了,他又歇下了。
待李濟孝來輪班時。
李子徹單獨給兒子交待話,不外乎,此生憾事,讓兒子一定要滅了南楚。
對此,李濟孝是一個孝順孩子,一口跟父皇應承。
關於這孩子的外祖父、外祖母舊事,李子徹也交待了。
「你當替父皇盡孝,也替你母后盡孝。莫讓你母后留了遺憾。」李子徹講道。
「父皇放心,兒子講著。」李濟孝回道。
宏治三十五年,夏,宏治帝駕崩。
宮廷內苑,燕京城內,許多人聽到了鐘聲長鳴。
活一輩子,能同行著,總寥寥無幾。總會得到與失去。
萬蓁蓁是皇后,她又一次送走了身邊人。先喪子,再喪夫。
對於萬蓁蓁而言,問她跟李子徹是什麼樣的感情?
萬蓁蓁覺得有一點複雜。複雜的問自己時,一時間都不知道從何講起。
可有些身份,萬蓁蓁承認的。李子徹是她的丈夫,兒子的親爹,孫兒孫女的祖父。
人嘛,身份的標籤。很多時候會帶來另一種的感覺。因為更近了,又或者更遠了。
宏治三十五年,舊皇駕崩,新皇登基。
世間或者缺了誰,還照樣轉。不會因著缺誰,而真的不轉了。
可對於萬蓁蓁而言,她的身份變了。不再是皇后,不再是替天子攬了皇權。
李濟孝登基新君,尊親娘為皇太后。冊太子妃為皇后。
一切準備按著章程,又似乎在繼續什麼。
至於就藩諸王是否奔了舊皇的喪?這沒得新君的允許,那當然是不成的。在藩地給先帝守喪即可。
倒有一人是另例,那便是晉王,宏治帝唯一的兄弟。
得新君的認可,這一位回燕京城奔喪了。這在宗藩之中,算是唯一的一份。
倒是這一位宗王,萬蓁蓁沒見。
萬蓁蓁對於晉王嘛,她的印象還停留在當年。似乎那一位要就藩的親王。
便是晉王的母妃長孫太妃,萬蓁蓁也還有印象。
至於現在的晉王,萬蓁蓁沒見。萬蓁蓁這一位皇太后嘛,她如今做事可以隨心所欲。
真沒人能強迫了她如何?
對於萬蓁蓁而言,居於萬萬人之上,哪怕是天子這一個親兒子,那也會孝順親娘。
在這等情況下,萬蓁蓁似乎成為了天下最尊貴的女子婦人。
可那又如何?萬蓁蓁知道的,也會有人議論了,她準備的說法應該是天下最尊貴的寡婦。
「母后。」兒媳郭氏總是恭敬的。事事可不敢落下這一位婆母自作主張。
可對於萬蓁蓁而言,瞧著太恭敬的兒媳婦。她道:「哀家最近乏了。兒媳,你多累一些。也不必請教了哀家。你拿主意即可。」
萬蓁蓁在宮廷里住了一輩子。到老,她想換一個地兒。
萬蓁蓁跟兒子兒媳商量了,她想去燕京城郊外的大莊子上。
在那兒,多瞧一瞧軍中遺孤們,或者她會覺得更輕省些。瞧一些孩子們,那心裡都會長出來無數的希望一般。
慈仁宮。
「母后,兒捨不得您。」李濟孝在親娘跟前,不做帝王姿態,而是做小兒姿態。
這不要臉皮,李濟孝是做得出來的。哪怕彩衣娛親,他也乾的出來。
「真想娘,娘去小住一些時日就回宮。」萬蓁蓁笑道。
「我老了,如今還能走動,便想四處走走。等不能走了,也便是窩居於宮廷內苑了。」萬蓁蓁講道。
不止她想去大莊子上,萬蓁蓁還跟皇家寺廟那一邊傳了話。蘭草,這一回也得了恩典,可以隨在皇太后左右。
一旦到了萬蓁蓁跟前,依著萬蓁蓁的稟性,當然是讓蘭草隨心所欲,想干點啥,就干點啥。
一輩子嘛,總要稱心一回。
至於宏治帝的嬪妃們,萬蓁蓁依了宮規,不過是請了這些人去皇家寺廟出家。
當然,應該給的用度,萬蓁蓁差人叮囑了兒媳郭氏,可不能讓人打了折扣。
至於諸嬪妃里,唯楊惠妃這一位太妃一人。那不必去了皇家寺廟。她能住了公主府。
大郡主,不,如今
應該是大公主。這是萬蓁蓁替這一個庶孫女留的一份體面。
也算是給楊惠妃的體面。畢竟,這一個孩子早早沒親爹。
那些年,在宮廷內苑的日子嘛,那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萬蓁蓁讓親兒子賜一個公主尊號,再賜一座公主府。這算是給楊惠妃留的體面。哪怕是做表面文章,至少萬蓁蓁還是要臉的。
楊惠妃這一位楊太妃嘛,如今識趣的很。出宮了,跟著孫女大公主榮養了。
至於大公主的駙馬,也是托給皇后安排。她這一位親祖母都不插手了。
這哪是給皇后安排,擺明了,就請新君做主了賜婚。至於是不是聯姻,對於皇家而言,這不是廢話嘛。
第124章
當皇太后的日子, 只要自己心裡能自在,那處處便是自在。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