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顧淮絲毫不顧左相的滔天怒火,垂手站在那,神情自若,好似只是提了一個無關緊要的人。
皇帝看穿了顧淮的心思。
一直以來,皇帝都把顧淮和左相歸為一類。先前想削左相臂膀,最先動的,也是顧淮的仕途。如今將他擢為都虞候,也只是他以身入局助皇帝查辦李瑋有功,皇帝不得已而為之,給了個不上不下的位子。
顧淮若真想得皇帝重用,就要學會審時度勢,斷尾求生。
如今顧淮一句表示出了誠意,不惜背個背叛師門的罵名,也要將自己摘出去,只等皇帝定奪。
但這事兒,皇帝不能應得太快。
左相在民間頗有威望,如果就這樣輕飄飄地將人送出去了,皇帝指不定被論成什麼樣子。須得推三阻四,經歷番波折再應,皇帝垂眸不語,等著這個有眼力的人出現。
李琰順勢給蘇季遞了個眼神。
蘇季本想佯裝看不見,無奈這死眼睛亂轉,正巧與李琰對上了眸子,無奈硬著頭皮頂上,再次出列,「皇上,拿下賊首後,叛軍便如一盤散沙,左相自會安然無恙。」
「左相一直是百姓口中為國為民的好官,此番涉險,民間定會感恩戴德,人人稱頌。左相難道不想為皇上分憂,不想為百姓平息戰亂?」顧淮慣會捧殺,喉舌勝劍戟,這是左相教他的話。
左相的眸子沉了下去,他看了看顧淮冷漠的背影,再看看堂上佯裝猶豫,卻在心裡恨不得將他趕緊送走的,他的君主。
他忽然笑了,那笑中帶著悲涼,不死心地問上一句,「皇上覺著呢?」
皇帝一愣,沒想過左相會問自己的意思,長嘆一聲,「左相是重臣,伴朕身側多年,又年事已高,朕實在犯難。只是,若愛卿執意,朕自會安排妥當,保證讓愛卿平安地去、平安地回。」
左相站在眾臣之間,無數道目光掃在他的後背,他兩鬢斑白,垂老的眼皮半遮住他清澈堅毅的眸。
朝堂肅穆,落針可聞。
所有人都在等著他自己說話。
不勞皇帝趕他,左相吐出一口濁氣,躬身拜禮,緩緩道:「臣,願作餌。」
此話是從左相口中說來,皇帝自然是舒了一口氣。皇帝所言非虛,左相是重臣,皇帝不會讓他出現性命之憂,但此行也必不會讓他好過,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皇帝自會想法子叫他徹底退出棋局。
了卻了一樁心事,皇帝藉口疲乏,便散了朝。
李琰最後才走,與蕭寧擦肩而過時,懷中被塞了一本奏摺。
李琰眼疾手快揣好,面上泰然自若地與他攀談。
「上次的禮,蕭公公可還喜歡?」李琰皮笑肉不笑地問道。
蕭寧眼尾微挑,慢條斯理地撫平了衣褶道:「自然喜歡,只可惜丫頭命薄,撐不過一炷香便去了。二殿下日後若還有『好貨』,還可以再拿來與咱家換,只是要勤,這好東西......可不等人。」他眯著眼勾唇一笑。
「自然。」李琰心底暗罵著他,什麼腌臢東西,也敢在他面前拿腔拿調?面上神情卻還是平和,明里暗裡地試探。
「話說父皇近日愈發消瘦了,蕭公公一直伴在身側,可有什麼頭緒?」
第61章 61 恩師
李琰意有所指, 蕭寧聞言笑了笑,斂神意味不明地說了句,「殿下, 皇上年事已高, 這身子骨漸漸弱了, 精神頭自然也大不如前。」
他輕瞥李琰一眼,嗤笑, 「這難道,不是殿下最想看到的結果嗎?」
話雖如此,可皇帝還是皇帝,李琰既是臣子, 又是兒子,自然不能將話擺到明面上來說。
「你!」李琰咬牙切齒, 壓低聲音, 「蕭公公,不要得寸進尺,你不過一介閹人,怎可能......」
「蕭公公, 皇上正尋您呢。」一個小侍折返回來,見李琰也在這,便不好上前, 隔了一段距離便拱手叫道。
李琰見狀連忙與蕭寧分開了點距離, 蕭寧抬眉看他, 面上得意之色不掩,指了指小侍道:「可惜了, 這永昌的天還沒換,這, 便是咱家的底氣。」他倏然揚起唇角,退了一步行禮拜別。
李琰緊攥著拳頭,望向蕭寧背影的眼神陰鷙,殿外雪飄揚,將台階鋪上一層薄薄的雪毯。
左相的步子沉重,落在雪毯上,留下一長串顯然的腳印。
離別的馬車停在京門口,左相像往常一樣,穿著身上洗得發白的官服,漫天大雪裹著冷氣落下來,染白了他為數不多的烏髮。
「先生——」一句婉轉的如將死孤雁的哀鳴。
左相手臂微顫,忍不住轉過頭望過去。
「先生——」柳安予急急從馬車上跳下來,旁邊青荷的手還未收回,便要提腿趕上飛奔的她。
她頭上戴著素白的花,兩條長長的飄帶在她發後飄蕩,雪粒在她的睫上、發上結霜。她神色焦急,提著裙擺奔向左相,小小的腳印踩在他的步子上,覆蓋著他的來路。
柳安予的淚珠凝成冰晶,顆顆掉落,跑到近前時,撲通一跪,臉蛋凍得通紅,眼也通紅。
寒風掠過樹梢吹起雪花,左相動容,連忙躬身要攙她,「郡主,您這是折煞老臣啊......」<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皇帝看穿了顧淮的心思。
一直以來,皇帝都把顧淮和左相歸為一類。先前想削左相臂膀,最先動的,也是顧淮的仕途。如今將他擢為都虞候,也只是他以身入局助皇帝查辦李瑋有功,皇帝不得已而為之,給了個不上不下的位子。
顧淮若真想得皇帝重用,就要學會審時度勢,斷尾求生。
如今顧淮一句表示出了誠意,不惜背個背叛師門的罵名,也要將自己摘出去,只等皇帝定奪。
但這事兒,皇帝不能應得太快。
左相在民間頗有威望,如果就這樣輕飄飄地將人送出去了,皇帝指不定被論成什麼樣子。須得推三阻四,經歷番波折再應,皇帝垂眸不語,等著這個有眼力的人出現。
李琰順勢給蘇季遞了個眼神。
蘇季本想佯裝看不見,無奈這死眼睛亂轉,正巧與李琰對上了眸子,無奈硬著頭皮頂上,再次出列,「皇上,拿下賊首後,叛軍便如一盤散沙,左相自會安然無恙。」
「左相一直是百姓口中為國為民的好官,此番涉險,民間定會感恩戴德,人人稱頌。左相難道不想為皇上分憂,不想為百姓平息戰亂?」顧淮慣會捧殺,喉舌勝劍戟,這是左相教他的話。
左相的眸子沉了下去,他看了看顧淮冷漠的背影,再看看堂上佯裝猶豫,卻在心裡恨不得將他趕緊送走的,他的君主。
他忽然笑了,那笑中帶著悲涼,不死心地問上一句,「皇上覺著呢?」
皇帝一愣,沒想過左相會問自己的意思,長嘆一聲,「左相是重臣,伴朕身側多年,又年事已高,朕實在犯難。只是,若愛卿執意,朕自會安排妥當,保證讓愛卿平安地去、平安地回。」
左相站在眾臣之間,無數道目光掃在他的後背,他兩鬢斑白,垂老的眼皮半遮住他清澈堅毅的眸。
朝堂肅穆,落針可聞。
所有人都在等著他自己說話。
不勞皇帝趕他,左相吐出一口濁氣,躬身拜禮,緩緩道:「臣,願作餌。」
此話是從左相口中說來,皇帝自然是舒了一口氣。皇帝所言非虛,左相是重臣,皇帝不會讓他出現性命之憂,但此行也必不會讓他好過,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皇帝自會想法子叫他徹底退出棋局。
了卻了一樁心事,皇帝藉口疲乏,便散了朝。
李琰最後才走,與蕭寧擦肩而過時,懷中被塞了一本奏摺。
李琰眼疾手快揣好,面上泰然自若地與他攀談。
「上次的禮,蕭公公可還喜歡?」李琰皮笑肉不笑地問道。
蕭寧眼尾微挑,慢條斯理地撫平了衣褶道:「自然喜歡,只可惜丫頭命薄,撐不過一炷香便去了。二殿下日後若還有『好貨』,還可以再拿來與咱家換,只是要勤,這好東西......可不等人。」他眯著眼勾唇一笑。
「自然。」李琰心底暗罵著他,什麼腌臢東西,也敢在他面前拿腔拿調?面上神情卻還是平和,明里暗裡地試探。
「話說父皇近日愈發消瘦了,蕭公公一直伴在身側,可有什麼頭緒?」
第61章 61 恩師
李琰意有所指, 蕭寧聞言笑了笑,斂神意味不明地說了句,「殿下, 皇上年事已高, 這身子骨漸漸弱了, 精神頭自然也大不如前。」
他輕瞥李琰一眼,嗤笑, 「這難道,不是殿下最想看到的結果嗎?」
話雖如此,可皇帝還是皇帝,李琰既是臣子, 又是兒子,自然不能將話擺到明面上來說。
「你!」李琰咬牙切齒, 壓低聲音, 「蕭公公,不要得寸進尺,你不過一介閹人,怎可能......」
「蕭公公, 皇上正尋您呢。」一個小侍折返回來,見李琰也在這,便不好上前, 隔了一段距離便拱手叫道。
李琰見狀連忙與蕭寧分開了點距離, 蕭寧抬眉看他, 面上得意之色不掩,指了指小侍道:「可惜了, 這永昌的天還沒換,這, 便是咱家的底氣。」他倏然揚起唇角,退了一步行禮拜別。
李琰緊攥著拳頭,望向蕭寧背影的眼神陰鷙,殿外雪飄揚,將台階鋪上一層薄薄的雪毯。
左相的步子沉重,落在雪毯上,留下一長串顯然的腳印。
離別的馬車停在京門口,左相像往常一樣,穿著身上洗得發白的官服,漫天大雪裹著冷氣落下來,染白了他為數不多的烏髮。
「先生——」一句婉轉的如將死孤雁的哀鳴。
左相手臂微顫,忍不住轉過頭望過去。
「先生——」柳安予急急從馬車上跳下來,旁邊青荷的手還未收回,便要提腿趕上飛奔的她。
她頭上戴著素白的花,兩條長長的飄帶在她發後飄蕩,雪粒在她的睫上、發上結霜。她神色焦急,提著裙擺奔向左相,小小的腳印踩在他的步子上,覆蓋著他的來路。
柳安予的淚珠凝成冰晶,顆顆掉落,跑到近前時,撲通一跪,臉蛋凍得通紅,眼也通紅。
寒風掠過樹梢吹起雪花,左相動容,連忙躬身要攙她,「郡主,您這是折煞老臣啊......」<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