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旁的,他卻並沒有多說。
那些事情太過危險,稍有不慎便會萬劫不復,他不願讓她知曉,更不願讓她牽扯其中,所以回京之後便不敢來此看望她。
等到他將一切危險障礙掃除,再讓她安安心心成為他的太子妃。
陸昭珩直到天蒙蒙亮起才離開,姜醉眠還在榻上沉沉睡著,臉頰上的淚痕已經被人小心翼翼的擦乾,那隻小奶兔也被放在了她懷中睡得安穩。
姜醉眠午時才起,兩隻眼睛確實紅通通的,還有些腫,看起來昨夜像是不知道經歷了什麼。
那封信她最終沒有給得出去,陸昭珩說還要再等等,可是要等到何時,他卻沒說。
又過了兩日,姜醉眠去了趟太醫院,她記得當日進宮面見皇后時聽說過,今日是太醫院給皇后請平安脈的日子。
皇后身邊的掌事太監去太醫院請人時,見著了姜醉眠,掌事太監長了個心思,記得皇后娘娘對這位女太醫格外欣賞,便請了姜醉眠一同前去。
到了皇后宮中,皇上恰好也在。太醫給皇后請完脈後,姜醉眠又給皇后診了診脈,並說出了皇后吹過風后便會經常頭痛的毛病。
隨後她為皇后手臂上施了幾針,惹得皇上和皇后對她皆是讚嘆連連。
皇上問她要什麼賞賜時,姜醉眠卻沒有言語,反而頗為艱難的跪在了地上,垂著眼眸,模樣清冷倔強。
皇上見她一個大肚子婦人如此這般,問道:「你可是有話要跟朕說?」
姜醉眠道:「民女只是有一事不明,想請皇上和皇后娘娘為民女指點一二。」
皇上鬚髮已見白,脾氣秉性也比年輕時候要溫和許多,且已經生出了退位之心,所以現下最是仁慈愛民之時。
他道:「既然已入太醫院,便也是我大宴臣子,有何事但說無妨。」
那封密信就靜靜躺在姜醉眠袖口中,她攥緊了指尖,猶豫不決。
早已經想過千遍萬遍的說辭,到了此刻竟然有些哽在喉間。
皇后娘娘本就對她頗為喜愛,想命人將她攙扶起來:「地上涼,你身懷六甲,還是起來說話吧。」
姜醉眠謝了恩,卻仍舊沒有起身,她抬起頭,黑眸清亮。
什麼時候才是最好的時機,沒人知道。
她只知道此時此刻對她而言就是最好的時機,再繼續等下去,難道要等到趙筠徹底權傾朝野的那一天嗎。
她不能坐以待斃。
「皇上,皇后娘娘,民女想問,如果有一個好官遭人誣陷,還害得全家都被牽連,那麼怎樣才能讓背後的罪魁禍首伏法?」
皇上聽言,笑了笑,回道:「你看起來年紀尚小,怎麼會思考如此有深意的問題?大宴律法自然不是擺設,刑部和都察院也會讓每一個罪人得到應有的懲處。」
姜醉眠又問道:「倘若他們都沆瀣一氣,只為了讓好官頂罪,為官不清,相互勾連呢?」
此話一出,皇上臉色明顯變了,一旁的皇后都察覺出來不對勁,急忙讓人上前將姜醉眠趕緊扶起來帶下去。
皇上卻制止了宮女的動作,眸色有些凌厲的看向跪在殿中的身影。
「你到底是誰?」
不知為何,他像是從她身上看到了些不卑不亢的清傲之姿,且容貌氣質上都大有故人風範。
姜醉眠垂首道:「回皇上的話,民女不過是在南陲長大的一個鄉下丫頭。」
皇上卻忽然站起身來,踱步走到了她跟前:「抬起頭來,叫朕好好看看。」
姜醉眠仰起來臉頰,清麗決絕的臉龐讓皇上猛然後退了半步,望向她的眼神也陡然變得極為震驚。
「你,你叫什麼名字?」
「姜醉眠。」
「是哪個字?」
姜醉眠沒有掩藏:「姜太公的姜。」
皇上跌坐回了椅子上,不需要再多問,他已經認出來姜醉眠是誰的女兒,她跟她父親長得其實極為相像。
「你是廷州的女兒,」皇上輕嘆了口氣,「當年給廷州定罪之後,朕何嘗不痛心疾首,你小時候,廷州帶你入宮,朕還賞賜給你好些玩意,你特別開心,還給朕磕頭謝恩,你還記得嗎?」
姜醉眠搖了搖頭:「回皇上的話,民女年幼,不記得了。」
皇上神色頗為哀痛,當年給姜廷州定罪是無可奈何,姜氏功高蓋主,已然威脅到了皇權,他再悲痛難過,也還是要把姜氏滿門抄斬。
可這十年來他何嘗不後悔莫及,做得太過火了,好歹該給廷州留下個一兒半女,好叫姜氏香火得已延續。
姜氏是為了鞏固他的皇權而死,他心裡知道。
可能是年老了,心腸也比年輕時候的殺伐果決要柔軟許多,總是想在臨死前再多多做些善事,好能抵消掉從前做過的一些孽障,好別在死後踏入地獄鬼門。
皇上問道:「朕聽聞你是從西北來的,你跟趙棠有何關係?」
姜醉眠道:「只是在為將士們救治時相識,並無別的關係。」
皇上看著她高高隆起的腹部,神色募地凜了凜:「那你跟太子有何關係?」
姜醉眠像是僵住了一瞬,再想開口回答時,卻被皇上揚聲打斷:「還不快點把人扶起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那些事情太過危險,稍有不慎便會萬劫不復,他不願讓她知曉,更不願讓她牽扯其中,所以回京之後便不敢來此看望她。
等到他將一切危險障礙掃除,再讓她安安心心成為他的太子妃。
陸昭珩直到天蒙蒙亮起才離開,姜醉眠還在榻上沉沉睡著,臉頰上的淚痕已經被人小心翼翼的擦乾,那隻小奶兔也被放在了她懷中睡得安穩。
姜醉眠午時才起,兩隻眼睛確實紅通通的,還有些腫,看起來昨夜像是不知道經歷了什麼。
那封信她最終沒有給得出去,陸昭珩說還要再等等,可是要等到何時,他卻沒說。
又過了兩日,姜醉眠去了趟太醫院,她記得當日進宮面見皇后時聽說過,今日是太醫院給皇后請平安脈的日子。
皇后身邊的掌事太監去太醫院請人時,見著了姜醉眠,掌事太監長了個心思,記得皇后娘娘對這位女太醫格外欣賞,便請了姜醉眠一同前去。
到了皇后宮中,皇上恰好也在。太醫給皇后請完脈後,姜醉眠又給皇后診了診脈,並說出了皇后吹過風后便會經常頭痛的毛病。
隨後她為皇后手臂上施了幾針,惹得皇上和皇后對她皆是讚嘆連連。
皇上問她要什麼賞賜時,姜醉眠卻沒有言語,反而頗為艱難的跪在了地上,垂著眼眸,模樣清冷倔強。
皇上見她一個大肚子婦人如此這般,問道:「你可是有話要跟朕說?」
姜醉眠道:「民女只是有一事不明,想請皇上和皇后娘娘為民女指點一二。」
皇上鬚髮已見白,脾氣秉性也比年輕時候要溫和許多,且已經生出了退位之心,所以現下最是仁慈愛民之時。
他道:「既然已入太醫院,便也是我大宴臣子,有何事但說無妨。」
那封密信就靜靜躺在姜醉眠袖口中,她攥緊了指尖,猶豫不決。
早已經想過千遍萬遍的說辭,到了此刻竟然有些哽在喉間。
皇后娘娘本就對她頗為喜愛,想命人將她攙扶起來:「地上涼,你身懷六甲,還是起來說話吧。」
姜醉眠謝了恩,卻仍舊沒有起身,她抬起頭,黑眸清亮。
什麼時候才是最好的時機,沒人知道。
她只知道此時此刻對她而言就是最好的時機,再繼續等下去,難道要等到趙筠徹底權傾朝野的那一天嗎。
她不能坐以待斃。
「皇上,皇后娘娘,民女想問,如果有一個好官遭人誣陷,還害得全家都被牽連,那麼怎樣才能讓背後的罪魁禍首伏法?」
皇上聽言,笑了笑,回道:「你看起來年紀尚小,怎麼會思考如此有深意的問題?大宴律法自然不是擺設,刑部和都察院也會讓每一個罪人得到應有的懲處。」
姜醉眠又問道:「倘若他們都沆瀣一氣,只為了讓好官頂罪,為官不清,相互勾連呢?」
此話一出,皇上臉色明顯變了,一旁的皇后都察覺出來不對勁,急忙讓人上前將姜醉眠趕緊扶起來帶下去。
皇上卻制止了宮女的動作,眸色有些凌厲的看向跪在殿中的身影。
「你到底是誰?」
不知為何,他像是從她身上看到了些不卑不亢的清傲之姿,且容貌氣質上都大有故人風範。
姜醉眠垂首道:「回皇上的話,民女不過是在南陲長大的一個鄉下丫頭。」
皇上卻忽然站起身來,踱步走到了她跟前:「抬起頭來,叫朕好好看看。」
姜醉眠仰起來臉頰,清麗決絕的臉龐讓皇上猛然後退了半步,望向她的眼神也陡然變得極為震驚。
「你,你叫什麼名字?」
「姜醉眠。」
「是哪個字?」
姜醉眠沒有掩藏:「姜太公的姜。」
皇上跌坐回了椅子上,不需要再多問,他已經認出來姜醉眠是誰的女兒,她跟她父親長得其實極為相像。
「你是廷州的女兒,」皇上輕嘆了口氣,「當年給廷州定罪之後,朕何嘗不痛心疾首,你小時候,廷州帶你入宮,朕還賞賜給你好些玩意,你特別開心,還給朕磕頭謝恩,你還記得嗎?」
姜醉眠搖了搖頭:「回皇上的話,民女年幼,不記得了。」
皇上神色頗為哀痛,當年給姜廷州定罪是無可奈何,姜氏功高蓋主,已然威脅到了皇權,他再悲痛難過,也還是要把姜氏滿門抄斬。
可這十年來他何嘗不後悔莫及,做得太過火了,好歹該給廷州留下個一兒半女,好叫姜氏香火得已延續。
姜氏是為了鞏固他的皇權而死,他心裡知道。
可能是年老了,心腸也比年輕時候的殺伐果決要柔軟許多,總是想在臨死前再多多做些善事,好能抵消掉從前做過的一些孽障,好別在死後踏入地獄鬼門。
皇上問道:「朕聽聞你是從西北來的,你跟趙棠有何關係?」
姜醉眠道:「只是在為將士們救治時相識,並無別的關係。」
皇上看著她高高隆起的腹部,神色募地凜了凜:「那你跟太子有何關係?」
姜醉眠像是僵住了一瞬,再想開口回答時,卻被皇上揚聲打斷:「還不快點把人扶起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