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頁
柳秋平靜說道:「公主這話叫我聽不懂了,雷霆雨露皆有君上賜予,我一介微末女官,哪裡敢興風作浪。」
「那最好。」
柳秋道:「我以為公主與永和公主不睦。」
這句話看似輕描淡寫,景漣心下卻咯噔一聲。
果然如此。
李進所說的那道旨意中,寫的恐怕是齊王的名字。
景漣唇角彎起,有些自嘲,有些傷感。
她確實與永和不睦,乃至於和齊王的關係也極差。
連柳秋都能想到,一旦齊王得勢,自己的處境怕是會很難過。
她無聲苦笑。
今夜這一場痛哭過後,塵歸塵,土歸土。
那些恩怨來不及細細梳理。
二十年的父女情誼,也就一併入土掩埋,至此斷絕。
.
雖然口中說起齊王,實際上柳秋並不畏懼。
她原本想要推楚王出來,甚至不必拿出什麼切實證據,只要楚王在這個最緊要的關頭攪進奪位的渾水,那麼齊王就會腹背受敵,焦頭爛額。
到那時,即使齊王如常登基,先與兄弟爭鬥大傷元氣,再接手亂成一團的朝局,怕是皇權還沒抓穩,造反的義軍就要將整個江山打爛。
當年穆宗皇帝眼看世家坐擁朝野,勛貴代代相傳,天下寒家子弟沒有晉身之階,百姓屢受盤剝。
如此一來,多則數十年,少則幾年,必然生亂。
恰巧陳侯衡出自貧家,入京。但她身為女子可以扮做男子行走,身為貧寒文人卻沒有晉入官場的途徑,還是穆宗皇帝設法將她添在陳氏旁支之中,以沒落世家的身份入朝,方才有了文臣封爵的佳話。
君臣二人一拍即合,決意變法。廣開科舉,限制世族,打通上下,重新塑造朝中格局。
他們一手策劃的變法,史稱承寧變法。
但最終,穆宗皇帝英年早逝,變法一黨中重要的成員鄭侯叛變,與世家共同擁立反對變法的吳王登基,寧時衡孤木難支,最終變法狼狽收場。
皇帝是獲得世家支持,才能坐上皇位的。
即使他明知世家壟斷朝堂會埋下禍根,但人不能揪著自己的頭髮將自己提起來,他要坐穩江山,就不能自毀根基。
能以高妙手腕將天下人的反抗壓制二十年,已經是極其難得。
然而在他死後,還有誰能?
景漣躺下去,床幔放下,她面上淚痕未乾,眼睛半閉著,乍一看就像真的昏睡。
她的聲音極輕:「柳宮正,我看見外面有很多禁衛。」
柳秋道:「他們奉聖上之命,拱衛宮城,這幾日只是臨時調過來,以防生亂。」
景漣道:「那些禁衛的來歷,宮正您可知曉。」
柳秋道:「自然。」
景漣卻道:「前幾日還好,今夜這麼大的雪,宮正真的認得出人嗎?」
柳秋先是一怔,旋即全身上下寒毛倒豎。
.
雪夜裡,京城半邊天宇忽然映出了紅光。
言敏之披衣而起,來到院中,仰頭望了片刻,面色忽而變了。
他吩咐道:「看守住府中各處,絕不許有人擅自出入,違者立殺。」
隨著他一聲令下,府中頓時喧鬧起來。
言敏之背著手,道:「去將庫中的白布取出來。」
言夫人不知何時來到他身後,聞言訝然道:「難道……」
言敏之嘆息道:「一如當年。桓公身死,五子相爭,從不稀奇。」
言夫人想的卻是另一回事:「既然聖上已經……那我兒是不是可以回家了!」
言敏之回頭看她,淡淡道:「你以為,他是不能回來嗎?」
.
殺聲逼近時,景漣嫻熟地站起來,開始整肅衣冠。
柳秋正在窗前張望局勢:「公主就在那裡,別動。」
而後她推開殿門。
這些叛軍沒有放箭,所以柳秋才敢開門,她走出去,很快又回來,臉上是虛假的怒意。
為首的校尉進來,景漣不識得他,卻覺得有些眼熟。
校尉是秦王府中親兵,入內見只有公主、女官等女眷,竟然還很客氣地退了出去,不欲開罪金枝玉葉。
饒是他算得上客氣,門口的宮人們都已經嚇得搖搖欲墜。
校尉沾血的鎧甲,劍鋒上滾落的血漿,還有行走間如欲噬人的凶厲,哪裡是這些尋常宮人可以承受的。
及至校尉退了出去,殿門從外面喀啦一聲鎖上,又有兩個宮人嚇得跌坐在地上。
柳秋先過去對景漣道:「沒事了,秦王約束過他們,不准向女眷動手。」
秦王只是要奪位,並不是要得罪滿朝上下。宮中女眷少有出身寒素之輩,若是亂軍無眼,傷及辱及哪個高門妃嬪,豈不是要與其母家結下難堪。
景漣道:「柳宮正,你說誰能勝?」
柳秋道:「齊王必死無疑。」
沒人能預料到秦王竟然備下兵馬,準備殊死一搏。
景漣道:「為什麼會走到這一步?」
柳秋說:「太子薨逝後,秦王勢大,聖上一直忌憚。」
景漣道:「僅僅如此?」
皇帝對秦王的打壓,實在有些不同尋常。<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那最好。」
柳秋道:「我以為公主與永和公主不睦。」
這句話看似輕描淡寫,景漣心下卻咯噔一聲。
果然如此。
李進所說的那道旨意中,寫的恐怕是齊王的名字。
景漣唇角彎起,有些自嘲,有些傷感。
她確實與永和不睦,乃至於和齊王的關係也極差。
連柳秋都能想到,一旦齊王得勢,自己的處境怕是會很難過。
她無聲苦笑。
今夜這一場痛哭過後,塵歸塵,土歸土。
那些恩怨來不及細細梳理。
二十年的父女情誼,也就一併入土掩埋,至此斷絕。
.
雖然口中說起齊王,實際上柳秋並不畏懼。
她原本想要推楚王出來,甚至不必拿出什麼切實證據,只要楚王在這個最緊要的關頭攪進奪位的渾水,那麼齊王就會腹背受敵,焦頭爛額。
到那時,即使齊王如常登基,先與兄弟爭鬥大傷元氣,再接手亂成一團的朝局,怕是皇權還沒抓穩,造反的義軍就要將整個江山打爛。
當年穆宗皇帝眼看世家坐擁朝野,勛貴代代相傳,天下寒家子弟沒有晉身之階,百姓屢受盤剝。
如此一來,多則數十年,少則幾年,必然生亂。
恰巧陳侯衡出自貧家,入京。但她身為女子可以扮做男子行走,身為貧寒文人卻沒有晉入官場的途徑,還是穆宗皇帝設法將她添在陳氏旁支之中,以沒落世家的身份入朝,方才有了文臣封爵的佳話。
君臣二人一拍即合,決意變法。廣開科舉,限制世族,打通上下,重新塑造朝中格局。
他們一手策劃的變法,史稱承寧變法。
但最終,穆宗皇帝英年早逝,變法一黨中重要的成員鄭侯叛變,與世家共同擁立反對變法的吳王登基,寧時衡孤木難支,最終變法狼狽收場。
皇帝是獲得世家支持,才能坐上皇位的。
即使他明知世家壟斷朝堂會埋下禍根,但人不能揪著自己的頭髮將自己提起來,他要坐穩江山,就不能自毀根基。
能以高妙手腕將天下人的反抗壓制二十年,已經是極其難得。
然而在他死後,還有誰能?
景漣躺下去,床幔放下,她面上淚痕未乾,眼睛半閉著,乍一看就像真的昏睡。
她的聲音極輕:「柳宮正,我看見外面有很多禁衛。」
柳秋道:「他們奉聖上之命,拱衛宮城,這幾日只是臨時調過來,以防生亂。」
景漣道:「那些禁衛的來歷,宮正您可知曉。」
柳秋道:「自然。」
景漣卻道:「前幾日還好,今夜這麼大的雪,宮正真的認得出人嗎?」
柳秋先是一怔,旋即全身上下寒毛倒豎。
.
雪夜裡,京城半邊天宇忽然映出了紅光。
言敏之披衣而起,來到院中,仰頭望了片刻,面色忽而變了。
他吩咐道:「看守住府中各處,絕不許有人擅自出入,違者立殺。」
隨著他一聲令下,府中頓時喧鬧起來。
言敏之背著手,道:「去將庫中的白布取出來。」
言夫人不知何時來到他身後,聞言訝然道:「難道……」
言敏之嘆息道:「一如當年。桓公身死,五子相爭,從不稀奇。」
言夫人想的卻是另一回事:「既然聖上已經……那我兒是不是可以回家了!」
言敏之回頭看她,淡淡道:「你以為,他是不能回來嗎?」
.
殺聲逼近時,景漣嫻熟地站起來,開始整肅衣冠。
柳秋正在窗前張望局勢:「公主就在那裡,別動。」
而後她推開殿門。
這些叛軍沒有放箭,所以柳秋才敢開門,她走出去,很快又回來,臉上是虛假的怒意。
為首的校尉進來,景漣不識得他,卻覺得有些眼熟。
校尉是秦王府中親兵,入內見只有公主、女官等女眷,竟然還很客氣地退了出去,不欲開罪金枝玉葉。
饒是他算得上客氣,門口的宮人們都已經嚇得搖搖欲墜。
校尉沾血的鎧甲,劍鋒上滾落的血漿,還有行走間如欲噬人的凶厲,哪裡是這些尋常宮人可以承受的。
及至校尉退了出去,殿門從外面喀啦一聲鎖上,又有兩個宮人嚇得跌坐在地上。
柳秋先過去對景漣道:「沒事了,秦王約束過他們,不准向女眷動手。」
秦王只是要奪位,並不是要得罪滿朝上下。宮中女眷少有出身寒素之輩,若是亂軍無眼,傷及辱及哪個高門妃嬪,豈不是要與其母家結下難堪。
景漣道:「柳宮正,你說誰能勝?」
柳秋道:「齊王必死無疑。」
沒人能預料到秦王竟然備下兵馬,準備殊死一搏。
景漣道:「為什麼會走到這一步?」
柳秋說:「太子薨逝後,秦王勢大,聖上一直忌憚。」
景漣道:「僅僅如此?」
皇帝對秦王的打壓,實在有些不同尋常。<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