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頁
婆子方想回話,卻見九曲長廊上又有人來,穿碧藍色圓領宮袍的傳旨太監打著拂塵上來,徑直到了花廳另一側的男賓席上。而少甯見程立姝臉色不對,也站起了身,卻看到篾簾那頭的程之衍挑著篾簾出來了,她轉過頭,見他聽那內侍說了幾句話,臉色頓時嚴峻起來,籠著眉峰望了程立姝一眼。
內侍走後,程之衍回身往少甯這邊來,拉著她到了篾簾串成的過道里,低聲道:「官家有詔,我須去趟禁中。」
少甯吩咐女使去取披風,又不放心,柔聲道:「早些回來,我和梔柔都在等你。」
這幾日他與劉使相頻繁見面,少甯便算不知內情,也感覺到朝堂上要有新的變化。今日這種特殊時刻,官家還傳了話來,想必事情一定很棘手,她本能地有些害怕。
他在她服侍下穿戴齊全,捏了捏她的手,「不必擔心,入夜我便回府,你記得先吃飯,不必等我。」
她說好,仔細為他撫平衣襟上的褶皺,這才目送他往前面走去。
他是騎馬到的宮闕門邊上,下馬便有內侍等候在旁,「王爺。」引著他往福寧殿走。
程之衍肅著臉問:「官家如何了?」
內侍低垂著眉眼,露出張慌的神色,「端王殿下,不,如今是嗣王殿下,帶著一群言官衝撞官家,官家當場吐了血,好在太醫們診治得及時,現下人倒是無礙了。」
匆匆到了殿前,見江問行支著拂塵站在階上,略一行禮,便引著人往偏殿來。
進門先嗅到了一股血腥味,隔著朦朧的紗帳,見官家平躺在龍榻上,和衣而臥,前面的錦杌上坐著劉使相、程瀟和幾位政事堂的大人,龐統亦執劍立在不遠處。
程之衍向乾德帝見禮,聽到帳中啞聲道:「人都到齊了,都說說吧!」
程瀟看了一眼程之衍,先開口道:「臣入京多日,負責京郊一應的防衛整合,二殿下的人馬都摸清了,方才照陛下旨意,趁著二殿下被困在禁中這些時候,出其不意,估摸著再過半個時辰,便能將人都制服住了。」
張國公訕訕看了一眼一旁端坐如松的劉使相,「這些事都是何時商定好的?」
樞密使單鴻遠捋了捋須,看向帳中道:「王才人誕下的四皇子不過半歲,官家竟為了要立他為儲,要將二殿下出繼為肅王嗣子,御史台和六部的人都聚在紫宸殿外,在等陛下給一個說法,此事怕不好善了。」
程之衍聽到這才明白,原來宮中又添了新的皇子,起身跪下來,恭喜官家。
乾德帝咳了一聲,「四皇子乃王才人所出,因她身子之前發虛,朕怕這一子留不住,便沒對外宣布。」
程之衍頷首,「陛下深明遠慮!」
乾德帝唔了一聲,讓他起身,這麼大把的歲數,竟又添了子嗣,雖說是喜事,但多少有些令人赧然。隔著紗帳,見程之衍起身坐到了官帽椅中。以往他在明處,他大多守著君臣本分,不曾抬起過頭,目下自己躲在了暗處,倒是可以好好觀察這孩子的眉眼,長得同她有六七分相像,尤其那雙丹鳳眼眸,烏沉似墨,而唇角和下頜似乎更像自己多一些,稜角鮮明,似一柄劍。
程之衍之前便知道官家無意端王,但卻苦於尋不到駁斥的理由,他雙臂垂在腿上,餘光瞥見云云籠籠的紗帳中,乾德帝呼吸勻穩,便明白過來這只是一齣戲,而早先他在禁中曾見到的那位由江問行領著入內的郎中,想必也是為了給王才人接生才悄悄入得大內,只是官家雖說身體康健,但畢竟已年過四十,是以大家便都沒往這方面多想。
乾德帝收回了目光,哼了一聲道:「這是朕的江山,朕想立誰便立誰!」這便是賭氣了,官家的江山,又何曾只是一個人說了算的。
果然,張國公反對道:「陛下,秦大學士和幾位御史台的大人還跪在殿外,其餘諸位雖說退了班,但目下都守在垂拱殿前,這樣的理由可交代不過去。」
他們都是早年同官家一起在封地上任職的新臣,同外面那些老臣不一樣,是官家心腹,自然以官家心意為首。
一直靜默的劉使相開了口,「要理由,那便給他們個理由。」
見眾人目光都看了過來,他同程之衍換了個眼色,笑道:「說來是巧,早些日子寧王殿下的人在城外救了兩個人,是對父女。當時這二人正被二殿下的人馬追趕,寧王殿下的人摸不清狀況,也不敢貿然上前,後來見那父女二人被二殿下的人追到泄憤,不止斷了手腳,還丟了入海,這才覺得事情蹊蹺。寧王殿下身邊的近衛將兩人救了起來,安置在老臣家中,據那康員外說,他手上有這幾年直接或間接孝敬給二殿下的銀兩帳冊,一應都記錄得很是詳盡,之前藏在他名下的一家筆墨鋪子裡。」
說著,從懷中取出一沓紙來,交給一旁的江問行,「陛下,此為證物,再加上那康員外父女的證詞,二殿下不軌斂財,又扇動文臣逼立儲君,罰他出繼,承繼肅王之宗位,已是陛下格外的開恩了。」
程之衍低著頭,微微嘆息,其實端王不是輸在謀略,而是一開始,官家就對這個兒子無甚在意,他做得越多,希望多大,跌下來得時候便會愈發地痛。
出了福寧殿,劉使相與他並肩走,回眸看了他一眼,嘆道:「老臣實在不知此舉究竟是對還是不對,秦大學士雖聚黨爭,但一句話說的還是不錯,國賴長君,這位四皇子年紀委實小了些。」他迭聲嘆著,「至於殿下你,實在可惜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內侍走後,程之衍回身往少甯這邊來,拉著她到了篾簾串成的過道里,低聲道:「官家有詔,我須去趟禁中。」
少甯吩咐女使去取披風,又不放心,柔聲道:「早些回來,我和梔柔都在等你。」
這幾日他與劉使相頻繁見面,少甯便算不知內情,也感覺到朝堂上要有新的變化。今日這種特殊時刻,官家還傳了話來,想必事情一定很棘手,她本能地有些害怕。
他在她服侍下穿戴齊全,捏了捏她的手,「不必擔心,入夜我便回府,你記得先吃飯,不必等我。」
她說好,仔細為他撫平衣襟上的褶皺,這才目送他往前面走去。
他是騎馬到的宮闕門邊上,下馬便有內侍等候在旁,「王爺。」引著他往福寧殿走。
程之衍肅著臉問:「官家如何了?」
內侍低垂著眉眼,露出張慌的神色,「端王殿下,不,如今是嗣王殿下,帶著一群言官衝撞官家,官家當場吐了血,好在太醫們診治得及時,現下人倒是無礙了。」
匆匆到了殿前,見江問行支著拂塵站在階上,略一行禮,便引著人往偏殿來。
進門先嗅到了一股血腥味,隔著朦朧的紗帳,見官家平躺在龍榻上,和衣而臥,前面的錦杌上坐著劉使相、程瀟和幾位政事堂的大人,龐統亦執劍立在不遠處。
程之衍向乾德帝見禮,聽到帳中啞聲道:「人都到齊了,都說說吧!」
程瀟看了一眼程之衍,先開口道:「臣入京多日,負責京郊一應的防衛整合,二殿下的人馬都摸清了,方才照陛下旨意,趁著二殿下被困在禁中這些時候,出其不意,估摸著再過半個時辰,便能將人都制服住了。」
張國公訕訕看了一眼一旁端坐如松的劉使相,「這些事都是何時商定好的?」
樞密使單鴻遠捋了捋須,看向帳中道:「王才人誕下的四皇子不過半歲,官家竟為了要立他為儲,要將二殿下出繼為肅王嗣子,御史台和六部的人都聚在紫宸殿外,在等陛下給一個說法,此事怕不好善了。」
程之衍聽到這才明白,原來宮中又添了新的皇子,起身跪下來,恭喜官家。
乾德帝咳了一聲,「四皇子乃王才人所出,因她身子之前發虛,朕怕這一子留不住,便沒對外宣布。」
程之衍頷首,「陛下深明遠慮!」
乾德帝唔了一聲,讓他起身,這麼大把的歲數,竟又添了子嗣,雖說是喜事,但多少有些令人赧然。隔著紗帳,見程之衍起身坐到了官帽椅中。以往他在明處,他大多守著君臣本分,不曾抬起過頭,目下自己躲在了暗處,倒是可以好好觀察這孩子的眉眼,長得同她有六七分相像,尤其那雙丹鳳眼眸,烏沉似墨,而唇角和下頜似乎更像自己多一些,稜角鮮明,似一柄劍。
程之衍之前便知道官家無意端王,但卻苦於尋不到駁斥的理由,他雙臂垂在腿上,餘光瞥見云云籠籠的紗帳中,乾德帝呼吸勻穩,便明白過來這只是一齣戲,而早先他在禁中曾見到的那位由江問行領著入內的郎中,想必也是為了給王才人接生才悄悄入得大內,只是官家雖說身體康健,但畢竟已年過四十,是以大家便都沒往這方面多想。
乾德帝收回了目光,哼了一聲道:「這是朕的江山,朕想立誰便立誰!」這便是賭氣了,官家的江山,又何曾只是一個人說了算的。
果然,張國公反對道:「陛下,秦大學士和幾位御史台的大人還跪在殿外,其餘諸位雖說退了班,但目下都守在垂拱殿前,這樣的理由可交代不過去。」
他們都是早年同官家一起在封地上任職的新臣,同外面那些老臣不一樣,是官家心腹,自然以官家心意為首。
一直靜默的劉使相開了口,「要理由,那便給他們個理由。」
見眾人目光都看了過來,他同程之衍換了個眼色,笑道:「說來是巧,早些日子寧王殿下的人在城外救了兩個人,是對父女。當時這二人正被二殿下的人馬追趕,寧王殿下的人摸不清狀況,也不敢貿然上前,後來見那父女二人被二殿下的人追到泄憤,不止斷了手腳,還丟了入海,這才覺得事情蹊蹺。寧王殿下身邊的近衛將兩人救了起來,安置在老臣家中,據那康員外說,他手上有這幾年直接或間接孝敬給二殿下的銀兩帳冊,一應都記錄得很是詳盡,之前藏在他名下的一家筆墨鋪子裡。」
說著,從懷中取出一沓紙來,交給一旁的江問行,「陛下,此為證物,再加上那康員外父女的證詞,二殿下不軌斂財,又扇動文臣逼立儲君,罰他出繼,承繼肅王之宗位,已是陛下格外的開恩了。」
程之衍低著頭,微微嘆息,其實端王不是輸在謀略,而是一開始,官家就對這個兒子無甚在意,他做得越多,希望多大,跌下來得時候便會愈發地痛。
出了福寧殿,劉使相與他並肩走,回眸看了他一眼,嘆道:「老臣實在不知此舉究竟是對還是不對,秦大學士雖聚黨爭,但一句話說的還是不錯,國賴長君,這位四皇子年紀委實小了些。」他迭聲嘆著,「至於殿下你,實在可惜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