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今,如果放馬跑的話,大抵一兩日也是能到盡頭的。

  這讓孟明遠不禁想起了上一世曾經看過的《陸小鳳》中有關花家七郎家庭的介紹,放馬跑上幾天幾夜也跑不出花家的地盤。

  嗯,丞相大人覺得自己可以比照這個目標來奮鬥。

  邊城的農、牧場不少,但是如丞相大人這般當年所選之地最為荒蕪貧脊,如今卻最為昌旺繁盛的只怕也找不到第二人。

  當年誰都不看好的不毛之地,在丞相的經營之下卻是比當初一些占據了好地理的人都要好得多得多。

  似乎,丞相大人永遠是那個能夠創造奇蹟的人。

  卻沒有想過,為了創造出這樣的奇蹟丞相大人私底下又付出了怎樣的學習和努力,以及經歷過怎樣的失敗。

  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之後不能再繼續上路!

  “外公,外公……”一些聲線不同,質地不同的雜亂聲從遠處接近。

  孟明遠搖著手中的扇子舉目望去,就看到十幾匹馬由遠而近。

  到得近前,就能看得清被圍護在其間的是他老孟家的那幾個金貴外孫及外孫女。

  自他回到邊城,小四就陸續打發了皇子皇女過來,讓他們替皇后及國舅們承歡膝下,順便也讓他們接受不一樣高規格的教育。

  當先玄袍少年,到了近前從馬上一躍而下,走過來,恭敬一施禮,道:“外公。”

  “太子免禮。”孟明遠看著這少年俊美的太子爺,恍惚間似乎有看到開華帝的錯覺。這孩子相貌上肖祖父,秉性也沉穩,假以時日會是一個賢明之主。

  “孤替父皇母后看望外公之餘,也順便將來年的科考題目帶回京師。”其實,如果可以的話,太子是不太想這麼早回去的。

  跟著外公他總能學到許多不一樣的東西,見到許多不一樣的事物,眼界在不知不覺中就開闊了。

  只可惜,隨著年歲越來越長,他能跟著外公身邊的時間也越來越少,他如今已經開始接觸朝政之事。

  “好的。”

  那邊廂,幾個小的年歲長一點的自己騎馬,年歲小的一點的就被侍衛們抱著騎在馬上,此時也都紛紛下了馬,像一群嘰嘰喳喳的鳥雀一般跑了過來。

  看得身邊護衛的侍衛個個偷偷抹汗,這些平日裡端莊矜持嚴肅的皇子公主們,一到了他們相國這裡就變得跟脫疆小野馬一樣,完全沒了皇家風範。

  “外公,外公……”

  孟明遠亦有些頭疼,這七八個人同時嘰喳真的略有些吵。

  “慢慢來,一個一個來,你們這七嘴八舌的,我要先聽誰講?”

  幾個孩子互相看看,決定按照長幼順序來。

  “外公,你答應送我一匹汗血寶馬的啊。”這是長公主略帶撒嬌的聲音。

  “外公,我要去軍營。”這是二皇子帶著興奮的聲音。

  “我要跟外公巡視農場。”

  “我要去看工人編糙席,編糙墩……”

  “……”

  皇子公主們各有各的要求,各有各的目的,他們最高興的時候便是在邊城的時間,外公就像一個大寶庫,總能帶給他們驚喜。

  嗯,寶庫這個形容詞是父皇說的。

  母后只說,外公最能化腐朽為神奇。

  他們每次回京里跟那些皇族子弟到一起談天說地時,會突然覺得他們好土鱉——這個詞也是父皇說的,沒辦法跟他們愉快的玩耍。

  “孟安。”

  “老爺。”

  “你把能辦的事辦了吧。”

  “是。”

  孟安便恭敬地請幾個他能負責處理的皇子公主跟他走,或是接收說好的東西,或是送去他們想去的地方。

  剩下的,要賴在外公身邊的,因為年紀小只能賴在身邊的,那就由丞相大人自己負責處理了。

  孟明遠繼續剛才被打斷的事。

  隨行的侍從捧了研好的墨,在一張輕薄的木板上鋪了硬紙,以供丞相落筆。

  太子等人便站在一邊看。

  隨著外公的勾勒完善,他們可以看出這是眼前這片牧場上的相關平面圖以及相應的農場設施及此處的牧民和佃戶、林場工人的分布情況。

  太子靜靜地看了一會兒,在外公收筆的時候,開口道:“這幾道是由別處引來的溝渠嗎?”

  孟明遠欣慰地點頭,“是。”

  “可除了此處引進的水源,這幾處也有嗎?”

  孟明遠微微一笑,道:“太子請隨老臣過去看一看便知。”

  “好。”

  等到太子看到那綿延幾十公里的溝渠盛景時,簡直目瞪口呆,“外公——”這是多麼大的一個水利工程啊,怎麼以前都沒見到?

  “有些事情是要慢慢來,一點一點來,時間久了,點便連成線,線又連成片,然後便是如今的太子能看到的規模了。”

  太子若有所悟,“原來如此。”

  “太子再隨老臣來。”

  “好。”

  孟明遠在紙上畫了簡單的圖,然後據圖以告之,對年紀輕輕的太子解釋他所困惑的地方。

  太子一行跟著丞相大人不知不覺就走了很遠的路,見識到了他們去年還不曾看到的事物。

  果然,外公就是能創造出奇蹟的人。

  在荒漠的地方他也能造出一片綠洲來,讓死地變成桃源。

  這裡四季植被交叉生長,常年不失綠意。物產豐富,種類齊全。

  外公總是有一種前所未有的嘗試精神,他不怕失敗,失敗之後尋找失敗的原因,然後再次研究試驗……“我朝以農為本,而北方多旱,南方多雨,將水利工程各自梳理建設,便可避免許多天災。”

  聽到外公這樣說,太子便知,今年自己的課題是在水利之上了。

  外公總說什麼年紀辦什麼年紀該辦的事,有些東西過早告訴他也沒什麼用。

  白日雖然隨著外公走了許多的路,但是太子卻絲毫不敢有困頓休息的想法,他呆在外公身邊的時間有限。

  “殿下,古語有云:欲速則不達,你可明白其中之意?”

  “外公——”

  “你要懂得急事緩辦的道理。”

  “是,我這就下去休息。”

  “臣送太子殿下。”

  太子有時挺羨慕弟弟妹妹他們的,在未立太子之前,外公不這樣的。可,前年他太子之位一立,外公對他的態度就與以前有了不同。

  他雖然明白這是外公的謹慎持重之處,可是心底到底還是有些失落的。

  不過,外公畢竟是外公,不會一板一眼儘是臣子的姿態,該端起外公架子的時候外公端得會很適時。

  既不突兀又不強勢,那是一種恰到好處!

  這種修為正是父皇常常私下羨慕之所在,父皇曾與母后私語,外公是修煉成精的老狐狸,結果被母后給修理了。

  外公若是老狐狸,那母后自然便也成了狐狸,而狐狸精多半用來形容女子時是充滿了貶義的。

  太子覺得父皇一點兒都不冤枉!

  接下來的日子,太子開始接觸慶朝的相關地理概況。

  讓太子驚訝的是外公這裡的地圖之豐遠比皇宮大內要精細美化得多,不知道父皇知道後會不會腆著臉以孟家四兒的身份再來索要一份。

  某些時候,大慶朝的太子是很鄙視自家父皇的。

  正如三舅舅所說,父皇已經被母后修理得下限有點兒低了。

  不過,這些認知太子殿下決定牢牢地壓在自己心裡,這是半點兒都不能外泄的,有失國體!

  “太子——”

  太子一回神,看到自家外公那似笑非笑的眼神,心裡就是一突,完鳥,他上課時走神,又要被修理了!

  在修理他的問題上,外公從來都是以外公的身份進行的,因為以臣子的身份進行的話,懲罰手段和份量相對就輕得多。

  小時候,年少無知的太子曾經因為這個向父皇母后投訴打過小報告,結果被父皇母后向外公打了小報告,懲罰加重。

  從那以後,太子便明白了,在教育上因過失而受罰打報告是沒用的,只會讓老師變本加厲,你老老實實承認錯誤,並改正錯誤才是王道。

  這都是血淋淋的經驗教訓。

  說多了那都是淚!

  因為上課期間偶爾走神,苦逼的大慶朝太子領著侍衛提著鐮刀去當糙場臨時工去了。

  做了一天的勞動改造。

  末了,他外公說了句:“正好,本來還煩惱那邊的地要去哪裡找人來整呢。”

  太子淚!

  ☆、第156章

  太子回京的時候,帶走了次年的策問題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