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韓昭就從燈上拿下了一個謎,很快解開,最後花了三十文買了一隻兔兒燈給賀蘭君。

  鶯兒在後面看著,「咯咯」笑起來,道:「這好像第一次見到韓昭時候的場景。」

  李映真在旁邊聽著,倒感了興趣,問道:「什麼場景?也是買花燈嗎?」

  鶯兒來了興致,她本就是個熱絡且話多的人,道:「李小姐,你不知道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啊,韓昭說話可口無遮攔了,我還罵她是個登徒子呢。」

  李映真:「哦?竟有這事兒?」更感興趣了,「她說了什麼呀?」

  「她呀……」鶯兒還欲再說,韓昭忙按住她的肩膀,把她轉了個身子,提高了聲音掩住她的話:「曉月,趕快帶她去那邊看看,那邊有變魔術的!」

  長了一歲,再提往事,她也會感到羞恥的呀!萬一再讓真姐姐寫首詩來調侃她,她現在也是要面子的大人了!

  鶯兒看韓昭那樣羞,也不再說了,笑嘻嘻地領著曉月,看熱鬧去了。

  十里長街,夜還很長,熱鬧還在延續。

  京城百姓們熱鬧過元宵,京城官場上卻風雲動盪。

  朝為天子客,暮作階下囚。溫閣老被抄家的事兒震驚朝野,天子發怒,下令徹查。順藤摸瓜,又扯出不少從前往事。

  京城中一半官員瑟瑟發抖,另一半則忙的不可開交。牢房裡塞得滿滿的犯罪之人,都快住不下。不光刑部,其它幾個部門剩下的的官員也忙得要死。

  溫弘文是工部尚書,他被抓入牢,工部的重擔就暫時交由李侍郎代理。李侍郎天天披星戴月,早起晚歸,只過了三日,就接到升職的聖旨,接替溫弘文擔任工部尚書。這也意味著溫家父子徹底沒了活路。

  李侍郎升了尚書後,行事作風依舊如常,喜怒不形於色。這天下朝就給李映真帶回來一個好消息。

  溫儉仁已供認其陷害陶御史和裴侍郎之事。皇上下詔,陶御史官復原職,即刻召回京城。裴侍郎罪名平反,追封勇毅侯的爵位。

  李映真喜出望外,這下陶姐姐終於能回來了,她估摸著皇帝的詔令發往寧古塔,路上需要一兩個月,等陶姐姐和陶御史動身再到京城,又得一兩個月,約莫夏初的時候就能回京城了。

  多年的等待終於有了個好結果,李映真為好友感到歡欣。

  歡喜之餘,她又問了個擔心的問題:「那溫閣老最後會如何定罪?」好讓她徹底安個心。

  李尚書沉思了一會,他上朝時瞧著皇帝的意思和這次雷厲風行的手段,皇上定是早有想法,道:「溫家父子估計是難逃一死。」

  父親既然都這麼說了,李映真確信這個隱患完全消除了。

  溫家父子的案子以雷霆之速被審理完了,不到一個月,溫家父子被判斬首,牽連官員幾百人,或革職、或降級、或流放,一時間朝廷官職空缺,人手緊缺,皇帝下令,七月開恩科,廣納人才。

  元宵節過後,夜漸短,日漸長,春意起,春天就算正式來臨了,從安寧縣來的貨船也靠了岸。

  賀蘭君本打算坐馬車回安寧縣,這下正好可以坐自家的船回去了,又採買了一些京城特產和零零碎碎的小玩意兒,準備帶回去孝敬父母,送姐妹們。

  離別之日是個春暖花開的日子,李映真送韓昭送到了碼頭上。

  「真姐姐,以後我會常來京城看望你的,還有陶姐姐,這次沒能等到她,下次來的時候,她就一定在了。」韓昭不舍地拉住李映真的手,許下離別的承諾。

  又道:「等你有空了,到安寧縣來做客吧,江南景色有別京城,保你會喜歡的。」

  如果李映真有空,韓昭一定會邀請她一塊兒坐船下江南,可是她還得準備七月的恩科考試。

  皇上下令七月開恩科後,公主就向皇上提議,既然現在如此缺人手,不如也招些女子為官,前朝也不是沒有先例的。不知皇上什麼考量,最後真准了,今年恩科男女同考。

  李映真拉著韓昭的手,滿心也是捨不得,又看了眼她身後不遠,在等著她的賀蘭君,知道那才是她要回的家,又為她感到高興,只叮囑道:「往後,常寫信來。」

  韓昭重重地點點頭。爾後,轉身走向碼頭。

  煦煦春光映著河面波光粼粼,微風輕輕吹動賀蘭君的裙擺,她站在岸邊,噙著淺淺的笑,等著走過來的韓昭,牽起她的手,一起上了回家的船。

  風正起,帆正揚,船隻離了岸,駛向幸福的彼岸。

  -正文完。

  小貼士:看好看得小說,就來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