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頁
「那是誰啊?」
「我也不知道。」
「那是咱們族裡當大官的趙老爺的父親。」也有那認得趙懷玉的,開口給他們解釋。
「啊,原來這就是趙老爺的家人,那幾個孩子豈不是應該是趙老爺家的少爺?」
「那肯定的,你剛沒聽見都是叫祖父的嘛。」
「我看這兩個小少爺的面相也是文曲星下凡。」
「哎,你又知道了,整天嘴裡胡咧咧。」
「你怎麼知道我胡咧咧,我看著這兩個小公子的面相就是貴人面相,將來絕對不是池中之物。」
「行行行,你說的對。」
趙懷玉一行人走到族學門口,就聽到傳出來的清脆的念書的童聲。
「性相近,習相遠。。。」
他們沒有打擾其他人,只默默看了一會兒就出來了。
「當年你們爹就是在這裡啟蒙的,我還記得第一次給他送來的時候,族裡沒有這么小就啟蒙的孩子,夫子還唯恐你們爹爹哭鬧不好管教,但是你們爹從小就是個懂事聰穎的,很快就熟悉了學堂的環境,還交上了好友。」
趙懷玉說著想到那時候到自己大腿高的平平扎著小髮髻,背著小書箱去念書的場景就覺得懷念。
現在自己的兒子已經長成了頂天立地的男子,如今他也已經老去,身邊站著的也換成了自己的孫子。
遠哥兒和年哥兒都看著不遠處的學堂,沉默著不說話,這次回來他們聽祖父講了很多,但是不管是鎮上還是府城,其實環境都還好。
但是趙家村就不一樣了,不管是住的地方還是念書的環境都是他們之前腦袋裡想像不到的艱苦。
遠哥兒和年哥兒生來就已經是府里的小少爺,丫鬟小廝伺候著,爹娘長輩寵愛著,基本上從來沒有吃過什麼苦,自然想像不到當年自己的祖父母和爹爹是怎麼一步步走來的。
如今親眼所見,只覺得有些羞愧。
「祖父,我以後一定會好好念書。」
「我也是。」年哥沉著臉跟著哥哥應道。
「我帶你們來這裡沒有其他意思,只是想跟你們說,我們趙家往前數二十年,只是個泥腿子,你們爹能高中進士,入朝為官已經是祖上冒青煙的事情,但是祖父不希望這只是曇花一現,你們是趙家以後的希望,我希望趙家在你們兄弟兩個手裡能繼續綿延下去,以後我們趙家的子孫也能夠跟那些世家大族一樣,不愁沒有書念。」
「祖父放心,我們定不會辜負您和爹爹的期望。」遠哥兒說著彎腰低頭道。
「孫兒也是。」
「好孩子,你們能明白就好。」趙懷玉把兩個孩子扶起身,看著眼神清明堅毅的兩個孫子,心裡點了點頭,這一趟沒有白出來,兩個孩子本就是璞玉,只需要好好雕琢,將來必成大器。
來年的院試,遠哥兒一路過五關斬六將,順利取得秀才的功名,十一歲的秀才公,超過他爹當年的佳績。
五年後,十二歲的趙知年順利通過院試,並拿下頭名案首,一時間,趙家父子三人的美談在長平縣流傳了很久。
八年後,趙知遠在十九歲之齡考中舉人,當時趙衛平已經憑藉著自己的治下的政績順利調回京中任職。
其中緣由不少,主要是因為趙衛平本身在朝中沒有什麼勢力,普通人家出身,被新皇挑中成為培養的一批清流官員中的一員,用來制衡朝中的功勳世家。
十年後,十七歲的趙知年憑著一身才華,高中桂榜,雖然不是頭名的,但是名次已經很靠前。
番外(六)
「趙知年大人剛剛在殿上所說之話著實尖銳。」下早朝的路上,兩個紅袍官員小聲議論道。
「人家是維護兄弟,我要是也能有個頗得聖心的弟弟在朝中幫我辯駁,只怕半夜做夢都能笑醒。」
「哎,你說這趙家這兩兄弟,性格真是偏差極大,一個穩重寡言,一個長袖善舞,不過城府都是極深之輩,看趙知年這樣子,將來聖上肯定是要重點提拔的。」
「趙家起家不過兩代人,卻已經是在朝中站穩腳跟,聽說下面的小輩也是及有才華本事,不知趙家是燒了什麼高香,我們家那些頑劣的子孫怎麼就沒有趙家子孫的一半本事。」
「誰說不是呢。」兩人說著搖搖頭慢慢走遠。
趙知年在不遠處等著他爹趙衛平一起走。
「你今日在殿上說話著實得罪人,以後還是要注意些。」趙衛平看了眼小兒子道,雖然聖上不在意這些,但是少在朝中樹敵還是更好。
自從兩個兒子入朝為官,趙衛平自動讓賢,調到了京中清閒衙門做事,朝堂之上,父親在重要的部門任職,兒子們就會被壓著,趙衛平起步晚,在京中經營多年也只做到四品,為了給兩個兒子鋪路,他心甘情願這樣做,不然皇帝是不會允許朝中父子兩個都在重要的部門做事。
就像現在,趙知遠外任做官,趙知年在京中吏部做官,兄弟兩個也是被分開,這就是帝王的制衡之術,當然這也是兩兄弟自己商量好的。
趙知遠更擅長做實事,外任能夠具體去做一些改善民生的事情,而趙知年則更長袖善舞,在京中反而更自在,如今兄弟兩個在朝中互相照應,也算是一樁美談。
「放心吧爹,兒子心裡有數,我說的話雖然難聽,但是也沒有直擊要害,聖上知道哥哥是個做實事的人,我就算為哥哥辯解幾句也是情理之中的。」<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我也不知道。」
「那是咱們族裡當大官的趙老爺的父親。」也有那認得趙懷玉的,開口給他們解釋。
「啊,原來這就是趙老爺的家人,那幾個孩子豈不是應該是趙老爺家的少爺?」
「那肯定的,你剛沒聽見都是叫祖父的嘛。」
「我看這兩個小少爺的面相也是文曲星下凡。」
「哎,你又知道了,整天嘴裡胡咧咧。」
「你怎麼知道我胡咧咧,我看著這兩個小公子的面相就是貴人面相,將來絕對不是池中之物。」
「行行行,你說的對。」
趙懷玉一行人走到族學門口,就聽到傳出來的清脆的念書的童聲。
「性相近,習相遠。。。」
他們沒有打擾其他人,只默默看了一會兒就出來了。
「當年你們爹就是在這裡啟蒙的,我還記得第一次給他送來的時候,族裡沒有這么小就啟蒙的孩子,夫子還唯恐你們爹爹哭鬧不好管教,但是你們爹從小就是個懂事聰穎的,很快就熟悉了學堂的環境,還交上了好友。」
趙懷玉說著想到那時候到自己大腿高的平平扎著小髮髻,背著小書箱去念書的場景就覺得懷念。
現在自己的兒子已經長成了頂天立地的男子,如今他也已經老去,身邊站著的也換成了自己的孫子。
遠哥兒和年哥兒都看著不遠處的學堂,沉默著不說話,這次回來他們聽祖父講了很多,但是不管是鎮上還是府城,其實環境都還好。
但是趙家村就不一樣了,不管是住的地方還是念書的環境都是他們之前腦袋裡想像不到的艱苦。
遠哥兒和年哥兒生來就已經是府里的小少爺,丫鬟小廝伺候著,爹娘長輩寵愛著,基本上從來沒有吃過什麼苦,自然想像不到當年自己的祖父母和爹爹是怎麼一步步走來的。
如今親眼所見,只覺得有些羞愧。
「祖父,我以後一定會好好念書。」
「我也是。」年哥沉著臉跟著哥哥應道。
「我帶你們來這裡沒有其他意思,只是想跟你們說,我們趙家往前數二十年,只是個泥腿子,你們爹能高中進士,入朝為官已經是祖上冒青煙的事情,但是祖父不希望這只是曇花一現,你們是趙家以後的希望,我希望趙家在你們兄弟兩個手裡能繼續綿延下去,以後我們趙家的子孫也能夠跟那些世家大族一樣,不愁沒有書念。」
「祖父放心,我們定不會辜負您和爹爹的期望。」遠哥兒說著彎腰低頭道。
「孫兒也是。」
「好孩子,你們能明白就好。」趙懷玉把兩個孩子扶起身,看著眼神清明堅毅的兩個孫子,心裡點了點頭,這一趟沒有白出來,兩個孩子本就是璞玉,只需要好好雕琢,將來必成大器。
來年的院試,遠哥兒一路過五關斬六將,順利取得秀才的功名,十一歲的秀才公,超過他爹當年的佳績。
五年後,十二歲的趙知年順利通過院試,並拿下頭名案首,一時間,趙家父子三人的美談在長平縣流傳了很久。
八年後,趙知遠在十九歲之齡考中舉人,當時趙衛平已經憑藉著自己的治下的政績順利調回京中任職。
其中緣由不少,主要是因為趙衛平本身在朝中沒有什麼勢力,普通人家出身,被新皇挑中成為培養的一批清流官員中的一員,用來制衡朝中的功勳世家。
十年後,十七歲的趙知年憑著一身才華,高中桂榜,雖然不是頭名的,但是名次已經很靠前。
番外(六)
「趙知年大人剛剛在殿上所說之話著實尖銳。」下早朝的路上,兩個紅袍官員小聲議論道。
「人家是維護兄弟,我要是也能有個頗得聖心的弟弟在朝中幫我辯駁,只怕半夜做夢都能笑醒。」
「哎,你說這趙家這兩兄弟,性格真是偏差極大,一個穩重寡言,一個長袖善舞,不過城府都是極深之輩,看趙知年這樣子,將來聖上肯定是要重點提拔的。」
「趙家起家不過兩代人,卻已經是在朝中站穩腳跟,聽說下面的小輩也是及有才華本事,不知趙家是燒了什麼高香,我們家那些頑劣的子孫怎麼就沒有趙家子孫的一半本事。」
「誰說不是呢。」兩人說著搖搖頭慢慢走遠。
趙知年在不遠處等著他爹趙衛平一起走。
「你今日在殿上說話著實得罪人,以後還是要注意些。」趙衛平看了眼小兒子道,雖然聖上不在意這些,但是少在朝中樹敵還是更好。
自從兩個兒子入朝為官,趙衛平自動讓賢,調到了京中清閒衙門做事,朝堂之上,父親在重要的部門任職,兒子們就會被壓著,趙衛平起步晚,在京中經營多年也只做到四品,為了給兩個兒子鋪路,他心甘情願這樣做,不然皇帝是不會允許朝中父子兩個都在重要的部門做事。
就像現在,趙知遠外任做官,趙知年在京中吏部做官,兄弟兩個也是被分開,這就是帝王的制衡之術,當然這也是兩兄弟自己商量好的。
趙知遠更擅長做實事,外任能夠具體去做一些改善民生的事情,而趙知年則更長袖善舞,在京中反而更自在,如今兄弟兩個在朝中互相照應,也算是一樁美談。
「放心吧爹,兒子心裡有數,我說的話雖然難聽,但是也沒有直擊要害,聖上知道哥哥是個做實事的人,我就算為哥哥辯解幾句也是情理之中的。」<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