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頁
「大人不是曾經說過,朝廷正是要清算那些手中握有兵權的老傢伙們嗎?」
「這定遠將軍數十年如一日地鎮守在邊關,近日突然被爆出通敵賣國的醜聞,焉知不是朝廷故意而為之。」
「這……」聞言,張縣令乾脆坐直了身子,放開了美妾細嫩的肩膀。
「若是有人要襲擊他們一行人,有可能的確是如大人猜想一般,是月氏一族之人為了解救塔卡拉,但還有一種可能啊大人!」
「那黑衣人,是不想定遠將軍回京!」
那美妾雖然是後宅婦人,平日裡只會拈酸吃醋鬥來鬥去,可是她身為局外人,卻難得比自負的張縣令看得更清楚。
「這……難不成,這黑鍋將會由我來背著?」張縣令得了那美妾的提醒,突然想到了一個更可怕的結果。
無論這伙襲擊定遠將軍的黑衣人是何來頭,總歸是會衝著甬城來。
到時候,若是塔卡拉丟了,那是丟在了甬城的地界上;若是定遠將軍沒了命,那命也是丟在了甬城的地界上。
總歸他這位甬城縣令是摘不出去的。
定遠將軍為人正義,塔卡拉丟了,他還能在自己的前面替自己扛些責任。
可若是定遠將軍沒了命,那就是要假意製造畏罪自殺的假象,那麼自己這個曾經收留他們一行人的甬城縣令,不死也得拷問得沒了幾層皮。
牽涉到兵權、邊塞安全以及所謂的「通敵叛國」的罪名,誰也討不到好處。
「這可怎麼辦?」張縣令頓時慌了神。
他雖為一九品芝麻小官,管得也是邊塞甬城,沒什麼油水卻勝在自在,他可不想因為一些奇奇怪怪的無關事情丟了自己好不容易得來的烏紗帽。
「大人別急。」那美妾倒還算鎮定,一起幫著想法子,「總之定遠將軍一行人剛剛入城,刺殺他們的那些黑衣人想必還沒有混進來,目前還沒有發生咱們預想的那些危險。」
「只要咱們儘早將他們完完整整送出城,想必之後的禍事就和咱們無關了!
第121章 咄咄
在甬城的第一晚還算平靜。
謝荼與姜宗林、姜力商量了後續應對措施之後,便決定各自回去休息。
只有姜力不放心,堅持破了多年的規矩,守在姜宗林的屋子外間和衣睡了一夜。
唯一奇怪的事情是,臨近中午時,張縣令身邊的小廝來前院尋姜宗林,說張縣令設了接風宴,特邀各位一同出席。
參加宴會的,還有本該昨夜就出現在城門邊查驗他們身份的那位郎將軍。
「這個姓郎的也真是大牌,咱們那一夥兒人在城樓處弄出那樣的動靜,他一個守城的將軍愣是沒出現查驗,敢情這甬城是個隨意能進出的邊塞嗎!」
姜力對那位素未謀面的郎將軍十分不滿。
「今兒張縣令設個接風宴,他倒是屁顛屁顛的出現參加宴會,可見是個酒肉之徒,一心就系在吃喝上,對邊關軍務一點都不上心。」
這話是當著謝荼吐槽的,經過前日那般生死險境,姜力已經完全打消了對這位嬌滴滴京城貴女的壞印象,甚至可以說十分信任,竟然當著她的面說旁人的不是。
「那正是姓郎的聰明之處。」姜宗林卻不認可他的觀念,「明眼人知道本將軍現在的尷尬處境,誰還會想著同我這樣的人有接觸?」
姜力還想說些什麼,就被姜宗林呵斥住了:「休得再胡言亂語,小心軍法伺候!」
姜力被訓斥後低垂下頭顱,神色雖然仍舊帶著些許不服氣,卻當真是老老實實地閉嘴了。
他年紀看著不大,性子跳脫有話直說,是個忠心的,謝荼怕他心有赧澀,也出聲道:
「姜小哥的話也並不無道理,這位郎將軍母親乃是鄭家家生子,只因自幼陪著鄭小將軍習武,天資聰穎,才破例去了奴籍,陪著鄭小將軍進了軍營。」
「如今他已成為甬城能獨當一面的守城將軍,其實力與心思都不容小覷。」
一個外姓人,能在鄭家軍中摸爬滾打出人頭地,本身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他又被鄭家安放在距離雁盪關不遠處的甬城做守城將領,可見鄭家對他的信任,已不是單純地「家生子之子」能一筆描繪的。
鄭家將鄭家軍安排在雁盪關附近,可能是成惠帝的意思,也有可能是有鄭家自己的考量。
「不過……」謝荼話音微轉,指出了這件事的另一個不同尋常之處,「咱們應該更加注意的是,為何一夜之間,原本恨不得避將軍而不及的張縣令,突然轉了性子要辦什麼接風宴?」
按照昨夜張縣領導的態度,一定是希望姜宗林這夥人在前院自生自滅的,怎麼突然態度謙和起來了?
莫不是睡了一覺突然反應過來,為了他那顆項上人頭,無論如何都得確保他們一行人的安全?
——————
為了照顧定遠將軍那一隊人舟車勞頓,深更半夜才到的甬城,接風宴會特意延後飯點將近一個時辰才開席。
進了縣衙會客廳,謝荼的眉頭不由自主地狠皺起來。
在邊塞要地,這宴席實在是太過奢靡了些。
看來這個張縣令在這兒,山高皇帝遠,確實很舒服。
姜宗林顯然也是這樣覺得,面無表情落座,面對一桌子美食筷子都沒動一下。
「將軍見諒,時間倉促,未能及時了解將軍的口味,這些菜餚可能……」<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這定遠將軍數十年如一日地鎮守在邊關,近日突然被爆出通敵賣國的醜聞,焉知不是朝廷故意而為之。」
「這……」聞言,張縣令乾脆坐直了身子,放開了美妾細嫩的肩膀。
「若是有人要襲擊他們一行人,有可能的確是如大人猜想一般,是月氏一族之人為了解救塔卡拉,但還有一種可能啊大人!」
「那黑衣人,是不想定遠將軍回京!」
那美妾雖然是後宅婦人,平日裡只會拈酸吃醋鬥來鬥去,可是她身為局外人,卻難得比自負的張縣令看得更清楚。
「這……難不成,這黑鍋將會由我來背著?」張縣令得了那美妾的提醒,突然想到了一個更可怕的結果。
無論這伙襲擊定遠將軍的黑衣人是何來頭,總歸是會衝著甬城來。
到時候,若是塔卡拉丟了,那是丟在了甬城的地界上;若是定遠將軍沒了命,那命也是丟在了甬城的地界上。
總歸他這位甬城縣令是摘不出去的。
定遠將軍為人正義,塔卡拉丟了,他還能在自己的前面替自己扛些責任。
可若是定遠將軍沒了命,那就是要假意製造畏罪自殺的假象,那麼自己這個曾經收留他們一行人的甬城縣令,不死也得拷問得沒了幾層皮。
牽涉到兵權、邊塞安全以及所謂的「通敵叛國」的罪名,誰也討不到好處。
「這可怎麼辦?」張縣令頓時慌了神。
他雖為一九品芝麻小官,管得也是邊塞甬城,沒什麼油水卻勝在自在,他可不想因為一些奇奇怪怪的無關事情丟了自己好不容易得來的烏紗帽。
「大人別急。」那美妾倒還算鎮定,一起幫著想法子,「總之定遠將軍一行人剛剛入城,刺殺他們的那些黑衣人想必還沒有混進來,目前還沒有發生咱們預想的那些危險。」
「只要咱們儘早將他們完完整整送出城,想必之後的禍事就和咱們無關了!
第121章 咄咄
在甬城的第一晚還算平靜。
謝荼與姜宗林、姜力商量了後續應對措施之後,便決定各自回去休息。
只有姜力不放心,堅持破了多年的規矩,守在姜宗林的屋子外間和衣睡了一夜。
唯一奇怪的事情是,臨近中午時,張縣令身邊的小廝來前院尋姜宗林,說張縣令設了接風宴,特邀各位一同出席。
參加宴會的,還有本該昨夜就出現在城門邊查驗他們身份的那位郎將軍。
「這個姓郎的也真是大牌,咱們那一夥兒人在城樓處弄出那樣的動靜,他一個守城的將軍愣是沒出現查驗,敢情這甬城是個隨意能進出的邊塞嗎!」
姜力對那位素未謀面的郎將軍十分不滿。
「今兒張縣令設個接風宴,他倒是屁顛屁顛的出現參加宴會,可見是個酒肉之徒,一心就系在吃喝上,對邊關軍務一點都不上心。」
這話是當著謝荼吐槽的,經過前日那般生死險境,姜力已經完全打消了對這位嬌滴滴京城貴女的壞印象,甚至可以說十分信任,竟然當著她的面說旁人的不是。
「那正是姓郎的聰明之處。」姜宗林卻不認可他的觀念,「明眼人知道本將軍現在的尷尬處境,誰還會想著同我這樣的人有接觸?」
姜力還想說些什麼,就被姜宗林呵斥住了:「休得再胡言亂語,小心軍法伺候!」
姜力被訓斥後低垂下頭顱,神色雖然仍舊帶著些許不服氣,卻當真是老老實實地閉嘴了。
他年紀看著不大,性子跳脫有話直說,是個忠心的,謝荼怕他心有赧澀,也出聲道:
「姜小哥的話也並不無道理,這位郎將軍母親乃是鄭家家生子,只因自幼陪著鄭小將軍習武,天資聰穎,才破例去了奴籍,陪著鄭小將軍進了軍營。」
「如今他已成為甬城能獨當一面的守城將軍,其實力與心思都不容小覷。」
一個外姓人,能在鄭家軍中摸爬滾打出人頭地,本身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他又被鄭家安放在距離雁盪關不遠處的甬城做守城將領,可見鄭家對他的信任,已不是單純地「家生子之子」能一筆描繪的。
鄭家將鄭家軍安排在雁盪關附近,可能是成惠帝的意思,也有可能是有鄭家自己的考量。
「不過……」謝荼話音微轉,指出了這件事的另一個不同尋常之處,「咱們應該更加注意的是,為何一夜之間,原本恨不得避將軍而不及的張縣令,突然轉了性子要辦什麼接風宴?」
按照昨夜張縣領導的態度,一定是希望姜宗林這夥人在前院自生自滅的,怎麼突然態度謙和起來了?
莫不是睡了一覺突然反應過來,為了他那顆項上人頭,無論如何都得確保他們一行人的安全?
——————
為了照顧定遠將軍那一隊人舟車勞頓,深更半夜才到的甬城,接風宴會特意延後飯點將近一個時辰才開席。
進了縣衙會客廳,謝荼的眉頭不由自主地狠皺起來。
在邊塞要地,這宴席實在是太過奢靡了些。
看來這個張縣令在這兒,山高皇帝遠,確實很舒服。
姜宗林顯然也是這樣覺得,面無表情落座,面對一桌子美食筷子都沒動一下。
「將軍見諒,時間倉促,未能及時了解將軍的口味,這些菜餚可能……」<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