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別說這種不吉利的話,不過禮物還是要備的,阿雁她懷孕了。」司馬敬曦得意地朝席修齊炫耀。
「誰家有孩子子弄這個,又不是成親。」席修齊語氣酸酸的,明明是他年長,他都還沒有孩子。
「羨慕吧,羨慕你也掛去啊。」
席修齊被他的話逗笑了,他揚了揚手中的請柬,「已經掛上了,今日來就是來送請柬的,臣要成親了,到時候還請主公賞臉。」
司馬敬曦歡喜道:「你總算是修成正果了,本王都替你急。對了,你家夫人要不要從楚王府出嫁,本王打算認她當個義妹,算是報答韓將軍兩次相救之恩了。」
席修齊嘆氣,楚王爺臉皮怎麼還是這麼厚呢,「宛凝和我同歲,年長於王爺。」
司馬敬曦不情不願地回道:「那就義姐吧,本王吃虧點,讓席相占些便宜。」他有孩子了,以後席修齊免不了要多承擔些政務,誰讓他是姐夫呢,楚王爺心裡的算盤打得啪啪作響。
「多謝了。」
一切都在變好,只有最後一件事情困擾著司馬敬曦,當他有了孩子後,這件事壓在他心頭就更難受了。
永元十四年,距離前世他的死期還有四年。
司馬敬曦收起了玩笑之心,正色道:「席相,本王有事請教。」
「主公請說。」席修齊預感到楚王有重要的事要問,也嚴肅起來。
「若是四年後大旱,楚國之民可扛得住?」若是扛不住,是否又會發生叛亂?他到時候又該如何是好?
「主公問錯了。」席修齊回道。
「本王不解席相的意思。」
「往前數兩百年,楚地歷經三朝,此地有過六位侯爺、八位王爺。此間徐州所記載的各種旱災、洪災、蝗災等不下六十次,其中大災不下二十次,主公放眼望去,楚國之民可還在?楚國歷代王侯的後人可還在?」
百姓遠比世人想像中的更加堅韌,而所謂的王公大臣們也遠比想像的脆弱,國之根本是民,將國家延續下去的不是王公大臣而是無數黎民百姓。
楚王沒有回答,席修齊繼續說道:「無論百年還是千年,這片土地上的百姓將會一直繁衍下去,災難又有何懼?因而臣才說主公問錯了,該問的是楚地官員是否能扛得住。」
司馬敬曦又問:「那我等是否能扛得住?」
席修齊答道:「臣以為沒有抗不過去的天災,只有擋不住的人禍,四年之後,主公認為可有人禍?」
席修齊的言外之意就是楚王你是否能當一個好王爺,你若能當,那就沒有人禍,天災就不可怕。
聽完席修齊一番話,司馬敬曦頓悟,原來如此,前世殺害他的元兇不是楚地亂民,也不是背後算計的清河王,而是他自己,他才是那場人禍的源頭。
楚王爺吶吶自語道:「是我錯了。」
全文完。
第六十四章 番外
前世:
延平元年秋,楚地叛亂,席修齊救援來遲,楚王夫婦被亂民所殺。
延平二年夏,席修齊被罷官。
延平二年秋,屯騎校尉韓安宴與鮮卑交戰,因糧草耗盡,戰死沙場。
延平三年春,群臣以「帝不詳」,廢除年僅六歲的小皇帝,迎立清河王,改國號為永寧。
永寧二年,皇帝任命張和澤為車騎將軍,出戰鮮卑。
永寧三年夏,張和澤擊退鮮卑。
永寧三年秋,京城睡仙峰上,滿面風霜的席修齊如同一座石像般靜靜佇立在白雀庵前,任憑瑟瑟秋風撩動他灰色衣裳,他依舊紋絲不動。
落葉飄零,佛音空寂,仿若天地之間只余他一人。不知過了多久,白雀庵的大門緩緩被推開,玄靜師太從裡頭走出來,見到席修齊,有幾分驚訝,她道:「席施主,多年未見了,進來喝杯熱茶罷。」
「不了,多謝師太好意,容我在此處待一會吧。」席修齊苦笑,當年師太勸他離開,他固執不聽,如今邀他進入,他反而不敢了。
世事變化得太快,快得連反思都來不及。當年楚王不喜他,他待不下去,請辭了楚相,他是滿懷憤懣離開的,楚王魚肉百姓遲早會遭反噬,他只是可惜了楚地之民以及唯一和他有相同觀念的楚王妃,可他終究還是無能為力,不能救她於水火。
回京後,元帝司馬敬曜任命他為少府,在這位賢明的帝王的治理下,那幾年的少府時光,讓他能大展拳腳,唯一的缺憾是太過繁忙,以致於他連去看宛凝的時間都沒有。
後來,元帝突然病逝了,鮮卑立即來犯,打得他一個措手不及。他好不容易平穩了京城後,嚴垨將軍殉國的消息傳來了,那一刻,他就什麼都明白了,他立即地派人前往楚國,然而還是晚了一步。
再後來,他、韓安宴還有其他的元帝的勢力被一一拔除,周太后和年幼的小皇帝完全不是對手,朝中大臣紛紛倒向清河王,不願與之同流的官員們罷官的罷官、流放的流放,清河王就在群臣的阿諛奉承中登上大位。
前一陣子,皇帝竟派人來請他入朝為官,席修齊當即拒絕,後來又遣人來請了幾回,他不為所動,甚至不願意給來的人開門。他席修齊有為民請命之願,可他絕不為這種將天下當作棋盤將百姓視為棋子的人辦事,與鮮卑人之戰,有多少人流離失所,又有多少人家破人亡,而這一切都是拜如今的皇帝所賜。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誰家有孩子子弄這個,又不是成親。」席修齊語氣酸酸的,明明是他年長,他都還沒有孩子。
「羨慕吧,羨慕你也掛去啊。」
席修齊被他的話逗笑了,他揚了揚手中的請柬,「已經掛上了,今日來就是來送請柬的,臣要成親了,到時候還請主公賞臉。」
司馬敬曦歡喜道:「你總算是修成正果了,本王都替你急。對了,你家夫人要不要從楚王府出嫁,本王打算認她當個義妹,算是報答韓將軍兩次相救之恩了。」
席修齊嘆氣,楚王爺臉皮怎麼還是這麼厚呢,「宛凝和我同歲,年長於王爺。」
司馬敬曦不情不願地回道:「那就義姐吧,本王吃虧點,讓席相占些便宜。」他有孩子了,以後席修齊免不了要多承擔些政務,誰讓他是姐夫呢,楚王爺心裡的算盤打得啪啪作響。
「多謝了。」
一切都在變好,只有最後一件事情困擾著司馬敬曦,當他有了孩子後,這件事壓在他心頭就更難受了。
永元十四年,距離前世他的死期還有四年。
司馬敬曦收起了玩笑之心,正色道:「席相,本王有事請教。」
「主公請說。」席修齊預感到楚王有重要的事要問,也嚴肅起來。
「若是四年後大旱,楚國之民可扛得住?」若是扛不住,是否又會發生叛亂?他到時候又該如何是好?
「主公問錯了。」席修齊回道。
「本王不解席相的意思。」
「往前數兩百年,楚地歷經三朝,此地有過六位侯爺、八位王爺。此間徐州所記載的各種旱災、洪災、蝗災等不下六十次,其中大災不下二十次,主公放眼望去,楚國之民可還在?楚國歷代王侯的後人可還在?」
百姓遠比世人想像中的更加堅韌,而所謂的王公大臣們也遠比想像的脆弱,國之根本是民,將國家延續下去的不是王公大臣而是無數黎民百姓。
楚王沒有回答,席修齊繼續說道:「無論百年還是千年,這片土地上的百姓將會一直繁衍下去,災難又有何懼?因而臣才說主公問錯了,該問的是楚地官員是否能扛得住。」
司馬敬曦又問:「那我等是否能扛得住?」
席修齊答道:「臣以為沒有抗不過去的天災,只有擋不住的人禍,四年之後,主公認為可有人禍?」
席修齊的言外之意就是楚王你是否能當一個好王爺,你若能當,那就沒有人禍,天災就不可怕。
聽完席修齊一番話,司馬敬曦頓悟,原來如此,前世殺害他的元兇不是楚地亂民,也不是背後算計的清河王,而是他自己,他才是那場人禍的源頭。
楚王爺吶吶自語道:「是我錯了。」
全文完。
第六十四章 番外
前世:
延平元年秋,楚地叛亂,席修齊救援來遲,楚王夫婦被亂民所殺。
延平二年夏,席修齊被罷官。
延平二年秋,屯騎校尉韓安宴與鮮卑交戰,因糧草耗盡,戰死沙場。
延平三年春,群臣以「帝不詳」,廢除年僅六歲的小皇帝,迎立清河王,改國號為永寧。
永寧二年,皇帝任命張和澤為車騎將軍,出戰鮮卑。
永寧三年夏,張和澤擊退鮮卑。
永寧三年秋,京城睡仙峰上,滿面風霜的席修齊如同一座石像般靜靜佇立在白雀庵前,任憑瑟瑟秋風撩動他灰色衣裳,他依舊紋絲不動。
落葉飄零,佛音空寂,仿若天地之間只余他一人。不知過了多久,白雀庵的大門緩緩被推開,玄靜師太從裡頭走出來,見到席修齊,有幾分驚訝,她道:「席施主,多年未見了,進來喝杯熱茶罷。」
「不了,多謝師太好意,容我在此處待一會吧。」席修齊苦笑,當年師太勸他離開,他固執不聽,如今邀他進入,他反而不敢了。
世事變化得太快,快得連反思都來不及。當年楚王不喜他,他待不下去,請辭了楚相,他是滿懷憤懣離開的,楚王魚肉百姓遲早會遭反噬,他只是可惜了楚地之民以及唯一和他有相同觀念的楚王妃,可他終究還是無能為力,不能救她於水火。
回京後,元帝司馬敬曜任命他為少府,在這位賢明的帝王的治理下,那幾年的少府時光,讓他能大展拳腳,唯一的缺憾是太過繁忙,以致於他連去看宛凝的時間都沒有。
後來,元帝突然病逝了,鮮卑立即來犯,打得他一個措手不及。他好不容易平穩了京城後,嚴垨將軍殉國的消息傳來了,那一刻,他就什麼都明白了,他立即地派人前往楚國,然而還是晚了一步。
再後來,他、韓安宴還有其他的元帝的勢力被一一拔除,周太后和年幼的小皇帝完全不是對手,朝中大臣紛紛倒向清河王,不願與之同流的官員們罷官的罷官、流放的流放,清河王就在群臣的阿諛奉承中登上大位。
前一陣子,皇帝竟派人來請他入朝為官,席修齊當即拒絕,後來又遣人來請了幾回,他不為所動,甚至不願意給來的人開門。他席修齊有為民請命之願,可他絕不為這種將天下當作棋盤將百姓視為棋子的人辦事,與鮮卑人之戰,有多少人流離失所,又有多少人家破人亡,而這一切都是拜如今的皇帝所賜。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