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頁
陳氏跟著點頭:“道理我都明白,就是覺得這孩子太不容易了。有個那樣不為她著想的母親,還有個幫襯不到她的哥哥,咱們算是她的親人了,可她又不肯接受咱們的幫助,一個女人帶著個孩子,在城外開飯莊,你不知道如今她在京里的名聲有多差。賀家也是肚量窄小,人都被他們休了,他們還要四處敗壞玉瑤的名聲,尤其是那個賀平舟,太不是東西了。將玉瑤說的那樣不堪……”
賀平舟其人,顧青竹也算是看明白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偽君子,自己沒有任何本事,只知道埋怨,認為所有的不公都是別人帶來的,他自己沒有半點錯,這樣的人,若是不受挫折的話,興許玉瑤還能過下去,一旦受到挫折,他會將所有的不滿都怪罪到身邊的人身上。
從頭到尾,賀平舟都沒有尊重過顧玉瑤,一直以來都是以偽善的嘴臉在對她,真正遇到事情之後,他完全把自己失敗的責任推到玉瑤身上,正因為看透了賀平舟的為人,顧青竹才覺得顧玉瑤脫離賀家是個明智之舉。
“人活在世,會遇到很多很多糟心的事情。玉瑤還很年輕,她的人生還很長,不應該為了賀平舟和賀家而放棄自己。這世上,也並非全都是賀家那般無情無義之人。這段時間,是玉瑤最難熬的一段,旁人無從幫忙,她自己也明白,這段路,只能靠她獨立行走,只有走過去了,她才能有底氣迎接更好的未來。”
這些都是顧青竹的感悟,當年她和祁暄被貶漠北,兩個平日裡養尊處優的人,一下子要面對漠北那樣惡劣的環境,不僅僅指的是天氣上的惡劣,還有人情冷漠,生活質量難以保障。
尤其是祁暄,那陣子他的變故特別大,所有以前的一切在他面前崩塌,他從一個高高在上的世子,淪為漠北的無名小卒,甚至還有人因為他從前的身份而奚落他。
顧青竹那陣子獨自癒合傷口,其實管到他的地方真的很少,她自己還要適應,哪裡有經歷去管祁暄呢。
那陣子就是他們夫妻最困苦艱難的時候,覺得一切都是那麼灰暗,可是一旦這種灰暗撐過去了,也就好受了。
他們甚至在那場苦難中尋覓到了真正的自我價值。懂的了,原來他們和普通人是一樣的人,其實生命跟我們要的真的很少很少,我們甚至不用費什麼力氣,就能活下去,一口乾饅頭,一口雨水就能維持生命,那還有好不滿的呢。
顧玉瑤也是,她現在脫離了賀家,近兩年,都不會過得舒心,但她已經有了面對的勇氣,並且不懼,她放下了傷害她的賀家,只有放下了,賀家的種種無良行徑才不會對她產生影響。親人的冷嘲熱諷,才會讓自己受到傷害,但陌生人就不了,誰會理會街邊跟自己亂吠的狗呢?
“我真是對賀家的無恥大開眼界了。崇敬侯看著精明,實際上與你爹一般糊塗。”
陳氏對這件事做出了最終的評價。
正說著話,雲氏來了。
她聽說陳氏來看顧青竹,便也想著過來跟陳氏打個招呼,陳氏還是第一次與雲氏交談,顧青竹嫁進祁家的時候,陳氏聽說了幾句雲氏不喜歡青竹這個兒媳,但今日一談,卻覺得外面的流言蜚語不能相信,再沒有比雲氏對兒媳婦更好的婆婆了。
雲氏也覺得陳氏十分投緣。她嫁到祁家來之後,跟老夫人余氏的關係並不是很融洽,就因為兩人的性格不對付,當年她們一個慡直,一個端莊,互相都看不順眼,可是雲氏覺得,自己在陳氏面前,倒還頗有些緣分,兩人一見如故,湊在一起就說如何養胎的事情,就能說個老半天。
顧青竹在旁邊坐著喝水,如今她已經是連茶都喝不了了,要么喝湯,要么喝水。不過一會兒沒聽她們說什麼,再聽的時候,就發現她們已經扯到了如何帶孩子的事情上了,說的有板有眼,陳氏甚至還指導雲氏怎麼安排下人做衣服。
兩人之間,顧青竹是插不上嘴了,只能幹笑著在一旁陪伴。
過了一會兒後,余氏也來了,滄瀾居里可就一下子熱鬧起來,余氏自從改了飲食習慣,整個人也沒那麼暴躁了,再加上後來顧青竹與祁暄不辭而別,去漠北的事情,余氏和雲氏在家裡相依為命小半年,婆媳的矛盾已經徹底解了,三人圍在一起,就圍繞孩子這件事,就有說不完的話題。
第198章
顧青竹懷孕之後, 祁暄第二天就上請宮中嬤嬤來府中照看,料理顧青竹的一切生活起居, 祁家上下無不小心對待,到後來, 就連顧青竹自己都覺得保護的有點過, 宮中嬤嬤們恪盡職守,每天給顧青竹安排的飯菜是以斤兩計算的, 而活動時間也很嚴格,就連顧青竹有時候想上仁恩堂去看看, 嬤嬤們也嚴令禁止, 說醫館之中各種病症太多, 恐染不潔,說什麼也不讓顧青竹去, 也不知道宮中的娘娘們是怎麼熬過來的,反正顧青竹覺得真是有點不適應。
幸好仁恩堂里有昀生和良甫, 兩人如今已經是可以獨當一面,遠近馳名的大夫了, 而仁恩堂也因為顧青竹的名頭,如今成為京城中首屈一指的醫館, 昀生和良甫也各自招收了幾個徒弟, 醫館左右店鋪皆被顧青竹買下, 將仁恩堂擴大了三倍有餘。
顧青竹好不容易度過了三個月的緊張期, 說服了四位宮中嬤嬤,讓自己出門一趟, 紅渠翠娥一同以及其中一位嬤嬤隨行,坐上特製的舒軟馬車,來到了城外三里亭處。
一座車馬流連的飯莊很顯眼的就映入顧青竹的眼帘,從馬車上下來,往飯莊走去,是一座不算很大,但打理的相當整潔,乾淨的地兒,來往車馬不少,在此用飯的人也很多,販夫走卒,富商貴人,熱鬧非凡。
顧青竹帶著帷帽,身後有丫鬟僕人隨行,一看便是誰家夫人出行,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顧青竹在飯莊內外環顧一圈後,終於尋到了那正在飯莊一角打酒的婦人。
那夫人一身粗布麻衣,上身穿著圍裙,濃密的黑髮包裹在頭巾之下,不施粉黛,眉眼從容,遇到來付錢的客人還笑臉相迎,收錢找錢十分利索,與客人說話更是熱情洋溢,遇到熟客還主動送人家出門。
顧玉瑤將一位經常光顧的客人送到門口,就看見了站在院子裡的人,顧青竹對她點頭致禮,顧玉瑤先是一愣,然後便展顏一笑,過來對顧青竹道:
“姐姐怎麼來了?”
顧青竹掀開帷帽一角:“來喝口茶水,有嗎?”
顧玉瑤笑的開懷:“瞧您這話說的,快請快請。我帶你去後院。”
這飯莊前頭是飯莊,後面就是顧玉瑤居住的地方。
倒了後院之後,顧青竹將頭上的帷帽摘下,將這方小院子看入眼中,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各處打理的都相當雅致,儘管所用東西與物件兒沒有從前伯府里的氣派,但卻更能看出居住之人的用心。
從屋裡走出一個小不點兒,身上穿著大紅色的襖子,頭髮還沒長長,不能梳小辮兒,但五官精緻,看著圓乎乎的,可愛極了。
小不點兒聽見院門的聲音,就跑了出來,身後跟著個照料的婆子,念叨著:“慢點兒,慢點兒。小心摔著。”
顧玉瑤迎上前去,將小不點兒抱了起來,小不點兒說話還不利索,就咿咿呀呀的喊著‘羊,羊’。顧玉瑤一手抱著她,一手在她鼻子上點了點,見顧青竹饒有興趣,便抱到她面前,對手裡圓乎乎的小不點兒說道:
“叫姨母。”
小不點兒的眼珠子黑溜溜的,盯著顧青竹看了好一會兒,才從小嘴裡說出一個‘咦’字。
把顧青竹和顧玉瑤都逗樂了。
顧青竹有孕在身,不好抱她,便伸手逗她,顧玉瑤抱著小不點兒請顧青竹到小院兒一角的凳子上坐下,讓孩子坐在她腿上,顧玉瑤拿起桌上的茶壺和茶杯,給顧青竹倒了一杯清水。
“姐姐今兒怎麼有空過來?”
顧玉瑤說話總帶著三分笑,與以往陰沉的模樣完全不同,如今的她更陽光,更和善,也更容易讓人親近。
顧青竹喝了口水,笑道:
“今兒左右無事,聽說你這飯莊開的還成,就過來瞧瞧。生意可還辛苦?”
顧玉瑤抱著女兒,一副有女萬事足的樣子,慡利答道:“做生意哪有不辛苦的道理。不過再怎麼辛苦也是值得的。我運氣還不錯,讓我把這飯莊給開出來了,開始的時候可沒這麼多人,我背子孩子親力親為,還好手藝磨鍊出來了,回頭客不少,現如今還有人專門從城內趕出來到這裡來吃飯呢。”
顧青竹見她這般知足,心中欣慰不已,由衷道:“玉瑤,你真的變了很多,這樣子看著特別好。”
顧玉瑤嘿嘿一笑,安撫下女兒好動的小手,說道:“其實這話不該我自己說,但我是真覺得現如今的生活比從前不知道要好了多少,從前一直嫉妒別人,覺得老天對我不公平,什麼好的全都給了別人,我自己什麼都沒有,運氣還特別不好,成天過得相當壓抑,沒趣,別人瞧見了難受不說,我自己也不好受,肝火旺盛,什麼都做不成。如今我自給自足,還能養活孩子和夥計,我覺得特別滿足,就好像以前都是白活了。”
賀平舟其人,顧青竹也算是看明白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偽君子,自己沒有任何本事,只知道埋怨,認為所有的不公都是別人帶來的,他自己沒有半點錯,這樣的人,若是不受挫折的話,興許玉瑤還能過下去,一旦受到挫折,他會將所有的不滿都怪罪到身邊的人身上。
從頭到尾,賀平舟都沒有尊重過顧玉瑤,一直以來都是以偽善的嘴臉在對她,真正遇到事情之後,他完全把自己失敗的責任推到玉瑤身上,正因為看透了賀平舟的為人,顧青竹才覺得顧玉瑤脫離賀家是個明智之舉。
“人活在世,會遇到很多很多糟心的事情。玉瑤還很年輕,她的人生還很長,不應該為了賀平舟和賀家而放棄自己。這世上,也並非全都是賀家那般無情無義之人。這段時間,是玉瑤最難熬的一段,旁人無從幫忙,她自己也明白,這段路,只能靠她獨立行走,只有走過去了,她才能有底氣迎接更好的未來。”
這些都是顧青竹的感悟,當年她和祁暄被貶漠北,兩個平日裡養尊處優的人,一下子要面對漠北那樣惡劣的環境,不僅僅指的是天氣上的惡劣,還有人情冷漠,生活質量難以保障。
尤其是祁暄,那陣子他的變故特別大,所有以前的一切在他面前崩塌,他從一個高高在上的世子,淪為漠北的無名小卒,甚至還有人因為他從前的身份而奚落他。
顧青竹那陣子獨自癒合傷口,其實管到他的地方真的很少,她自己還要適應,哪裡有經歷去管祁暄呢。
那陣子就是他們夫妻最困苦艱難的時候,覺得一切都是那麼灰暗,可是一旦這種灰暗撐過去了,也就好受了。
他們甚至在那場苦難中尋覓到了真正的自我價值。懂的了,原來他們和普通人是一樣的人,其實生命跟我們要的真的很少很少,我們甚至不用費什麼力氣,就能活下去,一口乾饅頭,一口雨水就能維持生命,那還有好不滿的呢。
顧玉瑤也是,她現在脫離了賀家,近兩年,都不會過得舒心,但她已經有了面對的勇氣,並且不懼,她放下了傷害她的賀家,只有放下了,賀家的種種無良行徑才不會對她產生影響。親人的冷嘲熱諷,才會讓自己受到傷害,但陌生人就不了,誰會理會街邊跟自己亂吠的狗呢?
“我真是對賀家的無恥大開眼界了。崇敬侯看著精明,實際上與你爹一般糊塗。”
陳氏對這件事做出了最終的評價。
正說著話,雲氏來了。
她聽說陳氏來看顧青竹,便也想著過來跟陳氏打個招呼,陳氏還是第一次與雲氏交談,顧青竹嫁進祁家的時候,陳氏聽說了幾句雲氏不喜歡青竹這個兒媳,但今日一談,卻覺得外面的流言蜚語不能相信,再沒有比雲氏對兒媳婦更好的婆婆了。
雲氏也覺得陳氏十分投緣。她嫁到祁家來之後,跟老夫人余氏的關係並不是很融洽,就因為兩人的性格不對付,當年她們一個慡直,一個端莊,互相都看不順眼,可是雲氏覺得,自己在陳氏面前,倒還頗有些緣分,兩人一見如故,湊在一起就說如何養胎的事情,就能說個老半天。
顧青竹在旁邊坐著喝水,如今她已經是連茶都喝不了了,要么喝湯,要么喝水。不過一會兒沒聽她們說什麼,再聽的時候,就發現她們已經扯到了如何帶孩子的事情上了,說的有板有眼,陳氏甚至還指導雲氏怎麼安排下人做衣服。
兩人之間,顧青竹是插不上嘴了,只能幹笑著在一旁陪伴。
過了一會兒後,余氏也來了,滄瀾居里可就一下子熱鬧起來,余氏自從改了飲食習慣,整個人也沒那麼暴躁了,再加上後來顧青竹與祁暄不辭而別,去漠北的事情,余氏和雲氏在家裡相依為命小半年,婆媳的矛盾已經徹底解了,三人圍在一起,就圍繞孩子這件事,就有說不完的話題。
第198章
顧青竹懷孕之後, 祁暄第二天就上請宮中嬤嬤來府中照看,料理顧青竹的一切生活起居, 祁家上下無不小心對待,到後來, 就連顧青竹自己都覺得保護的有點過, 宮中嬤嬤們恪盡職守,每天給顧青竹安排的飯菜是以斤兩計算的, 而活動時間也很嚴格,就連顧青竹有時候想上仁恩堂去看看, 嬤嬤們也嚴令禁止, 說醫館之中各種病症太多, 恐染不潔,說什麼也不讓顧青竹去, 也不知道宮中的娘娘們是怎麼熬過來的,反正顧青竹覺得真是有點不適應。
幸好仁恩堂里有昀生和良甫, 兩人如今已經是可以獨當一面,遠近馳名的大夫了, 而仁恩堂也因為顧青竹的名頭,如今成為京城中首屈一指的醫館, 昀生和良甫也各自招收了幾個徒弟, 醫館左右店鋪皆被顧青竹買下, 將仁恩堂擴大了三倍有餘。
顧青竹好不容易度過了三個月的緊張期, 說服了四位宮中嬤嬤,讓自己出門一趟, 紅渠翠娥一同以及其中一位嬤嬤隨行,坐上特製的舒軟馬車,來到了城外三里亭處。
一座車馬流連的飯莊很顯眼的就映入顧青竹的眼帘,從馬車上下來,往飯莊走去,是一座不算很大,但打理的相當整潔,乾淨的地兒,來往車馬不少,在此用飯的人也很多,販夫走卒,富商貴人,熱鬧非凡。
顧青竹帶著帷帽,身後有丫鬟僕人隨行,一看便是誰家夫人出行,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顧青竹在飯莊內外環顧一圈後,終於尋到了那正在飯莊一角打酒的婦人。
那夫人一身粗布麻衣,上身穿著圍裙,濃密的黑髮包裹在頭巾之下,不施粉黛,眉眼從容,遇到來付錢的客人還笑臉相迎,收錢找錢十分利索,與客人說話更是熱情洋溢,遇到熟客還主動送人家出門。
顧玉瑤將一位經常光顧的客人送到門口,就看見了站在院子裡的人,顧青竹對她點頭致禮,顧玉瑤先是一愣,然後便展顏一笑,過來對顧青竹道:
“姐姐怎麼來了?”
顧青竹掀開帷帽一角:“來喝口茶水,有嗎?”
顧玉瑤笑的開懷:“瞧您這話說的,快請快請。我帶你去後院。”
這飯莊前頭是飯莊,後面就是顧玉瑤居住的地方。
倒了後院之後,顧青竹將頭上的帷帽摘下,將這方小院子看入眼中,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各處打理的都相當雅致,儘管所用東西與物件兒沒有從前伯府里的氣派,但卻更能看出居住之人的用心。
從屋裡走出一個小不點兒,身上穿著大紅色的襖子,頭髮還沒長長,不能梳小辮兒,但五官精緻,看著圓乎乎的,可愛極了。
小不點兒聽見院門的聲音,就跑了出來,身後跟著個照料的婆子,念叨著:“慢點兒,慢點兒。小心摔著。”
顧玉瑤迎上前去,將小不點兒抱了起來,小不點兒說話還不利索,就咿咿呀呀的喊著‘羊,羊’。顧玉瑤一手抱著她,一手在她鼻子上點了點,見顧青竹饒有興趣,便抱到她面前,對手裡圓乎乎的小不點兒說道:
“叫姨母。”
小不點兒的眼珠子黑溜溜的,盯著顧青竹看了好一會兒,才從小嘴裡說出一個‘咦’字。
把顧青竹和顧玉瑤都逗樂了。
顧青竹有孕在身,不好抱她,便伸手逗她,顧玉瑤抱著小不點兒請顧青竹到小院兒一角的凳子上坐下,讓孩子坐在她腿上,顧玉瑤拿起桌上的茶壺和茶杯,給顧青竹倒了一杯清水。
“姐姐今兒怎麼有空過來?”
顧玉瑤說話總帶著三分笑,與以往陰沉的模樣完全不同,如今的她更陽光,更和善,也更容易讓人親近。
顧青竹喝了口水,笑道:
“今兒左右無事,聽說你這飯莊開的還成,就過來瞧瞧。生意可還辛苦?”
顧玉瑤抱著女兒,一副有女萬事足的樣子,慡利答道:“做生意哪有不辛苦的道理。不過再怎麼辛苦也是值得的。我運氣還不錯,讓我把這飯莊給開出來了,開始的時候可沒這麼多人,我背子孩子親力親為,還好手藝磨鍊出來了,回頭客不少,現如今還有人專門從城內趕出來到這裡來吃飯呢。”
顧青竹見她這般知足,心中欣慰不已,由衷道:“玉瑤,你真的變了很多,這樣子看著特別好。”
顧玉瑤嘿嘿一笑,安撫下女兒好動的小手,說道:“其實這話不該我自己說,但我是真覺得現如今的生活比從前不知道要好了多少,從前一直嫉妒別人,覺得老天對我不公平,什麼好的全都給了別人,我自己什麼都沒有,運氣還特別不好,成天過得相當壓抑,沒趣,別人瞧見了難受不說,我自己也不好受,肝火旺盛,什麼都做不成。如今我自給自足,還能養活孩子和夥計,我覺得特別滿足,就好像以前都是白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