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頁
謝為良差點當場揍死這些不成器的小弟。
他跟那早死的老婆娘學了一些樸素的善惡觀,比如餓死不能搶東西,尤其是看起來比他們還弱的人。他想了想,剁下來個邊角讓小五子切碎煮粥給他老娘,自己拎著剩下的鹹肉,肚子上綁了根荊條去找那老書生。謝為良往他門口一跪,說整刀肉是還不了你了,我來給你干點活兒,或者你打我一頓吧。
老書生問他為什麼肚子上綁了一根荊條,他說聽過戲的,叫腹荊請罪。
氣得老頭兒痛打他一頓,一邊打一邊罵他是個不識字的流氓。
謝為良也不喊疼,說搶人東西不對,但是小五子他娘親就要死了,想沾點葷腥再走。老書生打完他,鹹肉還給他,還數出五個雞蛋讓他帶走,並叫他第二天上門來做苦力。
謝為良走的時候老老實實給他磕了三個頭。
第二天他就上門,做好了受苦的準備,結果老書生讓他抄書。謝為良花了半天回過味來,老書生不想作踐他,他想教他讀書。
老書生問謝為良將來想幹什麼,謝為良說賣豬肉。老書生又打他一頓,讓他好好說。
謝為良說出他的大志向,養很多豬,讓所有人都能吃得上肉。老書生像看文盲一樣笑了,他給謝為良算了一筆帳,起早貪黑賺的錢,多不過縣太爺大筆一揮苛捐雜稅。
老書生說你想讓這裡的人吃飽飯,你得做官。
做官懂嗎?先識字,考個功名你再回來,這就是唯一的路。老書生又有點惆悵地嘆氣:「但也許那時候你就不想回來了。」
他是上一任縣令的師爺,那倒是個難得的好人,但被排擠走了。老書生留下來又不願幫著作惡,於是靠教地主的傻兒子混個活路。但是淮山怎麼辦呢?能走的人走了,剩下不能走的更難活。謝為良不懂:「這麼窮的地方他們還貪呢?」老書生哼了一聲,說你懂什麼,越窮的地方越好盤剝。
謝為良開始認真考慮他的話。他不僅聰明,還有一種世俗的滑溜,改了年紀去參加科舉。沒過幾年他當真在淮山混了一個小官。他知道剛直在這裡不管用,得想盡辦法周旋。他也收受賄賂,收富人的錢,行不大不小的方便。他也收買上司,餵飽了好給他放權。
到了夜裡自己照照鏡子,像有一個老書生在鏡子裡看著他。謝為良總想起那些百姓樸素的生活智慧,偷奸耍滑是為堂堂正正地活。
他問鏡子裡的人,你是誰?
我是謝為良,我是吃淮山百家飯長大的謝為良。
你將來要做什麼?
我要當淮山的父母官,讓他們都吃飽飯。
但他依然有做不到的事,比方說縣令提出了新的稅收方法,說不能按人頭來收,要按活口來。養雞的雞算一口,養豬的豬算兩口,因為豬的兩個鼻孔太大了。大家都笑,謝為良聽了也跟著笑,說那蛋也得收啊,孵出來就是一口,縣令大讚他說得對。
如無意外,這個縣令不會被換掉,也難以被舉發。他姓陶,陵陽城裡有個大官也姓陶。也許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但有那麼個關係,縣令的位置對這個小破地方,就比山還穩固。
當晚縣令喝多了晃晃悠悠回去,謝為良拿起分肉的刀,一刀捅死了他,綁上石頭丟進河裡。他是吃淮山百家飯長大的謝為良,他還是一個屠夫老娘的兒子。
第二天他驚懼地向上官報喪,說縣太爺酒後墜河。謝為良又賄賂了上級,他得到了暫代縣令的機會,撕了那一張沒來得及推行的政令。
安瀾到淮山是兩年之後的事,因為陶縣令的屍骨被近海的漁民打撈了上來,肉爛了,隨身的腰牌還剩了個角。他調查到的謝為良實在算不得好人,行賄、索賄都做過,也沒什麼清白家世,完全流氓混混出身。
但安瀾驚異地發現淮山有了一些變化。
安瀾在此處細細尋訪,後來他去見了謝為良。在確鑿的證據面前,謝為良毫不隱瞞自己做過的事,他說:「但是安大人,我有個請求。我死之後,能不能,讓一個好官來管淮山?」
安瀾看了他四處漏風的家,又看了他許久:「你以為好官是白菜,地里隨便能長嗎?你自己接著做吧。」
謝為良:「?」
安瀾看到謝為良官服裡面破洞的裡衣,他回陵陽之前給謝為良買了件好衣裳。
後來謝為良又見到了戴文嵩,戴文嵩對他說:「只要你心志不改,我在一日,就保你一日周全。」
那天回去謝為良沒有對著鏡子說話,他不需要鏡子裡再映出一個人來。他知道了這個世界上還有跟他一樣的人,像鏡子一樣,映出他自己的初心。
淮山稍見起色的時候又被人盯上,遇上了王泰東那隻碩鼠巡視。王家勢力龐大,不敢一殺了之,謝為良只好供著,但他處處掣肘,謝為良不得不想辦法請走。坊間傳聞說王泰東是油榨成精,再窮的地方都能榨出來油水。謝為良自己湊也湊不出那麼多錢,棺材本貼上,還寫信到陵陽求助讓安大人和戴大人也掏了一點。戴文嵩接到信都要氣笑了,他還沒這麼迂迴地「孝敬」過貪官。好賴是把王泰東送走。
難聽的話也有,淮山那麼個地方還能擠出這麼多錢,那果然是大流氓當了官才能做到的事。
再後來謝為良有個意外的發現。他其實素來知道,淮山這個地方,他最多只能管一半,能偷摸著讓百姓有條活路就是他能做到的最了不起的事,其他的,他不該看,也不該多問。<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他跟那早死的老婆娘學了一些樸素的善惡觀,比如餓死不能搶東西,尤其是看起來比他們還弱的人。他想了想,剁下來個邊角讓小五子切碎煮粥給他老娘,自己拎著剩下的鹹肉,肚子上綁了根荊條去找那老書生。謝為良往他門口一跪,說整刀肉是還不了你了,我來給你干點活兒,或者你打我一頓吧。
老書生問他為什麼肚子上綁了一根荊條,他說聽過戲的,叫腹荊請罪。
氣得老頭兒痛打他一頓,一邊打一邊罵他是個不識字的流氓。
謝為良也不喊疼,說搶人東西不對,但是小五子他娘親就要死了,想沾點葷腥再走。老書生打完他,鹹肉還給他,還數出五個雞蛋讓他帶走,並叫他第二天上門來做苦力。
謝為良走的時候老老實實給他磕了三個頭。
第二天他就上門,做好了受苦的準備,結果老書生讓他抄書。謝為良花了半天回過味來,老書生不想作踐他,他想教他讀書。
老書生問謝為良將來想幹什麼,謝為良說賣豬肉。老書生又打他一頓,讓他好好說。
謝為良說出他的大志向,養很多豬,讓所有人都能吃得上肉。老書生像看文盲一樣笑了,他給謝為良算了一筆帳,起早貪黑賺的錢,多不過縣太爺大筆一揮苛捐雜稅。
老書生說你想讓這裡的人吃飽飯,你得做官。
做官懂嗎?先識字,考個功名你再回來,這就是唯一的路。老書生又有點惆悵地嘆氣:「但也許那時候你就不想回來了。」
他是上一任縣令的師爺,那倒是個難得的好人,但被排擠走了。老書生留下來又不願幫著作惡,於是靠教地主的傻兒子混個活路。但是淮山怎麼辦呢?能走的人走了,剩下不能走的更難活。謝為良不懂:「這麼窮的地方他們還貪呢?」老書生哼了一聲,說你懂什麼,越窮的地方越好盤剝。
謝為良開始認真考慮他的話。他不僅聰明,還有一種世俗的滑溜,改了年紀去參加科舉。沒過幾年他當真在淮山混了一個小官。他知道剛直在這裡不管用,得想盡辦法周旋。他也收受賄賂,收富人的錢,行不大不小的方便。他也收買上司,餵飽了好給他放權。
到了夜裡自己照照鏡子,像有一個老書生在鏡子裡看著他。謝為良總想起那些百姓樸素的生活智慧,偷奸耍滑是為堂堂正正地活。
他問鏡子裡的人,你是誰?
我是謝為良,我是吃淮山百家飯長大的謝為良。
你將來要做什麼?
我要當淮山的父母官,讓他們都吃飽飯。
但他依然有做不到的事,比方說縣令提出了新的稅收方法,說不能按人頭來收,要按活口來。養雞的雞算一口,養豬的豬算兩口,因為豬的兩個鼻孔太大了。大家都笑,謝為良聽了也跟著笑,說那蛋也得收啊,孵出來就是一口,縣令大讚他說得對。
如無意外,這個縣令不會被換掉,也難以被舉發。他姓陶,陵陽城裡有個大官也姓陶。也許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但有那麼個關係,縣令的位置對這個小破地方,就比山還穩固。
當晚縣令喝多了晃晃悠悠回去,謝為良拿起分肉的刀,一刀捅死了他,綁上石頭丟進河裡。他是吃淮山百家飯長大的謝為良,他還是一個屠夫老娘的兒子。
第二天他驚懼地向上官報喪,說縣太爺酒後墜河。謝為良又賄賂了上級,他得到了暫代縣令的機會,撕了那一張沒來得及推行的政令。
安瀾到淮山是兩年之後的事,因為陶縣令的屍骨被近海的漁民打撈了上來,肉爛了,隨身的腰牌還剩了個角。他調查到的謝為良實在算不得好人,行賄、索賄都做過,也沒什麼清白家世,完全流氓混混出身。
但安瀾驚異地發現淮山有了一些變化。
安瀾在此處細細尋訪,後來他去見了謝為良。在確鑿的證據面前,謝為良毫不隱瞞自己做過的事,他說:「但是安大人,我有個請求。我死之後,能不能,讓一個好官來管淮山?」
安瀾看了他四處漏風的家,又看了他許久:「你以為好官是白菜,地里隨便能長嗎?你自己接著做吧。」
謝為良:「?」
安瀾看到謝為良官服裡面破洞的裡衣,他回陵陽之前給謝為良買了件好衣裳。
後來謝為良又見到了戴文嵩,戴文嵩對他說:「只要你心志不改,我在一日,就保你一日周全。」
那天回去謝為良沒有對著鏡子說話,他不需要鏡子裡再映出一個人來。他知道了這個世界上還有跟他一樣的人,像鏡子一樣,映出他自己的初心。
淮山稍見起色的時候又被人盯上,遇上了王泰東那隻碩鼠巡視。王家勢力龐大,不敢一殺了之,謝為良只好供著,但他處處掣肘,謝為良不得不想辦法請走。坊間傳聞說王泰東是油榨成精,再窮的地方都能榨出來油水。謝為良自己湊也湊不出那麼多錢,棺材本貼上,還寫信到陵陽求助讓安大人和戴大人也掏了一點。戴文嵩接到信都要氣笑了,他還沒這麼迂迴地「孝敬」過貪官。好賴是把王泰東送走。
難聽的話也有,淮山那麼個地方還能擠出這麼多錢,那果然是大流氓當了官才能做到的事。
再後來謝為良有個意外的發現。他其實素來知道,淮山這個地方,他最多只能管一半,能偷摸著讓百姓有條活路就是他能做到的最了不起的事,其他的,他不該看,也不該多問。<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