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頁
那圖知道雲渡軍情一直都是作假之後,被氣了個夠嗆,不過他也同時知道了,大慶擁有真正的神兵,這次換羌虞沒有一戰之力。
所以怒歸怒,態度倒是不差。
說起來羌虞向雲渡販賣天鐵,讓他們從大慶分裂出去,追究起來是其心可誅。那圖願意向大慶表示誠意,給出更好的商貿條件以彌補兄長犯下的錯。
哈泰已死,但他在的時候,平海侯打下來的那些小國到底被羌虞收於囊中,那圖很有信心,自己能讓這些海國之民擁有一番新氣象。一個往東,一個向西,實在沒必要硬變成敵人。
不過他在談判的最後向戴珺提出了一個稍顯強硬的要求。
他對手握神兵的大慶還是有些不放心,為葆兩國長久和平,互不生猜忌,他需要一個聯姻,還指明了人選。
消息傳到顧衍譽耳朵里,把顧大人又氣了個夠嗆:「他到底要不要臉啊!洛蓮才不去那個鬼地方!到底誰現在才是怕打仗的那一個,他心裡有點數嗎我請問呢。」
戴珺趕緊哄人:「好啦,先別生氣。他說,實在不行,算他是來和親的也好。」
顧衍譽一陣惡寒:「那也不行,你是怎麼跟他說的?」
戴珺笑著把她拉過來:「我回絕了他。告訴他大慶不是這麼辦事的,無論輸贏,都沒有讓一個姑娘遠嫁以求和平的道理。除非……她是愛上了什麼人,願意遠走他鄉。」
「那也不成!」顧衍譽想想又說,「唔,那就看情況吧。」
那一年顧家祭祖時,洛蓮成了有名有姓的顧家人,還在多地設學堂,指點他人琴藝,而後名下弟子無數。
至於羌虞王年年向大慶奉上禮物許多,一心求娶顧家未嫁的那個女兒,這都是後話了。
那一年冬天雅克蘇正式成為了大慶的一部分。
因為對雅克蘇之民條件給得豐厚,居斯彥主張的這種看上去是「賣祖求榮」之舉,竟也沒怎麼遭到反對。他們可以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保留自己的信仰,逐步融入大慶。
這件事的處理上,年輕的准太后政治手腕初見端倪。
先皇遺詔定下的繼任者年紀太小,主少而母壯,朝中議論聲沒停過。聶弘盛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自己想要的——在他死後,誰都不會過得太舒服。
有人反對,顧衍慈便一切以先皇喪儀為重,先按下了聶錦登基的事,叫反對者挑不出錯。
及至喪禮辦完,聶榮都被從蘇埠召回當上攝政王,朝臣各歸各位,有人再重提新帝登基的事,顧衍慈的態度總是淡淡的,不急。
然而她不在其位,前朝和後宮的事卻沒少處理,成為了事實上的主人。
尤其在對於先帝后妃的處置問題上,她藉機大方地收買了人心。這是無法破的陽謀,她就是大度,就是會安排事,於是就是藉此得到了朝臣的心,那能怎麼辦呢?
雖然做的還是同樣的事,但漸漸地,從一個「有野心、可能帶來風險的女人」,變成了一個死了丈夫但苦苦支撐這份家業的堅強女人,為難她的朝臣反而像是故意找茬。
在跟居斯彥談妥雅克蘇的歸順之事後,未及正式提到檯面上來,她先找人狠狠參了自己一本。歷數后妃干政可能的風險,君主年幼,一個太能幹的母親總令人不安,何況顧家還有個將軍在其後,最好的辦法是顧衍慈為大事考慮,能自行了斷。
她把自己架在火上,沸沸揚揚被參了三日,任支持者與反對者相互去辯,把問題都攤開揉碎了一輪輪地吵。
然後拋出將雅克蘇收於囊中這件事,愣叫跟風參她的老臣們臉上生疼。
皇位空懸日久,慢慢的,就有人比她更著急了。
於是小皇帝在老臣們磕破頭之後被求著上去,他年紀太小,實務自然由他的母親和眾臣共議,及至成年,才會將一切完全交在他手中。
天子一換,近臣跟著有變。
劉理看到了一個更好的機會,自請去雲渡鎮守,雖然日子不比在陵陽時優渥,但他知道,陵陽再守下去也就這樣了,新皇未必還能倚重他。
嚴柯得了提拔,剛好補了蘇埠的缺。
蔡莘因為在雲渡作戰時的英勇表現得到嘉賞,終於與顧衍銘並肩,不再是他的副將。得封賞的那一天他很開心,顧衍銘對他說:「從前你說,要把我放在前頭,你才能往前走,如今看來,老蔡,你跑在我的前頭的日子就不遠了。」
蔡莘哈哈大笑:「我都沒有一雙好腿。」在看到顧衍銘倏然變色的臉之後,蔡莘拍著他,感慨地抹去眼角笑出的淚:「將軍,你還是那麼心善好騙。我逗你的。」
顧衍銘卻鄭重:「有沒有一雙好腿,你都會成為最了不起的將軍。」
蔡莘看著他,緩緩笑起來,握住他的手:「是啊,我也一直想成為了不起的將軍。希望如今終於能和自己守護的國家,互不辜負。」
至於這陵陽禁衛頭領的缺——
先由原來的副官頂上,兩年之後,沈遷姑娘因為表現優異得到提拔,順利成為禁衛首領。她說年幼時心裡最大的官叫「管事」,小沈姑娘跟著母親頻頻搬遷,在不同「管事」手底下討過生活,能在一處成為管事,不被他人隨意拿捏,是她和母親共同的心愿。
如今終於憑著自己一身本事,先管好了顧家的別苑,再入禁軍,直至掌管這座城裡最尊貴的一支隊伍。<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所以怒歸怒,態度倒是不差。
說起來羌虞向雲渡販賣天鐵,讓他們從大慶分裂出去,追究起來是其心可誅。那圖願意向大慶表示誠意,給出更好的商貿條件以彌補兄長犯下的錯。
哈泰已死,但他在的時候,平海侯打下來的那些小國到底被羌虞收於囊中,那圖很有信心,自己能讓這些海國之民擁有一番新氣象。一個往東,一個向西,實在沒必要硬變成敵人。
不過他在談判的最後向戴珺提出了一個稍顯強硬的要求。
他對手握神兵的大慶還是有些不放心,為葆兩國長久和平,互不生猜忌,他需要一個聯姻,還指明了人選。
消息傳到顧衍譽耳朵里,把顧大人又氣了個夠嗆:「他到底要不要臉啊!洛蓮才不去那個鬼地方!到底誰現在才是怕打仗的那一個,他心裡有點數嗎我請問呢。」
戴珺趕緊哄人:「好啦,先別生氣。他說,實在不行,算他是來和親的也好。」
顧衍譽一陣惡寒:「那也不行,你是怎麼跟他說的?」
戴珺笑著把她拉過來:「我回絕了他。告訴他大慶不是這麼辦事的,無論輸贏,都沒有讓一個姑娘遠嫁以求和平的道理。除非……她是愛上了什麼人,願意遠走他鄉。」
「那也不成!」顧衍譽想想又說,「唔,那就看情況吧。」
那一年顧家祭祖時,洛蓮成了有名有姓的顧家人,還在多地設學堂,指點他人琴藝,而後名下弟子無數。
至於羌虞王年年向大慶奉上禮物許多,一心求娶顧家未嫁的那個女兒,這都是後話了。
那一年冬天雅克蘇正式成為了大慶的一部分。
因為對雅克蘇之民條件給得豐厚,居斯彥主張的這種看上去是「賣祖求榮」之舉,竟也沒怎麼遭到反對。他們可以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保留自己的信仰,逐步融入大慶。
這件事的處理上,年輕的准太后政治手腕初見端倪。
先皇遺詔定下的繼任者年紀太小,主少而母壯,朝中議論聲沒停過。聶弘盛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自己想要的——在他死後,誰都不會過得太舒服。
有人反對,顧衍慈便一切以先皇喪儀為重,先按下了聶錦登基的事,叫反對者挑不出錯。
及至喪禮辦完,聶榮都被從蘇埠召回當上攝政王,朝臣各歸各位,有人再重提新帝登基的事,顧衍慈的態度總是淡淡的,不急。
然而她不在其位,前朝和後宮的事卻沒少處理,成為了事實上的主人。
尤其在對於先帝后妃的處置問題上,她藉機大方地收買了人心。這是無法破的陽謀,她就是大度,就是會安排事,於是就是藉此得到了朝臣的心,那能怎麼辦呢?
雖然做的還是同樣的事,但漸漸地,從一個「有野心、可能帶來風險的女人」,變成了一個死了丈夫但苦苦支撐這份家業的堅強女人,為難她的朝臣反而像是故意找茬。
在跟居斯彥談妥雅克蘇的歸順之事後,未及正式提到檯面上來,她先找人狠狠參了自己一本。歷數后妃干政可能的風險,君主年幼,一個太能幹的母親總令人不安,何況顧家還有個將軍在其後,最好的辦法是顧衍慈為大事考慮,能自行了斷。
她把自己架在火上,沸沸揚揚被參了三日,任支持者與反對者相互去辯,把問題都攤開揉碎了一輪輪地吵。
然後拋出將雅克蘇收於囊中這件事,愣叫跟風參她的老臣們臉上生疼。
皇位空懸日久,慢慢的,就有人比她更著急了。
於是小皇帝在老臣們磕破頭之後被求著上去,他年紀太小,實務自然由他的母親和眾臣共議,及至成年,才會將一切完全交在他手中。
天子一換,近臣跟著有變。
劉理看到了一個更好的機會,自請去雲渡鎮守,雖然日子不比在陵陽時優渥,但他知道,陵陽再守下去也就這樣了,新皇未必還能倚重他。
嚴柯得了提拔,剛好補了蘇埠的缺。
蔡莘因為在雲渡作戰時的英勇表現得到嘉賞,終於與顧衍銘並肩,不再是他的副將。得封賞的那一天他很開心,顧衍銘對他說:「從前你說,要把我放在前頭,你才能往前走,如今看來,老蔡,你跑在我的前頭的日子就不遠了。」
蔡莘哈哈大笑:「我都沒有一雙好腿。」在看到顧衍銘倏然變色的臉之後,蔡莘拍著他,感慨地抹去眼角笑出的淚:「將軍,你還是那麼心善好騙。我逗你的。」
顧衍銘卻鄭重:「有沒有一雙好腿,你都會成為最了不起的將軍。」
蔡莘看著他,緩緩笑起來,握住他的手:「是啊,我也一直想成為了不起的將軍。希望如今終於能和自己守護的國家,互不辜負。」
至於這陵陽禁衛頭領的缺——
先由原來的副官頂上,兩年之後,沈遷姑娘因為表現優異得到提拔,順利成為禁衛首領。她說年幼時心裡最大的官叫「管事」,小沈姑娘跟著母親頻頻搬遷,在不同「管事」手底下討過生活,能在一處成為管事,不被他人隨意拿捏,是她和母親共同的心愿。
如今終於憑著自己一身本事,先管好了顧家的別苑,再入禁軍,直至掌管這座城裡最尊貴的一支隊伍。<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