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卻是時隔多年,數次教訓過後,黃玄真才進一步認識到,他能預見災難,並不能阻止災難發生。他所見到的未來和過去,原則上沒有分別,都是已經發生的事情。他能做的,便是在這樣短暫的預見中,尋找自己和龍族的生機。

  黃玄真靠讀書悟道,他相信知識的力量,於是精挑了大量書籍,帶去北地,供龍子們學習。他本意是希望龍子們能像他一樣悟道,遇著險境,或能替他分憂。

  萬萬沒想到,龍子們讀書,和他讀書,哪怕是同一套書,悟到的學識天差地別。

  龍子們喜愛神話傳說,人間流傳最廣的英雄故事。人類敬仰神龍,一逢亂世,便渴望真龍降世,匡救世界。龍子們各個想當救世的英雄,再同他們說別的,如何修身養性,無濟於事。

  黃玄真決心靠自己。

  預知邪神將寄生皇孫,黃玄真開始了漫長的籌謀。比起整個天下,長安不過只是一座小城,可在這座城裡,暗藏著諸多勢力,這些勢力關聯著天下時局變化,還未出身,皇孫便已經附著在這眾多的關係里。

  按人類計算年齡的方式,黃玄真和邪神一般大。

  皇孫降世的異象,在皇室看來,本是祥瑞,八年後,黃玄真使計,把祥瑞變成異端,利用的就是皇家內鬥。

  黃玄真沒想到,世間並不只有一層人間,邪神寄生的皇孫被送去登州,一路都有各方派出的殺手圍追堵截,皇孫活了下來。黃玄真要邪神死,世間還有其他物類,希望邪神活。

  皇室兒女之中,太昌公主不是黃玄真有意挑選,而是天啟給他開眼,讓他看到冬風凜冽的西州,太昌公主手持上古神劍,一舉刺中了始祖神龍。黃玄真順天意而為,早早暗投在太昌公主帳下,於紛亂的朝局中為她籌謀奪權。當然,黃玄真不是神,他並不總能成功,人心之惡、之亂,非天啟所能預示,太昌公主的奪權路不算順利。所幸她命大,行刺成功。

  而直到西州傳來消息,黃玄真才知道,太昌公主刺中的是應龍。一如南海降世的祖龍不止邪神,還有正神。天啟以大地為軸,只給黃玄真須臾幻象,看不出來龍去脈,也正是他無法掌控全局局勢的根源。

  一日,黃玄真在長安與一棋待詔對弈,待詔姓范,棋藝比不上第一國手,也是大唐前三的水平。

  那時,黃玄真剛收到地鴉來信,西州時局已定,潛伏在應龍隊伍里的驄駒和孟極正隨眾趕來長安。

  黃玄真問二獸,若尋得機會,誰來刺殺邪神?他心裡想的是驄駒,驄駒一路隨行,從未暴露過真實神力,應龍和燭龍都對其沒有防備,是上佳的刺客選擇。

  那孟極卻很堅決地認領了任務,道:「邪神心思深沉,此舉一旦失敗,再無成功可能。驄駒向來以獸形現身,若突然化作人形,必引起注意,孟極比驄駒合適。」

  黃玄真沒有立即答應。太昌公主在西州刺殺應龍,這一幕,天啟顯了象,是黃玄真最後一次看見的啟示。至於刺殺燭龍是否成功,以及往後如何,再無預示。

  黃玄真問范待詔,對弈前,若已知對手不可戰勝,當如何自處?

  范待詔眼睛只盯著棋盤,笑道:「棋之一事,從無『已知』這一說。」

  黃玄真想了想,道:「若對手是第一國手,過去從無敗績呢?」

  范待詔道:「國師也說,是『過去』從無敗績。過去的事,就是過去了。棋局千變萬化,不到最後一刻,誰能知曉結局。」

  黃玄真道:「設若對面坐的是高手,與之行棋,心境上懼怕,自覺力有不逮,唯恐輸給他——」

  范待詔抬手打斷他,「若是此種心態,還是儘早離了棋道。真正愛棋之人,一旦坐上棋台,便不該有雜念,哪怕最後敗了,只要斗得精彩,也是酣暢之樂事。棋道棋道,棋只是個顯露在外的工具,道才是樂趣所在。」

  黃玄真不語,強令自己入神,關心棋局變化,觀察對方的棋路,再行自己的棋。

  之後,他贏了范待詔。是他第一次贏。

  長安大亂前,黃玄真同意了孟極的主張,由他負責刺殺。

  由於刺殺結果無法預料,行動前,黃玄真召集北地龍子,命令他們提前撤離長安。

  撤離的去處,黃玄真早有準備,向此時已經完全意識到邪神危險的龍子們道:「北地不安全,我們就去邪神來的地方。」

  龍子們面面相覷,俱是一臉茫然。還是阿大機敏,當先道:「師父的意思,是去南海。」

  黃玄真點頭道:「來日方長,保命為上。若孟極行刺成功,我們再回故地。」

  螭道:「可是五哥還在北地,五哥……」

  黃玄真肅色道:「你五哥自有造化。」

  嘲風有造化,黃玄真並非妄言。事實上,數年前,他曾預見過龍子們的天啟,他看見白龍自南海翻騰而來,帶領其他龍子徑向深海而去。彼時,黃玄真以為那是老二狻猊,狻猊天資聰穎,龍子中學習術法最快的一個,畢竟也關係到自己的存亡,黃玄真對之寄予了厚望。

  誰能想到,帶領龍子們去往新世界的,竟是那個足不出戶的老五。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