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頁
窖壁四周點著燈, 將原本幽暗的空間照得十分清楚。地窖中備好了許多常用物品,連燈油都充足。
大家各自安置物品的間隙,李穠獨自坐在燈下的長案後,看著案上的筆墨紙硯靜靜發呆。
翟九淵注意到李穠已在燈下坐了好久,便走過去問她:「在想什麼?」
他以為她在想是否出城的事,不過李穠抬起頭來,神色有些疲憊地衝著他一笑:「我在想,之後要做的事,是不是過於冒險。」
「你還是不聽我和梁伯的提議麼?早些出城,還能避過禍亂。」
「你和梁伯的話,我已經想清楚了,過會兒等大家收拾好,我便和大家說說是否留在城中的事情。」
翟九淵有些無奈地看著李穠,為友人計,他應該力勸她離開,但如今不僅李穠是掌柜,並且,自石方銅雕扣合在一起那一刻起,在大事上,他必須要聽李穠的。
到了此刻,李穠在想的還有另一件事。趙執如今駐軍幕府山,雖占地勢之利,但三萬守衛軍無論如何也抵擋不住二十萬北灤人。今日建康已發生巨變,此後檀氏盡掌朝中大權。趙執在城外,既會受人驅使,夾於虎狼之間,又必定會擔憂城中的她。如此兩難境地,以她對趙執的熟知,趙執一定會選擇冒險進城。
等物品都歸置得差不多,張主事低聲將所有人召集到前間,來聽李穠說此後的安排。
李穠站起身來,走到眾人前面,先是點到兩位夥計的名字。
「莊二,程康。」
「你兩人有八旬老母和襁褓幼子在城外,今晚張武協助你們出城。其餘夥計,都隨我留在城中,此後若是城破,我定會盡我所能,力保大家的平安」
被她點名的莊二和程康一起愣住,不知李穠何時竟能知道他們各自的家小。兩人一起走上前說道:「娘子,我願與大家一同留在城中。」
「此事我已作了決定,你們先到璧縣,若是日後璧縣也……」若是日後璧縣也被北灤所占,李穠還沒開始想那時會如何,「那時再說吧……你們先到璧縣,方便照顧家中稚子和老母。」
兩人在樓中多年,和眾位夥計情篤,此時心裡感激李穠,卻也並不願自行離開,還要再堅持,李穠抬手止住他們。
「我知道你們擔心什麼,你們盡可安心出城。一旦城破,隨我留在城中的夥計也未必都有危險。有我在,還有翟掌柜和梁伯,以及城南牙行的眾多好手。不必過慮。」
「是。」
李穠向來說一不二,莊二和程康不再多說,向李穠道了謝,退到一邊。
「其餘眾位,今日起,這處地窖就是我與大家的安身之所,直到……否極泰來之時,我擔保,除非掘地三尺,不然拓跋大軍短期間絕找不到這裡!請大家權且安心。」
翟九淵站在眾人之間,靜靜看著李穠。
他初識李穠之時,李穠還只是柑柵木場一個病弱的馬夫。短短數年過去,如今的李穠,舉手投足之間運籌帷幄,堅毅果斷,早已有了天下第一樓掌柜的風範。翟九淵心裡一陣快慰,杜徵識人的眼光無人能及。
李穠看向燈下的眾人。她握有銅雕,她的掌柜之令這些夥計無有不從,但她早已把眾人當作親友,大難來臨之際,她還是希望他們對她投以全部的信任。
「趙執趙大人臨危受命,自江州淪陷之時起,已拖住北灤大軍二十餘日。他手下的守衛軍如今只剩三萬,駐守於幕府山。既承著鶴鳴樓復興山河之望,這三萬守衛軍絕不能在此時以卵擊石,全部斷送。該避一時之鋒芒,重整兵馬,以待時日。謝侯爺率長熇軍來援之時,能與長熇軍南北夾擊。」
「檀氏之人,有野心而無德能,趙大人一旦率軍退去,檀氏統領全城守軍抵擋不住北灤人,拓跋氏攻破建康,已成必然之勢。」
眾人已習慣了李穠對樓中事務的精心安排,都安靜地聽著。聽到李穠說城破已是必然,氣氛頓時沉重起來。
「建康百年繁盛,拓跋氏覬覦多年,大軍破城之後,必然在城中大肆搶掠。其所貪婪者,無外乎金銀財帛,而鶴鳴樓在那一刻要做的,就是儘可能護住城中典籍圖書。」
翟九淵聽著,心間猛地一跳,他知道李穠要樓中眾人留在城中做些什麼了。
夥計們低聲議論了片刻。
「這是我鶴鳴樓,要為建康城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李穠示意阿棉和令容打開一幅畫在絹布上的建康全城坊巷圖,展到燈下。
「各位請看。」李穠右手執筆,用清淺的墨線在圖上勾出數點。
「太初宮中必然有重兵把守,暫且不論。其餘藏有歷代至我朝重要律令典籍之處有,建在北掖門外的蘭台,太社旁的石渠閣,還有戶部衙署。若是宮中進得去,位於尚書台後方的架閣庫最是重要……」
朝堂腐朽,滿城文武不堪信任,李穠要以一腔孤勇,在城破之際護住圖書典籍。天大的兵燹也終會過去,在帝京重建之際,只有讀史明智的有識之士方才懂得圖書典籍的重要。
翟九淵想,李穠能想到這一層。以她的眼界胸懷,自鶴鳴樓選了趙執為將來之主那一刻,便已經在思慮此事了吧。
他走上前去,從阿棉手中接過絹布,和個子稍高的令容一起將之舉得高了些,方便地窖中所有人都看到。<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大家各自安置物品的間隙,李穠獨自坐在燈下的長案後,看著案上的筆墨紙硯靜靜發呆。
翟九淵注意到李穠已在燈下坐了好久,便走過去問她:「在想什麼?」
他以為她在想是否出城的事,不過李穠抬起頭來,神色有些疲憊地衝著他一笑:「我在想,之後要做的事,是不是過於冒險。」
「你還是不聽我和梁伯的提議麼?早些出城,還能避過禍亂。」
「你和梁伯的話,我已經想清楚了,過會兒等大家收拾好,我便和大家說說是否留在城中的事情。」
翟九淵有些無奈地看著李穠,為友人計,他應該力勸她離開,但如今不僅李穠是掌柜,並且,自石方銅雕扣合在一起那一刻起,在大事上,他必須要聽李穠的。
到了此刻,李穠在想的還有另一件事。趙執如今駐軍幕府山,雖占地勢之利,但三萬守衛軍無論如何也抵擋不住二十萬北灤人。今日建康已發生巨變,此後檀氏盡掌朝中大權。趙執在城外,既會受人驅使,夾於虎狼之間,又必定會擔憂城中的她。如此兩難境地,以她對趙執的熟知,趙執一定會選擇冒險進城。
等物品都歸置得差不多,張主事低聲將所有人召集到前間,來聽李穠說此後的安排。
李穠站起身來,走到眾人前面,先是點到兩位夥計的名字。
「莊二,程康。」
「你兩人有八旬老母和襁褓幼子在城外,今晚張武協助你們出城。其餘夥計,都隨我留在城中,此後若是城破,我定會盡我所能,力保大家的平安」
被她點名的莊二和程康一起愣住,不知李穠何時竟能知道他們各自的家小。兩人一起走上前說道:「娘子,我願與大家一同留在城中。」
「此事我已作了決定,你們先到璧縣,若是日後璧縣也……」若是日後璧縣也被北灤所占,李穠還沒開始想那時會如何,「那時再說吧……你們先到璧縣,方便照顧家中稚子和老母。」
兩人在樓中多年,和眾位夥計情篤,此時心裡感激李穠,卻也並不願自行離開,還要再堅持,李穠抬手止住他們。
「我知道你們擔心什麼,你們盡可安心出城。一旦城破,隨我留在城中的夥計也未必都有危險。有我在,還有翟掌柜和梁伯,以及城南牙行的眾多好手。不必過慮。」
「是。」
李穠向來說一不二,莊二和程康不再多說,向李穠道了謝,退到一邊。
「其餘眾位,今日起,這處地窖就是我與大家的安身之所,直到……否極泰來之時,我擔保,除非掘地三尺,不然拓跋大軍短期間絕找不到這裡!請大家權且安心。」
翟九淵站在眾人之間,靜靜看著李穠。
他初識李穠之時,李穠還只是柑柵木場一個病弱的馬夫。短短數年過去,如今的李穠,舉手投足之間運籌帷幄,堅毅果斷,早已有了天下第一樓掌柜的風範。翟九淵心裡一陣快慰,杜徵識人的眼光無人能及。
李穠看向燈下的眾人。她握有銅雕,她的掌柜之令這些夥計無有不從,但她早已把眾人當作親友,大難來臨之際,她還是希望他們對她投以全部的信任。
「趙執趙大人臨危受命,自江州淪陷之時起,已拖住北灤大軍二十餘日。他手下的守衛軍如今只剩三萬,駐守於幕府山。既承著鶴鳴樓復興山河之望,這三萬守衛軍絕不能在此時以卵擊石,全部斷送。該避一時之鋒芒,重整兵馬,以待時日。謝侯爺率長熇軍來援之時,能與長熇軍南北夾擊。」
「檀氏之人,有野心而無德能,趙大人一旦率軍退去,檀氏統領全城守軍抵擋不住北灤人,拓跋氏攻破建康,已成必然之勢。」
眾人已習慣了李穠對樓中事務的精心安排,都安靜地聽著。聽到李穠說城破已是必然,氣氛頓時沉重起來。
「建康百年繁盛,拓跋氏覬覦多年,大軍破城之後,必然在城中大肆搶掠。其所貪婪者,無外乎金銀財帛,而鶴鳴樓在那一刻要做的,就是儘可能護住城中典籍圖書。」
翟九淵聽著,心間猛地一跳,他知道李穠要樓中眾人留在城中做些什麼了。
夥計們低聲議論了片刻。
「這是我鶴鳴樓,要為建康城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李穠示意阿棉和令容打開一幅畫在絹布上的建康全城坊巷圖,展到燈下。
「各位請看。」李穠右手執筆,用清淺的墨線在圖上勾出數點。
「太初宮中必然有重兵把守,暫且不論。其餘藏有歷代至我朝重要律令典籍之處有,建在北掖門外的蘭台,太社旁的石渠閣,還有戶部衙署。若是宮中進得去,位於尚書台後方的架閣庫最是重要……」
朝堂腐朽,滿城文武不堪信任,李穠要以一腔孤勇,在城破之際護住圖書典籍。天大的兵燹也終會過去,在帝京重建之際,只有讀史明智的有識之士方才懂得圖書典籍的重要。
翟九淵想,李穠能想到這一層。以她的眼界胸懷,自鶴鳴樓選了趙執為將來之主那一刻,便已經在思慮此事了吧。
他走上前去,從阿棉手中接過絹布,和個子稍高的令容一起將之舉得高了些,方便地窖中所有人都看到。<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