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頁
李穠猜測一定跟趙執有關。如今她的身份在城中已不是秘密……趙執的親近之人還有——李穠突然還想還要一個人,慕容氏!
「張功,快!立即遞信出城,送到鐘山隱溪寺,就說檀氏作惡,讓慕容夫人避險!」
張功領命而去,李穠在院中坐立不安,片刻之間,脖頸間出了一層冷汗。派出去打聽消息的張主事一臉惶急地回來了,進了院中還未站穩,便向大夥說起今日城中發生的大事。
新皇出城巡視,和尚書令祖亮一起被刺客射殺於馬下,剩下的大臣在重華殿上擁護五歲的二皇子登基。檀自明以無罪被釋出,就任尚書令。檀霸復巡防營大統領,統領全城兵馬。第一支勤王的義興軍到達城外,五歲的新皇下了聖旨,令義興軍嚴守京師城門,由檀霸調度。朱裒自幕府山歸來,被亂箭擋在城外,如今不知所蹤。
院中所有夥計和李穠驚在原地。太初宮易主,檀氏起復,城中勢力格局天翻地覆,僅僅半日之內!
複雜的悔意忽然漫過李穠心頭,她忽然想,她此前對檀家,太遲疑了。那時候若是心狠一點,果斷一點,聯結政事堂,拿了證據,早些將檀氏的幾個當家人端掉,如今是不是就不會是這個局面。
阿棉看李穠的臉色在很短的時間變得蒼白,忍不住扶了扶她,「姐姐,你又不舒服了嗎?我給你號脈。」
李穠拍了拍她示意沒事,她讓夥計們各自去忙,自己進屋洗了把臉,讓自己冷靜下來。到了這個時候,行事不能稍有差池。只有理智冷靜,才不會影響她作判斷。
第175章 倏然葉落
建康城四周諸山之間, 幕府山臨江而立,趙執率守軍在此立砦,高處可遙望江北敵寇動靜, 有其好處, 卻也是不留退路的選擇。到了此時, 不論剩下多少兵力,已是退無可退了。
中軍帳中正在籌劃最後的守江之策, 有將士策馬到山腳, 飛快趕到帳外,帶來一個震動全軍的消息:聽附近流散百姓說, 就在半個時辰前, 新皇和尚書令一起被敵寇射殺在廣莫城門外, 屍首被踩進了泥地里。
大帳中一時寂靜, 眾人都沒有反應過來。岑敞不相信這個消息, 瞪著眼睛問那將士:「你說什麼?若是訛傳, 此時就可以治你擾亂軍心之罪!」
那將士因疾行而面色發紅, 卻並不慌亂, 喘勻了幾下:「此消息大半屬實, 附近流散百姓有人親眼看到城外的血跡。屬下得知消息後,親往探查, 卻發現自玄武湖南岸分路回城處已戒嚴, 禁止生人接近。屬下覺事體重大,先行趕回稟報, 若要再次核實, 請大人和各位將軍派遣人手隨我前往。」
這位將士趙執認得, 是他由神武衛中選出專司勘察的。
新皇和祖亮遇刺身亡。趙執眼皮重重一跳,有一種極度不好的預感。只是, 怎麼會是敵寇動的手?北灤大軍並未渡江,趙執嚴守南岸,若是有小股前鋒已過江潛伏,難道竟毫無痕跡,至今都未被察覺?兇手何以知道新皇和尚書令今日要出城?
真正的兇手也許另有其人……也許正在城中。此消息若是屬實,那麼城中此時恐怕早已天翻地覆了。
「大人?」
岑敞和兩位神武衛副統領一起看向趙執,等他拿主意。
趙執下令,立即派人回城入太初宮詢問消息,再派一隊精銳由來報信的將士所率,扮成流散百姓玄武湖至廣莫門一段查探。
下了兩道令,趙執另點了一隊精銳,要他們跟隨自己前往鐘山。他現在要去隱溪寺將慕容氏接到中軍來。若城中格局已變,祖亮死去,重華殿上,既倚重他抵禦拓跋氏,又將他視為掣肘的人恐怕不在少。
一聽聞趙執此刻要離開軍中,眾將都是一慌,紛紛出言表示反對。若是北岸大軍在此時渡江,大晛生死存亡就在此一戰了,這個時候趙執怎能離開中軍?
大帳之外的半山,凝目看去,北岸敵軍旌旗蔽日,陣勢延綿百里,儼然已露出獠牙的猛獸。
趙執只說了一句話,眾將都愣住不再勸阻。京城之人只隱約知道元慶末年那樁驚天的案子,趙釴自盡,從前的趙府敗落,趙執被貶為庶民,昌祐年間才重入朝堂。幾乎無人知曉趙執的生母慕容氏還在世,並且隱居於鐘山的一處庵廟。趙執說此時局勢莫測,大軍壓境,恐母親有險,要去將母親接來,眾將才知曉。
「拓跋虎文隨時可能下令渡江攻城,短兵相接,只有死戰。我去接母親,一個時辰內必趕回,與爾等和眾將士同生共死。」
趙執留下這幾句話,令眾將嚴陣以待,帶著精銳往鐘山疾馳而去。他在馬上越發心神不寧,只盼隱溪寺到此時還保佑有往日安寧。
————
冬日的鐘山,林木肅殺。隱溪寺前的山路寂靜無聲,似是無人來過。
趙執帶人闖入寺中,卻發現寺內已空無一人。禪院及慕容氏的居室內打鬥的痕跡讓他心中一緊,靳三帶著跟隨的將士在禪寺內外翻找,並未發現人和血跡。
趙執下令抓緊在附近山林尋找,突然,一個女子從附近的竹林中跑出,「是趙大人麼?大人?」
那女子正是趙執安排在寺中的四名女護衛之一,她受了極重的傷,右手脫臼,看到趙執後立刻向他稟道:「大人,有人來寺中要抓走夫人,我等拼命護衛,我帶著夫人僥倖躲在此處,夫人受了傷。」<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張功,快!立即遞信出城,送到鐘山隱溪寺,就說檀氏作惡,讓慕容夫人避險!」
張功領命而去,李穠在院中坐立不安,片刻之間,脖頸間出了一層冷汗。派出去打聽消息的張主事一臉惶急地回來了,進了院中還未站穩,便向大夥說起今日城中發生的大事。
新皇出城巡視,和尚書令祖亮一起被刺客射殺於馬下,剩下的大臣在重華殿上擁護五歲的二皇子登基。檀自明以無罪被釋出,就任尚書令。檀霸復巡防營大統領,統領全城兵馬。第一支勤王的義興軍到達城外,五歲的新皇下了聖旨,令義興軍嚴守京師城門,由檀霸調度。朱裒自幕府山歸來,被亂箭擋在城外,如今不知所蹤。
院中所有夥計和李穠驚在原地。太初宮易主,檀氏起復,城中勢力格局天翻地覆,僅僅半日之內!
複雜的悔意忽然漫過李穠心頭,她忽然想,她此前對檀家,太遲疑了。那時候若是心狠一點,果斷一點,聯結政事堂,拿了證據,早些將檀氏的幾個當家人端掉,如今是不是就不會是這個局面。
阿棉看李穠的臉色在很短的時間變得蒼白,忍不住扶了扶她,「姐姐,你又不舒服了嗎?我給你號脈。」
李穠拍了拍她示意沒事,她讓夥計們各自去忙,自己進屋洗了把臉,讓自己冷靜下來。到了這個時候,行事不能稍有差池。只有理智冷靜,才不會影響她作判斷。
第175章 倏然葉落
建康城四周諸山之間, 幕府山臨江而立,趙執率守軍在此立砦,高處可遙望江北敵寇動靜, 有其好處, 卻也是不留退路的選擇。到了此時, 不論剩下多少兵力,已是退無可退了。
中軍帳中正在籌劃最後的守江之策, 有將士策馬到山腳, 飛快趕到帳外,帶來一個震動全軍的消息:聽附近流散百姓說, 就在半個時辰前, 新皇和尚書令一起被敵寇射殺在廣莫城門外, 屍首被踩進了泥地里。
大帳中一時寂靜, 眾人都沒有反應過來。岑敞不相信這個消息, 瞪著眼睛問那將士:「你說什麼?若是訛傳, 此時就可以治你擾亂軍心之罪!」
那將士因疾行而面色發紅, 卻並不慌亂, 喘勻了幾下:「此消息大半屬實, 附近流散百姓有人親眼看到城外的血跡。屬下得知消息後,親往探查, 卻發現自玄武湖南岸分路回城處已戒嚴, 禁止生人接近。屬下覺事體重大,先行趕回稟報, 若要再次核實, 請大人和各位將軍派遣人手隨我前往。」
這位將士趙執認得, 是他由神武衛中選出專司勘察的。
新皇和祖亮遇刺身亡。趙執眼皮重重一跳,有一種極度不好的預感。只是, 怎麼會是敵寇動的手?北灤大軍並未渡江,趙執嚴守南岸,若是有小股前鋒已過江潛伏,難道竟毫無痕跡,至今都未被察覺?兇手何以知道新皇和尚書令今日要出城?
真正的兇手也許另有其人……也許正在城中。此消息若是屬實,那麼城中此時恐怕早已天翻地覆了。
「大人?」
岑敞和兩位神武衛副統領一起看向趙執,等他拿主意。
趙執下令,立即派人回城入太初宮詢問消息,再派一隊精銳由來報信的將士所率,扮成流散百姓玄武湖至廣莫門一段查探。
下了兩道令,趙執另點了一隊精銳,要他們跟隨自己前往鐘山。他現在要去隱溪寺將慕容氏接到中軍來。若城中格局已變,祖亮死去,重華殿上,既倚重他抵禦拓跋氏,又將他視為掣肘的人恐怕不在少。
一聽聞趙執此刻要離開軍中,眾將都是一慌,紛紛出言表示反對。若是北岸大軍在此時渡江,大晛生死存亡就在此一戰了,這個時候趙執怎能離開中軍?
大帳之外的半山,凝目看去,北岸敵軍旌旗蔽日,陣勢延綿百里,儼然已露出獠牙的猛獸。
趙執只說了一句話,眾將都愣住不再勸阻。京城之人只隱約知道元慶末年那樁驚天的案子,趙釴自盡,從前的趙府敗落,趙執被貶為庶民,昌祐年間才重入朝堂。幾乎無人知曉趙執的生母慕容氏還在世,並且隱居於鐘山的一處庵廟。趙執說此時局勢莫測,大軍壓境,恐母親有險,要去將母親接來,眾將才知曉。
「拓跋虎文隨時可能下令渡江攻城,短兵相接,只有死戰。我去接母親,一個時辰內必趕回,與爾等和眾將士同生共死。」
趙執留下這幾句話,令眾將嚴陣以待,帶著精銳往鐘山疾馳而去。他在馬上越發心神不寧,只盼隱溪寺到此時還保佑有往日安寧。
————
冬日的鐘山,林木肅殺。隱溪寺前的山路寂靜無聲,似是無人來過。
趙執帶人闖入寺中,卻發現寺內已空無一人。禪院及慕容氏的居室內打鬥的痕跡讓他心中一緊,靳三帶著跟隨的將士在禪寺內外翻找,並未發現人和血跡。
趙執下令抓緊在附近山林尋找,突然,一個女子從附近的竹林中跑出,「是趙大人麼?大人?」
那女子正是趙執安排在寺中的四名女護衛之一,她受了極重的傷,右手脫臼,看到趙執後立刻向他稟道:「大人,有人來寺中要抓走夫人,我等拼命護衛,我帶著夫人僥倖躲在此處,夫人受了傷。」<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