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頁
李穠:「他一定會來的。」
「謝繼業那個人,忠義二字,在他身上壓一輩子,就是肝腦塗地,也必不負於人。」趙執用身體為李穠擋住半夜猛烈的江風,摟著她看向夜幕沉沉的北岸。「如今能支救建康城的,不是我,而是他。」
夜半隨時會有敵襲,李穠不能在軍中久留,必須得儘快離開。
趙執不能阻止她去冒險,囑咐了兩次,讓她必須寸步不離帶著張功和張武。
李穠叫來張功,將張功手裡陳伯準備的包袱遞給趙執的親兵。那裡面裝的都是冬衣,今夜她本也是來為他冬衣的,他身上的甲衣這些天從沒有解開過。
「還記得我們在離開房州時說的話嗎?為了天下將來。不管日後如何,你我生死同在,建康城絕不讓給外族飲馬。」
李穠揮手,堅定地看著他,說完話,之後才帶著張功和張武走出營地。
趙執看著那火把目送李穠。他重又登上哨望樓,直到看不見李穠帶著張氏兄弟兩人離去的背影。
萬籟俱寂,他回頭看到,月夜之下江山如墨。如此江山,日後將為誰家之天下?他要如何才能護住建康城?要如何才能護住李穠和她的鶴鳴樓?
此時萬籟俱寂,大江東流而去,趙執的胸中陡然升起一股豪情。一股大敵當前捨我其誰的悲壯激盪而起。他出生之時便是將門之後,命運既然讓他手握神武衛和丹陽水軍,他便該是大廈將傾之際力挽狂瀾之人!
不知什麼時候,岑敞也登上了哨望樓。
趙執聽到動靜回頭,借著城樓上的燈火。岑敞看到他臉上激盪不平的神色,心裡跟著一震。
「岑將軍,有事?」
岑敞回到帳中睡不著,如實以告:「軍中來了外客,我雖統領水軍聽命於大人,卻仍然放心不下。大人何以和鶴鳴樓有交集?鶴鳴樓為何能給我們提供大木,還有方才的人……」後邊這句話岑敞一時沒有措好辭,想說李穠身份存疑。
趙執笑了起來,那爽朗的笑聲讓岑敞十分莫名其妙,聽說政事堂的左丞大人冷漠寡言,京中何人見他這樣笑過。今夜李穠來訪,他好像有些地方不一樣了。具體是什麼,岑敞也說不上來。
趙執笑的是,李穠自從在房州當上掌柜,至回到京中,日常穿女裝的次數漸漸多了起來。今夜來軍中探望定是為了方便才特意換了男裝,沒想到竟沒瞞過岑敞的眼睛。
「她叫李穠,正是鶴鳴樓的掌柜。」
大戰之際為免誤會,趙執不欲在此時告訴岑敞他和李穠的關係,只告訴他:「你我在前,帝都在後,李穠是整個帝都——建康城中我最信任的人。」
岑敞心裡一驚,趙執此時最信任之人不該是十五歲的新皇或者操持朝政的祖亮麼?如何會是一屆民間商人?
「岑將軍,鶴鳴樓既被譽為天下第一樓,它的掌柜自然不是簡單之人。李穠說有大木送到軍中,就不會食言。你安排好將士到南岸與之接洽。其餘的事,請不必多問,日後,自然會見分曉。」
岑敞相詢,也並非質疑之意。趙執是他如今最信任的人。大敵當前,如果連他和趙執都不能一條心,那大晛明日就可以亡了。
正說話間,軍士來報。建康城中抓到北灤探子,陛下下令,將之送到軍中受審。
如今城中戒嚴,四門嚴守,沒想到北灤探子還能混進去,不過,也有可能是很久以前就安排下的。
趙執和岑敞走下哨望樓,連夜嚴審。
————
江畔的深秋並不嚴寒,溫潤的江風卻吹不到西北。
祁山道山口,寒風吹面如刀割。
數場苦戰,原本被西域遊牧部族劫掠後的西北數州更加人跡罕見,寸草不生。兩軍交戰之地,人血馬血凍入土地城池,化成黑色的艱冰,滿目瘡痍。
好在,數場苦戰,大晛軍艱難地拿下了祁山道入口北灤建在此處的糧堡,燒了北灤人數萬石糧草。
梁州沒有守住,如今已徹底落入西域諸部鐵蹄的手中。領兵的梁州刺史陣亡後,剩餘的梁州軍亂了許久,因沒有朝廷政令,連包文瀾手下的荊州兵都差點成了亂兵。多虧了包文瀾是將門之後,亂過一陣便穩住了陣腳,將剩餘的梁州軍和荊州軍合於一處,帶著大軍後撤到房州。和房州軍雙面夾擊,擊退了吐谷渾。
十日前,一封來自京城守衛軍中的信傳到西北。命蔡長史讓出房州領兵之權,所有西北大晛軍全部歸包文瀾一人統領。包文瀾須在七日之內,一邊保住房州不失,一邊分兵截斷北灤糧道。這是一封戰時倉促寫就的信,翟九淵看信就認出這是趙執的筆跡,再看落款處果然蓋著趙執的私印。
如今京城受困,趙執臨危受命,他有京城護衛軍的領軍之權,卻並無統領全境的職權。因此這封信交代的雖是事關大晛存亡的軍機大事,嚴格來說卻只是趙執的私信。落款處,除了趙執的私印,再無其他。翟九淵、包文瀾和蔡長史三人讀罷,面面相覷了片刻。片刻之後,三人一同做了決定。要救大晛,趙執信中所說的事,必須聽從,這是目前唯一的辦法。
祁山道口,北灤打開此處南下時,派兵徹底占領了此處,並建下糧堡,將數萬石糧草屯於此處,並由此源源不斷南運至長江。<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謝繼業那個人,忠義二字,在他身上壓一輩子,就是肝腦塗地,也必不負於人。」趙執用身體為李穠擋住半夜猛烈的江風,摟著她看向夜幕沉沉的北岸。「如今能支救建康城的,不是我,而是他。」
夜半隨時會有敵襲,李穠不能在軍中久留,必須得儘快離開。
趙執不能阻止她去冒險,囑咐了兩次,讓她必須寸步不離帶著張功和張武。
李穠叫來張功,將張功手裡陳伯準備的包袱遞給趙執的親兵。那裡面裝的都是冬衣,今夜她本也是來為他冬衣的,他身上的甲衣這些天從沒有解開過。
「還記得我們在離開房州時說的話嗎?為了天下將來。不管日後如何,你我生死同在,建康城絕不讓給外族飲馬。」
李穠揮手,堅定地看著他,說完話,之後才帶著張功和張武走出營地。
趙執看著那火把目送李穠。他重又登上哨望樓,直到看不見李穠帶著張氏兄弟兩人離去的背影。
萬籟俱寂,他回頭看到,月夜之下江山如墨。如此江山,日後將為誰家之天下?他要如何才能護住建康城?要如何才能護住李穠和她的鶴鳴樓?
此時萬籟俱寂,大江東流而去,趙執的胸中陡然升起一股豪情。一股大敵當前捨我其誰的悲壯激盪而起。他出生之時便是將門之後,命運既然讓他手握神武衛和丹陽水軍,他便該是大廈將傾之際力挽狂瀾之人!
不知什麼時候,岑敞也登上了哨望樓。
趙執聽到動靜回頭,借著城樓上的燈火。岑敞看到他臉上激盪不平的神色,心裡跟著一震。
「岑將軍,有事?」
岑敞回到帳中睡不著,如實以告:「軍中來了外客,我雖統領水軍聽命於大人,卻仍然放心不下。大人何以和鶴鳴樓有交集?鶴鳴樓為何能給我們提供大木,還有方才的人……」後邊這句話岑敞一時沒有措好辭,想說李穠身份存疑。
趙執笑了起來,那爽朗的笑聲讓岑敞十分莫名其妙,聽說政事堂的左丞大人冷漠寡言,京中何人見他這樣笑過。今夜李穠來訪,他好像有些地方不一樣了。具體是什麼,岑敞也說不上來。
趙執笑的是,李穠自從在房州當上掌柜,至回到京中,日常穿女裝的次數漸漸多了起來。今夜來軍中探望定是為了方便才特意換了男裝,沒想到竟沒瞞過岑敞的眼睛。
「她叫李穠,正是鶴鳴樓的掌柜。」
大戰之際為免誤會,趙執不欲在此時告訴岑敞他和李穠的關係,只告訴他:「你我在前,帝都在後,李穠是整個帝都——建康城中我最信任的人。」
岑敞心裡一驚,趙執此時最信任之人不該是十五歲的新皇或者操持朝政的祖亮麼?如何會是一屆民間商人?
「岑將軍,鶴鳴樓既被譽為天下第一樓,它的掌柜自然不是簡單之人。李穠說有大木送到軍中,就不會食言。你安排好將士到南岸與之接洽。其餘的事,請不必多問,日後,自然會見分曉。」
岑敞相詢,也並非質疑之意。趙執是他如今最信任的人。大敵當前,如果連他和趙執都不能一條心,那大晛明日就可以亡了。
正說話間,軍士來報。建康城中抓到北灤探子,陛下下令,將之送到軍中受審。
如今城中戒嚴,四門嚴守,沒想到北灤探子還能混進去,不過,也有可能是很久以前就安排下的。
趙執和岑敞走下哨望樓,連夜嚴審。
————
江畔的深秋並不嚴寒,溫潤的江風卻吹不到西北。
祁山道山口,寒風吹面如刀割。
數場苦戰,原本被西域遊牧部族劫掠後的西北數州更加人跡罕見,寸草不生。兩軍交戰之地,人血馬血凍入土地城池,化成黑色的艱冰,滿目瘡痍。
好在,數場苦戰,大晛軍艱難地拿下了祁山道入口北灤建在此處的糧堡,燒了北灤人數萬石糧草。
梁州沒有守住,如今已徹底落入西域諸部鐵蹄的手中。領兵的梁州刺史陣亡後,剩餘的梁州軍亂了許久,因沒有朝廷政令,連包文瀾手下的荊州兵都差點成了亂兵。多虧了包文瀾是將門之後,亂過一陣便穩住了陣腳,將剩餘的梁州軍和荊州軍合於一處,帶著大軍後撤到房州。和房州軍雙面夾擊,擊退了吐谷渾。
十日前,一封來自京城守衛軍中的信傳到西北。命蔡長史讓出房州領兵之權,所有西北大晛軍全部歸包文瀾一人統領。包文瀾須在七日之內,一邊保住房州不失,一邊分兵截斷北灤糧道。這是一封戰時倉促寫就的信,翟九淵看信就認出這是趙執的筆跡,再看落款處果然蓋著趙執的私印。
如今京城受困,趙執臨危受命,他有京城護衛軍的領軍之權,卻並無統領全境的職權。因此這封信交代的雖是事關大晛存亡的軍機大事,嚴格來說卻只是趙執的私信。落款處,除了趙執的私印,再無其他。翟九淵、包文瀾和蔡長史三人讀罷,面面相覷了片刻。片刻之後,三人一同做了決定。要救大晛,趙執信中所說的事,必須聽從,這是目前唯一的辦法。
祁山道口,北灤打開此處南下時,派兵徹底占領了此處,並建下糧堡,將數萬石糧草屯於此處,並由此源源不斷南運至長江。<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