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頁
林唯根本不像是她這個年齡的人,成熟掌控全場,這也不像是她第一次導演電影,而且她還能請到外國的特效組,這個組國內好多大導演想請都請不到,沒想到她居然還有這種關係。平時說話是客氣的,但是作為導演來說非常嚴厲,劇組整體人員都如履薄冰,每一件工作都對自己提出最高要求。
林唯給的薪資也是國內罕見的高,不是針對演員,而是整個劇組,這也是大家效率這麼高的原因之一,高壓伴隨著高薪,想不好好做都不行。
幾個主演的報酬壓得很低,主要就是秦薇跟周止一,周止一這部電影只拿了兩百多萬,按理他在別的劇組,這就是一兩天的酬勞,但是林唯這裡不想在這方面多花錢,只給了兩百多萬,而秦薇比他多點,三百萬。而如果在別的劇組,秦薇的報酬絕對不會有周止一多,他現在正當紅,秦薇雖然有名氣,但是接不到什麼通告,四十多歲對於女演員來說就是一個尷尬期,很難接到合適的通告,因為很少有電影的女性角色是四十多歲。
秦薇覺得林唯是一個內心很細膩的導演,對於情緒的表達和人物的塑造都無可挑剔,甚至給每個人都寫了小傳,方便他們代入,包括郭朝霞的丈夫,公公婆婆。
所以拍完之後秦薇都時常關心林唯電影的進度,但是每次問,都是還在審核。
據她所知,血腥鏡頭幾乎是全剪了,但是主線劇情她不願意改,暴力鏡頭也刪減了一些。秦薇印象深刻的是林唯對於幾場暴力戲份的拍攝,她的鏡頭沒有停在受害者的臉上,而是加害者的臉上,他們陰險猙獰的表情,揮舞的拳頭,口裡的污言穢語,鏡頭拉得很近,讓人能感受到被害者當時所經歷的恐懼。
對於秦薇來說,這部電影不算是爽片,因為郭朝霞沒有覺得暢快,她只是覺得解脫。她的苦難一個疊著一個,像是拼歪的積木,越到後面越搖搖欲墜,等到她們都以為能重新開始的時候,一切轟然倒塌。
她不得不承認,林唯是一個很有勇氣且有能力去實現自己想法的人,這種題材拍出來是不是能上映都還不知道,哪怕是上映了,當前的網絡形式下,恐怕也會引起爭端。林唯就是不怕,她就是敢說敢做,票房看林唯的樣子也不是很在乎了,因為這部電影的定位就不是爆米花電影。
當秦薇接到電話說電影能上映,已經排上檔期的時候,她捂著嘴幾乎忍不住流淚,連連答應出席見面會。
林唯已經很久沒有發過「情侶視頻」了,悶聲幹大事,再一回到大眾視野,居然是以電影導演的身份,她身上已經完全褪去了當初的青澀,舉手投足間都已經有了自己的姿態,穿著很隨意,面上也沒有化妝,仍能看出來她像是刀鞘里的利刃。
宣發的重點還是在女主上,還沒上映已經憑藉預告片收穫了一大波流量,有人說她在消費女性苦難,有人說她在吃髒飯,有人則覺得她在為女性發聲,所以見面會也很尖銳,不斷有人提問,問林唯是不是吃人血饅頭。
秦薇看向林唯,她面上沒有笑容。
「我只是故事的講述者,這部電影確實是基於一個不幸女人的真實事件改編,為了能減少這樣的事情發生的概率,我決定這部電影收益的三分之一,我們將用於失學女童的助學事業,基金會已經在籌備了,大家可以隨時監督。」
場上的人都看向林唯,明顯不知道這個安排。
場下的掌聲一浪大過一浪,那個提問的人灰溜溜坐下。
接下來的問題就柔和了很多,問林唯創作理念,問周止一和兩個女主的心路歷程。幾人一一回答,這些問題都已經預演過,回答得很順暢。
結束了一場又一場宣發,電影終於開始點映,院線不太看好這部電影。
但是出乎意料的,影院爆滿,上座率高,電影一開始口碑非常好,各個電影點評網站上的分都很高,大家都不敢相信這是新手導演拍出來的東西,而且還是網紅轉導演,她對鏡頭語言和節奏的把控甚至於很多大導演都難以望其項背,裡面的血腥場景不多,更多的是一種心理壓力,尤其影院裡的大屏幕上那些男人逼近的猙獰的面容和揮動的拳頭,讓大家都感受到了女主的感受,代入感很強。
一般來說,要代入受害者的角色,就應該把鏡頭對準施暴的一方,而平日常見的鏡頭都是對準受害的一方,到底是一種什麼心理其實不難猜到。
林唯在演藝圈認識的明星和網紅紛紛幫她轉發,當她的自來水,雖然網上罵聲和抵制的聲音很大,但是票房不斷飆升,排片越來越大,資本凌駕於矛盾之上,影院才不管大家吵不吵,能賺錢的就是好電影,就要多排片。
貓眼預測票房從3.4千萬漲到了3.8億,截至下線,總票房4.6億,而這部電影的總投入才不到2000萬,一般來說,票房成績超過電影投入的三倍就算是回饋比較高的了,而這部電影讓林唯一躍成為國內最有商業價值的導演之一。
當然,也被罵得很慘。
作為女性導演,一部分觀眾的聚焦點不在電影本身,而在於她女性的身份,一個女人,怎麼能這麼成功呢?他們不信,肯定是有後台或者有黑幕,搞不好票房都是買的。<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林唯給的薪資也是國內罕見的高,不是針對演員,而是整個劇組,這也是大家效率這麼高的原因之一,高壓伴隨著高薪,想不好好做都不行。
幾個主演的報酬壓得很低,主要就是秦薇跟周止一,周止一這部電影只拿了兩百多萬,按理他在別的劇組,這就是一兩天的酬勞,但是林唯這裡不想在這方面多花錢,只給了兩百多萬,而秦薇比他多點,三百萬。而如果在別的劇組,秦薇的報酬絕對不會有周止一多,他現在正當紅,秦薇雖然有名氣,但是接不到什麼通告,四十多歲對於女演員來說就是一個尷尬期,很難接到合適的通告,因為很少有電影的女性角色是四十多歲。
秦薇覺得林唯是一個內心很細膩的導演,對於情緒的表達和人物的塑造都無可挑剔,甚至給每個人都寫了小傳,方便他們代入,包括郭朝霞的丈夫,公公婆婆。
所以拍完之後秦薇都時常關心林唯電影的進度,但是每次問,都是還在審核。
據她所知,血腥鏡頭幾乎是全剪了,但是主線劇情她不願意改,暴力鏡頭也刪減了一些。秦薇印象深刻的是林唯對於幾場暴力戲份的拍攝,她的鏡頭沒有停在受害者的臉上,而是加害者的臉上,他們陰險猙獰的表情,揮舞的拳頭,口裡的污言穢語,鏡頭拉得很近,讓人能感受到被害者當時所經歷的恐懼。
對於秦薇來說,這部電影不算是爽片,因為郭朝霞沒有覺得暢快,她只是覺得解脫。她的苦難一個疊著一個,像是拼歪的積木,越到後面越搖搖欲墜,等到她們都以為能重新開始的時候,一切轟然倒塌。
她不得不承認,林唯是一個很有勇氣且有能力去實現自己想法的人,這種題材拍出來是不是能上映都還不知道,哪怕是上映了,當前的網絡形式下,恐怕也會引起爭端。林唯就是不怕,她就是敢說敢做,票房看林唯的樣子也不是很在乎了,因為這部電影的定位就不是爆米花電影。
當秦薇接到電話說電影能上映,已經排上檔期的時候,她捂著嘴幾乎忍不住流淚,連連答應出席見面會。
林唯已經很久沒有發過「情侶視頻」了,悶聲幹大事,再一回到大眾視野,居然是以電影導演的身份,她身上已經完全褪去了當初的青澀,舉手投足間都已經有了自己的姿態,穿著很隨意,面上也沒有化妝,仍能看出來她像是刀鞘里的利刃。
宣發的重點還是在女主上,還沒上映已經憑藉預告片收穫了一大波流量,有人說她在消費女性苦難,有人說她在吃髒飯,有人則覺得她在為女性發聲,所以見面會也很尖銳,不斷有人提問,問林唯是不是吃人血饅頭。
秦薇看向林唯,她面上沒有笑容。
「我只是故事的講述者,這部電影確實是基於一個不幸女人的真實事件改編,為了能減少這樣的事情發生的概率,我決定這部電影收益的三分之一,我們將用於失學女童的助學事業,基金會已經在籌備了,大家可以隨時監督。」
場上的人都看向林唯,明顯不知道這個安排。
場下的掌聲一浪大過一浪,那個提問的人灰溜溜坐下。
接下來的問題就柔和了很多,問林唯創作理念,問周止一和兩個女主的心路歷程。幾人一一回答,這些問題都已經預演過,回答得很順暢。
結束了一場又一場宣發,電影終於開始點映,院線不太看好這部電影。
但是出乎意料的,影院爆滿,上座率高,電影一開始口碑非常好,各個電影點評網站上的分都很高,大家都不敢相信這是新手導演拍出來的東西,而且還是網紅轉導演,她對鏡頭語言和節奏的把控甚至於很多大導演都難以望其項背,裡面的血腥場景不多,更多的是一種心理壓力,尤其影院裡的大屏幕上那些男人逼近的猙獰的面容和揮動的拳頭,讓大家都感受到了女主的感受,代入感很強。
一般來說,要代入受害者的角色,就應該把鏡頭對準施暴的一方,而平日常見的鏡頭都是對準受害的一方,到底是一種什麼心理其實不難猜到。
林唯在演藝圈認識的明星和網紅紛紛幫她轉發,當她的自來水,雖然網上罵聲和抵制的聲音很大,但是票房不斷飆升,排片越來越大,資本凌駕於矛盾之上,影院才不管大家吵不吵,能賺錢的就是好電影,就要多排片。
貓眼預測票房從3.4千萬漲到了3.8億,截至下線,總票房4.6億,而這部電影的總投入才不到2000萬,一般來說,票房成績超過電影投入的三倍就算是回饋比較高的了,而這部電影讓林唯一躍成為國內最有商業價值的導演之一。
當然,也被罵得很慘。
作為女性導演,一部分觀眾的聚焦點不在電影本身,而在於她女性的身份,一個女人,怎麼能這麼成功呢?他們不信,肯定是有後台或者有黑幕,搞不好票房都是買的。<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