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是實在預料不到,堂堂晉平侯,當真甘心委身於人,與睿平把這夫夫給坐實了。

  因此,元隆帝有時候會後悔,當初沒把方彧留給太子。

  既然方彧能成為睿平的賢內助,沒道理就不會成為太子的賢內助不是?

  當然,他不可能給方彧太子妃的位置,也不可能過了明面,但既然方彧這麼能屈能伸,應該心裡有數太子和睿平哪個更可靠,知道該唯誰馬首是瞻。

  他始終不相信方彧和睿平之間是真愛,只以為這是方彧萬般不得已、不得不委曲求全。

  是以他一開始還會約束太子對方彧的覬覦,漸漸竟然默許了,是為離間睿平夫夫,將方彧收為己用。

  而大約沒得到的總是最好的,的確方彧的風情本身也無人能及,太子一直沒能歇了對方彧的心思,且越是無法得手,越是放不下。

  一開始還只是軟著來,後來漸漸失去了耐性,便開始變得強硬起來了,再等得到元隆帝的默許,簡直無計不出。

  好在方彧得了睿平的提醒,早對太子生了提防之心,更加個人武力值有保障,因此哪怕他本來沒什麼心機,也看不懂朝堂上的這些紛紛擾擾,還是把各種陷阱應付了過去。

  每次在方彧那裡受挫,太子都會另找人敗火,有時候只是身邊的人,有時候則是方彧這樣他能看中了,但不該他沾手的人。

  除去這方面,太子另還有其它惡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一次他沒了那個叫做文瀾的方彧幫他出謀劃策,又有睿平並其他幾個漸漸察覺元隆帝用意的兄弟幫著落井下石,日益將自己的不堪暴露在群臣面前,屢屢遭御史彈劾。

  元隆帝一次次壓制下去,但集腋成裘,最終還是到了他再也無法力挽狂瀾地步。

  元隆帝故伎重演,想鴆死群臣當中呼聲最高的睿平。

  是為殺雞儆猴,讓其他兄弟心生畏懼,也是要讓群臣別無選擇。

  但這一回睿平早有準備,他再做不成“你們不跟太子走就跟朕走”這樣的事了。

  睿平拿到了元隆帝的這個把柄,趁機兵諫,逼迫元隆帝退位,眾望所歸之下登上了帝位。

  而後是封后大典,方彧繼成為大炎皇朝第一位男妃之後,又成了大炎皇朝的第一位男後,並是終睿平一生唯一一位配偶。

  帝後琴瑟和鳴,恩愛異常。

  帝後又都無比能幹、無比賢德,大炎皇朝上上下下井井有條,民眾安居樂業。

  後世有人評價,元隆帝一生所做過最好的事大概就是把晉平侯指給了靜王,此舉在當時雖顯得多麼的驚世駭俗,卻著實福澤無窮,使得大炎皇朝的盛世向後綿延了足有百年!

  而在先前那個時空,僅僅元隆帝去世不足十年,大炎皇朝就已經四分五裂了,並最終被北狄所吞併。

  許是大炎皇朝的列祖列宗無法承受如此深痛,這才把睿平送了回去。

  至於方彧的到來,這便是連他們也無法預料的了。

  而幸好……是這個方彧。

  作者有話要說:

  報告,全文完,因為本來想寫的就是感情糾葛不是權謀什麼的,所以到“從此花並蒂,勿再兩相疑”就已經完結啦,後記只是適當交代一下後來。

  怎麼說呢,只是想寫兩個柔軟的人——睿平的柔軟是身在皇室,但始終對親情有期盼,對人性有堅持,他的復仇,他的黑化,也是建立在一定的原則基礎上的,可以說唯一無辜被設計的就是方彧了,但這是建立在上輩子的誤解上的,算是情有可原吧。

  方彧的柔軟則在於,他始終心懷善念,雖然不擅長勾心鬥角什麼的,卻是一個熱誠正直的青年,從對祖母的孝心,到對睿平的放不下,都屬於這份柔軟,最初他打動睿平的其實也是這份柔軟。

  而感情方面,方彧對睿平其實是從友情和親情開始的,直到睡了之後才轉化成了另一種感情,這其中有責任的成分在,但終歸已經變了。

  他們兩個都不是肯輕易辜負別人的人,所以以後一定會夫唱夫隨,琴瑟和鳴的。

  是為HE!

  ————

  感謝相伴到這裡的大家,希望給你帶來的是享受而不是別的什麼

  有緣江湖再見

  MUA~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