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三天是出殯的日子,姚啟顏挺著大肚子,一大早就到了。她吃力地跪在地上,放聲大哭。姚啟嫻走過去,向姐姐做自我介紹,這對兩小無猜情深意長的小姐妹,多年再相見,竟然是物是人非,相對不相識,她們心裡都非常難過。很快姚啟顏的情緒穩定了下來,她簡單地和姚啟嫻說了幾句話之後,就坐在靈堂里一言不發。

  第三天,李秀英領來了自己十二歲的兒子和十四歲的小女兒,兩個人的身高都和超過了李秀英,目測大約至少一米六以上。姚啟嫻對這兩個人一無所知,也沒打招呼。這兩個孩子好奇地瞅著她,也不說話。

  活潑的夏夢不一會兒就把情報搞到了手,她告訴嫻嫻那是姚錦初家超生的兩個孩子,也就是嫻嫻的堂弟堂妹。聞之,姚啟嫻差一點驚掉下巴,姚錦熙家竟然不聲不響地在放大雷,家裡藏著兩個大活人。

  夏夢也把這個爆炸性的新聞立刻告知了姑姑,姚錦翊和夏予竹大吃一驚。同時感到悲哀的洪水再次襲來,姚錦熙家竟然養著兩個十多歲的孩子,他們聞所未聞,至親血脈關係疏遠到如此地步,實在可悲可嘆!

  這十多年,他們沒少和和姚培宇老兩口打交道,對於姚錦熙家的兩個孩子,二老竟然守口如瓶,隻字未提,不知道他們這些人在隱藏什麼,在防備什麼。

  第三天上午夏予竹來參加了公公的葬禮,也算代替丈夫送老人最後一程。

  這天的天氣陰沉沉的,喪堂內的氣氛異常肅穆,仿佛連時間都在這片寂靜中凝固了。高懸的靈堂上,姚培宇的遺像在香紙菸氣中隱約可見,親屬們在堂前鞠躬祭拜,哭聲與焚香交織在一起。

  夏予竹的眼裡滿是淚水,泣不成聲,她不知道自己為何會這樣,但是心裡的確很難過。

  姚錦初一家全部到齊,包括趙現光、趙斯路和抱著孩子的吳小莉都來了,趙家人沒有一個搭理夏予竹和姚啟嫻母女,都裝著不認識,當然夏予竹也把他們當空氣,她現在的的心態很好,一切都隨它去吧。

  在鳳城的殯葬風俗中,有一項是摔盆。它通常在出殯前舉行,在起棺(即要抬棺材去埋)時摔。摔盆一般由長子承擔,若無長子,則由長孫動手,若無長子長孫則由次子操作。摔盆是一項嚴格的喪葬習俗,寓意「歲歲(碎碎)平安」,摔得越碎越好。這個盆兒,又叫吉祥盆、陰陽盆或老盆,直徑四寸左右,深一寸有餘,正中有一圓孔,瓦質,一般是瓦紅色。

  按照陵園的規定,出殯安排在十一點起靈,這個時候,按照風俗本應該由長子姚錦熙為姚培宇摔盆的任務,最後卻由姚錦熙的兒子姚啟狄來進行,只見這孩子蹭的一聲從地上爬起來,不慌不忙地走到爺爺的靈柩前,時辰一到,操起早已擺放在靈堂門口的那隻土色瓦盆,舉過頭頂,狠狠地摔在地上,隨著「哐啷」一聲響,盆子四分五裂,碎片兒飛向四面八方,周圍的人嚇了一跳,大家紛紛躲避。

  姚培宇姥姥家的表哥表弟竊竊私語,幾個老表弟心裡非常不悅。他們搞不明白,明明姚錦熙還健在,本該由他為老父親摔盆,為什麼由姚啟狄一個小毛孩子來代替?親戚們也在竊竊私語,紛紛質疑長子健在,長孫為爺爺摔盆的合理性。在場的人對姚錦熙安排的這一齣戲碼,大惑不解。

  把老人送到墓地之後,眾人紛紛散去。

  趙斯路要趕回去上班,就和吳小莉開車馬不停蹄地直接返回上海了。可偏偏這一決定,讓姚錦初一家遭遇了天大的災難。趙斯路在回家的途中,因為疲勞駕駛,和前面一輛車追尾,發生了嚴重的交通事故,車禍場面慘烈無比,他們一家三口被緊急送往醫院,所幸趙斯路的老婆和孩子並無大礙,可是他就沒有那麼幸運了,趙斯路的一條腿沒有保住,造成了終身殘疾。姚錦初接受不了兒子失去一條腿的現實,差一點兒瘋掉,恢復過來之後,抑鬱寡歡,從此一家人生活了在陰霾之中。

  八月下旬,姚啟嫻離開鳳城,飛往澳大利亞,順利地入學昆士蘭大學讀博士。澳洲的博士是四年制,姚啟嫻要在澳大利亞生活四年,這中間她回家的機會就比較少了。這樣,夏予竹又有四年的空檔時間,他們一家三口繼續三地生活,夏予竹重新開啟了她的游泳、繪畫和上班的生活。

  夏予竹現在是鳳城人大研究室主任,屬於科級幹部,她天天領著手下幾個大學生忙忙碌碌地幹活。這幾年隨著大學生就業形式的嚴峻,很多大學生想通過讀研來搶占就業市場上的先機,導致考研呈現白熱化趨勢,使得研究生錄取線逐年攀升。一個人的努力可以提高個人成績,一群人的努力結果就是提高分數線,很多大學生為了躲避就業而考研,研究生越來越難考。隨著研究生畢業人數逐年增加,就業難的問題又卷到研究生上來了,她們科室,近兩年入職的新職工學歷是清一色的研究生,讓她感慨頗多。

  現在她主要負責會議服務和宣傳工作,內容包括每年人代會議的組織安排、會議決定事項的辦理、會議紀要及有關文件的起草等。同時,負責機關通訊員隊伍建設,組織宣傳人大工作好新聞的評選和推薦工作。這些工作她都喜歡做,她每天和這些年輕人打成一片,大家親切地稱呼她「竹子姐」。她經常和這幫年輕人一起去看電影、喝奶茶、玩視頻剪輯,她感覺自己越活越年輕。

  夏爸夏媽超市所在的位置,屬於城中村改造的範圍。他們年紀也大了,繼續從事那種高強度的經營工作身體和精力吃不消。恰好遇上村里改造,於是兩位老人藉機把超市就轉讓了。改造也涉及到他們老房子,老兩口一套院子,換了三套樓房,本著兒女平等的原則,他們分給夏予宸和夏予竹兄妹各一套樓房,自己出租了一套。姚錦翊堅持不要,他說那是夏家的祖屋,就留給夏勇吧。夏爸和夏予宸感覺不能虧欠了女兒,就偷偷地補給夏予竹五十萬塊錢,以姚啟嫻的名字存起來了,做為姚啟嫻的教育基金,以備不時之需。<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