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誰都沒有想到,一夜之間,太子又被廢了。

  新任小太子的位置還沒焐熱,端陽宮還沒住半個月,就被請了出去。

  這一次,卻沒有人敢對開平帝的決定提出質疑。

  因為,代替皇長孫被立為太子的人,是武王。

  消息傳出皇宮,京城中,萬民鼓舞,百姓們家家戶戶門口掛上了喜慶的燈籠和裝飾,茶館酒樓中說書先生也重新撿起武王千里取阿木汗首級的話本來講,京城北方屯兵所的將士們更是歡欣雀躍,兵馬司巡邏京城街道時,俱將鎧甲擦得錚亮,戴上了喜慶的紅綁帶,昂首挺胸地進行執勤工作。

  這個時節,若是有外地客商來到京城,一定會以為自己的眼睛出了問題,明明元日已經過去兩個月,此時的京城,卻像是過年一般的喜慶,人們的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似乎要迎來嶄新的日子。

  一個月後,皇帝駕崩。

  群臣擁立新帝登基,武王繼承開平帝的皇位,成為大晟的第二位皇帝,改年號,祭天地,大赦天下。

  時入仲夏,陽光盛大,天氣已進入暑熱之時。

  一匹快馬躍過翠綠的山林原野,踏過河流,來到新營建起來的東陽城。

  東陽城在原先的東陽邑基礎上重新設計建造,眼下只起了城牆和部分地基,看起來還很荒涼。

  快馬進入城門,沿著平整的主幹道向前趨馳,不一會兒,便來到位於河流邊的藩王府主體建築區,這裡的樓宇建造得井井有條,已經開始投入使用,藩王隊伍全都駐紮在此。

  信使亮明新帝的令牌,通過門口守衛的檢查,翻身下馬,來到王府之中。

  信使穿過庭院,來到書房中,他抬頭看去,見到朝南的窗戶下面,夏日的陽光落在一身淡青色長衫的青年文士身上。

  「報,京中來信!」王府護衛通報導。

  青年文士回過頭來,看向信使。

  信使快步衝到青年文士身前,單膝跪地,稟報導:「周大人,皇上命小人傳信給您,皇上說,讓您久等了,京中一切都好,因為剛剛登基,事情太多,暫時走不脫,沒辦法親自來見您,所以派小人來傳話。」

  周元瑢垂下頭,看向信使,面帶微笑道:「我已經聽說了,皇上登基的事情,早就發了文書過來。」

  信使道:「那便好,皇上怕您不放心,所以派小人過來當面解釋。」

  「他做的很好,我都知道了。」周元瑢笑道,「不過,就為了這麼一句,千里迢迢過來,不嫌太麻煩嗎?」

  「也不是為了這一句,京城中還發生了許多事,寫在信里也寫不下,所以叫小人過來,是想著周大人有什麼事都可以問小人,小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這樣啊,那你起來說話吧。」周元瑢道,「來人,給這位信使上茶水。」

  少頃,茶水上桌,信使擦了擦脖子上的汗,端起茶水便牛飲起來。

  見他喝得這樣急,周元瑢不由得笑起來。

  等著他喝完,喘勻了氣,周元瑢便問他京中現在是什麼情況,皇上現在在忙什麼。

  信使告訴周元瑢,皇上登基以後,做了兩件大事,一件是在大理寺審判魏玄通極刑的奏摺上批紅,一件是決定遷都。

  「這兩件確實是大事,朝堂上肯定有不少人反對。」周元瑢思忖道,「看來,皇上一時間脫不開身,就是因為這個了。」

  「是啊。」信使嘆了口氣,「上朝的時候,群臣一陣嗡嗡地叫喚,一刻不停,比蒼蠅還討厭,我……」

  信使忽然閉上嘴巴,周元瑢笑吟吟地盯著他。

  「小人聽聞皇上十分頭疼,不過,他的心意沒有絲毫更改,所以,周大人可以放心,皇上一定會在今年內就確定遷都的。」

  「哦,這樣嗎。」周元瑢笑道,「信使大人倒是深知皇上的心,簡直像他肚子裡的蛔蟲一樣呢。」

  「蛔蟲……?」信使愣了一下。

  「不過,信使大人來的正好,我來到東陽之後,仔細調查了這裡的地理條件,發現確實非常適合建都,此處雖然沒有原來的京城地勢平坦廣大,但勝在有大河經過,河運通暢,而且因為前代沒有大規模興建城市,各方面自然資源充足,足夠滋養一座都城百年以上的時間。」周元瑢說著,從書桌上拿起他寫好的一卷奏書,將這厚厚的一沓紙推到信使面前。

  信使迫不及待翻開奏書看起來,觸目所及,是周元瑢整整齊齊的字跡,條分縷析,陳述定都在東陽的好處,翻到後面,還有數頁規劃詳細的圖紙,介紹定都之後,將如何建城。

  「就是這個!」信使喜道,「我、皇上需要的就是這個!」

  「其實……」周元瑢繞過桌子,來到信使身後,伸手搭在他頸側,俯下身來,在他耳邊笑道,「皇上也可以打打感情牌,只說自己的親大哥在京城犯下大罪,謀害了父親,父兄雙雙死於非命,說明京城乃是凶戾之地,不利於社稷風水,更不利於大晟未來發展,想來,那些大臣便沒什麼好說的了。」

  風水!永遠好用的託詞!

  「信使」顯然也想到了這一點,不過,眼下他的關注點卻不在遷都上了。

  「信使」感到周元瑢的呼吸就在耳邊,他手臂若有若無地蹭到他的脖子,本來已經冷卻下來的體溫,頓時又燥熱起來。

  「信使」的心情卻非常複雜,他有些不高興地說:「周大人,你我尊卑有別,還是不要亂了禮法的好。」

章節目錄